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

創業 CEO / 現代領導者必備的社群智慧

December 8th, 2014

Don't find fault, go find a remedy.

在「創業 CEO」系列,我們討論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往往都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我常說身為現代創業 CEO 非常幸福,因為你有像是 Facebook、WhatsApp、Line、WeChat、Google Docs、Hangout,乃至於近期火紅的 Slack 等各式各樣工具,來幫助你完成各種溝通協作需要,無論是主動或被動、一對一或是多對多。

但另一方面,身為現代領導者也非常考驗,因為每位同仁在社群媒體上都有發言的自由,也因此你在過程中留下的種種數位足跡,都可能是他們訴諸輿論的呈堂證供。

因此現代 CEO 不僅需要充分了解這些新工具,有效運用它們來提昇組織的效率,也必須在過程中充分使用智慧,減少誤會對個人及組織帶來的不必要傷害。

這些年實際觀察許多創業 CEO 運用社群工具在組織領導上,有些心得我想可以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永遠從 Why 開始

每個工作、任務,都有一個它為什麼必須被完成的原因,以及完成後對組織短、中、長期目標帶來的貢獻。如果同仁不明白這些道理,不認同這些邏輯,那麼工作便很難被正確、高品質的完成。因此,雖然數位工具溝通多半精簡,但如果只是交辦 What 而把 Why 省略掉,結果往往是適得其反,不僅無法得到你預期的成果,也會浪費同仁寶貴的時間。

寧可過分溝通

人腦本就不是最可靠的記憶體,再加上數位時代的資訊氾濫,更容易讓重要觀念在沖刷中流失。因此,身為現代領導者,寧可偏向重複、嘮叨,尤其是關乎組織目標、文化塑造等關鍵的溝通事項。

擁抱扁平世界

當數位媒體給了所有人發言權,那麼你就該擁抱這個新的扁平世界。你必須懂得聆聽同仁的心聲,乃至於他們的弦外之音,你必須尊重他們的發言,並適時讓好意見被採納、實踐。這代表你在社群上的角色,往往更像 Panel Discussion 上的 Moderator,而不像發號施令的大將軍。

用分享形塑共識

當你有個論點想要傳達,透過第三方的論述往往更容易讓大家接納,所謂外來和尚效應。在社群上,這代表著你應該積極分享好文章、好影片,甚至鼓勵同仁們也參與分享,藉由這個過程來形塑組織的文化與共識。

公開表揚、內部檢討、私下責難

當同仁們達到了重大的里程碑,可以在社群上公開的讚揚他們。當一個案子結果不盡理想,則該把責任盡量歸於自己,並且用較內部的群組與大家一起理性檢討如何改進。當一個同仁真的有了必須大幅修正的表現,那麼最好用一對一管道私下給他回饋。

勇於認錯

當然,人非聖賢,即使用了最大的智慧,再頂尖的領導者還是可能在社群上犯下嚴重的溝通失誤。這時,與其找藉口硬拗,不如真心檢討,並且勇敢道歉、改進,更能贏得大家的尊敬。

別忘了娛樂

社群的基礎畢竟是人,而人與人之間除了專業往來,更應該有私人情誼作為基石。適時與同仁分享工作、生活上的趣聞,一起欣賞幽默的影片,也是現代領導人形塑組織文化的重要工作之一。

同理心

講了那麼多注意事項,如果要濃縮成一個點,我想,其實一個同理心就可以講完。在扁平的社群世界,領導者與團隊成員間的關係,更像是同儕,而不是上下。因此,能把自己放在每個人的位置上,用他們的觀點去看世界,用真心去體貼他們感受的創業 CEO,才能夠長期贏得大家的信任,也才能引導團隊同時做對的事,也把事做對。

___

歡迎訂閱 MR JAMIE 電子報

(本文編輯後刊於《30》;Photo via melodyyys, CC License)

品味 / 把 Tesla 精神帶到海上,電動水翼船 Quadrofoil 開放預購

December 5th, 2014

quadrofoil

歡迎來到每週五的「品味」專欄,在這裡,我分享我看到的種種美好

如果要分析 Tesla 的成功方程式,除了全電動、環保節能之外,帥氣的造型、滿是科技的內裝、性能、行駛距離,以及安全性,都是讓早期採用者趨之若鶩的關鍵。得到了眾多早期用戶的支持,Tesla 也才能夠逐漸得到經濟規模,最終製造出更大眾的車款,徹底顛覆汽車行業。

而同樣的精神,應該還可以應用在其他產品種類上。來自位在義大利東邊,臨地中海北端的斯洛維尼亞 Quadrofoil 團隊,近來宣布了他們的嘗試,一台全電動水翼船,讓我們來欣賞一下介紹影片。

Quadrofoil hydrofoil electric watercraft Q2

在造型與各細節的設計上,Quadrofoil 非常吸人眼睛。

Quadrofoil foils

Quadrofoil Cockpit

由於應用的是水翼技術,Quadrofoil 天生就非常節能。但除了省電,性能方面 Quadrofoil 也一點不馬虎,極速宣稱可達每小時 40 公里,而行駛距離更長達 100 公里。此外,防碰撞、絕不沉船、永遠水平等安全功能,也是 Quadrofoil 的主打。

Quadrofoil Features & Benefits

真是完全的效法了 Tesla 精神。而跟很多科技產品一樣,這台電動水翼艇也要靠預購來募集早期製造資金,前面 100 台 Quadrofoil Q2S 限量版,目前定價 22,500 歐元,明年三月就能入手。有興趣的人請直接到這個頁面最下方訂購,明年收到船到時,記得載我去兜風啊。

___

去 Instagram 收看更多美好風景

價值上億的創業學程

December 3rd, 2014

Learning to skipper

1999 年中,大三的我加入了學長的哈酷網創辦團隊,準備在台灣複製戴爾電腦 (Dell) 模式,透過網路把客製化的電腦、周邊銷售給消費者。接下來的半年,我與一群資工系學弟們一起努力,從零打造哈酷的網路商店,挑選適合的商品上架,為它們定價,最後終於在年底前正式開張接受消費者的訂購。

2000 年初,一群大學生赤手空拳打造,橫空出世的哈酷網開始得到創投的關注。很快的,我們便與包括威盛電子、台灣工銀等在內的一組投資人談成了募資協議,取得上億的資本,準備要好好把哈酷的營業基礎放大。

可惜好景不常,不久美國聯準會的升息決定觸發了 Nasdaq 崩盤,全球電商龍頭 Amazon 的股價在一年內從上百元滑落至個位數,因此我們在經營的所謂「B2C 電子商務」便開始被創投視為票房毒藥。股東與董事勸我們改做更快能產生營收與利潤的「B2B 模式」,因為我們將無法找到更多資金支持獲利遙遙無期的哈酷網 [1]。

不久後 B2C 的哈酷網變成了 B2B 的碩網,我也銜命上前線扮演業務經理角色,每天往返新竹、林口等科學園區,銷售我們的企業知識管理、智財權管理軟體。最終我們成功簽下了台積電、聯電、廣達等重要客戶的專案合約,而為了服務這些建置案,我們公司的同仁數也在短短一年內,從 30 人跳升至 120 人。

表面上,公司簽下的合約金額蒸蒸日上,專案一個個的展開,只要把這些案子執行完畢,收取高額結案費用,碩網就能產生良好的利潤,成為一家成功的 B2B 軟體公司。[2]

但事實上,我們當時正掉入 B2B 類型新創企業最常見的規模化陷阱。沒有知名的雇主品牌,卻要短時間內快速擴張,最終只能屈就沒經驗的員工。沒經驗的員工需要好的訓練機制,但因為案子很趕,根本沒有時間好好訓練他們,馬上就必須推上場打仗。沒經驗又沒訓練,結果就是做不出優質的成品,再加上專案在執行過程中多數會碰到客戶需求的變動,又讓產品更難符合客戶期待。最終的結果就是無法結案,讓專案陷入人事成本大過合約金額的負毛利窘境。

不僅如此,大量新同事加入造成文化的混亂,不久幫派與地盤開始逐漸形成。為了管理日漸龐大的組織,管理團隊還得開始施行考績、打卡、罰錢等各種大公司才有,更加拖累生產力的官僚制度。

不久,我們發現公司的財務快速惡化,才剛募得的上億資金居然快要見底,而多數專案的尾款卻回收無期。最終,我們痛下決心,又把公司縮邊成 60 人,才勉強止血。

那次經驗幫我們幾個共同創辦人上了非常大的一課,專案型態的商業模式,並不是合約金額高就能賺錢。而公司規模化的過程,更必須按部就班,穩紮穩打的層層堆砌。也因此,我經常把「Pre-mature scaling is the root of all evil.」掛在嘴上,提醒創業者不要重蹈我們當年的覆轍,畢竟我們是繳了上億學費才得到這個教訓。

回頭看,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在對的時間點決定與學長一起創業,得到諸多投資人的支持,在過程中經歷了電子商務、企業軟體等多種商業模式的實作,也被迫學習募資、產品開發、行銷、管理,以及最艱難的業務工作。

如果沒有當年這些歷練,沒有碩網幫我們繳交的高昂學費,不會有今天的我。也因此,我經常鼓勵未來想創辦自己事業的人,第一件事情,應該先去參與別人的創業,從中學習各種關於創業、新創管理的知識與觀念,才是最務實的準備方式。

___

有興趣到新創公司任職、實習的人,台大創聯會將於本週六 (12/6) 在台大農業陳列館舉辦「2014 新創企業實習 / 正職冬季媒合會」,現場將有 60 家新創企業 (包括 34 家 AppWorks Startups) 提供超過 178 個職位,歡迎來參觀

2014 新創企業實習/正職冬季媒合會

[1] 現在想起來非常可惜,當初我們如果能有 Jeff Bezos 的長線思維,再給哈酷個 3、4 年,或許景象會很不一樣

[2] 當年多數專案的合約金額分三次給付,分別是 30% – 30% – 40%,其中 40% 的尾款必須在客戶驗收完成才能收到。而一般專案的毛利空間約是 20-40%,因此如果沒有拿到尾款,則該專案即是虧損。

(Photo via mommypants, CC License)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