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市場學」文章

好品牌,不是名字有創意就夠

July 16th, 2015

Pepsi? Coke?

光是從一個創業者如何命名他的公司與產品,就可以知道他思考的層次,以及對行銷的理解程度。

最初階的創業者命名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發揮一時的創意,所以你會看倒像是 CressicaFi 這種特別,但對他人沒什麼意義的名字。

中階的創業者知道命名是為了吸引別人注意,因此他會取像是 OhMyBasketball、BestRestaurantGuide 這種讓人一看就知道他在做什麼的名字。

最高段的創業者,他們知道名字不僅要吸引人、有個性,還要隱藏深遠的寓意,因此得出了像是 Apple Computer、Amazon 這種名稱。

為什麼品牌重要?因為創業者是資源相對匱乏的一群,而一個好品牌卻可以讓行銷的轉換率、留下率大幅提昇。

總體來說,關於命名,以下是你應該注意的事項:

容易理解、記住、傳遞

一般來說,建議使用儘量短,且常用到的中英文字。尤其是英文字,切忌特殊拼法。一個好的實驗是請朋友口頭跟另一位朋友介紹你的品牌,如果這件事情沒辦法輕易完成,那麼你的命名就太複雜了。

夠獨特

可以註冊到同名網址、同名 App 不會被 App Store / Google Play 擋下,可以註冊到商標,未來幾乎沒有引起法律糾紛的風險。

符合公司、產品成功需要的個性

Twitter 的產品特色是輕薄短小,因此用鳥叫聲來命名,並且用一隻藍色小鳥作為圖騰。Tesla 的產品是顛覆汽油車產業的電動車,因此用顛覆直流電產業的交流電馬達發明者 Nicola Tesla 的姓去命名,讓人一聽就感受到叛逆不羈的個性。

深遠的寓意

品牌需要長長久久,因此除了讓人很快理解、記憶,最好還有深層的涵意。亞馬遜河流域是全世界物種最多樣的生態系,因此 Amazon 雖然以賣書起家,但這個命名早已暗示了 Jeff Bezos 把它建設為網路百貨巨擘的雄心。

加分題

許多活動上,品牌名稱會照筆劃、英文字母排序,所以首字筆劃越少、開頭字母越接近 A,那麼也能有一些額外的優勢。

___

歡迎在 Facebook 上追蹤我的每日精選英文新聞

(Graph via grahamsblog, CC License)

三星如何用神祕的「白手套」把 Jay Z、瑪莎史都華等名人都變成粉絲?

January 14th, 2014

Jay Z

任何擁有支票本的人都可以拿起電話,買下明星代言產品。但如果這件事要有效,它必須是真誠的。

近來的三星由於新一代旗艦機 S4 競爭優勢縮小,陷入一個小小的危機。但在那之前,它享受了一段長達三年的大躍進。事實上,攤開 2009 至 2013 的品牌智慧手機出貨線圖,你幾乎可以說 Samsung 貢獻了絕大多數的成長。

Smartphone Shipment by Brands

當然,Galaxy S 與 Note 兩大主力機種在市場上的產品競爭優勢,是三星這段大爆發的重要動力來源。但光有好產品絕對不夠,要與競爭對手拉開這麼大差距,還得在通路與推廣上有非常紮實的策略設計,以及非常精確的執行。

舉例來說,當競爭對手還在用老方法砸錢找明星代言、打廣告,三星已經跳脫了這種花錢買弱連結的行銷迷思,真的捲起袖子來去贏得名人的真心喜愛,並且有效的利用名人粉絲在好萊塢創造出病毒效應。

FastCompany 昨天刊出了 Samsung 這個非常特別的名人推廣計畫細節,我只能說裡面的細膩思考實在令人佩服。我鼓勵所有創業者好好去把這個故事讀過一次,以下是我從這個案例中得到的一些啟發:

了解名人的習性

名人可以影響他們的粉絲,幫助品牌帶來很大的加分。但在那之前,你必須先了解他們的習性,才有可能讓名人先愛上你的產品。文章提到多數名人沒有自己買東西的習慣,但他們喜歡人家送他們新奇的產品,這是非常有 Insights 的觀察。名人往往非常忙碌,沒有時間自己 Shopping,因此往往是由助理幫他們打點。而廠商常常會送禮物去名人的辦公室,因此甚至助理也很少有購物的需要。相對的,名人常常在社交圈活動,他們身上會需要新奇的產品來引起話題與其他名人的注意。最後,他們與他們的助理往往不是科技玩家,因此如果你要送他們物品,直接寄到辦公室一定是最壞的計畫,因為他們不會花時間去學習你的產品。了解了這些習性,你才有機會設計一個方法,把你的新奇產品有效的交到名人的手上,並且讓他真的有機會愛上它。

經由有效的通道

如果是廠商直接打電話去名人辦公室,你往往會被助理擋在門外,沒有繳出保護費 (代言費) 根本不可能把產品交到名人手上。因此你必須經由名人相信的人,也就是他真正的朋友。這樣的活動也必須要發生在很自然的場合,因此由他的朋友約他來晚餐,並且說會有另一個朋友會送給他非常棒的手機,是相當合理、高轉換率的設計。

賓至如歸的感受

名人是需要被呵護的,因此手機不能只是交到他手上,必須要讓他能夠無痛 (從 iPhone) 轉換,也要把產品個人化到極致,讓名人得到完全賓至如歸的體驗。三星把這個移交過程巧妙的命名為「白手套」,不是洗錢的那種,而是當你去買精品的時候,櫃檯人員細心的戴著白手套幫你試戴、調整、包裝的過程,那麼美好的體驗。

好產品加好服務

白手套團隊非常親切、迅速的回答我關於 Apps 與設定的各種模糊問題,有些問題 Emails 我甚至只是在測試他們。他們回答的相當好。一段時間之後,我開始欣賞 Galaxy 的尺寸,像是捷徑等我朋友 Brunetti 不斷稱讚的特有 Android 介面、無懈可擊的外殼,以及可置換的電池。當然還有 Back Button。

當然,產品交到名人手上之後,就是硬碰硬的開始了。你的產品必須要好,在這個案例中,對手是王者 iPhone。三星有大螢幕、可換電池等等名人在乎的功能 (再次印證他們不是科技玩家),但所有使用中的疑問,白手套計畫提供了一組客服人員,隨時準備好回答你的問題。這樣的設計可以讓你的優點放大,並且有機會彌補所有的缺點。

貼心的驚喜

幾週後,三星寄了一個驚喜到我辦公室:一只備用電池。我把它留在盒子裡,反正故事寫完前我用不到它。而寫完之後,我就要換回我的 iPhone 了。但三天之後,我在前一晚忘記為 Note 充電,電池只剩 2% 而我必須在三分鐘內打一通電話。

該死的三星。

我把包裝打開了。

除了當面移交,三星為了保持與名人的互動,還留了一手驚喜在後面:一個備用電池在幾週後才寄到。這個動作非常非常的細膩,它除了喚醒名人對這支手機的使用,加深他們對可換電池的印象,也可以給他們一個額外的話題談論。

正式贏得名人的芳心、接著擴散

即便我一開始非常狐疑,即便我打定主意要回去我愛的 iPhone,兩個月之後,我巨大的 Galaxy Note 已經成為我手腕的延伸,而當我再拿起 iPhone,它看起來卻像是一個小孩子的玩具。Note 的螢幕實在太大了,但是是好的那種。這支手機相當不錯,但主要的,使用者介面是把我轉換的最重要原因 ── 可以客製化、速度與捷徑。

違背我希望的,白手套計畫事實上在我身上生效了。

而把以上所有的點點滴滴串起來,你的產品最終就有會贏得名人的芳心。那之後呢?請他作為新的白手套晚餐主人,再向他的朋友推廣,就這樣不斷的擴散出去。

Lessons Learned

從三星的這個案例中,我得到的啟發是要有成功的事業,好產品當然是必須,但那之後,業務與推廣的工作還是非常非常重要,其中的細節也需要非常精密,符合人性的設計。

以上與大家分享,希望你們都能把其中的精神應用在你自己的創業策略上。

___

歡迎訂閱我的每日創業精選 Flipboard 雜誌

AppWorks Is Hiring!

(Photo via NRK P3, CC License; Graph via BI)

行銷的本質

November 6th, 2013

Volkswagen The New Tiguan Announcement Party

身為一個人類組織,一個成長茁壯的「企業」有機會做很多很有意義的事情。但本質上,這樣的組織必須先從市場上贏取足夠的利潤,才能夠支付水電租金、員工薪資,繼續營運下去。此外,企業存活於高度競爭的商業環境裡面,成長與規模會影響它的原物料成本、人才招募,以及營運資金的取得,進而影響它的競爭力。因此,很多時候企業必須犧牲短期獲利換取規模,以得到長期的優勢地位。

因此在企業根基非常穩固之前,為了持續在市場生存下去,當它從事某個活動,必須要與短期的獲利與長期的成長有所關聯,而「行銷」當然不能例外。

最早的時候是沒有行銷的,那時的小店,唯一做的事情就是「販售」。你來,買你想買的東西,付錢走人。後來我們發現在店裡乾等不如主動出擊,於是挨家挨戶登門拜訪的「推銷員」出現了。推銷員的優點是他們可以創造需求,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客人買下本來不需要的百科全書、保險、果汁機等東西。但推銷員的缺點是他們的邊際效益很低,部隊越大成本就越高,平均效果也越差。

後來我們又發現了另一個更厲害的玩意,那就是「行銷」。行銷採用「非人對人」的方式來誘發需求,讓更多客人主動來買我們的產品,解決了規模效率的問題。一開始我們發傳單、寄信,接著有了看板、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網路等等廣告方式,後來我們發現連店內的佈置、產品設計、媒體評論、客戶口碑、消費者在網路上分享,都能夠誘發需求,因此也都是行銷的一部分。

好的行銷活動是有極大擴散力的,它能一口氣影響很多客人來買你的產品,從 Nike 的 Just Do It、Intel Inside 到近期的 iPhone,都是很好的例子。既然企業的目的是求生存、求規模、求競爭力,當一個工具有效,所有人都必須趕快跟著使用。於是行銷訊息充滿了這個世界,也因此每個行銷活動的平均效果越來越差,這個現象在版位無限的網路世界尤其顯著。

因此行銷變成一門很深的學問,做得好與做不好之間,投資報酬率可能是數十、數百,甚至數千倍的差異。也由於「有效的影響大量消費者」不僅很難做到,也很難衡量,有些人開始改採「階段性目標」或「逼近法」,於是「曝光」、「留下印象」、「建立信任」也變成了行銷成效的衡量方法。久而久之甚至模糊了焦點,讓很多人忘了曝光、信任、印象或許與最終的購買偏好有正相關,但那絕不是企業從事行銷活動真正的目的。

行銷的本質是有效的影響消費決策,無論是金錢或是時間的消費,以達到企業需要的短期獲利、長期成長目標。

創業者切記。

___

AppWorks Demo Day #7 來了!11/18 (一) 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21 個新創團隊將登場展示他們的產品、商業模式,千萬別錯過。

AppWorks Accelerator Class #8 正在接受申請,歡迎來跟我們一起研究行銷

(Photo via yellowmo,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