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的文章

創新,你們都誤會它了

January 7th, 2011

最近常常有人找我聊「創新」,題目不外乎是「最近有什麼最創新的 idea?」或是「我們要怎麼樣有系統的推動創新?」不然就是「我們來研究一下創新過程有什麼共通性」。

每每聽到這樣的說法我都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原因是我根本不知道該從何說起。其實,「創新」跟「商業計劃書」一樣,根本就是本世紀關於創業兩個最大的騙局。

創新是結果,不是手段

如果你有機會跟一些成功的創業家聊聊他們的創業故事,你會發現,沒有一個人會跟你說:「我們一心一意要創新,所以做出了這樣成功的產品。」相反的,大部分的故事聽起來像這樣:「我們本來在做一個公益集資平台,後來發現大家很喜歡在網路上集體做事情,所以我們就試著讓這些人也一起買東西,結果非常成功,於是才有了今天的這個網站。」(猜猜這是誰的創業故事?本文的最後有答案。)

你聽出來中間的不同的嗎?沒錯,成功的創業家根本不會去想他們在做的事情「創不創新」、要如何「創新」。他們想的,是如何更有效率的幫消費者解決問題,如何做出更受消費者喜愛的產品、更多人願意買單的產品,如何調整出更穩固的商業模式。至於過程中用的是新方法,還是舊方法,還是從別的公司、別的產業偷來的 idea,對他們而言一點都不重要。只要能幫助他們做出更成功、更貼近市場的產品,管他手法是創新還是山寨,黑貓還是白貓。

說穿了就是馬後炮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不斷的嘗試,不斷的接受外界的碰撞,不斷的 Pivot,不斷的找尋更好的方程式。而且這過程沒有結束的一天,成功如台積電,每天還是必須要研究更新、更有效率的製程,甚至吃自己的午餐,免得有一天被聯電迎頭趕上。成功如鴻海,還是必須要試著整合上下游,創造更強的競爭力。

而在創業家這樣不斷 Pivot,不斷求進步的過程中,大多時候用的是一些已知的手法,例如:Facebook 推出 iPhone 應用,結果大受市場歡迎。從外人的眼光看去,便會覺得這是自然而然,合理的發展。偶爾,他們會試出一些新的東西,例如:Facebook 的首頁動態新聞 (News Feed)。這時候,你就看到外人開始讚嘆:「哇!食神好棒!好創新!」

問題是,無論是嘗試 iPhone 應用,還是嘗試 News Feed,對於 Facebook 而言,都是求進步的過程。大多的時候,丟出去給使用者前,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哪個會受歡迎,哪個說不定根本沒有人要用。至於這樣的東西「創不創新」,相信我,根本不在他們考慮的範圍中。

所以,各位創業的朋友,別再聊什麼鬼創新了,專心的想想怎麼的幫消費者解決一個很痛的問題吧!等到你成功了,相信我,大家自然就會說你好創新。

(謎底揭曉:這就是最近的當紅炸子雞 — Groupon 出現的經過。)

(Pic via smoy@flickr under CC license)

我看台灣 GQ/Vogue iPad 上市,誰在吃午餐?

January 6th, 2011

我在史騰商學院 (NYU Stern) 的兩年,有幸拜在許多大師門下。其中,教我「賽局理論」(Game Theory) 的,就是鼎鼎大名的 1996 年「競合關係」(Co-opetition) 一書作者,公認為當今賽局權威的亞當‧布蘭登柏格 (Adam M. Brandenburger) 先生。

求學過程中,我想大家都碰過很多很會做研究,發表很多論文,可惜很不會教書,沒辦法把一身武功全部傳授給學生的教授。但布先生剛好是特例,他不但學術地位首屈一指,還被我們那一屆的 MBA 學生選為年度最佳教授,從這點你就可以看出他為什麼是大師中的大師。

所以,四個月沉浸在布先生的賽局裡面,不但所有的理論框架都交給了我們,實際用來思考策略、競爭、甚至是創新的過程,更我們每一次作業的重點。他堅持我們必須用真實生活的案例,來驗證賽局模型的可用性。而在所有的賽局主題中,我最記得的就是其中一個,叫作「吃自己的午餐,在別人把它吃掉之前」。(Eat your own lunch, before someone else eats it.)

吃什麼午餐

什麼意思呢?就是在一個高度競爭的市場,領先的公司們必須不斷的推出新世代的產品,雖然因此會傷到既有成功產品的市場。這點,其實和傳統經濟學的「獨佔市場理論」是有衝突的。但讀過高中的人都知道,你必須要勇敢的把自己的午餐吃掉,否則很快的,就會有別人幫你這麼做。

蘋果在 iPod 大成功之後,並沒有停下來,每年繼續積極推出新 iPod、iPhone、iPad,背後的邏輯就是這個「午餐」策略。相反的,微軟在 XP、IE6、WinMo 6.5 成功霸佔市場後,放慢了創新的腳步,現在,這些午餐都岌岌可危。而在電玩的世界,成功的 Wii 慢了下來,於是讓 Xbox 有機會以 Kinect 豪取體感遊戲的市場。

GQ/Vogue 的午餐

來到雜誌產業,如果你放眼望去,GQ/Vogue 其實算是擁有非常獨特的領先地位的。理論上他們並不需要太擔心,因為即使整個雜誌業都被網路狂潮沖垮了,GQ/Vogue 大概也是最後被影響的那兩個。所以,當兩個月前我聽到他們積極在尋找 iPad 解決方案時,我馬上想到了布先生的話。哇!這家出版社不一樣,他們真的懂午餐。

結果,昨天的上市記者會,果然印證了我的推測。GQ/Vogue 不但要吃自己的午餐,而且下定決心要把它整碗吃掉。別的雜誌出 iPad 版,不甘不願,上架比實體雜誌慢好幾個禮拜 (甚至是好幾個月)。更重要的是,少了印刷、通路成本,卻還是捨不得砍價錢,很怕賣便宜了傷到紙本的市場。

但 GQ/Vogue 不是,他們宣誓 iPad 版每月一號準時上架,比紙本還快。多了精彩的影音內容,一份還只賣 NT$ 120,等於是紙本的六折。我問你,今天你如果有 iPad,還會去買紙本嗎?當然不會,這就叫做吃自己的午餐。如果你是別的時尚雜誌,想要用 iPad 來打擊 GQ/Vogue 的領導地位?抱歉,很難,因為人家已經做到這種程度了。

癮科技的主編 Atticus 說得好:「GQ VOGUE 推出iPad雜誌,在技術上落後美國一年,但在打造影響力上,領先所有台灣網路媒體十年。」

各位雜誌業的朋友,這樣你聽懂了嗎?

Ask Jamie: 如何維持網路客戶的忠誠度與高期待?

January 5th, 2011

我發現好久沒有新的「答客問」了,昨天晚上剛好收到一封很適合的 email,今天就把問題和答案在這邊和大家分享:

Jamie 你好:

我是你粉絲專頁的粉絲,想請教你對以下問題的看法。

有一家我常去的髮廊,老闆有經營一個私人網誌,但關於髮廊的官方資訊並不醒目,客人不容易找到相關資訊,於是我建議他可以成立一個粉絲專頁,放一些官方訊息與最新消息,增加網路曝光量與多個管道行銷,老闆他給了我兩個觀點,讓我從不同角度看待網路行銷與社群經營的利與弊,想請問一下 Jamie 對以下兩個觀點的看法:

1.老闆說他不喜歡網路來的客人,因為會透過網路搜尋的客人,他也很容易可以找到下一個髮廊,因此他認為網路客戶的忠誠度不高,以目前網路時代,網路行銷是擋不住的潮流,對此企業如何維持網路客戶的忠誠度?另外,跟維持非透過網路來的客戶(過去傳統的客戶)其忠誠度有甚麼相同及相異點?

2.老闆說網路來的客戶都有過高的期待,常常因為一些小缺失就上網抱怨,造成網上負面的觀感以及損害髮廊形象,對於在網路上的客戶,他們抱著過高的期待,企業該如何因應?再者,你如何看待「服務愈讓客戶滿意,客戶的期待就愈高,這種普遍存在的“黑洞理論"現象」?

最後,感謝 Jamie 撥冗看完這封信,並期待你的看法,謝謝。

C.C.

這是兩個非常有趣的問題,還讓我思考了一下。後來我給 C.C. 的回答,是這樣的:

C.C. 你好,

1. 透過 SEO / 搜尋引擎來的客人,的確就像路過的散客,來得容易,去得也容易。但粉絲頁則完全相反,上面的客人比較像忠實聽眾,要每天努力經營,和他們互動,但久了就會變成長期的主顧客。對很多人而言,要認同一個店家、品牌到願意按下讚的程度,其實是有一定門檻的。所以光是這樣的進入障礙,就已經篩選到很多沒有興趣長期關注這個品牌的散客了。

我認為你的建議很對,只是老闆對於「網路」的認知稍嫌片面,還停留在 Web 2.0 時代。相對的,懂得善用「社群媒體」等 Web 3.0 式行銷管道的店家,就會在這新的世界,取得無比的競爭優勢。

2. 這是「期望管理」的藝術,其實在還沒有網路的時代就已經存在 — 多少次我們看了美美的型錄、雜誌上漂亮的照片,結果收到商品或是到了店裡後,才發現大失所望。所以,與其用 Photoshop 過的精美影像把客人騙來,然後再讓他們失望,還不如用真實一點的東西,把最後的驚喜保留給來的人。另一方面,一個好的店家、商品、品牌,絕對是有多個面向的,其實你不用全部都宣傳,反而把其中的一些 — 後院、廁所、角落、沙發區,留給客人自己去體會箇中奧妙,換來他們會心的一笑,就會成為品牌體驗、印象上的大加分。

其實,不管是經營小生意,還是創大事業,許多行銷學中的基本概念,是放諸四海皆準的。以上,希望能對 C.C. 和大家都有幫助。

(Pic via karola@flickr under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