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Social Media’

社群「媒體」,不是「社群」

July 6th, 2011

感謝 Peter Gu 提供本篇文章的題目,如果你錯過之前的「你想看什麼?」,現在還可以去提問、投票,讓你想看的主題更快被我寫成文章。

最近出席了幾次關於「社群媒體」(Social Media) 的研討會、座談會,一則以喜,一則以憂。高興的是大家似乎開始感覺到這個世界正在急速改變,難過的是與會的所謂「專家學者」,根本搞不懂「社群」、「媒體」和「社群媒體」之間的差異。

Media (媒體)

首先,我覺得大家從根本就誤會了「媒體」。媒體是介質、是通路、是資訊傳播的管道,就像是「街道」一樣。所以,媒體是中立的、是沒有色彩的。可惜大家在討論媒體時,往往把它和「新聞媒體」、「廣告媒體」、「印刷媒體」混為一談,接著把「新聞」、「廣告」、「印刷」這些東西的「性格」通通都加諸在「媒體」上面,最後當然是極度混淆、雞同鴨講。因此,要討論「社群媒體」之前,請大家先記住一件事情,「媒體」是一個簡單到不行的東西,它就是資訊流通的管道,如此而已。

Social

Social 是什麼?Social 就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可能是家人、是朋友、是同學、是同事。或者說 Social 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這些連結有強弱、有發生的頻率、有加速、有半衰期、有新增、有廢除。它是一個極度動態的世界,一個不斷更新的圖譜 — 所以才有 Social Graph (社群圖譜) 這個字。

Social + Media

所以當 Social 碰上了 Media,會發生什麼事情呢?當然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成為了資訊傳播的管道。這不是廢話,人跟人之間本來就會講話。對,所以這不是重點。而是近幾年來網路的發展,讓這個行為出現了什麼轉變。

實名制 + 真實人際

首先,是 Facebook 的興起,讓人們開始大規模的在網路上使用真實身份,和真實生活中的朋友互動。剛說的,Social 之間有強弱之分,這就是「朋友」和「網友」之間最大的差別。「網友」跟你說這台相機很好,你可能要再多看幾篇評測才會買單。「朋友」跟你說這台相機好用,你頂多再多問兩個問題就可以決定,而這,就是「社群媒體」最厲害的時候。

經營媒體,不是經營社群

所以經營社群媒體,不是在經營社群。經營社群講的是「黏性」,要的是網友常常回來,多多逗留。但是經營社群媒體,追求的是不是回來,而是出去;不是黏性,而是傳播。所以社群媒體,是讓粉絲會主動向他們的「朋友」,推薦你的商品和服務。因為你講一百次,講破了嘴,都沒有他們講一次有用。這,就是社群媒體和社群最大的不同,也是可口可樂行銷長口中「擁抱表達」的真正意涵。

所以,大傢伙們可以不懂這件事情,他們可以繼續傻傻的把社群媒體外包給別人經營,但是身為創業團隊,你,一定要搞清楚這件事情,因為這就是你打敗他們最好的開始。

再說一次,社群媒體,是媒體,不是社群。Now go hack it and hack it hard!

歡迎在 Google+ 加入我

(Image via nairoozdotcom, CC license)

Web 正在萎縮,現在怎麼辦?

June 28th, 2011

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幾天前「The Web Is Shrinking. Now What?」這則消息?上面這張圖,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還蠻震驚的。它基本上的意思是過去一年來,消費者花在 Facebook 上的時間成長了將近 70%,而花在其他網站的時間則減少了 10%。

從開始寫這個網誌以來,我就一直喊 Web 3.0 來了Web 3.0 來了 — 我承認 Web 3.0 這個字還蠻蠢的,但是我找不到另一個字更能夠一口氣代表網路業正在經歷的這幾場革命,包括 Social Web, Mobile Internet, Curation, Social Media 等等。其中 Facebook 一年多前開放的 Open Graph 平台,正是加速 Social Web 到來的最重要動力。

喊歸喊,我倒是沒有料到 Social Web 真的來得這麼急、這麼猛,居然已經開始造成「Rest of the Web」的萎縮。我去演講的時候常常做田野調查,問問大家起床第一件事情是看 Facebook 的,和睡覺前最後一件事還是看 Facebook 的,的確在過去這一年來有著顯著的上升,大約從 3 成長到 5 成左右,所以也蠻符合上圖的趨勢。

好,無論如何,Social Web 真的來了,問題是,你該注意什麼?

社群化 (Social Layer)

記住,Social Web 代表的不是技術的革命,而是消費者文化的革命。這是一場網路從「代號」走向「實名」、從「網友」走向「朋友」的運動。所以任何已經存在的服務,如果能加上「真實身分」和「社交圈」這層「Social Layer」來大大提升價值的,你就有可能打敗原本的巨人。

社群媒體最佳化 (SMO)

當使用者不再花更多時間搜尋網站,而仰賴朋友們的推薦時,你必須要學會如何贏得這些推薦,而這就是社群媒體最佳化 (SMO/Social Media Optimization) 的含意。去年九月,我就觀察到從社群媒體來到我的網誌的人,已經超越 Google SEO。事實上,又經歷了 9 個月的發展,從 Facebook 來的人已經是 Google 的 2 倍多。所以這件事情已經一去不回頭,你必須要學會如何讓消費者在社群媒體上推薦你,而又如何讓這些推薦能夠他們的朋友注意到。

社群媒體是媒體,不是社群

很多人經營粉絲頁,把它當作以前 Web 1.0 時代的「會員」,或是 Web 2.0 時代的「社群」在經營 — 粉絲人數、留言、按讚越多越好,數大就是美。事實上,社群媒體根本不是「社群」,如果你再看仔細一點,它其實是「媒體」。既然是媒體,那傳播力、影響力、轉換率才是重點。也就是說,粉絲像「主顧客」一樣,貴在精不在多。留言、按讚當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這些人會不會幫你分享、推薦東西給他們的朋友,那才能達到一傳十、十傳百的病毒效果,如果這是成立的,那才是真正的社群媒體。

所以,無論是 Facebook 來了、Social Web 來了,還是 Web 3.0 來了,那只是名號的問題,重點是這個革命真的正在發生,而身為創業者,你該做的就是好好深入了解,並且運用成為自己的優勢。加油!

歡迎追蹤我的 Twitter

(Image via allthingsd)

社群媒體如何讓《紐約時報》變笨?

May 31st, 2011

剛過去的星期天,我被邀請去好事聯播網的年度員工訓練跟他們分享「Web 3.0 到底是什麼」和這個發展對於媒體業有什麼影響。我跟他們說:

工地秀卡司這麼堅強,演出這麼好看,為什麼不收你一塊錢門票?因為它的重點是要賣房子。從今天開始,你也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建築公司,再好看的「秀」,也只是刺激消費的一個管道。

而在 Web 3.0 時代,吸引消費者最有效的管道,就是社群媒體。更重要的是它不但有效,而且花錢也買不到。這讓再小的團隊,也能夠和大公司站在同一個起跑點上競爭,因為他們錢再多也砸不死你。

結果回家之後就看到《紐約時報》的執行編輯 Bill Keller 刊出的文章,堅持社群媒體讓人變笨,他說:

社群媒體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它們嚴重的干擾你。和壁爐或是背景音樂不同的是,社群媒體需要你的注意、你的回覆,這是沉思最大的敵人。

言下之意,就是大家別再用社群媒體了,還是電視、廣播、壹週刊比較不會讓人變笨。紐時身為媒體數位化先鋒,全球報業追隨的目標,他們的執行編輯卻有這樣的發言,不但讓人質疑先前大動作解除社群媒體編輯職務的策略是不是造成反效果,更讓人看到老媒體人不願放下的驕傲。

Social Media 背後代表的是媒體公器的下放,讓每一個民眾,都能參與資訊和知識的創造、發現和傳播 — 我今天下午的聯合報三大樓失火消息,比蘋果日報 (最快的主流媒體) 還早一個小時,而且他們沒有照片。當然這背後會有「信號與雜訊」比率的問題,但是我們應該要看到的是它對於更即時、更多元化、更精準的資訊流通,所帶來的莫大幫助。

最好的證明就是這兩年來中東數個獨裁政權接連被打倒,這是西方世界幾十年來處心積慮透過媒體統戰、間諜活動、軍火供應等手段都無法辦到的,而就像北風和太陽的故事一樣,當你給了人們社群媒體這個超強微波爐,這鍋雞湯在短短的時間內就這樣滾熟了。

所以,各位媒體朋友,我認為付費牆和這次的社群媒體事件,都只印證了一件事,那就是《紐約時報》其實還活在過去的光輝之中,無法放下身段去了解這個世界正在經歷的重大變革。因此,與其向他們學習,大家還不如多了解 Huffington Post 的商業模式,或是勇敢跨足電子商務的 UDN。這些,我認為才是媒體業真正的未來。

(Image via 917press,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