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好書」文章

《Mr. Jamie 網路創業七堂課》

October 7th, 2011

前前後後,來來回回,編了超過一年的書終於在今天問市了。我應該要覺得很感動,畢竟我是一個從小作文不及格,一天到晚被國文老師評為無藥可救的孩子。想不到有一天居然能夠出書,不知道是出版業真的病了 (大誤),還是我的「文采」真的因為天天寫網誌而進步那麼多 (還是大誤)。

但從昨天早上開始,我的心情就一直很沉重。說來好笑,我一天到晚在網誌上批評蘋果的不自由,想不到當賈伯真的走了,我卻這樣的失落。就像工頭堅說的一樣

真得等到他走的時候,才能發現他在這世上的身形是何等巨大

真的等到他走的時候,才發現他在我心裡的身形是如此巨大。

回過頭來,雖然沒辦法慷慨激昂,心情平靜的還是要跟大家介紹一下這本書。我得先感謝異塵行者 (電腦玩物站長),沒有他一年來的堅持、驅策、強大的編輯能力,今天就不會有這本書。我也要謝謝我的 24 位推薦人 (人數眾多就請大家詳見書封),和 3 位特別抽空幫我寫序的朋友 — 群聯電子創辦人潘健成先生、Monday 興奇科技創辦人何英圻先生、以及 EZTABLE 創辦人 Alex Chen。有他們的背書、導讀,讓這本書變成了一個完整的產品。

「那到底為什麼要有這本書呢?Jamie 不是已經有網誌了嗎?」你一定會問。

確實,如果你已經把這個網誌的文章都讀熟,把裡面的創業觀念都化為己有,那你真的不需要這本書。不過萬一,就那麼小小的萬一,你需要一本循序漸進、由淺而深、從頭說來、一氣呵成的「網路創業入門書」,那我和異塵辛辛苦苦幫各位準備的這本《Mr. Jamie 網路創業七堂課》,正是為了那樣的需要誕生的。

而我們也嚴守我的「五分鐘精神」,刻意的把這本書的章節,切割得讓你非常容易用「吃零食」的方式閱讀。無論是搭捷運、等公車、下課時間、還是在廁所 (略) 的時候,你都可以很輕鬆的從上次讀到的地方撿起來,在 5-10 分鐘之內再推進一個段落。

就像 fOx 說的

書中的每一件事情,可能都為真,也可能是謬論,但最重要的是,擁有獨立思考與判斷,理解自己所需要的、要改變的,才是對自己最有幫助的。

我出書的目的不是為了要大賣,不是為了要當什麼狗屁大師,更不是為了要賺錢 — 事實上,我的版稅將全數捐給家扶基金會。我出書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對「網路創業精神」有興趣的人,有不同於網誌,另一個學習的管道。讓讀了這本書的人,能夠得到收穫,開始獨立思考。

所以,我跟異塵努力了一年多的《Mr. Jamie 網路創業七堂課》終於在今天上市了,在這邊和大家分享這個喜悅,希望你們會喜歡,也歡迎你們有什麼回饋,都可以留言讓我們知道。

要在網路上購買,你可以在以下地方找到:

如果你想先讀讀看,應該今天開始就可以在誠品和金石堂找到。

PS. 我還蠻好奇他們會把這本書擺在哪裡,如果你在書店看到了,歡迎拍張照片,貼在下面和我們分享。

《贏在社群網戰》導讀 — 射出不夠,還要成型

October 1st, 2011

不,千萬別搞錯了,社群媒體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新玩意兒。事實上,自從有人類以來,它早就已經存在,比任何所謂的「傳統媒體」都還要傳統。不,我應該要說它根本比人類還要傳統,連動物、甚至昆蟲其實都有社群媒體。

一切都只是名稱的問題罷了,還沒有 Facebook、Twitter 或是 Google+ 這些服務之前,這東西也曾叫做「病毒行銷」。而在更早的時候,當網路還沒出現以前,它也叫做「口耳相傳」。至於在螞蟻身上發生的,則被稱為「突觸傳播」。

無論如何,它們指的都是同一件事情 — 那就是訊息藉由個體與個體間的傳播,逐漸在群體內擴散開來的現象,最後甚至影響了群體和個體的決策的過程。沒錯,這,就是「社群媒體」。什麼意思?舉例來說,當你的死黨跟你說某個同學很可愛,因而引起了你的注意 — 社群媒體。當你的同事跟你說某個牌的子面膜很好用,你因此買了一打 — 社群媒體。當你的同學跟你說某家餐廳有蟑螂,害你從此再也不敢去吃 — 還是社群媒體。

『既然社群媒體已經這麼老,那有什麼好討論的?為什麼大家突然對這個東西感到莫名的興奮?』你問。答案:社群沒有變,但媒體改變了。沒錯,是媒體改變了。從前,一則消息了不起一傳十、十傳百。現在,當每個人都把 300 位好友搬上了 Facebook,這公式當場變成一傳三百、三百傳九萬。是的,社群媒體的效率增加了 900 倍,一瞬間把所有的「傳統媒體」通通比了下去,所以你的行銷重心當然也必須要跟著大幅改變。

『在社群媒體的新時代,任何消費者,任何一個個人,如果對你的品牌有任何意見,無論是好的、壞的,他都能夠直接站起來向全世界宣告他的想法。也就是說,消費者互相影響的能力大大抬頭,而品牌主的發言權則大大衰退。因此,你不該再盲目追求「曝光」(impressions),反而應該要開始擁抱「表達」(expressions)。』

不相信我沒關係,以上這段話也不是我說的,它是可口可樂行銷長喬‧楚波第 (Joe Tripodi) 的名言。他還算客氣的,問我的話就直接跟你說:『曝光將死,大眾媒體末日來了。』想生存?請從現在開始學習社群媒體。

不,《贏在社群網戰》只是你的第一堂課。除了把它讀懂、讀熟以外,你得真的學會去經營,真的把社群媒體策略融入成為你公司的一部分。相信我,事情並沒有那麼容易,但至少你已經準備好跨出第一步了,不是嗎?

不,創業和你想的不一樣 — 不信你自己看《科技CEO的創新╳創業學》

July 30th, 2011

2006 年,當我們在紐約開始創立旅遊網站 Sosauce 時,我的共同創辦人 Sean 推薦了《Founders at Work》給我看 — 一本由 Y-Combinator 共同創辦人 Jessica Livingston (現在是 Paul Graham 的夫人) 寫的創業書,裡面收錄了 32 個網路公司的創業故事。

雖然當時我已經在網路圈 7 年,參與了好幾家公司的創立,但這本書還是大大震驚了我。倒不是因為書裡面有什麼劃時代的神奇發現,而是我才知道原來無論是在台北還是在矽谷,大家的創業故事這麼的接近。原來,根本沒有一個團隊是照著學校老師教的那一套,一步步從計畫、研發、推廣、行銷,然後找到成功的。原來,所有人的故事都是意外。原來,一切都是瞎貓碰上死耗子

因此,當我知道悅知文化要把這本書翻成中文版時,當然一定要毛遂自薦替它寫一篇推薦序:

不,創業和你想的不一樣

不知道為什麼,台灣人對於創業的概念一直停留在 2000 年 — 想出一個偉大的主意,找到一個「完整」的團隊,寫一份 60 頁的商業計劃書,最好再申請幾個專利,接著去跟創投募資,等拿到了錢,再花一年的時間埋頭苦幹把這個偉大的產品做出來,最後再想辦法行銷給全世界。

也不是說這樣的方法沒有成功的機會,只是它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那就是市場變動的速度。看看現在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社交網路 (Facebook)、智慧型手機 (iPhone / Android) 和正在到來的平板電腦 (iPad),這些大大改變消費行為的「平台」,它們席捲全台也不過是近 2 ~ 3 年的事情。所以就算你想到再好的主意,當你經歷過上面那個 2 年標準「創業程序」,好不容易把產品做出來時,市場往往早就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而《科技CEO的創新╳創業學》裡的 32 個「成功」創業案例,就是在告訴妳,創業,往往不是那麼一回事。一而再,再而三,書中的這些創業者,在完全不知道這會帶他們到哪裡去的情況下,跳過「計畫」,直接開始「做」創業。也一而再,在而三,在開始執行不久之後,他們才發現市場的需求和喜好,跟他們當初想的完全不一樣。有些人因此從一個平台,跳到了另一個平台 — PayPal 本來是要做一個 Palm Pilot 掌上電腦付費系統,最後卻因為更多人用網路使用 PayPal,轉而專注在網路版的服務。有人因此做了一個跟當初想做的相差十萬八千里的產品 — Ludicrop 本來是想要做一個萬人連線遊戲,卻因為發現很多人用他們的聊天室來分享照片,因此產出了 Flickr 這個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照片分享社群。更有人因此幫公司開出了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產品線 — Gmail 本來只是 Google 內部的一個不經意嘗試。

其實,從 2006 年我第一次讀到英文版的《科技CEO的創新╳創業學》 (Founders at Work) 之後,它就成為了我最喜歡的一本創業書籍,不僅它的實體書經常被我放在床邊,它的電子書版我也每天帶在身邊,好在捷運、高鐵、旅遊時,常常回顧裡面的教訓。在很多演講場合中,我和大家分享故事,也有不少來自這本書裡面。

所以,當我知道《科技CEO的創新╳創業學》即將被翻譯成中文,實在興奮不已,因為這 32 個故事,會讓很多很多正在創業、想要創業的年輕人,得到許多非常珍貴的啟發。非常高興能夠在這裡向大家推薦這本書,也希望你們會像我一樣喜歡它。

有興趣的人,這本書已經可以在博客來讀冊生活買到。

想創業、想學 Lean Startup、想跟 50 個台灣的一流網路團隊一起奮鬥?歡迎來 appWorks — 第四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即將在下周正式開始接受申請,我們期待你的加入。

歡迎在 Google+ 上加入我們的討論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