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的文章

Richi 小費箱的真正涵義

March 22nd, 2010

之前公布我們投資 Richi 的時候,就有提到我把 Richi 定位成“數位內容營收平台”,也就是說他會提供“內容創作者” (例如:部落客),一個多元卻又易用的營收管道,讓他們能夠專心的把文章寫好,然後把獲利的事情交給 Richi 處理。

這裡的一個重點是多元,因為數位內容千變萬化 (網誌、音樂、影片、地圖…),所以需要的營收方式也會有很多種。因此 Richi 在未來內容預購系統後,緊接著在上周推出了 Richi 小費箱服務

還沒聽說這件事情的朋友,歡迎你們連過去看看 Richi 的介紹和 FAQ。已經了解小費箱的來龍去脈的,下面是我的一些感想:

新概念?

小費箱其實不是什麼新概念,他早在“娛樂圈”行之有年。從早年的戲曲表演,到今日的街頭藝人,都有接受“看官打賞”的慣例。而 Richi 做的,只不過就是把這樣一件事情數位化,簡單化,讓這個已經存在我們生活周遭許久的活動,可以很容易的發生在網路上 — 就跟把一塊錢銅板從口袋裡面掏出來,然後丟到小木盒裡一樣的簡單。

部落文青的風骨?

不過我相信“小費”這樣的說法,要讓部落客們普遍接受,可能需要一段時間的推動和修正,而且會是觀念上的問題。原因是我們多少有一點文藝青年的風骨,不想被看成戲子一樣在賣藝。

尋求肯定的過程

所以我想點出的是,小費箱雖然名為小費,但更重要的是他背後的涵義。說穿了,一個讀者一塊錢,說實在大概不可能一夜致富。所以,這件事情真正的重點,應該是讓讀者有機會表達對你的支持,對你的鼓勵。這和 Facebook 上按“讚” (like),或是 funP 上按“推”,基本上是一樣的道理。

但是小費箱更有意思的地方是,這個鼓勵是有進入門檻的。大家都可以在 FB 上按讚,或許只有一點喜歡,或許是共襄盛舉。但是當他在 Richi 小費箱按讚的時候,那個意義是很不同的,代表著他真的很喜歡你的作品,喜歡到願意捐獻一塊錢來支持你繼續創作。那種欣賞的程度,和成為你的粉絲的誠意,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其實就是付費會員

也就是說,從另外的一個角度來看,Richi 小費箱其實就是一個最簡化的付費會員平台。他讓內容網站的經營者,有機會把最支持他的那群忠實粉絲,和一般的過路客,區隔開來。然後你就可以去針對這群“會員”,提供更好的服務和他們更有興趣的內容。

需要你的參與

所以,或許在文案或是使用方式上面,Richi 小費箱這樣的一個服務,還會不斷的隨著你們的反饋,有些微的調整。但是以本質來說,我認為 Richi 正在幫助數位內容經營者,跨出很重要的一步。

因此,無論你是讀者還是作家,如果你有興趣和我們一起把這樣的一個平台做得更好,讓數位內容變得更精彩,更蓬勃,我們歡迎你們一起來參與測試

(Tai 叫我一定要説:現在加入送 5 元,還可以把 Hinet 的歡樂點轉過來用哦!)

PS. Jamie’s Starup Mixer 本周四 (3/25) 6:30pm @ Champagne

本周四 (3/25) Jamie’s Startup Mixer 創業人同樂會

March 21st, 2010

這次的 appWorks 育成計畫面談過程,終於在上周五圓滿結束。參與的 22 隊,大多都有非常好的產品創意,也有不錯的技術能力。不過也就像上篇文章提到的一樣,不少人對於如何開創一個 business,需要更全面的了解。

所以,本周四 (3/25) 的 Jamie’s Startup Mixer,我特別請來 Taiwan MBA Group 共同主辦。Taiwan MBA 有 2,000 多名會員,其中許多來自全球頂尖的商學院。透過兩個社群的接軌,我希望能夠讓大家激盪出更多的火花。


View Larger Map

時間地點和上次一樣,6:30pm 在安和路的香檳。一樣不收門票,怕肚子餓的人,一樣有免費的手指食物 (薯條、雞翅等等)。為了鼓勵大家早早出現,前 65人也一樣提供免費飲料

歡迎大家來跟我們來同樂,不過由於現場有可能會爆滿,我想請大家先預約。(萬一爆滿,將以有預約者優先。)

我們星期四見了!

你做哪門生意的?

March 18th, 2010

appWorks 育成計畫的面談到現在進行了一半,總體團隊的素質還是讓我們相當驚艷。裡面有許多成員都有非常好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經驗,也很清楚自己的創業動機和競爭優勢。我們也看到了很多很酷的 demo,對大家開發產品和技術方面的能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過如果硬要挑一件事情出來講,我想對「生意」的了解不足,是不少團隊都有的通病。

什麼是「生意」?

其實生意的意思非常簡單,就是你靠什麼賺錢的,或者講白話一點:你賣得是什麼?也就是說,當客戶給你錢,他換來的是什麼。

以圖片裡的水果攤為例,他做的就是賣食物的生意。換到網路上來說,Google 做的是“賣流量”的生意,Yahoo 奇摩做的是“賣廣告曝光”的生意,Flickr 和無名小站賣的是“儲存空間”,eBay 和 Yahoo 拍賣是“出租商店街”,Amazon 和 PC Home 購物則是“百貨零售”。(當然這些公司都不只做一個生意,但是我們先集中在最主要的營收來源上面。)

誰是顧客?需求是什麼?

除了知道你賣的是什麼,你還必須要知道誰會來買,為什麼要來買

再以 Google 為例,會買流量當然是“需要人潮的其他網站”。至於 Yahoo 的客人,就變成了“需要傳達訊息的廣告主”。eBay 的虛擬商店街是出租給“想要在網路賣東西的人”,相對的 Amazon 的客人則是“需要購買書籍和其他各種商品的消費者”。

這裡要注意的是,或許 Google 和 Yahoo 的客人會有不少重疊性,但是你必須要知道這是兩門不同的生意。而同樣是電子商務平台,eBay 的客人是賣方,Amazon 的則是買方。所以你必須要很清楚的知道買單的人是誰,他們為什麼要買單。

市場有多大?成長有都快?

了解了你的生意後,你還必須要知道他的潛在市場規模,和成長力道。原因是最適合創業的,往往是規模小,但快速成長中的市場。規模大,又快速成長的,多半是資本密集產業,大公司的戰場,例如:LCD 面板製造業。規模大,又不成長的,是成熟產業,例如:鞋業,這種市場往往已有許多大企業進駐,你必須要以小搏大,多半比較適合已在該產業歷練多年的人。(至於規模小,又不成長的,我想應該不用解釋了吧…)

再以上面幾個公司當例子,Google 所在市場規模就是“所有網站行銷預算的總合”,成長的力道大概與“網站數量”增加的速度相當。Yahoo 則是所有廣告主“置放網路廣告預算的總合”,而影響成長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總體廣告預算”的成長,一個是“網路廣告占總體比率”的成長。eBay 的是“總線上開店預算”,Amazon 是“總電子商務產值”,兩個的大小差很多,但成長力道則類似。

有誰在搶?

最後,你必須要對你的競爭對手瞭若指掌,如數家珍。這裡面除了跟你賣類似東西的以外,還包含了製造出類似效益的,還有實體的競爭者。

再以 Google 而言,他的直接對手是 Bing 和 Yahoo 搜尋,而廣義的就是所有“流量製造工具”,這包括了 Yahoo 的看板廣告,也包括了 Facebook, Twitter 等等社群媒體。而 eBay 的對手則是其他拍賣,但是廣義來說 Amazon 和實體百貨公司也是競爭對象。

定期檢視 反覆思考

所以要了解你的生意,你就必須要能夠非常清楚回答以上的三個問題。這些不但是身為投資人的我們所關心的,也是身為創業團隊的你們必須要徹底研究清楚的。

更重要的是,你的答案,將會不斷的隨著公司調整方向,市場上出現新數據,或是競爭對手改變策略而有所變動。所以這三個問題,絕對不只是商業計畫中的三個章節而已,他是你身為公司經營者,必須要定期檢視,不斷的思考,不斷的修正的。

加油!

PS. 3/25 (四) 6:30 我們將再次舉辦 Startup Mixer,請先把日曆圈起來,更多細節我明天會公布。

(Pic via jasmic@flickr under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