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Paul Graham’

財富不是錢

October 21st, 2010

昨天 appWorks 請到我台大經濟的學長,對輔導創業團隊非常有一套,現在服務於慧誠事務所的張瀚星會計師來演講。就看他一個人在台上說學逗唱,從人生經歷、公司財務安排一路講到經營哲學,兩個多小時過去大家還欲罷不能。

演講中張大會計師提到一個說法:「你的財富,是五個最親近的好朋友的平均值」,下午也引起了 appWorks 裡面小小的討論。有人解釋成你的「收入」會跟朋友相近,有人則持反對意見說「有錢人」的消費我們負擔不起,跟他們混會變窮。

於是,我認為有必要在這裡解釋一下「財富」跟「錢」的不同,畢竟許多人創業的其中一個目的,是脫離領薪水的生活,嘗試為自己創造一些財富。

財富不是金錢

關於財富跟金錢的不同,Y-Combinator 的創辦人保羅‧葛蘭 (Paul Graham) 在這篇文章的第三節裡面解釋得很好。其實那是一篇關於「創業與創造財富」的好文章,我鼓勵所有的創業人花點時間把它讀完。沒時間的人,下面是「金錢不是財富」這一節的略譯:

如果你想要創造財富,那必須先了解「財富是什麼」。財富並不是金錢。從有人類以來財富就已經存在,甚至更久,其實螞蟻都有財富。而金錢,相對的,則是相當近代的發明。

財富是一個非常基本的觀念,它就是「你想要的東西」– 食物、房子、車子、電子產品、旅遊等等。你可以擁有很多財富,但不一定要有錢。如果你有小叮噹的神奇口袋,可以從裡面拉出車子、晚餐、甚至是傭人來幫你洗衣服,或是任何你想要的東西,你並不需要金錢。另一個極端的情況是如果你身處在冰天凍地的南極,什麼東西也買不到,那你銀行裡有再多錢也沒什麼意義。

所以,財富是你想要東西的總稱,而不是金錢。但如果財富才是重要的,為何每個人開口閉口都是錢、錢、錢呢?因為錢背後代表的是財富交換的過程,在實務上它跟財富是可以互換的。但這兩者不是同一個東西,除非你想要靠著印假鈔來變得富有,否則談論越多關於「賺錢」的事,只會讓你迷失了方向。

金錢其實只是人類社會走進專業分工社會後,所產生的副產品。在一個高度分工的世界,你往往無法生產大部分自己需要的東西。所以當你需要一包米,你必須要想辦法跟農夫拿。在遠古,你或許會用農夫需要的東西和他交換。但是以物易物在實作上有很多困難,如果你是專門製作二胡琴的,請問有多少農夫會願意跟你換?

所以,因為專業分工的需要,人類社會把以物易物的過程,變成了一個兩階段的步驟。你先把二胡琴換成銀兩,然後再拿銀兩去換你想要的東西。這些銀兩,或是任何的中間交換媒介,以往必須是稀有金屬。但近年來我們又把它換成鈔票,而鈔票的稀有性則由政府來保證。

有了金錢的好處是讓交易的過程變得非常有效率,但是壞處就是它讓人們忘記了交易的本質。人們開始以為企業存在的意義是為了賺錢,但我們說過了,錢只是過程,錢只是為了拿來換取人們需要的東西。所以,一個企業真正的本質應該是要建立財富,建立人們想要的東西

創造人們想要的東西

也就是說,既然創業的目的是在創造財富,而財富就是人們想要的東西,那創業真正的意義就是建立一個組織,然後更有效率的創造出人們想要的東西。這裡的人們包括創業團隊的每一個成員,和每一個客戶。創業團隊的成員想要更好的生活、更有意義的人生、贏得大家的尊敬,而客戶們也想要更美好、更有效率、更有趣的生活。

所以當你創造出了人們想要的產品,創業團隊的每一個成員就能因此得到財富,人們也能得因此得到財富,而這就是創業的真諦。所以,財富不是金錢,創業要創造的也不是金錢,這樣,你懂了嗎?

(Pic via cayusa@flickr under CC license)

別窩在家裡做沒人要的產品

July 20th, 2010

之前就說過「育成 + 創投」這樣的模式並不是 appWorks 第一個發明的,這個創意其實是來自我們在矽谷的同行,也就是 Y-Combinator 的創辦人、美國科技界的宅神 (Geek God) 保羅‧葛蘭 (Paul Graham) 先生。

葛兄是一個非常有想法的創業家,自從 1998 年高價把 Viaweb 賣給 Yahoo 後,便開始長期在網路上發表他的論文 (那時還沒有網誌這個概念),很多的想法都變成日後創業人的圭臬。

做出人們想要的產品

而在葛蘭眾多創業論述裡面,最精髓的大概就是下面這句話,叫做:「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 (做出人們想要的產品)」

這句話有多重要?重要到入選 Y-Combinator 團隊的每個成員都會收到一件印有這四個字的  T-Shirt,可見葛兄有多麼想把這個觀念交給創業者,有種恨不得可以直接植入到他們的腦袋中的感覺。(這也是我最近的想法,所以也想做個類似的 T-Shirt,剛好第二屆育成計畫似乎有個做 T-Shirt 的團隊想申請…)

想要是重點

這四個字看起來或許簡單,可是大家往往忽略了他的難處。Make something 很容易,但是要是 (what) people want 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你往往不知道 people 要的到底是什麼,常常連 people 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更重要的是許多創業人是工程師出身,往往個性內向,叫他們一天寫一千行程式沒什麼問題,但是要跟潛在客戶對談時就一行字也吐不出來。

自以為有進度

於是這樣的團隊很容易陷入我所謂的「白工模式」,一群人悶在家理寫程式,因為這樣一天下來好像有做了什麼事情,時間並沒有浪費掉,按 F5 看著程式跑,還有點小成就感。

問題是等到他們花了 3 個月半年把這個「產品」做出來之後,十個有九個會發現根本不是人家想要的。這個時候常常也不知道要從何改起,已經做好的功能又捨不得砍掉,然後就將錯就錯繼續加功能下去,以為總有一天做出一個強大的網站把所有使用者都打死。到最後常變成功能繁雜的四不像,有會員但沒有活躍用戶,不知何去何從的活死人。運氣差的當然就是資源耗盡,大家原地解散。

從一開始就要找客人

你看到問題了嗎?沒錯,就是沒有從一開始就把焦點放在「客人的需求」上面。我知道這件事情很難做,但是你終究是要做的。千萬不要以為你可以先做產品,以後再來解決客戶需求這件事情。而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產品,也不是可以先做好再來想要怎麼賣的。

而如果你先做產品,再去找客戶,結果發現不是他們要的東西,不就等於是白白把創業最寶貴資源 — 時間、金錢、士氣、家人朋友對你的信任,全部都拿去浪費掉,那還談創什麼業呢?

所以,創業團隊們,別再浪費時間在沒人要的產品上了,從今天就開始主動的去找客人,主動的去了解他們的需求,讓他們來指引你創業的道路吧!

(Pic via chealion@flickr under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