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013的文章

22K 根本是個偽議題

January 15th, 2013

Fuck You Pay Me

再這樣下去,連十五K都到不了 —邰中和

22K 困境,我管定了 —施振榮

近來由於兩位宏碁共同創辦人前後的發言,22K 又成了一個議題。問題是,這件事情從頭到尾根本不該是個議題。

先讓我講個故事。我從小住在永康商圈,十幾年前,巷子裡的三角窗開了一家冰店。前面幾年,生意都冷冷清清,點了一碗紅豆冰,50 元,小鬍子老闆還拿著吉他坐在旁邊唱歌給我們聽。無奈生意就是不好,老闆跟我們抱怨說再這樣下去店要收起來了。

某年夏天,當我再去店裡正要點紅豆冰時,老闆說他新開發了一種新鮮芒果冰,很好吃,叫我點點看,一碗只要 60 元。我試吃了,哇,驚為天人,從此之後這碗芒果冰就成了我帶大學同學、朋友在永康街征戰美食固定的完美大結局。

冰館綜合冰

隔年,芒果冰變成了 70 元,再隔年,80 元,100 元,120 元,160 元,之後還要排隊半個小時才能吃到。小鬍子老闆越來越少出現在店裡,而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大家熟知的歷史了。

沒錯,這就是永康街冰館的創業故事。

這件事情跟 22K 有什麼關係?有很大的關係。

很明顯的,顧客要吃的是芒果冰,即使一碗賣 160 元,大家還是排隊搶著買。如果你只是紅豆冰,那就算一碗只要 50 元,會跟你買的人還是很少。

紅豆冰就是紅豆冰,無論如何它就不是芒果冰,如果你想要賣 160 元,那就得想辦法變成芒果冰。政府當然可以統一規定全台灣紅豆冰一碗至少都要賣 100 元,但那沒有幫助,因為人們可以非常簡單的忽略你的紅豆冰,走到下一攤去吃芒果冰 — 況且當紅豆冰都要 100 塊,那只會讓芒果冰的 160 看起來特別划算。

所以 22K 為什麼是「偽議題」?因為當你跟著大家一起吵 22K,那就代表你承認自己只是一碗跟大夥一樣的紅豆冰,你不知道怎麼變成芒果冰,所以只好盲目的跟著群眾喊:「要求政府拉高紅豆冰統一售價!」問題是,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樣,就算你們成功的拉高了紅豆冰的公定價,那並不會讓紅豆冰更有價值,相反的,那只會讓芒果冰看起來更便宜,銷路更好。

所以重點根本不是紅豆冰一碗該賣多少錢,重點是怎麼把我們的年輕人訓練成「芒果冰」、「草莓冰」、「珍珠奶茶冰」,這些企業亟需的人才,那他們的薪水自然就不會只是 22K。

問題是政府根本不知道企業需要什麼人才,大學也不知道企業需要什麼人才,我們過去十年的教改,越改只把學生帶離現實世界越遠。

事實上,appWorks 投資的網路公司,每一家都在缺軟體工程師、使用者體驗設計師、網路行銷、社群行銷專家、電子商務專家。就我所知,他們願意付 30K、50K、80K、甚至 100K 給有能力 (且價值觀相近) 的人,但即使是這樣,在現今的人才市場,他們都無法找到足夠的戰力來加入他們。

這就是問題的所在,重點根本不是紅豆冰一碗該賣多少錢,重點是為什麼當企業需要的是芒果冰,政府卻把我們的年輕人都訓練成了紅豆冰,然後又要模糊焦點的一直去吵紅豆冰的公定價應該是 22K 還是 25K。

在不久以前的社會,紅豆冰一碗是不要錢的,如果你想當壽司師父,那就去一家壽司店當學徒,店裡會供你吃住,但幾乎沒有薪水。你知道現在的重點根本不是薪水,因為你是來學習的,學習怎麼從一碗紅豆冰變成超有價值的芒果冰,師父願意把他的畢生絕學教你,沒跟你收學費,還供你吃住,早就是大恩大德了。

所以重點根本不是 22K,重點是年輕人,既然你的政府、你的學校已經誤了你,你該用什麼方法,找到願意教你的師父,花 1 萬個小時跟他學習,最後變成炙手可熱,有超強戰力的人才。那時什麼 22K,花 100K 也不一定請得動你。

當眾人皆醉,記得,獨醒的人就有福了。

___

一天中的種種觀察,我常分享在 Facebook,歡迎收聽

___

後記

這篇文章在 2013 年 1 月 15 日貼出後,吸引來了極大的分享與討論。如果你也因此第一次來到我的網誌,我在這裡歡迎你的到來,也想跟你說明一下我的一些理念,以及為什麼在這裡會有這樣一篇文章。

就像我在關於本網誌中說的一樣,我發表內容的用意在於激發讀者思考,而非爭論什麼是「對」或是「錯」。我深深的相信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善或是惡,每個作用力的另一面必有反作用力,因此每個人必須形成自己的主觀意識,必須相信自己相信的事物。當然我們會試著影響別人,試著創造改變,但誰又能說怎樣的改變是「好」或是「不好」?所以同樣是一篇文章,當然有人會認同它,也有人會持反對它,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更重要的是,「你」相信的是什麼,關於人才市場、關於教育、關於經濟、社會、國家,關於自己的未來,「你」又有如何的想法。

因為唯有當你可以思考,然後試著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你才是一個真正自由的人,我是這麼的相信著,也一直用這樣的態度寫著每天的文章,過去是這樣,未來也仍舊會是這樣。

–Jamie, 1/28/2013

延伸閱讀:你有拒絕 22K 的權力

(Photo via leahstarbuck & yuko_m, CC License)

創業 CEO:成功者穩定推進,失敗者大開大闔

January 14th, 2013

Marching Army

兵非貴益多也,惟無武進,足以并力、料敵、取人而已。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于人。– 孫子兵法

歡迎來到「創業 CEO」系列,在這個系列中,我們討論一個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一位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創業公司,往往都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上週聊到 Jim Collins 的 Great by Choice 研究,分析出「10 倍者」所共同擁有的第一個關鍵特質 — Fanatic Discipline,也就是對於「目標」近乎狂熱的那種態度,並且能夠把這份狂熱轉化為紀律的強大執行力。這些 10 倍者厲害的地方不是他們如何瘋狂的驅動自己馬上要用超人的速度達到目標,相反的,他們厲害的地方是認清這個世界的種種物理限制,然後用一種非常有耐心、非常穩定、風雨無阻的步伐朝著目標持續邁進。

20 Mile March

Jim Collins 稱這個概念叫「20 Mile March」,翻成中文是「以每天 20 英里的時速行軍」的意思。20 英里相當於 32 公里,以一般人每小時 4 公里的平均走路時速去算,一天剛好行軍 8 小時。所以這個概念背後的含意是用不疾不徐的速度,每天朝著目標推進。

歷史上最好的例子就是 Intel 與他們的「摩爾定律」。在 1965 年 Intel 創立時,共同創辦人 Gordon Moore 在論文上預測了晶片上的電晶體密度每 12 個月將會倍增一次。到了 70 年代中期,Intel 又根據實務經驗把這個數字調整成 18 個月,從此之後,這樣的「行軍速度」就成了近 40 年來 Intel 向前推進的最高指導原則。

Transistor_Count_and_Moore's_Law_-_2011

為什麼帶領一個組織前進時,明定一個不疾不徐的行軍速度很重要?這背後其實有非常縝密的思考在裡面。

首先是「軍心」。大多數人喜歡可以預測的未來,並且在這樣的條件下最能夠有出色的表現。當全公司上下都知道 18 個月後兩倍效能的晶片將會推出,則本代晶片無論是定價、行銷、通路、庫存等種種策略,都可以依照這 18 個月的生命週期來倒推計畫,這樣的結構拿掉了很多「預測」的成份,讓每個人都較容易有傑出的工作表現。

此外,這也拿掉了同仁們對於公司經營狀況狐疑猜測的空間。試想如果 Intel 這次 9 個月出新的晶片,下次則拖了 27 個月才推出,雖然平均仍舊是 18 個月,但在等待第二個晶片時,同仁們的心情一定是忐忑不安,擔心公司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不久各種揣測說不定會紛紛出現,這時軍心也會大受打擊。不僅如此,定價、行銷、通路、庫存等種種策略,也都必須要為這樣的不確定性準備緩衝空間,這當然會大大影響公司的表現。

因此當 Intel 有計畫的把進步的速度平滑至每 18 個月一個週期,只要能在時間到時準時推出新晶片,當這個韻律不斷重複,則同仁們對公司經營狀況的信心也會跟著不斷加深,而種種相應的策略也能夠被精準、高效率的執行。

另外,20 Mile March 要求的「不疾不徐」行軍速度,則是考慮了公司內在與外在的種種物理限制。不疾,因為組織的成長與同仁的培訓需要時間,然而當企業用強力業務或是大規模廣告的推廣方式過快成長時,其他團隊將無法跟上,產品、品質、服務、客戶關係也會跟著低落,最終這個成長是無法維持的。這點,歷史上已有太多的案例為我們證明,這幾年的 Groupon 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徐,因為當一個企業如果沒有一定的成長速度,它終將會失去經濟規模,遭到市場與競爭對手的淘汰。

此外,當一個企業想要因應外在環境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行軍速度,結果往往是適得其反的。首先,絕大多數時候企業是無法準確預測環境變化的,因此所有的調整將淪為「反應」而不是「洞察」。當你只是在反應市場的變化時,往往當你調整完行軍速度,市場早就又改變了,這樣的作法不但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還會一再的打擊同仁們的士氣。

這背後還有「供應鏈」的考量。供應鏈就像一條鞭子一樣,當你依賴的供應鏈越長,每當前方的需求稍稍震盪,傳到供應鏈後端就成了越大幅度的擺盪。所以如果你能讓供應鏈上上下下都知道你的成長目標,則你碰到缺料、缺產能的情況就會越少。這點近年來的 Apple 做得最好,它讓所有的協力廠商知道他們每年出一台新的 iPhone,而出貨量目標則是年年倍增,當這個循環輪迴了 5 年,供應鏈上上下下大家都知道該如何為明年的蘋果訂單做準備。

最後,是面對劇烈變遷環境的考量。當科技的世代交替越來越快,環境震盪的速度也會跟著加快,這點從近 15 年來全球景氣循環的大起大落就能夠觀察到。在這樣動盪的環境,景氣大好的時候往往是到處熱錢充斥,各種成本大幅上升。到了隨之而來的「蕭條期」,則是四處冷冷清清,交易零星。如果你在景氣好的時候跟人家追高,到了景氣差的時候就會跟大家一樣陷入困頓。相反的,20 Mile March 就像「定期定額」買基金一樣,無論景氣好,景氣差,你都用一樣的速度推進,則最終你將會得到三角平均,低於市場許多的資源投資報酬率。

當然,每家公司、每個商業模式的「20 英里」都會是不一樣的設定。Intel 是用 18 個月晶圓密度成長一倍,其他人可能是用「每年營業額成長一倍」,有些可能用「每年成長 200% 的活躍會員數」,有些人或許是「每年成長 100% 的訂單量」、甚或是「每年成長 150% 的淨毛利值」、「每年推出 6 個 Apps」等等。

無論如何,身為一個創業 CEO,你的重點是找到那個可以通往目標的道路,然後根據公司的 DNA 與所處的產業特質,定義一個真正不疾不徐的時速,然後讓全體上下通力合作,用整齊穩定的步伐,日復一日的用這個時速朝目標推進,無論環境與對手如何變化。

根據 Jim Collins 的研究,能夠帶領團隊長期做到如此 20 英里行軍的 CEO,非常少數,而他們的公司,往往正是那些能夠基業長青的成功企業。

加油了!

___

一天中的種種觀察,我常分享在 Facebook,歡迎收聽

(Photo via 82ndsb & wikipedia, CC License)

品味:優雅的變健康

January 11th, 2013

Misfit Shine

歡迎來到每週一次的「品味」專欄,在這裡,我分享我所看到的種種美好。

今天的品味專欄要介紹一個大有來頭的小東西 — Misfit Shine

首先,請先看看它的介紹短片:

沒錯,它是一個類似「計步器」的東西,功能是透過追蹤你每天的活動量,來幫助你「變健康」。但是 Misfit Shine 重新思考了在這個時代、這個環境,計步器的設計。

首先,計步器一定要輕、方便配戴,但傳統的設計有很多元素讓它很不輕,掛在腰間甚至有點卡卡的感覺。首先是電池,傳統的計步器往往使用市售的乾電池,因此也受制於乾電池的大小與形狀。這個點的解決很容易想像,Misfit 把 Shine 換成使用可充電的鋰離子電池,不僅形狀可以很容易控制,也大大延長的使用壽命 — 每次充電可以提供 6 個月電量。

再來是醜醜的黑白液晶螢幕以及背後的顯示模組,當每個人都有智慧手機,手機上的 4 吋螢幕是最棒的隨身顯示,所以大可以把計步器上的螢幕整個拔掉。但這點沒那麼容易解決,因為這麼小的裝置往往很難把無線網路的設定與互動做得很好,再加上 Shine 是全金屬外殼,更是會讓無線網路無法運作。所以 Misfit 把 Shine 加入了「模擬觸碰」的功能,只要把 Shine 放在 iPhone 的螢幕上,它會自動模擬觸碰,然後透過這樣的互動與 Shine App 同步資料 (在影片 1:30 左右可以看到)。這是令人激賞的優雅設計,因為使用者完全不需要跨越任何技術門檻,就能開始享受這個產品的好處。

Shine syncing with iPhone

當然如果每次想要看運動的進度都要與 iPhone 同步,那也太麻煩,所以 Misfit 還在 Shine 上加入了數個 LED 燈號,你只可以輕輕一碰,就可以從亮燈的數量得知今天有沒有達到運動的目標。

最後,傳統的計步器只有一個不能更換的夾子,那大大限制了配戴的方式。Misfit 則是在銅板大的 Shine 外圍加入了一個溝槽,讓你可以方便的與他們設計的夾子、腕帶、項鍊等配件組合,符合你任何運動的配戴情境 — 甚至包括了游泳 (是的,Shine 是防水的)。

如果你覺得 Shine 很有蘋果的 DNA,你的感覺是對的,Misfit 的共同創辦人就是之前把 Steve Jobs 趕出 Apple 的蘋果前執行長 John Sculley。Misfit 這個名字也很蘋果,應該是從著名的 Apple 廣告「The Crazy Ones」來的。

Mobile Internet 之後,我認為 Wearable Computing (可穿戴的電腦) 是下一個很重要的科技發展方向,今天介紹的 Misfit Shine 就是其中的一個先行者,希望你會喜歡。

___

一天中的美好風景,我都分享在 Instagram 上,歡迎收看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