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magazine’

創業 CEO / 每一個成功企業,都必須是社會企業

February 2nd, 2016

Launch a Business

在「創業 CEO」系列,我們探討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偉大的 CEO,因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網路公司,往往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最近兩、三年,台灣吹起一股「社會企業」風,許多年輕人紛紛投入創辦這種新型態公司,不少政府單位也出來鼓勵,甚至連社企創投基金都被成立。所謂社會企業,簡單來說,就是公益組織與營利事業的合體。

傳統公益組織的難題

傳統的公益組織,肩負著解決社會問題的任務,但經濟上往往仰賴政府與民間的贊助。因此,這些組織的經營團隊,多半是年復一年、經常性的在募集資金。一旦某個公益組織試圖解決的問題,沒有得到足夠資源支配者的關注,或是變得「不流行」了,那便無法取得所需的款項。另一方面,當經濟不景氣時,社會問題變多,但捐助的人反而會因荷包縮水而變少,也造成逆循環的結構問題。

因此,長期以來,公益團體們最想要擁有的,便是經濟獨立,不用總絞盡腦汁在募款,可以更專注在解決實際社會問題上面。

傳統營利事業的問題

另一方面,傳統的營利事業,如果管理得宜,可以持續產生正向現金流,不需要一直對外募款。但同一時間,由於這些企業存在的目的是最大化股東權益,有時會過分偏廢短期利潤,因而出現濫放廢氣廢水、過度開墾、使用劣質原料、過度操勞同仁, 對社會造成長期的環境、公安、食安、顧客與員工身心健康等問題。

公益組織與營利事業合體

因此,在 20 世紀末,許多人開始思考,能不能結合公益組織與營利事業,同時解決雙方的問題,而創造出了「社會企業」這個概念。理想上,一個社會企業,可以同時擁有營利事業的正向現金流,與公益組織的社會責任感。它透過可延續的商業模式來產生長期、健康的利潤,因此不用經常苦苦哀求政府、企業、個人的善款。它又擁有社會的理想性,因此可以把賺來的錢投入在解決社會問題上。

理想與實務的差距

理論上,這是一個完美的組合,同時解決了公益團體太過仰賴捐助,以及營利事業太過追求短期私利的問題。只可惜實務上,事情並沒有這麼容易。

首先,一個社會企業必須從市場中獲利,但實務上,從市場中獲利極度困難。一個一般的營利事業,從創業到能夠在市場獲利,所謂「從 0 到 1」,往往僅有 1% 的成功機率。而一個社會企業,往往又比一個一般新創更理想化,更方方面面都企圖顧及社會整體的利益,因此它的成本結構、執行效率,往往也較一般新創來得低,換言之,成功機率恐怕也要比 1% 低上許多。

另一方面,市場是競爭的。一旦一個社企證明了某商業模式可行,很快就會出現眾多仿效者,壓低價格、拉高成本,讓該商業模式的獲利空間大幅降低,甚至消失。再者,當景氣不好,錢包縮水的消費者不僅會減少捐助,也會降低生活開銷,所以所謂可延續的商業模式,還是要受到景氣的波及,還是無法解決負循環問題。

最後,在市場競爭極高、成功機率極低的前提下,當社會企業要求生存,創業者難保不會為了節省開銷,在排放、原料、員工待遇等方面,又陷入無法顧及社會整體利益的陷阱。

因此,雖然社會企業的理想極好,但概念提出至今數十年,人類社會仍舊沒有看到大量的成功社企遍地開花結果。

廣義的社會企業

或者,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其實很多成功企業,雖然沒有自稱為社會企業,但本質上都有相當大的社企 DNA。最好的例子就是 Google,它長期提供強大的搜尋引擎,免費給所有民眾使用,只要能上網的人就能使用,連帳號註冊都不用。如果你仔細想想,Google 搜尋對於人類知識下放的貢獻,恐怕大過任何學校、出版社與官方、半官方組織。換言之,「資訊不對稱」這個存在人類社會數千年的巨大不平等因子,在 Google 面前消失了大半。因此,身為一個健康獲利的企業,且對於解決一個大型社會問題有極大貢獻,Google 其實相當符合社企的定義,只是它從來沒有如此宣稱自己罷了。

而像 Google 這樣免費提供問題解決方案的企業,我們還可以舉出幾千、幾萬家,從 Facebook、LINE,到痞客邦、udn.com、104,都解決了某種社會問題。

事實上,如果我們把思考的角度再打得更開,即便不是免費的服務,還是很有可能解決了某個社會問題。舉例來說,本篇文章同時發表的《30》雜誌,一本僅僅要價 149 元,但裡面收集的知識,如果要自己去取得,機會成本恐怕遠遠超過這個價錢。巷口的便利商店,讓你無時無刻可以取得需要的商品與服務,如果少了它,你取得這些東西的機會成本,恐怕也要大幅提高。

換言之,當市場高度競爭,消費者每分錢都要花在刀口,一個服務如果不是最能為他們解決問題、帶來價值,是無法獲得青睞、也無法在市場中存活的。

反面來說,如果某個企業在它的商業行為上,對社會的整體利益造成傷害,且這個傷害是許多人所不願見的,那麼消費者必定用不買、不用,甚至是秒買秒退來懲罰,讓該企業得到教訓,甚至破產倒閉。

所以,當某個企業對社會有正外部性,更多消費者會偏好它的產品,讓它的營運更好、更能對社會做出貢獻,無論它有沒有宣稱自己是社會企業,反之亦然。換言之,所有成功企業,勢必都要是某種社會企業,這道理在社群媒體發達的 21 世紀,尤其將會更重要,如此而已。

___

想加入兼顧理想與現實的網路公司?2016 冬季 AppWorks Ecosystem 聯合大徵才進行中,104 家 Internet 公司提供了 929 個職缺供你選擇

(本文編輯後刊登於《30》; Graph via Mathers, CC License)

親愛的出版社,我要的不是雜誌 iPad 化啊!

June 3rd, 2010

幾經波折,WIRED 雜誌的 iPad 版,終於上架了。初期的銷量還算勉勉強強,可惜這個由 WIRED 外包給 Adobe 執行的專案歷經好幾次砍掉重練 (原本是用 Flash 技術,結果被賈伯擋下),現在大概很難損益兩平。不過如果不是這樣的特殊情況,或許 WIRED for iPad 有機會幫雜誌社賺點小錢。問題是,這樣算是成功模式嗎?如果你是雜誌社的話,應該趕快做個類似的東西嗎?

多媒體光碟 2.0

如果你問問“看”過這本“雜誌” (或說“玩”過這個“應用”) 的人,他會跟你說好炫,動畫、3D、圖片,點來點去,然後你再問他雜誌報導了什麼?呃… 這個… 哦… 皮克斯的玩具總動員。

你看出問題在哪裡了嗎?對!這就像一部特效絢麗的動作電影一樣,製作成本高昂,可惜本末倒置讓畫面勝過了情節,到最後只剩下感官的刺激,卻沒有給人留下任何啟發,任何有效資訊的傳達

況且這件事情,我們早在 15 年前就嘗試過了,當初他叫做“多媒體光碟”,每本雜誌後面都會附一張,讓你可以“延伸閱讀”,看影片、圖片、聽專訪,結果呢?雜誌業並沒有因此就得救啊。

再說動畫、圖片、點來點去,這些東西真的很酷嗎?答案是一點也不,在網路的世界早就已經玩了十幾年了。以現行的環境,基本上只需要一個簡單網誌平台,再加上簡單的客製化,就可以達到 WIRED for iPad 99.99% 的效果。

即時、有效的資訊才是重點

所以千萬別搞錯了,數位化不是拿著你的實體雜誌,想辦法把他變成電子檔,再加上一些絢爛的動畫,然後就算成功交差。數位化背後的真正涵義,是打破實體的框架,擁抱網路的優勢。當雜誌都已經變成了電子版,誰規定你只能一個月出一次?誰規定每個讀者看到的東西都是一樣的?誰規定你內容一定要是自家撰寫的?

數位化的真正涵義,不僅僅是出版內容的改變,而是你整個出版流程都要跟著改變,就好像當初 24 小時新聞台,給新聞報導帶來的改革一樣。

你終究必須擁抱網路

也就是說,WIRED for iPad 這樣的模式短期之內會賺一點小錢,但是絕對不是雜誌業的長久之道。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你還是必須要改變原本的工作習慣,你還是必須要擁抱網路。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麼不從現在就開始呢?

(Pic via kirtanpatel@flickr under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