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013的文章

品味:為腳踏車愛好者設計的新玩意

June 28th, 2013

handleband

歡迎來到每週一次的「品味」專欄,在這裡,我分享我所看到的種種美好。

這禮拜要介紹三個新發現,都是為單車族所設計的好東西。

The Handleband

The Handleband

The Handleband 幾乎不需要解釋,它就是一個把手機牢牢固定在龍頭上的橡皮筋。當然,講起來簡單,但實作上並沒有那麼容易,畢竟有些人會把車子騎到山坡上去 Off-road,要設計出在那種極度震盪的過程中還能把手機抓緊的裝置,是需要一些功夫。

The Handleband interations

住在科羅拉多州的 Daniel Haarburger 經過了好幾次的 iterations,才終於找到現在這個對的方程式。The Handleband 抓手機抓得有多勞,請來欣賞一下實際測試的影片:

How Strong?

當然,除了抓緊之外,The Handleband 超級容易解開方便你隨時接電話、正面束帶貼心的挖空不擋住任何 App,以及最後還附上開瓶器等細節,也相當讓人激賞。而且它還有一個特殊應用,當夜間缺乏車燈時…

The Handleband bike light

Ringtool

Ringtool

今天早上看到 Ringtool 時,我大叫了一聲「Duh!」天啊,怎麼沒人想到過,原來要把這九個小工具帶在身上,只需要這麼簡潔的設計。市面上的「萬用螺絲起子」,總是用傳統的起子去想像,然後把頭做成可以更換的。但那就會變成一個把手加上一堆頭,零零散散非常難攜帶。而做成「多機合體」的小萬用起子,則常常為了體積犧牲掉 Torque,好帶但是實際很難施力。因此看到 Ringtool 我驚為天人,奇怪之前怎麼都沒有人想過,把它做成圓形的就好了。這樣不但好帶,而且也很好施力,再緊的螺絲,都不怕轉不動。

Ringtool fixing

而且,當然,除了開螺絲,Ringtool 也能拿來開啤酒 (行政院衛生署提醒您,喝酒不騎車)。

Ringtool opening bottle

The Belll

The Belll

最後是位在阿姆斯特丹的 Dutch Design 設計的 The Belll 單車鈴。這個東西或許沒有前面兩個那麼令人驚艷,但我覺得他們勇於去打破「單車鈴就是該長得像一個鈴」的這個態度值得我們學習。而事實上要把一個單車鈴做成方的,還要考慮到容易安裝,也沒有那麼簡單。從以下他們的設計圖,你可以看到對細節的一些用心。

The Belll inside

不過 The Belll 的價值訴求似乎是弱了點,在 Kickstarter 上的募資狀況比前兩者差非常多,當然,也或許只是 Dutch Design 忘了把開瓶器設計進去罷了。

大家週末愉快

___

7/5 (五) 歡迎來 appWorks Demo Day #6 看看第六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所有團隊的作品

先手動,再自動

June 27th, 2013

street vending

會寫程式的工程師創業者有一個優點,就是他們能夠蓋出很厲害的產品。但這個優點有時候會變成缺點,當他們過度迷信程式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甚至是還沒有確定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就已經開始動手寫程式。

要知道一個工程師創業者有沒有這樣的毛病,其實很簡單,只要把他做的網站 (或是 App) 打開,一個一個頁面點進去看看,如果有很多是程式自動產生的空白頁面,那很有可能就是犯了「過早自動化」的毛病。

過早自動化有什麼壞處?首先,它是一種腦力與生產力的浪費 — 一個頁面既然沒有內容需要被顯示,費心設計程式去自動產生它,當然是一種浪費。同樣的時間,大可以被花在研究、思考、實際去驗證使用者到底有什麼問題需要被解決上面。創業初期最珍貴的資源是時間,如果不能在一、兩年內找到 Product-Market Fit,好不容易組起來的團隊就會開始分崩離析。把這麼珍貴的時間花在自動化不需要的頁面上,當然是很可惜的浪費。

再來,過早自動化會讓你錯失處理真實的內容、顧客、供應商,在過程中建立起「手感」的機會。即使自動化出來的頁面真的有內容,真的有人看,真的有訂單,那也不代表它就是一個完美的投資,相反的,你可能會因此損失了「向失敗學習」的機會。舉例來說,一個賣東西的電子商務網站,訂單轉換率往往不到 5%。這代表著這個目標是「達成交易」的自動化軟體,對 95% 以上的使用者而言是失敗的。問題是,大部分的情況下,你不知道它失敗在哪裡。這些人來了就走,你根本沒機會問問他們,到底為什麼沒有買東西,我的設計哪裡沒有符合到你們的需要。

相反的例子就是像 MamibuyMydress 等這類從 Facebook 社群、手動團購慢慢長出來的電子商務網站,你可以明顯的感受到他們對於自己的目標族群,喜歡買什麼,不喜歡買什麼,有著更深入的理解。

最後,過早自動化會讓你陷入轉向困難的窘境。每一行程式畢竟都是工程師的心血,好不容易 debug 好的東西要殺掉更是令人淌血。我看到很多工程師創業者都是卡在這裡,太早把頭洗下去,洗了之後才發現這是一個不太被需要的自動化軟體,接著進退兩難,只好悶著頭繼續把功能一直加進去,暗暗祈禱如果有很多很多功能的話,其中某個功能或許會打中某個使用者。當然,回頭去看所有大受歡迎的網站、App,很少是在這樣的開發軌跡下的成功。

所以,在任何的自動化之前,我建議大家先用手動的方式一筆一筆的處理你的商業流程。等到確定了這個流程真的被使用者需要,慢慢在過程中摸清了眉角,並且量大到手動快要沒辦法處理了,這時再寫程式去自動化它。相信我,在那個過程中,你會學到很多東西,也會開發出更符合所有人需求的軟體。

___

一天中關於創業的種種觀察,我常分享在 Facebook,歡迎追蹤

(Photo via tobi, CC License)

想想盒子裡面

June 26th, 2013

Cat in Toilet

Limitation breeds creativity.

我很少講「創新」這個字,因為我認為很多人把它跟「發明」搞混了,只過分強調「新」,反而忽略了「為使用者創造價值」才是真正的目的。但創新是重要的,尤其當你專注在「創造新的價值」。

要做這樣的工作,傳統上大家會說要「Think Outside the Box」,也就是在「現實的框框」外面思考,才有機會產生重大的突破。但事實是光要「看見」框框在哪裡,就已經難倒大多數人了。為此,Johnson & Johnson 的前行銷主管 Drew Boyd 日前在 WSJ 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叫大家其實可以「Think Inside the Box」,用以下這五種方法來想出創造新價值的產品:

移除 (看起來是) 必要的元素

把受歡迎產品的其中一個核心元素拿掉,看能不能創造出另一個有價值的產品。

隱形眼鏡、健身車、康寶濃湯、提款機,這些廣受歡迎的產品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都比另一個廣受歡迎的產品少了一樣核心的東西。把眼鏡的鏡架去掉,最後你會得到隱形眼鏡。把腳踏車的一個輪子拿掉,你會得到單輪車,或是健身車 — 當然健身車比單輪車受歡迎很多。把濃湯中的水份去掉,你會得到康寶濃湯包。把提款過程中的銀行行員去掉,你會得到 ATM 自動櫃員機。

Sony 的「隨身聽」,本來是「卡帶式錄音機」去掉了「錄音」的功能,這聽起來很扯:「誰要買不能錄音的錄音機?」事實上連它的發明人 Akio Morita (盛田昭夫) 都不敢相信這東西最後會如此受到市場的歡迎。

想想 iPhone 也是減法的結果,如果你還記得 Steve Jobs 第一次介紹 iPhone,他的設計出發點是「如何把當時智慧手機都有的鍵盤去掉」,從那裡開始,最後他得到了大螢幕、軟體鍵盤的 iPhone。

Steve Jobs smartphone minus keyboard

結合任務

把兩個相關的任務結合起來,從那裡創造出有價值的產品。

厚重的背包常常讓學生們肩膀酸痛,肩膀酸痛的時候我們則想要去給人家按摩。旅行箱公司 Samsonite 靈機一動,何不把指壓與背包合而為一,在背包肩帶的穴位上設置壓力點,讓背背包與按摩兩個任務結合,創造了一個有趣的商品。

為了防止機器人盜帳號,許多網站會用 CAPTCHA 系統,也就是在螢幕上顯示一個影像,請你輸該影像中的文字,來測試你是不是人類。為了把書籍數位化,很多公司則會把文字顯示在螢幕上,請工作人員輸入螢幕中的文字。 軟體工程師 Luis von Ahn 靈機一動,把這兩個任務結合起來,創造了 ReCAPTCHA,讓每個想要登入網站的人,同時也幫忙辨識圖片,這個系統 2009 年被 Google 收購,現在所有的網友每年合力辨識的書籍量,已經高達 15 萬本 (在 Blogger 的留言系統中可以看到)。

乘法

把一個好產品中的核心元素倍增,有時候可以創造出 1+1 > 2 的價值。

最好的例子就是 CPU。2005 年以前 Intel 與 AMD 之間的 CPU 大戰,打的都是誰能夠在一顆處理器裡面塞入更多功能,並且讓它的頻率跑得更快。但 CPU 頻率越高,散熱成本增加的速度還要更快。所以 2005-2006 開始,大家放棄原本的頻率軍備競賽,改而用較低頻率的 CPU 去組成多核心處理器,這樣的產品少去了嚴峻的散熱需求,反在市場上取得大成功。

分拆

把一個產品分拆成多個產品,從那裡創造價值。

「分離式冷氣」是最好的例子,壓縮機與出風口合一的舊式冷氣,有噪音、牆壁震動等等缺點。把兩個元件分開,就變成了超受歡迎的靜音型冷氣。

跟著環境與季節變化

讓產品跟著環境或是季節變動。

到了室外會自動變黑的眼鏡,冬天變成暖氣的空調,夏天賣芒果冰,冬天改賣紅豆湯的冰館,都是很好的例子。當環境、季節常常會變化,而變化之後會讓原本的產品變得無用武之地,則如果產品能夠隨著改變,就能夠創造出額外的價值。

以上,就是 Drew Boyd 的五種「盒子內」創新法,希望對你思考自己的產品與創業構想,能夠有些幫助。記得,重點不是「新」,重點是真的為市場創造有意義的「新價值」。

___

7/5 (五) 歡迎來 appWorks Demo Day #6 看看第六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所有團隊的作品

(Photo via Jim,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