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個案分析」文章

思考 iPhone 5S/5C 的市場策略

September 11th, 2013

iPhone 5S Touch ID

沒有意外的,Apple 於昨晚的發表會上公布了兩支新手機 ── iPhone 5C 與 iPhone 5S,目前為止媒體的反應都頗為正面。但同一時間,AAPL 股價並沒有任何慶祝行情,發表會開始前突然大洩 2.5%,而在發表會後的盤後交易也還在繼續下探。

換句話說,媒體對新 iPhone 的功能組合相當看好,但資本市場對 iPhone 5S/5C 將會為 Apple 財務狀況所帶來的助益卻不太看好。我想這個狀況值得我們花些時間探討。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這次的發表會,我會建議你先欣賞一遍,或者掃過 TechCrunch 的 Live Blog,再來讀這篇文章,會比較了解我的思考基礎。

iPhone 5S 與 5C 的比較

Apple iPhone 5S/5C Comparison Chart

在我看來,iPhone 5S 與 5C 在特色上有五個主要的不同點,包括:外殼、Touch ID 指紋掃描、CPU、動態記錄處理器,以及色溫閃光燈,其中尤其 Touch ID 與 True Tone 我認為是非常大的賣點。

在定價策略上,在五大特色上扣分的 5C 在北美的合約價 5S 低了美金 $100 元,16GB 的入手價是 $99。在香港,空機的價格則是 HK$ 4,688,換算成台幣也就是約 NT$ 17,900。

Touch ID

Touch ID

在 Apple 這次發表的所有特色中,Touch ID 是我最欣賞的。對使用者而言,它解決了包括螢幕解鎖、App Store 購買等多個麻煩的密碼輸入過程。觸碰 Home Button 對使用者而言也是一個非常習慣、非常直覺的動作,無需另外教育。從影片看來,Touch ID 比傳統的指紋掃描更為靈活,不強求「全指紋」的 ID,只需要手指某部分的紋路就可以完成解鎖。最後,在外觀上,Touch ID 也巧妙的隱藏在 Home Button 裡面,一點也沒有破壞外觀的整體性。

除了對使用者的價值,Touch ID 同時也是個非常聰明的競爭策略。指紋掃描雖然不是什麼新技術,但應用在智慧手機上卻要非常高度的軟硬整合,所以如果它變成消費者普遍想要的功能,則 Android 陣營要追上將會相當的辛苦。

True Tone Flash

True Tone Flash

True Tone Flash 則是另一個非常令人激賞的新配備,它解決了傳統 LED 閃光燈由於色溫的限制,總是無法拍出好照片的問題。這也是需要高度的軟硬整合,以及強大的影像運算引擎,這兩者都會讓消費相機廠商追趕得非常辛苦。

M7 Motion Coprocessor

iPhone 5S 還內建了 M7 Motion Coprocessor,會在背景不斷的記錄使用者的運動狀態,並且開放 API 給 Apps 使用這些資料。這會讓蘋果對它使用者的活動情境有更高的掌握,但同時間包括 Misfit Shine 在內許多穿戴式感測器,都得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

免費贈送 iWork、iMovie、iPhoto

此外,顯然是受到 Google 免費的 Docs、QuickOffice 等生產力 Apps 的壓力,Apple 這次也把原來最高要賣 $19.99,五個加起來總共 70 元美金的軟體開始隨新機免費附贈,我認為這也是相當有殺傷力的策略選擇,而最重要受傷的應該是微軟。

定價策略

不過,這次 Apple 做出了這麼多個犀利的產品策略選擇,我認為最後卻敗在了一個半調子的定價策略。

如果 iPhone 5C 存在的意義是要幫助 Apple 向下延展至中階的市場,則它的價格實在訂的太高。當然,在北美市場,100 美金的入手價已經比 iPhone 5S 的 200 美金低上一半,但事實上以北美的生活水平,我認為這 100 元的價差幾乎不會影響消費者的決策。相反的,他們更有可能因為「不需要」5S 的種種進階功能,反而讓 Apple 少賺了 100 美金的營業額。

事實上,如果考慮到 32 GB 5C 與 16 GB 5S 的價格是一樣的,那又會更讓市場對 5S 與其嶄新功能的價值感到困惑。

當然 5c 的定價策略背後是有原因的,蘋果不可能讓它的新手機起賣合約價是 0 元,所以 99 元是唯一合理的選擇,再加上北美 450 元的電信商補貼,所以 iPhone 5C 的空機價就變成了 549 美金,也因此換算成台幣就是約 18,000。

回到空機市場,16GB 5C 換算成台幣的要價將高達 $17,900 左右 ,這相對於小米這些競爭者簡直沒辦法在同一個區間比較。也因此,5C 最後很有可能會侵蝕更多 5S 的銷量,而沒辦法打擊到太多中階的競爭對手。且蘋果讓 5C 早 5S 一個禮拜上市的決定,我認為也會讓 5C 侵蝕 5S 的情況更為顯著。

當然目前為止我們還不知道 5C 與 5S 的毛利空間,但從兩者間的差異來看,5C 的毛利大概很難比 5S 為高。

所以,綜合以上的種種因素,我想大概可以解釋這次發表會後,會呈現媒體普遍正面,但資本市場卻反應負面的結果。當然 5S 與 5C 最終的銷售狀況還需要觀察,不過希望今天的分析有提供給你一些值得思考的點。

___

歡迎在 Facebook 追蹤我的分享

(Photos via Apple)

硬派連續創業者 Elon Musk

September 10th, 2013

Elon Musk -- Iron Man

三年前,美國電動車領導品牌 Tesla Motors 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掛牌市值高達 15 億美金,一夕之間全公司上下都晉升科技新富。但對於當時年僅 39 歲,持有 Tesla 近三成股份的創辦人 Elon Musk 來說,這不過就只是另一個創業里程碑。

Elon Musk 出生於南非,17 歲為了逃避兵役移民至加拿大,在安大略省的皇后大學就讀兩年後,他又轉學至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最後在那裡取得經濟與物理雙學士的學位。畢業後 Elon 來到矽谷,並在史丹佛大學的邀請之下,進入那裡的了應用物理與材料科學博士班。可惜學校才開課兩天,Elon 就後悔了,他決定離開史丹佛,與弟弟 Kimbal Musk 開始一起創業。

那是瀏覽器逐漸普及,網路創業剛剛萌芽的 1995 年,兩兄弟於是創辦了一家線上內容出版公司 Zip2。經過四年努力,Zip2 在 1999 年成功以 3 億美金高價賣給了康柏電腦旗下的 AltaVista 入口網站,Elon 也第一次嘗到創業成功的滋味。

雖然下半輩子已經不愁吃穿,但 Elon 並沒有在那裡停下來,相反的,他立刻著手創辦第二個 Startup,名為 X.com 的全方位網路金融服務公司。不久後,X.com 與 Confinity 合併,成為了 PayPal。接著在雙方團隊共同努力之下,PayPal 成為了北美最成功的網路第三方支付服務,並且在 2002 年成功掛牌納斯達克,不久後又被 eBay 併購,價格高達 15 億美金。以 PayPal 掛牌時 Elon 擁有該公司的 11.7% 股份計算,與 eBay 的這筆交易他就進帳了近 1.8 億美金。

這下 Elon 又更加不愁吃穿,但他仍舊沒有絲毫暫停的意思。2002 年 6 月,與 eBay 的交易都還沒塵埃落定,他又創辦了民用太空火箭發射公司 SpaceX。2003 年,他接著帶頭投資 Tesla。Elon 一路用自己的人脈與存款支持 SpaceX 與 Tesla 兩家公司的發展,過程中一度要散盡家產,但 Tesla 的管理問題不斷惡化,2009 年起他還得同時兼任兩邊的執行長。

幸好在 Elon 的努力推動下,SpaceX 於 2008 年得到美國太空總署 16 億美金的長期合約,而 Tesla 最後也成功掛牌上市,如今市值超過 190 億美元。年僅 42 歲,Elon 已經有了這麼多輝煌的成就,接著還想著手建造「Hyperloop」與超音速客機等劃時代交通工具。真的很難想像這個年輕人的一生,將會為人類社會帶來多大的貢獻。有些人說他是下一個 Steve Jobs,我倒覺得那可能低估了 Elon Musk 真正的潛力。

矽谷之所以是矽谷,就是有 Elon Musk 這種硬派連續創業者,他們奮鬥不懈的精神,值得太平洋彼岸的我們努力效法。

___

歡迎在 Google+ 上追蹤我

(本文編輯後刊登於 2013 年 9 月號《GQ》雜誌; Photo via Steve Jurvetson, CC License)

成熟,但別長大

August 21st, 2013

albert einstein's famous funny face

「無可救藥的樂觀」並不是每天早上醒來自我感覺「喔,我一定會成功。」而是永遠抱有正向的態度去面對挫折 ─ Steven Su, Co-founder of Fandora

2011 年初,兩個青澀的年輕人走進了 appWorks 的會議室,來參加第三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的最後一關面談。 外號 XP 的 Steven 與人稱 R 俊的 Adrian 當時都還是研究生,一個在成大物理所,一個剛要開始唸台大資工博士班。他們在成大學生會認識,一個是學生會長,一個是系聯會長,四年內一起辦過許多大大小小活動,共同推動校務改革,因而產生了革命情感。

已經拿到一個電通所碩士的 XP 技術能力很強,尤其喜歡研究 Hadoop 等 Big Data 平台,一看就是慢熟型的悶騷工程師,整個面談都在裝酷。主要負責講話的 R 俊除了物理之外還唸經濟,學生期間在建設公司打工歷練過,整個人充滿了海派與奔放。

原來 XP 已經拿到台積電的高薪 Offer,但是在 Adrian 的極力慫恿下,他決定放棄 Morris,趁年輕跟好搭檔一起追逐一次夢想。

由於涉世未深,來面談的時他們提的兩個 ideas 聽起來都相當天真。一個是「基於論文的社群網站」,原因是兩人在研究所都都讀了不少論文,寫了很多筆記,因此想讓所有研究生都把筆記拿出來交流,這樣大家都可以省些功夫。XP 還有另外一個點子是 Code Snippets 的 Github,讓工程師可以在上面分享一個個的 Class (可以想像為樂高積木),大家更容易的組裝出想要的軟體。

兩個點子或許都有些需求,但市場很有可能都不夠大 ── 研究生與工程師畢竟都是極少數人,但 XP 已經動手做出了兩個產品的雛形,Adrian 更是找了很多實驗室同學做市場調查。我們喜歡這兩個人的態度與執行力,最後正式邀請了他們加入 appWorks Class #3。

結果幾個月後第三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正式開學時,XP 與 Adrian 已經發現原來的題目太小,早就開始想新的 ideas。他們看到 Nefflix 在美國非常成功,XP 也有信心解決 Online Streaming 技術,就決定試著把它搬到台灣。Adrian 負責去跟八大影業談版權,XP 則開始試著把平台做出來。

不久之後,他們又發現這條路幾乎行不通。代理商根本不想跟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談授權,線上串流 HD 電影每部近 5 元美金的成本也幾乎不可能回收。這時 Demo Day 已經開始倒數計時,完全沒東西可講的兩人想破腦袋,最後兩個禮拜內勉強擠出了一個電影與商品評論服務 PKin交差。

pkin

2011 年底,他們從 appWorks 育成計畫畢業了,雖然還沒有找到偉大的 Idea,但他們還不想放棄,所以 XP 與 Adrian 決定繼續進駐在 appWorks 的 Coworking Space,跟所有一到三屆畢業後留下來的二十個 appWorks Startups 一起努力。

這中間他們又做了好幾個嘗試,包括社群行銷、抽獎網站、藝術品電商等等。在天真與務實的光譜上,他們漸漸從一個極端擺盪到了另一個極端,既然 Steve Jobs 說抄襲是成為偉大藝術家必經的道路,有一陣子他們看國外什麼網站紅,就立刻做一個類似的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情。

Fandora

2012 年中,他們效法 Pinterest 做出了給藝術家分享作品的 Fandora。這個網站帶他們認識了一群熱情的台灣插畫家,接著為了協助這些插畫家把創作商品化,他們又在今年四月推出了 Fandora Shop,把插畫作品變成了精美的 T-Shirts 與手機殼,放在上面供粉絲與消費者購買。

短短四個月時間,這個小商店達到了百萬台幣的月營業額,還引來了 BBC 等國際媒體的關注,兩年多來不懈的嘗試,總算被 XP & Adrian 試出了第一個商業模式。

Fandora Shop

當然 Fandora 最終是不是能長成一個偉大的商業模式,目前還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 XP 與 Adrian 在過去三年內,不斷的在真實市場中進行實驗,從中學習,快速累積了非常多關於網路、行銷、文創、商品與營運等等領域實際且有用的知識與技能,如果他們繼續以這樣的速度進步,這個團隊是有機會成就些什麼的。

回頭看看,跟當年的「基於論文的社群網站」或是「Code Snippets 的 Github」比起來,「給插畫家的社群網站」聽起來一點也沒有比較不天真。但就像 XP 在一場 appWorks 演講中分享的一樣,真正厲害的創業家是「無可救藥的樂觀」與「Step by Step 的務實」兼具的。

他們做事的方法或許成熟,但在心目中對於這世界的想像,卻從來不肯真正長大。

能在 appWorks 上班,每天跟這麼多幼稚又厲害的人一起工作,我認為,是一件相當幸福的事情。

Steven Su, Fandora

___

歡迎在 Facebook 追蹤我的創業相關分享

(Photo via foglobe賽拉維的秋天)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