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013的文章

為什麼 appWorks 的錢很難拿?

June 6th, 2013

appWorks Speaker Series

2011 年底從第三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畢業,目前主要與企業合作 Mobile Web / HTML 5 開發,與 Fandora 同桌進駐在 appWorks Co-Working Space 的 YouMeb 創辦人 Sean,前幾天分享了他這 2 年來 Inside appWorks 的心得,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這一段:

…近期身旁的兩個友好團隊開始在市場上打出了可觀的成績,也開始獲得了投資人的青睞,你不得不說,在這從無到有的過程中,你如無親眼親身在旁看到,你真的很難想像得到過程是如何的艱困,而果實卻又多麼的鮮美,我說的果實不是取得多少 VC 的資金、上過多少媒體,創業目的不是募資,而是披荊斬棘後浴血仍站在戰場上那短暫的快感,然後能繼續告訴身旁質疑你的人,指著他們說:平凡不是我的選項!

三年 appWorks 下來,近身觀察了 150 個創業團隊,我越來越領悟到在創業的世界,失敗真的是常態,成功才是近乎「變態」。這不是台灣獨有現象,Y-Combinator 從 2005 年創立至今,已經育成了 513 個 Startups,幾天前 Paul Graham 自己透漏,目前為止估值超過 4,000 萬美元,也就是在矽谷可以被歸類在「小有成功」以上的,有 37 家,換句話說,7.2% 的機率:

北美創投每年投資 1,500 家科技公司,最後能夠達到 5,000 萬美金以上退場的,大約是 80 家左右,也就是 5.3% 的成功機率。粗略比較,YC Startups 比整體平均多了約 40% 的成功機會 (這個比較非常粗略,僅供參考)。但即使如此,無論是 YC Startups 或是 VC-Funded Startups,他們的 「失敗」機會都還是大過 90%。

而這些都還只是「挑過」的 Startups。一般來說,申請 YC 的錄取機率只有 3%,而被北美創投投資的比率約是 5%,再把這些概率算近來,矽谷新創公司「成功」的機率只剩下 0.25% 左右,也就是每 400 家裡面,才會有一家能成就超過 $40-50M 以上估值的機會。

這帶我們回到今天我想討論的點,也是 Sean 在文章最後的結論:

一、appWorks的錢是最難拿的,相信我。

二、團隊生存率幾乎是十分之一。

三、今年過年吃年夜飯時最好買個耳塞。

四、只要活下來!平凡就不是你的選項。

appWorks 從 2010 年 6 月開始,也就是說前三屆的團隊至今已經都有 2 年以上的營運時間,以目前「仍在創業」的團隊 (主觀認定) 與從育成計畫畢業時的團隊數量來看,他們生存的狀況分別是:

  • 第一屆:6/11 = 54.5%
  • 第二屆:6/12 = 50%
  • 第三屆:7/15 = 46.7%

這個數字與 YC Startups 的生存狀況比較,其實是相當類似的。

而關於「錢很難拿」這點,首先先讓我分享一些數據。appWorks 管理的 3.2 億「本善基金」,目前為止總共投資了 1.2 億台幣在 17 家新創公司上。其中一至三屆育成團隊被投資的狀況如下 (括號內為正在談增資中的家數):

  • 第一屆:5 家 
  • 第二屆:1 (+ 2) 家
  • 第三屆:2 (+ 1) 家

所以客觀來說,拿到 appWorks 的錢的確不是那麼容易。這背後有些複雜的思考邏輯,請讓我試著解釋:

  1. appWorks 的錢其實不是 appWorks 的錢,本善基金的股東是國泰金控、群聯電子、聯合報系以及 CID 華威創投,appWorks 只是代替股東管理他們一起成立的基金
  2. 創投基金存在的目的是「產生投資報酬」,一般以風險如此高,且流通性如此差的資產種類,投資人期望得到的最終總報酬是 3 倍以上,年化報酬率是 30% 以上
  3. 所以 appWorks 的存在必須要平衡創業團隊的利益 (更容易拿到錢、有錢可以加速成長) 以及基金股東們的利益 (慎選投資機會、產生良好投資報酬)
  4. 要產生好的投資報酬,必須要有健康的 IPO 市場與活躍的企業併購活動,這兩點台灣相較美國目前都略輸一籌
  5. 在能夠達到 IPO 之前,一個新創團隊要一路成功長大,必須仰賴健全的創投生態圈,能夠從 Seed 到 A、B、C、D 輪陸續交棒跟投,一路協助新創公司規模化,這點台灣也比矽谷弱上許多

所以 appWorks 最終的 Vision 是改革台灣的創投生態與資本市場,讓它對創業者的友善程度能夠盡量向矽谷靠齊。但這畢竟不是容易的工作,更不是三兩天就可以完成的任務。因此,在這緩慢的革命過程中,我們選擇穩步推進,在兼顧到資本市場接受程度與股東的利益之下,一步一腳印的試著讓情況越來越好。

的確,appWorks 的錢不好拿,或者說,本善基金的錢不好拿。但換個角度看,過去三年來,我們已經投入了 17 家本土新創網路公司,這個數量應該大過所有創投同業投入的總和。而今年剩下的 7 個月,我們預計還要再投入 5-8 家。

無論如何,既然下定決心要改革資本市場,我們就會堅持下去,也有信心能讓情況越來越好。創業很難,不可以輕易嘗試,但就像 Sean 說的一樣,如果你跟我們一樣是不怕死的那一種,我在第七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等你。

 

如何找到「共同創辦人」

June 5th, 2013

Steve Chen & Chad Hurley

我們聊過,「找到共同創辦人」是創業的第 0 步,當然這不是少了共同創辦人就不能創業的意思,而是在說這件事情有多麼的重要。在我看來核心團隊就像是一個 Startup 的 DNA 一樣,這個組織能走多遠,成就多少事情,幾乎從共同創辦人的組成就決定了大部分事情。

所以找到 Co-founders 很重要,而且不是隨隨便便的 Co-founders,必須是那些跟你價值觀接近、能力互補、有類似的目標、可以溝通、可以一起工作、可以共苦、更可以同甘的那幾個人 — 相信我,同甘比共苦難上 100 倍。

剛好最近常有創業者請我建議如何找共同創辦人,以下就分享一些我觀察到比較有效的方法。

每天在 Facebook 上大聲說出你的創業理念

最好的共同創辦人是已經認識一陣子,甚至一起工作過的朋友,這些人都在哪裡?很多都已經是你的 Facebook 朋友了。問題是你不知道他們有沒有興趣跟你一起創業,追逐你想要拿到的 One Piece,但如果你每天在 Facebook 上大聲喊出你的理念,這會讓有興趣的朋友主動來問你,即使他們自己沒興趣,如果知道有朋友有興趣的,也推薦來找你,因此是個一石多鳥,潛在報酬率非常高的必備活動。

有策略的說服喜歡的朋友

除了每天在 Facebook 上推播創業理念給所有朋友,你真的很想他加入的人,還是必須要主動去爭取。但這就像是找老婆一樣,如果看到喜歡的女生劈頭就問人家要不要嫁給你,那被拒絕當然是無可避免的。所以你必須要慢慢的把他吸引進來,關心他的工作狀態,看看一切是不是如意,聊聊他對人生的規劃,問問有什麼我能夠幫忙的地方,吃吃飯,喝喝酒,談談彼此的夢想,對於現實社會的不滿,有什麼我們可以改變的 — 嗯,好吧,其實跟追女朋友真的很像。無論如何,先做人、先交心,然後再談公事,絕對是成功機率較高的策略。

至於是哪裡認識的朋友,實際成功的範圍倒是比想像中的廣,舉例來說 PubGame 找到的是之前公司的同事,Tagtoo 是交大實驗室的夥伴,Fandora 是大學同屆的同學,5945 是高中同學,而 EZTABLE 的四個人甚至是國中同學。

到網路公司上班

就像 PubGame 一樣,到網路公司,或是與你想要創辦的公司相關的企業去上班,也是另一個有可能找到共同創辦人的地方。好處是在過程中你可以跟他們朝夕相處,一起工作,有較深入的了解,但難處是要說服一個人離開他的工作,的確需要一番功夫。所以為什麼要選「跟你的 Idea 相關的公司」,如果過了一年,你發現都沒有好的共同創辦人對象,離開的時候,你至少學到了關於你的產業,一些更深入的 Know-How。

參加比賽、Hackathon

會去參加這些創業活動的人,多半是對創業有興趣的人。在活動中,同組的你可以跟他們一起工作,不同組的你可以觀察他的能力與態度,是還不錯的採樣機會。因此如果不要抱著得獎的態度,而是用「可以稍有深度的認識一些人」的心態去參加這些活動,在過程中積極的深入了解一些你覺得有可能的對象,再加上大會提供的免費啤酒當社交潤滑劑,是有可能找到不錯的潛在對象的。

參與育成計畫

當然,會來參加 appWorks 育成計畫這種 Accelerator Program 的人,都是已經有自己想法的人。但單次創業的失敗機率畢竟遠遠高過成功機率,而育成的過程中你的確可以跟這些人朝夕相處,了解他們的價值觀與工作能力,一旦將來有什麼狀況發生,重新排列組合的確是會發生的事情。事實上,在過去三年,150 組團隊中,有大約 10 組的人在放棄自己的 idea 後,選擇加入了另外一支 appWorks Startup 裡面。

無論如何,找共同創辦人是身為一個初創業者最重要,但也最艱難的工作,或者說,它是通往創業成功路途上,一出新手村後馬上就碰到的第一個大魔王。但畢竟先前已經有這麼多團隊成功組成,代表它是可以被推倒的。只要你多方嘗試,非常積極也非常用心的去尋找,我相信好事終究會發生。

祝福你,加油!

(Photo via joi, CC License)

柯林斯:十倍勝,絕不單靠運氣

June 4th, 2013

十倍勝,絕不單靠運氣

年初時連載了 Jim Collins 最新大作「Great by Choice」的幾篇讀後心得,想不到不久後就在信箱裡收到遠流的來信 — 他們的確即將推出這本書的中文版,並且為求慎重,給了再度挑起大任的齊若蘭女士非常充裕的時間琢磨譯文。插曲是我預言失敗,這次不沿用「 A+」命名,而是從本書研究對象「十倍者 (10Xer)」出發,起了一個更為磅礡的《十倍勝,絕不單靠運氣》。

在這裡要謝謝遠流的邀請,我有榮幸為這本巨作寫下導讀。我的文字能為大師 Collins 開場,小部落客的寫作生涯如今了無遺憾,與各位分享。

偉大企業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appWorks 之初創投合夥人 林之晨

睽違 4 年,柯林斯回來了。

從 1994 年出版的《基業長青》開始,到 2001 年的《從 A 到 A+》,2009 年的《為什麼 A+ 巨人也會倒下》,以及這次的《十倍勝》,十九年來柯林斯堅持做同一件事情,就是不斷用他的「對照分析法」,以最接近西方科學的研究態度,去拆解「管理」這門錯綜複雜的社會學,試圖從中抽取少數近乎「因果」的正向關係。

既然是用最接近科學實驗的態度,除了柯林斯對照分析裡面必定出現的「實驗」與「對照」兩組企業體之外,還必須給每個實驗適當的限制。《基業長青》研究的對象是存活 40 年以上,更換過數位執行長的偉大企業;《A 到 A+》瞄準了經歷 15 年平凡歲月,接著又出現 15 年超凡表現的蛻變企業;《巨人倒下》反過來研究從優秀突然衰敗的企業;而這次的《十倍勝》,柯林斯對準的則是在「劇烈變遷」環境下還能有十倍於市場表現的企業。

為什麼要研究「劇變的環境」?如果你仔細想想,二次大戰後近乎平滑擴張的「量產革命」與「中產階級崛起」時代,事實上正在進入尾聲。取而代之的,是 90 年代末期開始出現,高頻率且振幅巨大的市場循環。震央通常是全球金融市場,因為開放、因為日益複雜的衍生性商品、因為對沖基金的全球套利等種種因素,直接或間接導致了 97 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0 年的達康股災,2008 年的金融海嘯,與近期的歐債等頻繁的危機,其震盪週期遠遠快過先前的 50 年。

這些劇烈的震盪雖然從金融市場發出,但往往有全球性、全產業的影響。假設這樣劇烈的商業環境短期內不會離我們而去,則現代的企業領導人必須要學會如何在嚴峻的環境中生存,並且創造出遠超過對手的表現。而這,就是十倍勝研究企圖揭開的秘密。

柯林斯最終選出了 7 家有 15 年以上出色表現的十倍企業,對照分析後,得到了一組非常有趣的結論。除了與「A+ 企業」一樣必須有第五級的企圖心之外,這些企業的領導人還有三個共同特質 –「狂熱的紀律」、「以實證為依據的創造力」以及「建設性的偏執」。

所謂的狂熱紀律,並不是狂熱於規矩,嚴格要求公司上下遵守教條的那種紀律。相反的,它指的是絕不大開大闔,每天帶領公司全體朝著目標穩定推進的紀律。柯林斯稱這種行為叫「二十哩行軍」,也就是無論天氣好壞,都以每天二十哩的速度往目標推進的策略 — 從 Intel 的摩爾定律到 Apple 的一年一支 iPhone,都是「二十哩行軍」的好例子。

實證為依據的創造力指的是不為創新而創新,務實處理新產品、新事業創造的態度。柯林斯稱這種行為叫「先射子彈、後射砲彈」,也就是先求小打小贏,等到有足夠把握,再投入大量資源的策略。Bill Gates 用前面十年小規模試驗 Windows 作業系統,等到確認掌握市場需求了,再一口氣以 Windows 95 決勝負就是一個模範。

建設性的偏執指的則是領導人經常為可能的戰爭與威脅感到神經兮兮,卻又能引導這些情緒成為動力,驅使自己不斷為這些戰爭與威脅無所不用其極的準備,讓公司永遠處在糧草充足、士氣高昂的狀態下。這種行為,柯林斯稱它叫「超越死亡線」。

有了第五級企圖心,有了上述三種領導人的意志,十倍企業還必須貫徹這些精神。根據柯林斯的歸納,他們往往靠所謂的「SMaC 致勝配方」,也就是一套像「憲法」一般的最高指導原則,來明白闡述本公司的種種「做與不做」,好讓企業文化有長期且確實的存在。

到這裡,本書其實可以說是完整了,但柯林斯居然沒有停下來,相反的,他「附贈」了我們一個章節 — 「運氣」,一個西方管理學研究幾乎沒人挑戰過的題目。柯林斯歸納發現,十倍公司與對照組間「運氣事件」發生的機率幾乎是一樣的,也就是說,雙方的「好運」與「厄運」相似。然而真正讓他們表現迥異的,是碰到運氣事件時,領導人能夠抓住機會順勢而上的能力,也就是所謂「運氣報酬率」。

讀完本書,當我綜合去想這些柯林斯提出的十倍者特質,心中的投射印象似乎與傳統「專業經理人」頗有差異,反倒更為接近一個身經百戰的「創業家」。想想也頗合理,在不斷變遷的環境中,每個領導人,每家企業,的確必須長期處在「創業」的狀態中。

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次,柯林斯則用他的西方科學方法,幫我們印證了這個兩千年的道理。

___

創業其實不需要孤獨,歡迎加入第七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