Posts Tagged ‘foursquare’

Web 3.0 創業的「先行動、後桌面」策略

November 2nd, 2010

最近打開電視,你會發現除了網路遊戲,最熱的就是智慧手機,不管是品牌、電信、通路商,通通都在主打 smartphone, smartphone, smartphone,上網、Facebook、看 email。於是 TO 上面昨天的消息,說 ABI Research 指智慧手機持續大幅度成長,出貨量較去年同期上升 50%,當然一點也不讓人意外。

問題是智慧手機在消費市場上大開殺戒,能夠翻譯成 Web 3.0 創業策略嗎?當然可以,就叫做「先行動、後桌面」(Mobile first, web second)。我的紐約創投友人佛萊德‧威爾遜 (Fred Wilson) 稍早寫了一篇短文介紹,而以下則是我的分析。

先行動?先桌面?

如果你看看現在市場上當紅的幾個酷斯拉 — Facebook、Twitter、Foursquare,你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Facebook 的崛起在於 2006,iPhone 掀起智慧手機革命的前一年,所以他們當初的當然是走先桌面。而相對的,Twitter 和 4SQ 的起飛分別是在 2008 和 2009,於是他們兩個的致勝策略,當然都是先手機。

也就是說 2007 年 iPhone 的出現,是網路市場的一個分水嶺。在那之後的網路公司,必須採用先手機、後桌面策略,才能夠快速抓取市場,獲得大幅成功。

沒有山頭的世界

而這樣的情況為什麼發生,其實也不難解釋。在 Web 的世界,大咖林立,身為一個小創業團隊,要跟眾多大象們搶觀眾、搶廣告、搶營收、搶市場,光靠靈巧的身段當然不一定有用。相對的,在智慧手機的世界,沒有奇摩、沒有雅虎、沒有谷歌、沒有微軟,大家站在同一個起跑點上競爭,小團隊出線的機率肯定高出許多。

快速成長的市場

我們都知道,再好的產品,如果碰到萎縮的市場,那不可能搞出任何名堂。再爛的產品,如果搭上快速起飛的市場,運氣好就這麼跟著上去了。所以要創業,當然要選擇後者,而智慧手機,就是你在找的那個起飛市場。

開發的成本

另外,智慧手機螢幕小,能做的事情也比電腦少,所以開發、測試的成本當然比較低,這也大大有利於銀行存款少少的創業團隊。

行銷成本

更重要的是,當每個消費者每年要下載 60 個行動應用時,一個服務在智慧手機上要被人家發掘,成本當然大大降低。只要你做出好產品,獲得 App Store、Android Market 的推薦,那使用者量保證馬上一飛衝天,而這種事在 Web 上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

2010 華文智慧手機元年

而如果 2007 年是北美的 Smartphone Year 1,那 2010 年就是華文世界的智慧手機元年。台灣目前有 100 萬台 iPhone + Android,而我們預期未來 5 年還要賣出 1,000 萬台。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叫他 Web 3.0 時代,正在網路創業嗎?請好好考慮「先手機、後桌面」這個策略。

PS. appWorks Startup Mixer 回來囉!將於本周四 (11/4) 在 BCDogs 舉行,詳情請見活動頁面

(Pic via carstenknobloch@flickr under CC license)

讓一流的團隊一起創業…

October 13th, 2010

上個月有一天在和創投圈的朋友聊天,他突然問我最大的 nightmare (惡夢) 是什麼?我說當然是沒有好的人才要出來創業。身為一個創投,我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找到好的團隊,然後支持他們,幫助他們變成一流的企業。創業的過程中需要的資金、人才、人脈、合作夥伴、硬體、軟體、技術、通路、行銷,我們都可以想辦法。但如果第一流的人才不出來創業,我們手頭上有再多軍火可以幫他們打仗,也是白搭。

而剛剛結束的第二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申請,正好是我 nightmare 的相反,就是 dreams come true.  不僅申請的「量」超過了我們的預期 — 總共有 42 個團隊的報名,更重要的是在花了兩天時間仔細閱讀每一份申請書後,我們發現這些團隊的「質」更是讓人驚艷。這些成員有 80% 有碩士以上的學位,90% 有工作經驗,而且其中不乏知名遊戲大廠、硬體大廠、軟體公司甚至是投資銀行,跳出來的技術長、部門主管、資深研發人員、業務經理、行銷人員等等。光是想像能夠讓這些人一起在 appWorks 追逐他們的夢想、相互激盪、碰撞出火花,那個景象,就足以讓我全身起雞皮疙瘩。

剛好那天我的紐約創投朋友佛萊德‧威爾遜 (Fred Wilson),也在他的網誌上聊到當創業團隊一起合作時的優缺點,結論是創投應該鼓勵團隊們合作,但是不要強迫。Fred 也拿出上禮拜 Foursquare 大當機,10gen 怎麼幫忙 4SQ 重新部屬 MongoDB 來作例子。我覺得這就是創業團隊間合作最棒的情況,Foursquare 可以專心的把他們的 LBS 服務做好,而 10gen 則可以專心的研究他們的 DB 技術。當 4SQ 把 LBS 做得越好,使用量越成長, 10gen 也就必須把 MongoDB 做得更好。當 10gen 把 MongoDB 做得越好,4SQ 就知道他們可以沒有後顧之憂。

而類似的情況,這四個多月以來也不斷的在 appWorks 育成中心中發生。當團隊 A 需要把網站做成智慧手機的版本,團隊 B 就貢獻他們的行動開發經驗。當團隊 B 的新服務上線,需要填上內容,團隊 A 就提供他們網站上的 content.  而這些非常有價值的互動、合作的發生,appWorks 從頭到尾都不需要去主導,我們提供的,就是一個環境、一個平台,讓一流的創業團隊一起工作,然後這些 magic 就會自然而然的發生。

很高興 appWorks 育成計畫終於從一個小小的夢想,到一個草創初期的組織,然後到今天又劃下了另一個里程碑。我相信只要我們一直持續下去,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好人才願意出來創業。只要我們一直持續下去,這些團隊間激盪出來的火花就會越來越大、越來越燦爛、越來越成功。加油,appWorks!加油,創業團隊!加油,台灣的網路業!

(Pic via kadath@flickr under CC license)

山雨欲來的地圖大戰

March 10th, 2010

今天 (3/9) 的北美科技圈真精彩,幾家大廠都趕在一年一度的南南西大拜拜 (SXSW) 前,迫不及待的宣布在 LBS (Location-Based Services 一種根據使用者所在區域來提供相關資訊的服務) 方面的新進展,一場地圖大戰眼看即將開打。

話說去 (2009) 年中,正當 Twitter 這個話題有點炒到冷掉的時候,Foursquare 剛好異軍突起 (見稍早介紹),於是逐漸取代推特,變成新一代媒體寵兒。

在這些科技網誌的推波助瀾下,半年多來 FS 突飛猛進,不但流量大幅成長 (下圖),也談下了 Bravo 電視台拉斯維加斯購物中心等好幾個重要的贊助合約。

這樣的爆炸性成長,加上驚人的商業模式,搞得前兩任新人王 Twitter 和 Facebook 相當緊張,所以才會趕忙加入 LBS 這個戰局,想要消消 Foursquare 的氣燄。

而好巧不巧的是,三個公司通通選在今天發布重大消息。FB 方面,宣布了將開始支援所在地更新。Twitter 這廂也不惶多讓,開放給大家可以附註所在地。面對兩大社群平台的圍剿,FS 也發佈了新的商家工具,想要藉此拉開差距。

所以看來 TechCrunch 猜對了,今年的 SXSW 的確會是個 LBS 年,這場大戰也大概無可避免。問題是,除了看三強廝殺之外,想要開發 LBS 的中文團隊,有什麼要注意的事情呢?

重點還是應用

千萬不要被 LBS 這個名字騙了,重點真的不是誰在哪裡,這些地點關係都只是資料而已,最後還是你怎麼樣能夠利用這些數據,提供給使用者有價值資訊和服務。也就是說,當使用者告訴你他所在的位置,你應該要回過頭來告訴他附近有什麼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告訴他他的哪個朋友也在附近,最近的免費無線上網在哪裡,這些才是牛肉的所在。

手機版本是基本需求

如果不能走到哪裡,打開手機,就可以使用你的服務,那什麼 LBS 都是白搭。所以,要做 LBS,手機可以上的網站是最基本的,而最好有手機應用可以下載。

讓使用者主導

FS 的成功告訴我們一個關鍵,大家喜歡主導,喜歡自己跟你說他在哪裡,不喜歡你去窺探他在哪。這中間有太多因素了,除了對於隱私權有掌控的感覺之外,還有人們喜歡愛現的本性。所以,就放他們自由吧!

得分、升級、徽章、特權

Foursquare 的另一個特色,是把這些社交遊戲 (social gaming) 的原素,發揮得淋漓盡致。尤其是讓使用者可以變成餐廳的市長,擁有獨享的折扣,都是會讓人上癮,想要長期持續使用的原因。

明確的商業模式

最後,讓 FB 和 Twitter 這麼在意 FS 原因,就是這個服務切入的角度,讓他有了很明確的商業模式,所以才能在短時間內,談下那麼多贊助合約。既然是地點相關服務,就可以觸即生意的場所,當你專注在串連使用者和這些商家時,自然而然就會有賺錢的機會。

結論

中文 LBS 絕對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這次 appWorks 的申請過程,也看到許多相關的提案,我期待我們可以在這個領域趕快追上英文市場的潮流。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