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journalism’

客觀與公正

November 20th, 2012

瘋狂就是重複的做同一件事情,卻期望得到不同的答案 –愛因斯坦

社會學與科學最大的不同,就是這個重複性。在科學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務求找出可以重複的規律,一旦不斷重複同一件事情,永遠可以得到同一個答案時,那就會被科學歸類成一個定律。然而在社會學中,你幾乎很難找到這樣的重複性 — 否則你可以試試每天帶你女朋友去吃同一家餐廳,看看會不會得到一樣的答案。

所以把科學的原則放到社會學裡來應用時,很多時候不一定成立。

「客觀」就是很好的例子。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客觀變成了台灣社會的一種普世價值,所有人的發言,都要經過放大鏡仔細的檢視,只要能找出不符合「客觀原則」蛛絲馬跡,任何人都可以扮演法官的角色,立馬將這則論述處以死刑,永遠不得上訴。

似乎我們認定客觀才是公正,而主觀就是不公正,但我認為這件事情有必要被重新思考。

「客觀」的英文是 Objectivity,源自約 19 世紀科學運動中的 Mechanical Objectivity,也就是讓「自然」自己為自己發言、自己為自己辯護,而觀察者不應該加入任何主觀的翻譯。但很快的,科學家們發現這樣的觀察方式在實務上常常很難實現。首先,客觀觀察有它的極限,觀察者往往很難在不干擾被觀察者的情況下取得資訊,尤其是針對「會動」的物件。而在很多情境之下,尤其到了原子的層級,甚至有所謂的「測不準」原理,也就是 (因為量子系統的基本結構) 觀察者將永遠無法觀測一顆原子的真正行為。所以在 20 世紀,科學又加入了 Trained Judgement (經訓練的判斷) 等等方法論,允許觀察者加入主觀的判斷,協助觀察結果的產生。

與此同時,客觀的觀念卻散播到了其他的領域,尤其當時正在興起的大眾新聞媒體,以及這樣的「新」媒體背後應有的經營原則。但也就像很多的觀念一樣,這個概念最後逐漸的被誤解了。

新聞客觀的意念,指的是一種對「事實」的信念,和對「價值」的不信任,還有一種將兩者分離的堅持。–Michael Schudson (社會學家)

也就是說所謂的客觀新聞,應該是把事實與價值分開來闡述,然而現今所謂的新聞客觀,卻限縮成了狹隘的「見證」、「引述」或是「平衡」等報導方式,結果反而忘記了當初的設計理念。

更重要的是,一開始社會要求新聞客觀,是因為那是當時少數的「資訊收集器」,由全民買單,收集來的資訊再為全體人民所用。為了要符合大家的利益,所以所有人一起要求這個收集器務求客觀,而資訊的解讀則交由每個閱聽者自己去判斷。所以資訊不是重點,重點是新的資訊影響讀者產生了怎麼樣的判斷。

久而久之,我們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 有人開始發現這是影響群眾的管道,所以政治與商業的力量紛紛開始介入,時至今日,我想大概沒有人會說有哪個新聞媒體是完全公正客觀的。

但還記得嗎?判斷的才是重點。今日的社會,與大眾媒體剛剛興起之時的最大不同,是資訊的不虞匱乏。幾乎任何的消息,你都可以找到多樣化資訊的來源,來協助你的判斷。也就是說「公正」自在人心,而對於「客觀」的堅持,其實已經在時空背景下,失去了它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人之所以是人,是因為我們「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不思考」的能力。所以當他人提出他們的觀點時,你應該去了解的是他想表達的信念與價值觀,然後去反思自己是否應該接受或反駁這些信念與價值觀。如果只是簡單的用「不客觀」去排除他人的言論,那不是枉費了我們與生俱來的思考能力。

別忘了,我思,故我在。公正在每個人的心中,而客觀,常常也只是一種偽裝的主觀罷了。

___

第六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正在接受申請

(Photo via duncan, CC License)

歷史性的一刻:廣告成為《紐約時報》副業,這是新聞革命的開始嗎?

July 31st, 2012

連到全球報界執牛耳地位的《紐約時報》首頁,映入眼簾的不是新聞,也不是品牌廣告,而是推廣 NY Times 訂閱的五折活動。你或許會直覺認為這是《紐時》拉不到外部廣告,只好放上自家公版橫幅,但事實不是如此,因為 NY Times 正在經歷的是一個報業史上最大的商業模式轉型。

昨天晚上,在紐約證交所掛牌的《紐約時報》公佈了今年第二季的財務表現。營收達 5.15 億美元,淨損則是 8,815 萬,虧損大部分的來自併購 About.com 後資產價值的減少,否則 EBITDA 與去年相比是小小成長 6.5%。聽起來是平靜的一個季度,直到你再進一步往內挖。

在這三個月中,紐時的廣告營收繼續衰退 6.6%,降到 2.2 億美元。相對的,訂戶營收持續上漲 8.3%,來到 2.33 億。沒錯,史上第一次,紐約時報的主要收入來源,從廣告主變成了訂戶。而訂戶最大的成長來源,沒錯,就是數位版。第二季末結算,NYTimes.com 總共累積了53.2 萬的訂戶,較上一季成長了足足 13%。

也就是說,就在廣告營收不斷消失的同時,紐約時報適時的找到了新的商業模式,從 NYTimes.com 每個月 6,700 萬讀者中,跟最忠實的 1% 收取 $15 元美金的費用,就能夠補上失去的營業額。而只要能夠有超過 2% 的人付費,那紐約時報就可以成為一個完全依賴讀者站起來的報紙。

這是歷史性的一刻,因為這樣的新聞媒體,不再需要為了廣告主,刻意去討好「大眾」,用一堆灑狗血的標題,刊登全面綜藝化的新聞內容。這樣的新聞媒體,也不必為了賺錢求生存,向客戶低頭,刊登置入性的洗腦廣告文章。更重要的,為了讓那些願意付費的 2% 讀者留下來,他們必須更努力的去挖掘更有深度、更有觀點的新聞,讓這 2% 的人覺得每週 $15 元美金,花得很有代價。

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棒的發展,因為其他 98% 的人,還是可以享受很多免費的新聞,並且是免費的好新聞。而少了廣告預算的介入,新聞也能真正發揮它監督社會的第四權功能。我不知道你覺得如何,但我真是受夠了現在新聞亂象,還好今天紐約時報的消息,讓我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絲曙光。

___

一天一錠,效果一定,歡迎訂閱 MR JAMIE 電子報

「新」聞

December 23rd, 2011

搬回到台灣之後,越來越不看電視新聞。因為說實話打開電視,根本沒有新聞。不是翻拍自 YouTube 的「Kuso」影片,就是「網友」、「鄉民」又幹了什麼好事,不然就是誰家的大阿姨昨天出國的時候買東西被貴了 3 塊錢。有時候你還真的搞不懂,這些人新聞系念了四年,就是為了有一天在電視上播報這些五四三東西嗎?當然我知道這是「收視率導向」的自然結果,結論是觀眾沒有水準,但因此我也就不想浪費時間在這上面。

前幾天讀到 Seth Godin 的「Lazy Journalism」一文,倒是幫這件事情做了很好的解釋,他說:

以前,報新聞是很地區性的,所以這件事情的公式很簡單:在其它媒體上找重要的趨勢、活動或是議題,然後就報導它。因為你就是你鎮民的聲音,所以跟全世界其它 1,000 家媒體同步是很重要的,這樣你的讀者才不會錯過重要的資訊,這也會讓挖掘到這個故事的記者知道她做了一件很棒的事情。

這不是懶惰,這是明智。你的工作是服務你城鎮的居民,讓他們知道重要的大事,這也是所有的媒體都在做的事情。

然後我們就有了這個:

到如今,早就已經沒有所謂的「地方性媒體」,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看到全世界的新聞,所以「追熱門話題」這個習慣,反而傷害了新聞的專業性。

我們不需要專業媒體幫我們「retweet」(轉推),這樣做只會更分散觀眾的注意力。他們給我們一堆智障的隔夜加熱新聞,只是希望能夠藉此抓到一些些注意力,因為這是一則「熱門」的話題。這種東西根本可以留給那些免費媒體去做。

接下來的專業新聞,重點在於報導那些還沒有被報導的,把鎂光燈轉向還沒有被照到的地方,和講一些新的故事。

Seth 解釋得很好,追逐熱門話題這個習慣,在以前新聞媒體的供給尚未過剩時,是必要的,因為這讓人們不會錯過重要的發展。但時至今日,媒體應該要開始回到源頭,專注在挖掘沒有人挖掘的故事。從這個觀點,你就能了解為什麼壹週刊、蘋果日報會那麼成功。雖然他們是把這個精神用在八卦新聞上,但至少他們做到了大多數傳統媒體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是報真正的「新」聞。

PS. 2011 年最後一次歲末大團員 TechOrange + appWorks Startup Mixer 將在 12/29 (四) 6:30PM 舉行,先圈好行事曆,活動細節隨後就來。

(Photo via YouTubeErnst Moeksis)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