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iphone’

《Jamie 流行銷》文摘系列 — 推薦序:方便,隱藏無限商機

March 2nd, 2012

方便,隱藏無限商機

— 王正明 桂冠食品總經理/台灣廣告主協會理事長

在一次廣告主協會的演講會認識 Jamie,喜歡這個年輕人如此充滿自信,所以決定交這個朋友。從他的演講中,我接觸到社群媒體和 App 的觀念,發現新的科技正在改變整個行銷環境,行銷人員如果沒有察覺並即時參與其中,很快就會如水煮的青蛙一般,慢慢失去競爭力,甚至最後被淘汰。

最近 Jamie 打電話給我,希望我能替他的新書寫些感想,我一口答應,心裡相當好奇,也許又有什麼新發現,能讓我再次向年輕人學習。

書中提到「新新 Marketing」來了,沒錯,消費者的生活型態正快速改變,以往電視主宰了消息來源,但現代人的生活中每天接觸網路的時間快速成長,已經超過電視,網路已經替代其他媒體成為主要資訊來源。

過去網路是單向的查詢,但自從 Web2.0 之後,大家開始能參與回應發表文章,各方面專業的部落客相繼崛起,成為主動訊息發表或傳播者。過去網友習慣匿名,可靠信度不夠、影響力有限,之後 Facebook 等社群平台,要

求 Real Name社群參與,信度增加了朋友、親戚、同好聚集社群,特色鮮明容易區隔。這樣的市場環境因為信任朋友,影響力量變大了,大眾媒體廣告反而不易介入,廣告主的電視廣告效果逐漸遞減,網路與行銷之間的關連與先前大有不同,媒體大洗牌,行銷預算將重新安排。

網路發展讓消費者從訊息單向接受轉向雙方互動思考,可以按照自己需要或喜好選擇訊息,也樂於將自己消費經驗回饋分享,消費者終於可以自己作主了。

因為網路的獨特、限量、大眾、免費,使得過去的媒體金字塔崩解,品牌大小已經不是競爭的關鍵,只要產品夠獨特,小品牌也有機會透過廉價的傳播達到行銷的成果,消費者主動線上搜尋、預購的採購行為,對廣告主和品牌主來說又是一場革命性的改變。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流行,產生另一波的改變,上網不再侷限在書桌之前了,2007年 iPhone上市以後,隨時隨地我們都能上網,強大的瀏覽器,不僅完整呈現內容,更可以輕鬆用兩指放大縮小,使用更方便了,消費者在移動中隨時取得新資訊,透過 Google 大神與 App 使你迅速達成心願。這些方便中隱藏了無限商機,行銷人如果加以不運用,難道真要等消費者花光口袋裡的錢,才要開始嗎? 值得注意的是 Jamie 書中提到發現網路上能把陌生人變客戶,是一件動態近乎流體的過程,稱之為「流行銷」,已經逐漸形成。

從溝通流程上追蹤目標客戶影響他,讓他使用你的產品,同時讓他推薦朋友加入你的客戶,這類的推廣活動未來將在社群媒體中大量運作。

如此多的新技術新觀念配合 YouTube、Facebook 等平台,確實產生很多新契機,在 Jamie 新書中的分析、整合、安排創新下,整個行銷好像有了新方法,整個社會還是循序變化,新的消費社群會逐年變多,傳統的消費社群依然存在但逐年變少;在新的行銷環境中,資深不一定是優勢,參考一下年輕人的觀察加入新的行銷元素,調整一下腳步,面對新新 Marketing 的挑戰吧!

《Jamie 流行銷》已經上市,請到博客來金石堂購買

有時候,做了才知道

December 7th, 2011

創業者都很喜歡討論,從 ideas、產品的功能、用什麼工具開發、到如何吸引消費者的目光,都是我們每天的話題。但我發現這裡面有兩種人。一種,一直在討論,然後一直在腦海中想像每個決定會帶來的結果,但卻也一直被這些想像的結果打敗 — 「不然我們 ○○ 好了?啊!不行啦!如果 ○○ 的話,那就會那 xx。哦,好吧!那不然我們改成 ◎◎ 好了?嗯,但是如果 ◎◎ 的話,那 ※※ 了怎麼辦?」他們對話就像這樣,而且好像無窮無盡。一個月過去了,這些人似乎還在原地踏步。

另一種,比較不怕死。他們會說:「真的是這樣嗎?林伯不信邪,我偏要試試。」然後他們就去試了。大部分的時候,他們會發現別人是對的,這條路行不通。但過程中他們往往會發現一條叉路,接著這條叉路又帶他們到另一個全新的世界 — 最近在 iPhone 上很受歡迎的「限時免費遊戲」就是這樣的例子。

當創辦人 Luke 一開始要做遊戲社群時,大家都跟他說永遠不可能打敗巴哈姆特和遊戲基地,他不信邪,真的做了。經營了一年多,事實也證明真的打不贏那兩個山大王。但過程中,他發現了 iPhone 遊戲的崛起,所以 pivot 去做 iOS 專屬遊戲社群 GameApe。從那邊,他又發現 iOS 上的「限時免費」,這個龐大的行銷次文化,然後才找到了現在的成功。

所以有時候,你可以一直討論下去,但很多時候,你真的必須要做了才會知道。

記得我很快就會離開這個世界,是這輩子幫助我做很多決定的最重要的工具。因為幾乎所有的東西 — 別人的期待、面子、害怕丟臉 — 在死亡的面前都顯得渺小,這讓你可以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面。

Steve Jobs

(Inspired by Steve Blank, image via micheleguida, CC License)

流言終結者 #8:「你需要很多行銷活動…」

December 5th, 2011

位於台北市中心的世貿展覽館,一年要辦近 200 場活動,堪稱全世界最繁忙的展場之一。幾乎每個周末,這個會場都有安排活動。也幾乎每個周末的活動,看起來都一模一樣。走進會場,你看到一模一樣的 show girls,穿著一模一樣的打扮,站在一模一樣的舞台,主持著一模一樣的有獎猜謎活動。前面站滿著的往往不是消費者,而是一群群拿著單眼相機的宅男。不,相信我,這些人不是去拍產品的。

對台灣的廠商而言,似乎不管你是賣農產品的還是賣電腦的,帶消費者去旅遊的還是幫助小孩得到更好教育的,無論如何你都要去參加這些所謂的「XX 展」,辦各種所謂的「行銷活動」。好像如果沒有這些活動,你的產品就不會得到消費者的青睞,所以你必須要用力的參加、用力的辦,才能創造話題、吸引人潮、得到買氣,最後成為受市場歡迎的暢銷產品。

這個邏輯最大的謬誤,在於把產品和行銷的順序弄相反了。正確的行銷,是從還沒有產品之前就開始的,它的另一個名字也叫做「市場學」。成功的「市場導向」公司懂得先深入了解消費者生活中遭遇的問題,了解他們的種種需要和想要,接著再針對這些需求去設計出適合產品。這些產品通常也不是一次到位,它們往往會經過反覆測試,不斷修正,最後化身為人們喜歡的產品。

一旦做出人們喜歡的產品,基本上就不太需要推銷了。最好的例子就是雲端備份服務 Dropbox,這個產品從 2007 年推出,幾乎沒有打過任何廣告,也沒有辦過任何正妹行銷活動,但短短四年之間,Dropbox 已經累積了 5,000 萬用戶。這些用戶哪裡來的?一個拉一個來的

沒錯,這個世界上最有效的行銷,就是「病毒」。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當朋友跟你說他新買的手機很好用,這往往會增加你購買同款手機的意願。當朋友跟你說某家餐廳有蟑螂,你大概一輩子再也不會去吃。和朋友分享好東西本來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只要廠商能做出優質的產品,病毒效應自然而然就會發生。

而 Dropbox 也不是特例,從 Facebook、Twitter、Google 到 iPhone、Android,這些近年來大受歡迎產品、服務,幾乎都是經由病毒的方式,在市場中造成一傳十、十傳百的感染效應,然後漸漸的成為領導品牌。也就是說,如果你從一個受歡迎的產品出發,那接下來的行銷活動將會事半功倍。如果你從一個不受歡迎的產品出發,那無論你請再多正妹、辦再多抽獎、打再多廣告,最後也只會徒勞無功。

既然是這樣,你何不在創造一個產品之前,就先從確定它的市場性開始呢?

(這篇文章編輯後的版本,刊登在 2011 年 12 月號的《30 雜誌》上;image via earlysound, CC License)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