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Marketing’

你的 Retention Marketing 策略是…?

August 21st, 2012

You can stay there, and I’m sure you will find many ways to have a good time.
It’s fun to stay at the y-m-c-a~ It’s fun to stay at the y-m-c-a~
They have everything for you men to enjoy, you can hang out with all the boys …

若要論到旅館行業病毒行銷的始祖,那大概非 YMCA 莫屬,幾乎每個年輕人聽到這首歌,馬上可以朗朗上口,手舞足蹈的跟著跳起 Y-M-C-A 舞。但是所有真的住過 YMCA 的人就知道:

It’s NO fun to stay at the YMCA!!

當然裡面偶爾有一些可以認識的朋友,但更多的狀況是龍蛇雜處,搞得大家常常人心惶惶,有些人甚至連去洗個澡都要帶著行李。所以住過一次之後,很多人會發誓將來寧可多出一點點錢住髒髒的便宜旅館,也絕對不要再來 YMCA 了。當然 YMCA 不是一個為了賺錢而存在的組織,但假如它真的是一家連鎖旅館,那還真是失敗,在美國從 40 年代全盛時期的 10 萬個房間,到現在已經幾乎不見了。(我找不到確切的資料,但可以確定的是比 10 萬個房間減少非常非常多。)

而這個故事的重點,就是很多行銷人成天拿著擴音器,忙著向全世界廣播他的產品,廣告、社群媒體、病毒行銷通通派上了用場。最後品牌出了名,但產品本身卻留不住顧客,終究還是白忙一場。

Retention Marketing = 留下行銷

所以在用力推廣、拍攝種種「病毒影片」前,你最好先確定你要用什麼策略「留住」好不容易拉來的顧客。記住,在網路行業,使用者終究會離開了你的網站,關上你的 App,而當他們離開後,大多數大概不會再回來。所以你必須要在他們離開之前,把握寶貴的 3-6 分鐘時間,執行你的 Retention Marketing 策略。

一個好的 Retention Marketing 策略,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兩個部分:

Step 1. 取得 Retention Marketing 通路

  • 留下顧客的 Email
  • 請顧客加入粉絲團
  • 邀請顧客訂閱你的網誌
  • 推薦顧客下載你的 App
  • 邀請顧客加入 Facebook 社團
  • 把顧客加為好友 (僅少數狀況適用)
  • (App) 要求顧客給你 Push Notification 權限

Step 2. 經營 Retention Marketing

  • 定期/不定期發送電子報
  • 一對一的 email 聯繫 (尤其在創業初期)
  • 針對很久沒回來的使用者發送召回電子報
  • 每天更新粉絲團,發送對顧客有價值的資訊
  • 每天更新網誌,分享對顧客有價值的資訊
  • 確定你的 App 幫顧客提供價值,並且常常更新
  • 經營你的 Facebook 社團,讓每個團員得到價值
  • 經營你的「顧客好友」,確定你給他們帶來價值
  • Push 相關且有用的資訊給 App 使用者,給他們帶來價值

當你在後方建起了好的 Retention Marketing 工事,這時前方便可以放手去打 Promotion Marketing 大戰。因為前方拉來的人越多,後方留下的人也越多,成為標準一個正向循環。別忘了,第二次還會來,才是一個網站,第二次還會買,才是一門生意。

___

歡迎你「留下」來當我的好朋友:在 Facebook 上追蹤 MR JAMIE

(Photo via jdhancock, CC License)

人人都是 Marketing — Facebook 工程師在網誌上大喊「我討厭在這裡上班」

August 16th, 2012

Wondero 上面最近出了好幾篇「萬讚」的好文,台大學弟的作者紹鈺很熱情的與我分享他的心得,並且是用很有趣的方式,例如:在我三年前的一篇「公司該禁 Facebook 嗎?」下面留言,他說:

三年過去了,我假設現在臺灣人對社群有很高的重視度,於是先從簡單的 SMO學起,並且刻意在初期promoting做出一篇文章的Net Effect,從社群媒體要buzz起一個話題,在現在已經是一件不難的事了,之前看到郭家兄弟說需要promoting才能引起網路效應,我便一個又一個密了好多朋友,請他們看文章跟分享,讓東西一開始就有一群人分享,並透過社群媒體最大化的推波助瀾,promoting後隔一天便流進了六萬流量….按讚的轉換率最後大概是30%,轉換成粉絲專頁的轉換率是5%…QQ,公司怎麼可以禁Facebook呢?有什麼新服務,應該要強迫在座的每一個員工去分享啊! 一個活躍粉絲400的專頁,20人在差不多時間同時分享同一個訊息,就可以瞬間接觸到五萬人的面積…成本零元,反正平常都逼加班了,逼分享訊息應該不過份吧!並設法提高對服務買單的轉換率跟推薦率,員工的人脈就會變成產品的通路!

我也一直是「人人都是 Marketing」運動的支持者。當然最基本的可以「請」員工幫你分享行銷訊息,但事情絕對不能停在那裡,因為每個員工終究都是獨立的個體,你不可能 24 小時監督他的發言,所以最終你必須要真的讓每個人都了解公司的使命、策略、目標,然後讓他們能用自己的語言去感動他們的朋友。

例如 2010 從 Microsoft 跳槽到 Facebook 的工程師 Philip Su,最近就寫了一篇「Ten Things I Hate About Working at Facebook」,他說在 Facebook:

  1. 有太多的程式碼被 Commit 和 Ship 出去
  2. 太少會議 (甚至還有週三無會議日)
  3. Zuckerberg 參與太多產品決策 (一般來說上市公司的 CEO 都是在搞外部的事情)
  4. 幾乎沒人在想短期營收的事情
  5. 食物實在太好吃
  6. 太多決策是由工程師主導
  7. 太多新功能在 Hackathons 裡面被開發出來
  8. 所有內部的行動與平台策略都搞錯了重點
  9. 在紐約辦公室,新人面試居然是在室內按摩浴缸裡進行 (當然是開玩笑的)
  10. 員工之間的互信實在太重

你聽出來了嗎?Philip 根本很熱愛在 Facebook 上班,他知道 FB 要繼續維持他們的社群霸主地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吸引全世界一流的工程師加入,所以他用工程師的語言,寫出了一篇非常吸引我們的文章,當然馬上超多人分享,我相信就算沒有一堆人因此跳槽 Facebook,也絕對有很多人開始認真的考慮這件事情。

當社群媒體時代來臨,當每個人都是媒體,行銷在這個新世界必須要重新被定義。當然一種方法是花很多功夫、想盡各種辦法堵住員工的嘴,而另一種方法,是花很多功夫、想盡各種辦法讓他們一起來參與。

我比較喜歡後者,因為在網路的時代,只要有心,人人都是 Marketing。

___

一天一錠,效果一定,歡迎訂閱「MR JAMIE 電子報

(Photo via defenceimages, CC License)

「整合行銷」與「整合媒體預算」的不同

August 8th, 2012

近年來數位、社群媒體、App 等「新興溝通管道」相繼興起,早已嚴峻多年的「廣告」也面臨更多挑戰,為了能夠囊括企業更多的預算,「整合行銷」似乎成了所有廣告代理商都換上的大旗幟。

但很可惜的,目前為止的「整合」,多只是把不同媒體的預算抓到一起,好一點的或許有些創意、素材的統整。但這些在我看來,充其量只夠稱為「跨媒體溝通」,離真正的「整合」還相當的遙遠。

網路與數位帶來的是「Owned Media」與「Earned Media」的下放,因此以往圍繞著「Paid Media」打轉的行銷邏輯,必須徹底被改寫。所以要「整合」的,不只有 Paid Media 預算而已,企業的其他活動 — 願景、任務、研發、業務、客戶服務,通通必須要在這個過程中與行銷再次融合在一起。

舉例來說,當企業中的 1,000 個同仁,每天都在 Facebook 上與 300 位好友互動,他們其實才是最強力的「Owned Media」來源,而這些人聯合面對的上萬名好友,更是最棒的「Earned Media」管道。既然如此,在這個時代,難道行銷還只是 Marketing Dept. 裡 30 好漢的責任?

也就是說,網路帶來媒體下放之後,行銷也必須要跟著下放,化為無形,融入到企業的每一個角落,好讓每個同仁,都能夠跟成為品牌、產品的代言人。這,才是真正的「整合行銷」。

這樣的境界絕不是用「KPI」三個字母就可以達成的。如果你的故事,無法真正感動每個同仁,那他們也勢必無法感動他們的朋友。所以「整合行銷」的背後,其實是企業存在的目的重新思考,企業與人關係的重新檢視。

這也是為什麼光打著「整合」的旗幟,將無法幫助廣告產業翻身的原因。太久以來,這個產業與企業的關係只停留在最表面的層級,但那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企業在行銷上真正需要的幫助。廣告產業必須要大幅度轉型,直指企業的核心,幫助他們 360 度說一個動人故事,才能夠創造真正的價值,也才會有真正的產值。

___

本月的「MR JAMIE 同學會 #2」來了,8/14 (二) 7:30PM 在 WIRED Cafe,我會在那裡回答你們關於行銷、創業的任何問題,歡迎一起來同樂

(本文編輯後刊於《廣告》雜誌; Image via Brian Solis & JESS3)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