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Mike Maples’

歡迎來到創業家的天堂 — 我看「超級天使」

October 24th, 2010

昨天晚上抓住了空檔,把一些累積的文章和影片,一口氣消化完畢。最主要是在追一個跟創投息息相關的主題,也是矽谷最近的大辯論,那就是「超級天使」 (super angels) 的興起對創投有什麼影響,對創業團隊又有什麼影響。它是矽谷創新的代表嗎?還是帶有扼殺偉大公司的風險?

超級天使?

「超級天使」是什麼?簡單的說他就是專業的種子基金。以往,「天使投資人」只投資自己的錢,所以每個人每次大多只能投資 2 萬到 5 萬美元。相對的,創投基金由於管理成本的考量,往往則不能投資美金 1-2 百萬以下的案子。

所以,當一個創業團隊需要的金額是介於這兩個額度中間時,這往往代表著麻煩。如果你想募 50 萬的種子資金,那否則你就要同時跟 30-50 個天使投資人談 — 這是一個時間成本相當高的過程,否則你就要編個故事去跟創投募 1-2 百萬 — 問題是你根本不需要那麼多錢,更不需要這麼早就把這麼多 % 賣掉。

於是,矽谷的創新引擎開動,超級天使因應而生。他們是天使投資人,但是也掌管一個 (相對) 小規模的基金,專門投資10-100萬美金的案子。這些基金的出現,剛好填補了資金市場上這個重要的缺口,讓創業者的需求得到了滿足,於是乾枯了將近十年的早期投資,又開始成為矽谷活動的重心。

而你想的沒錯,雖然說 appWorks 的中文名稱叫做「之初創投」,但從各種定義上去看,我們的確是一個超級天使基金。我們喜歡投資的金額在 10 萬美金上下,而投資的階段則都是在種子和早期。(更多關於超級天使,可以參考這篇 Knowledge @ Wharton 文章,或是這篇 WSJ 報導。)

不只是天使

更重要的是,這批以麥克‧梅波 (Mike Maples Jr.)、大衛‧麥克勞爾 (Dave McClure) 等為首的新一代天使,他們「超級」的地方還不只是投資額而已。這群人往往有第一手的創業經驗,所以對於一個成功網路公司需要的元素,從技術、平台、產品策略、市場定位、行銷通路、搜尋引擎到社群媒體,他們都可以給創業團隊莫大的幫助。

這樣的輔導能力,和傳統的天使和創投非常不一樣。以往,天使被認定是「射後不理」的投資人,而創投能給的幫忙,則大多是在公司的營運、財務和組織等「規模化」層面。然而, 一個剛起步的創業團隊需要許多的幫助,尤其集中在在產品、服務、市場等這些地方,但傳統的天使和創投卻常常無能為力。所以,當擁有創業背景的超級天使出現,他們所能提供的知識和經驗,剛好填補了這個重要的資源漏洞。尤其當「網路」這個行業隨著 15 年的發展,開始累積出許多像是搜尋引擎優化、社群媒體等,這些非常高深、不容易立刻了解的文化和規矩時,如果創業團隊能有一個超級天使投資人,他所能給的種種幫助就顯得更是可貴。

成本效應

不過最最重要的是,伴隨著過去三十年來資訊、軟硬體、網路業的高速發展,創業成本也因此大幅降低。這讓創業團隊對於外來資金的需求跟著大幅減少,也讓發牌的權力漸漸從創投的手上,轉移到了團隊的手上。所以「創投」這個產業才會被迫經歷上述的這些演化,無論是在投資金額上,或是在「服務」上,都必須要順應團隊的需求,才能爭取到好的投資機會和表現。所以,從很多角度去看,「超級天使」的誕生,都只是市場機制運作的結果。而這樣一個符合新環境需求的物種,當然比傳統的創投更有競爭力,也才因此造成矽谷 VC 圈的一陣恐慌。

而 appWorks,也就是在這樣的新秩序下誕生的。我們不斷強調提供的「價值」而不是資金;我們給團隊全方面的輔導,而不只是錢;我們專注在孕育成功的公司,而不是成功的退場;我們甚至修改基金的結構,只為了確認我們和團隊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所以,各位親愛的創業人,歡迎來到一個創業投資的新紀元,一個創業家擁有更多權力的天堂。我們是 appWorks,屬於你們的超級天使。

參考影片:

Mike Maples at the Founder Showcase

Super Angel v. VC SMACKDOWN, Part 1

Paul Graham on Founder Power

(Pic via k-ideas@flickr under CC license, from the moive, “The Social Network”)

尋找:酷斯拉

February 24th, 2010

自從 appWorks 育成計畫開始接受申請以來,我們收到了不少問題,其中很多都是針對 appWorks 到底在找怎麼樣的團隊?

剛好前兩天 Cardinal BlueJohn 轉寄來矽谷創投家 — 麥克‧梅波 (Mike Maples Jr.) 一場演講的影片,裡面的比喻相當的好,所以我決定借來用。我們在找的,就是下一個酷斯拉

解釋什麼是酷斯拉之前,你得先了解梅波這個人的背景。他是矽谷這兩年竄紅的創投,被富比世雜誌評為美國八個創投潛力新星之一,腹下投資案包括 Twitter、Digg 和 Chegg 等知名網站。但是他也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創投家,這點你比較他和其他七位創投新星的履歷,就可以知道 — 他是唯一沒有網路創業經驗的。

就因為不是從網路產業出來,讓他特別能夠從一個外人的角度去看事情,也因此發展出了“酷斯拉”這樣的觀念。如果英文聽力還不錯的人,我建議你們直接去原始連結看這段影片,長度大概是一個小時,但是我保證絕對值回票價 (時間),會給你很多新的領悟。沒有時間的人,可以讀我下面的解釋,加上我對酷斯拉概念的補充。

酷斯拉的厲害

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知道,酷斯拉本來是一隻日本蜥蜴,受到核生化的刺激,演變成龐然大物,之後靠著沉潛海底,無聲無息的接近美國,然後忽然在紐約登陸,之後便橫掃千軍,所向披靡。

而把酷斯拉這個短短的故事比喻到創業上,其實隱含了有好幾個重點。

激變的過程

酷斯拉並不是生來就是酷斯拉,而創業團隊在蛻變成網路巨擘的過程中,也需要很多外來的刺激。而提供創業者這些關鍵資源,讓他們成長得更快,更強,強到幾乎像是突變一樣,這就是 appWorks 育成計畫的其中一個用意,

另一方面,梅波用酷斯拉突變,而不是用“建造航空母艦”這樣的概念來比喻,也是想要抓住在網路和軟體的世界裡面,一點點的關鍵資源,就能夠創造出驚人成績,這樣的概念。他點出市值 2,500 億美金的微軟,從頭到尾只募過 1 百萬美金的創投資金,而 300 億的 eBay 也只募了 5 百萬美金。這一點,在 appWorks 專注的 Web 3.0 領域,將會更明顯。例如去年九月寫過的 foursquare,靠著幾個員工,沒有創投資金,就達到了 6 百萬美金的第一輪投資前評價 (pre-money valuation)。而最近更傳出靠著第一輪募得的少少 135 萬資金,便一口氣衝破了一星期 120 萬次使用的關鍵數量。

潛水練功

在創業初期,大概不可能什麼事情都做對。因此就像酷斯拉靠著潛水一步步接近美國一樣,創業團隊也需要一段時間去犯錯、調整、修正、進步。這個階段,團隊們需要的是一個低風險的環境,沒有後顧之憂的去實驗和冒險。而 appWorks 育成中心所提供的辦公室以及軟硬體等免費資源,正是針對這樣的過程所設計。去掉了房租、水電、網路等固定成本,沒有了會計、營運、法務這些令人分心的雜務,創業團隊可以把全部的心力都專注在於產品上面,也就能夠用更快的速度,調校出更符合市場需要的服務。

潛力市場

而酷斯拉登陸美國這件事情,比喻的是一個大的潛力市場 (如果當初編劇寫的是夏威夷,那導演大概沒什麼戲可拍了)。所以要做酷斯拉,就要有挑戰一個潛力市場,而且關鍵字是“潛力”而不是“大”。也就是說,這個市場不一定已經很大,但是絕對要可以用邏輯去推測他能夠成長到多大。這個概念的例子非常多,例如 Google 之前沒有人知道關鍵子搜尋會是一個幾百億美金的市場,而 iPhone 之前也沒有人會料到手機應用有這麼好賣。但是你絕對可以想像當電子商務網站依賴搜尋引擎來導流量時,Google 可以分到一杯羹,而當電子商務成長,關鍵字廣告當然也就跟著起飛。而當手機變成電腦和遊戲機,想當然耳軟體銷售也會跟著行動化。

求不同 (同中求異)

梅波的庫斯拉還有一個重點,就是他是前所未見、與眾不同的。他的理論是當你很不一樣,靠著這樣的特色,會吸引來一群死忠的粉絲,而討厭你的人反正本來就會討厭你。相反的,當你只是比競爭對手好一點點,你很難說服任何人加入。這點我某整程度上贊同,但必須要在上述條件符合的前提下。一個很好的例子是最近大家都在議論紛紛的 PleaseRobMe.com (請搶我 — 見 MMDays 報導),他是很不同,但是也沒有任何潛力可言,就是白搭。相對的 Google 雖然不是第一個搜尋引擎,但是他是第一個只有搜尋引擎的入口網站。Facebook 雖然不是第一個社群,但是他是第一個只讓大學生加入的社群。

所以我認為梅波的求不同,應該延深為同中求異,也就是說不是比競爭對手好一點,而是跟競爭對手有差異,而且是對使用者有價值的差異,讓他們可以可以輕易了解的差異

你,準備好當酷斯拉了嗎?

梅波的最後一個重點,是每個平凡的蜥蜴都有可能一夕變成酷斯拉。比爾蓋茲 (Bill Gates)、馬克沙科博 (Mark Zuckerberg) 當初都只是 (排名不怎麼樣的) 哈佛資訊系裡面落後的學生,Google 創辦人當初寫的搜尋引擎連便宜賣給 Yahoo 都不要,Twitter 當初則是一個倒掉的 Podcast 公司內部的小專案,類似的例子舉都舉不完。

所以英雄跟出身沒有關係,怕的是你不敢去闖。能給你的支援,我已經全部整合成一個 appWorks 育成計畫,剩下的,就看你準備好了嗎?

離 3 月 7 號,還有兩個多星期的時間,我等你的申請書

(photo via donsolo@flickr)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