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Steve Jobs’

Steve Jobs 這個獨裁者

July 3rd, 2012

你沒看錯,那是年輕時的 Steve Jobs.

每次去演講,我都會拿我每個月要看 2,800 篇文章的例子,鼓勵年輕人要大量閱讀,好在這個從「工業革命」、「資本密集」快速轉型至「軟體革命」、「知識密集」的大時代,擁有最多的珍貴資產 — 知識。很多人就會因此問我,他也想大量閱讀,但要從哪裡開始。答案當然是從你有興趣的開始,閱讀、學習應該是一件愉悅且讓人滿足的事情,如果你強迫自己去看沒興趣的東西,一下子把胃口養壞了,那是不會長久的。因此剛出發一定要從自己有興趣的東西,等到覺得不足了,再慢慢往外擴張。

不過如果你跟我一樣對科技與創業有興趣,那我的建議是可以從 Techmeme 和 Hacker News 開始,這兩份可以說是北美當天最重要科技文章清單。從那裡,你會漸漸發現一些你特別喜歡的網誌與部落客,可以逐步的增加你的長期訂閱名單。以我自己來說,這些年下來,英語系的訂閱大約累積了 150 個。不過近來,北美的科技新聞與觀點看久了,也開始變得乏味老套,因此我又在尋找新的領域和刺激。

就在這時,讓我發現了「黛博拉看日本」,一個清華電機所畢業、任職過飛利浦半導體與 HTC、現旅居日本的退役軟體工程師所經營的網誌,一試成主顧,變成了我每天必看的刊物。黛博拉有工程師的 Intellectual Curiosity,非常喜歡追尋、分析事物背後的本質與原因,因此她的文章讀起來都非常具有啟發性。

就像前幾天在她寫了「最難被模仿的東西」,文中引用親身參與 Steve Jobs 領導 Apple 從谷底翻身的日籍副總福田尚久的話,來解釋大家常認為賈伯是獨裁者的這件事情:

雖然有不少人說史提夫是獨裁者,至少在我面前並不是這樣。在我表達自己突發奇想的新點子時,只要他開始感興趣,就會跟我一來一往地一直議論到底。接著一起share我的想法,並在做出這個想法是有效手段的判斷後,馬上用自己的語言傳令給底下的人去follow。一貫的強硬口吻與富領袖氣質的吸引力,更加突顯出他強烈的企圖心。他並不是獨裁者,而是藉由扮演獨裁者,來激發出員工的能力。

這樣的觀點就是很少在矽谷聽到的,並且它非常的合理。Steve Jobs 如果只是一個一意孤行的專制者,那除非他是舉世無雙的「天才」,而且每天有 48 小時讓他吸收足夠的資訊同時做出正確的決策,否則蘋果不可能有這樣奇蹟般的逆轉。但 Steve Jobs 大概不是神人,所以我們應該學習他是如何聰明的選擇什麼時候該聆聽,什麼時候該堅持,就像昨天「五個特質」講的一樣。也就是在做決策之前,領導人應該廣納百川,聽取各種不同的觀點,而一旦決策定了,這時你就應該貫徹執行,毫不妥協。

另外,從福田講的 Steve Jobs 故事當中,我們也看到當時 Apple 雖然命在旦夕,但 Steve Jobs 想的並不是如何在半年、一年內把公司救回來,他想的是如何有一個 30、50 年的長程計畫,讓 Apple 不但能轉身,還能成為一家永續經營的公司,這點,也再次呼應五個特質中的「有策略的化解危機」。

每件事情都有很多個面相,而每個面相都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福田的 Jobs 故事,希望有給正在學習當 CEO 的創業者一些啟發。更重要的,希望今天的文章,能讓你也開始學著大量閱讀,因為這是在知識經濟時代,成為一個「富有」的人最重要的工作。

___

除了網誌,我每天還會在 Facebook 分享許多有用資訊,歡迎追蹤

(Photo via sigalakos, CC License)

設計:如何好「用」,不是如何好「看」

June 6th, 2012

工程師最常犯的毛病,就是覺得「設計」不干他們的事。「我只負責把功能寫出來,UI 就交給美術了。」他們常常這樣說。問題是,一個好 UI,根本不只是美術這麼簡單,它必須要簡單易懂、好用而且流暢,這不只是美術的責任,工程師也必須要深度的參與。

Steve Jobs 在一次 Wired 專訪中,聊到 Apple 的設計與創意哲學  (原文):

設計是一個滑稽的詞。有些人以為設計就是「美感」,但當然,如果你再挖深一點,設計其實是「好用」的程度。Mac 的設計並不在它的外觀,雖然外觀是設計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它如何的好用。要設計出很棒的產品,你必須要先有深入的了解,你必須要真的知道它是用來幹嘛的。那要有很大的熱情與執著,才能讓你真正的了解某件事情。你必須要把它細嚼慢嚥,而不只是吞下去。大部份的人並沒有花時間去抽絲剝繭。

相對的,創意其實只是在連結事物。當你問很多「創意人」他們是如何「發想」的,你會發現他們有點心虛,因為他們並沒有真的「想出」什麼,他們只是「看到」了什麼。到了某種程度,這變成他們的一種直覺,能夠把經驗裡面的事物相連結,然後創造出新的東西。他們之所以能夠這麼做,是因為他們比一般人有更多的生活體驗,或者是他們對於這些體驗的思考比一般人深入。

可惜的是,能夠真正「設計」與「創意」的人非常少。大多在科技產業的人都缺乏多元的生活體驗,導致沒有幾個點讓他們連連看,所以最終只能用很線性的方法解決問題,沒辦法有更宏觀、更全面的角度。你必須有豐富的人生經歷,才能夠真的做出最棒的設計。

也就是說,要有好設計、好創意,你必須要真正用心的去了解使用者面對的困難、需求、渴望、不足,然後同樣用心的去思考如何好好幫他們解決這個問題。這不可能一步登天,但你絕對需要把產品越改越好。當然,如果你是大企業裡面的小螺絲釘,或許你已經不 care 了,因為不管你再用心,碰到急功短視的主管,也是對牛彈琴。但如果你都已經出來創業了,還不能改變「不干我的事」的態度,那你跟大企業的主管,又有什麼兩樣呢?

——

別再錯過我的文章,今天就訂閱「MR JAMIE 電子報

(Image via bethelhigh)

抄襲與創新

May 16th, 2012

Goo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 — Pablo Picasso (畢卡索)

這是 Steve Jobs 有次被訪問,問到他當初拜訪了 Xerox PARC 研究中心,看到了視窗和滑鼠的原型,然後回去便開發了 Macintosh 的圖像式界面,這樣「抄襲」的行為時,引述了 Picasso 的話。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比「Steal」低一個等級的「Copy」,還是被畢卡索認為是好的藝術家該做的事情。

這背後的道理很簡單,因為世界上其實根本沒有所謂「原創」這種東西。即使是牛頓發現地心引力這件事情,他還是從蘋果掉到地上的過程中,得到了他的啟發。所以偉大的藝術家懂得從生命的各種地方,用各種不同的角度,去發掘新的可能性。這,就叫做「Steal」。

但並不是每個人一出發就是偉大的藝術家,就像思想必須要靠舉重來訓練一樣,從生活中找靈感的嗅覺,也必須要時間才能夠醞釀。所以剛開始,你用臨摹來練習。但「Copy」的重點,並不是一筆一劃抄得有多像,而是在重製的過程中,去進一步體會原作者當初的思考邏輯,幫助你對於該領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除此之外,臨摹的過程還能讓你精進實做的功力,所以未來當你要執行自己的點子時,才不會有眼高手低,想得到卻做不出來的囧境。所以我完全贊成畢卡索的「good artists copy」觀念,因為唯有透過 Copy,你才有機會進一步成為一位真正能夠「Steal」的偉大藝術家。

所以各位創業者,尤其是剛剛開始的那些,請你們別再一味堅持要「原創」、要「與眾不同」了。與眾不同的爛,那還是爛,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與眾不同的好,那可必須要是偉大的藝術家,才有能力做到。所以在那之前,或許你該考慮當個「Good Artist」,先從臨摹別人的作品開始。

而至於各位觀眾,我們其實也別對新創者太過嚴苛,或許今天他還厚臉皮的抄著洋人的作品,但很有可能到了明天,他就會領悟出一套自己的花樣。創業,也不過就是一直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過程罷了。

【活動訊息】5/26 (六) 1:00-5:00PM 在台大闈場 (普通大樓地下室),appWorks 將與台大創創學程聯合舉辦「2012 夏季 新創公司 正職/實習媒合會」,當天將會有超過 30 家一流的網路公司在現場,釋出近 100 個工作機會,歡迎一起來認識這些未來的偉大藝術家們。

(Photo via wallyg,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