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Google’

Facebook 的廣告巨擘之路

April 4th, 2013

Facebook's Hacker Square

(Facebook 校園中心的 Hacker Square)

化妝品公司 L’Oréal 有 400 位員工每天負責在 Facebook 上貼文,與 TA 互動,該公司的行銷長 Marc Menesguen 表示。「這是很大的工程,需要非常大的決心,但在 L’Oréal,數位革命是現在進行式。」他說。

5 月號的 Vanity Fair 雜誌,刊出了一篇名為 Facebook Leans In 的專題,探討了從紙本媒體到廣播、電視、網路、關鍵字,百多年來「廣告產業」經歷的數次革命,以及這次 Facebook 所要帶領大家跳入的「精準行銷」世界。

文章有點長,但內容非常有料,也很有啟發性,我鼓勵大家去把全文讀完。以下,與大家分享一些我的讀後感。

Facebook 與 Google 的不同

很多人喜歡拿 Facebook 與 Google 做比較,因為兩者主要的營收都來自「廣告」。但事實上,從行銷的角度來看,Facebook 與 Google 是截然不同的通路。Google AdWords 的主要功能是 Demand Harvesting (收割需求),當消費者在 Google 上搜尋某個關鍵字時,他的心中往往已經有了某個程度的購買意圖 — 除了寫報告的學生外,大多數的人不會沒事搜尋「壽險」這個字。所以在 Google 上買關鍵字廣告,行銷者的用意是在他已經有了購買意圖的當下,去攔截他的需求,獲取該張訂單。

相對的,在使用 Facebook 的人,往往沒有表達任何購買意圖。事實上,即使他在分享的故事裡面提及了壽險,還是有很大的可能他沒有想要買壽險。所以 Facebook 不是 Harvest Demand 的好地方,相反的,你必須要在上面做的是 Demand Creation。所以像是 L’Oréal 等品牌下廣告把 TA 買進粉絲團,然後再花很多力氣與他們互動,想辦法從互動中增加他們對品牌的好感,並且提昇他們的購買意圖。

精準度

所以 Google 非常成功,但它真正取代的比較像是百貨公司一樓的詢問台。網路發展了那麼久,直到這次 Facebook 的出現,才真正威脅到了傳統上廣播、電視等這類廣告媒體的 Demand Creation 地位。所以 Facebook 要做的是讓它的平台越精準,就越能顯現出它與電視相比的效率。要精準,就必須要有越多的客戶資料越好,而很多廣告主,尤其是遊戲廠商,早就有自己的客戶資料,因此明顯的下一步,就是讓這些人可以把自己的客戶名單與資料匯入進來,交叉比對,一方面可以對離開的老客戶做 Remarketing (又稱為 Retargeting),一方面可以用分析出來的 Insights 去更精準的鎖定潛在用戶 — e.g. 會在下午三點鐘玩 Farmville 的是最適合拉進家用品粉絲團的使用者…等等。

除了品牌的資料,Facebook 甚至還和 Datalogix 簽約,要透過他們的美國 7,000 萬家戶採購資料,比對並且計算出某個品牌在 Facebook 上與粉絲互動,這些粉絲購買該品牌產品的意願產生的影響。

行動

另外,自從 Facebook 去年開始推「行動原生廣告」以來,得到廣告主非常正面的回饋,並且短短時間已經成長至佔 Facebook 總營收的 23%。全球的行動上網用戶事實上比桌面還多,而 Facebook 又是第一個在行動領域找到公式的廣告媒體,這也是它未來力量的來源。

當然,有些用戶在抱怨原生廣告佔據了他們的版面,而 Mark Zuckberg 不是沒有注意到這一點,我想未來他們很有機會找到更好的平衡。

「我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是,如果我們把工作做好,人們會不斷回到 Facebook 來消費更多內容。如果原生廣告沒有讓人們產生連結感,則那個情況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它對 Facebook 的使用者沒有好處,它對廣告主沒有好處,而最終我們也不會賺到錢。」Zuckerberg 是如此說的。

這就是網路這個行業神奇的地方,每年每年,它都飛速的在演進,一轉眼,我們又要被帶進新的精準行銷世代。當然有些人會抗拒這些轉變,但對創業者來說,轉變往往代表了龐大的機會。

___

網誌之外,我每天會在 Google+ 上分享許多新發現,歡迎收聽

(Photo via HuffPo)

品味:矽谷建築再演化

March 8th, 2013

NVidia New HQ

歡迎來到每週一次的「品味」專欄,在這裡,我分享我所看到的種種美好。

矽谷無庸置疑是全世界的科技中心,但如果你到那邊走一趟,會發現大多數的建築物並不會讓你有任何「科技」感。事實上,矽谷的大多景象跟美國任何城市的任何辦公園區沒什麼兩樣。

但這件事情未來將會有極大的變化。隨著 Apple、Google、Facebook 等這些「科技新貴」的市值、資產逐漸墊高,他們已經開始進到下一個階段,需要更進一步強化企業形象,透過更細膩的文化力來吸引、留住第一流人才。

Apple 的新飛碟總部

Apple UFO

Apple 率先在 Steve Jobs 離開前宣布了這個新總部,一個超未來感的飛盤型四層樓建築,可以容納 14,000 名員工,地下將有 1 萬個車位,還會有一個可以讓 1,000 個人參與的產品發表廳。值得一提的是,蘋果過去的地址一直是 One Infinite Loop,而他們的新總部則是真真正正的無限迴圈。

Nvidia 新總部

Nvidia HQ

緊接著 Nvidia 也在前陣子宣布新總部的設計,也就是本文標題下的兩座類三角形,幾乎會讓人誤以為是體育館的建築。總共 50 萬平方呎,務求開放樓地板的兩座大樓,也將會是上萬名員工的新家。為什麼選「三角形」?因為 Nvidia 的晶片,就是全世界最會畫三角形的 3D 晶片。

Facebook 新校園

Facebook New Campus

當然我們也不能忘了 Facebook 重金禮聘大師 Frank Gehry 合作設計的新校園。雖然不像其他幾位「老大哥」一樣走未來風,但從零開始自己「造鎮」的氣勢也非常令人期待。

Mark Zuckerberg Frank Gehry

Google 新總部

sil02

緊接著 Google 也傳出要在 Bay View 請 nbbj 建築事務所設計新總部,雖然這個圖還在很初期的概念階段,但圖上綠意盎然、不規則的幾何景象都已經是矽谷很少見的新氣象。

Samsung 矽谷總部

Samsung Silicon Valley HQ

不讓本土公司專美於前,國際賽區的科技新貴三星也計畫在矽谷投下重金蓋總部,主打綠概念,每兩層樓就設置空中花園。

當這些建築在 2015-2016 陸續完工,不僅將會為矽谷帶來另一番景象,吸引更多全世界一流的人才進駐,我想,也將把矽谷在全世界科技產業的崇高地位,帶到另一個高峰。

___

一天中的美好風景,我都分享在 Instagram 上,歡迎收看

(Images via designboom)

品味:Chromebook Pixel

March 1st, 2013

Chromebook Pixel

歡迎來到每週一次的「品味」專欄,在這裡,我分享我所看到的種種美好。

繼上個禮拜的 Glass 之後, Google 又在本週推出了 Chromebook Pixel,一台基於 Chrome OS 的筆記型電腦。讓我們先來看看影片:

你可以明顯的感覺到這支影片有受到 Apple 的啟發,不過當近來全世界的電腦都「MacBook Air 化」的同時,Chromebook Pixel 倒是很勇敢的走了一條非常不一樣的路線。

Pixel 的外型選擇的是「方正」風,而不是時下流行的「刀片」風。轉到電腦的後方,不但沒有像大家一樣想辦法隱藏螢幕的轉軸,反而大剌剌的把它做成一個「Piano Hinge (鋼琴鉸鍊)」– 沒錯,就是鋼琴蓋上面都有的那個東西。

Chromebook Pixel - piano hinge

而在所有筆記型電腦都以 16:9 寬螢幕作為標準時,Chromebook Pixel 大膽採用了 3:2 的高螢幕,理由非常簡單,Chromebook 是一台「上網筆電」,而網頁通常是長的,而不是寬的。

Chromebook Pixel

除了尺寸,Pixel 的螢幕也是目前為止密度最高的,12.85 吋裡面塞下了 2,560 x 1,700 的畫素,並且還提供多點觸碰的功能。大概也是因為這支螢幕,雖然 Pixel 其他部分使用的元件只是一般 (Intel Core i5, 4GB RAM, 32GB SSD),但整台電腦的標價要高達 US$ 1,299,比 13 吋 MacBook Air 的入門款的 US$ 1,199 還要貴。

但有趣的是,Pixel 隨機附贈 Google Drive 雲端硬碟 1TB 版 3 年份會員,如果以這個服務每月 US$ 49.99 的牌價去算,36 個月的費用是 US$ 1,799,比 Pixel 的售價還要高 US$ 500。也就是說如果你是大用量雲端備份的用戶,那買 Pixel 送 Google Drive 其實是非常划算的交易。

___

一天中的美好風景,我都分享在 Instagram 上,歡迎收看

(Photos via Chromebook Pixel)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