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管理學」文章

人與才

June 10th, 2011

昨天的「最棒的程式碼」一文,下面出現了更棒的討論。其中 Arvin Huang 的留言,讓我想了一整天,他說:

能夠 document 清楚自已程式含義的人,代表著他胸有成竹,程式的可用性就很高。本人的經驗是在試用一個程式員的時候,有時候您不用去看程式,因為看別人的程式是很累人的事,看他的 document 則是很好的方式,能夠很好的注解自已程式的人,基本上都是 A 咖級的,也是可以裁培的人。

這段話讓我一直在想「人才」這個字的涵義,既然它是「人」和「才」兩個字的組合,那麼一個真正的「人才」,是不是也應該要是「人」和「才」兼具呢?如果「才」指得是能力,那這裡的「人」,我認為應該是個性、價值觀、潛力、工作/溝通的態度等等。

當我們在找夥伴、團隊成員時,往往放很多精力在「才」上面。懂不懂 LAMP、寫過幾年 RoR、什麼學歷、什麼經歷,但是常常花太少的時間在「人」上面。所以我看過不少團隊紙面上看起來非常不錯,但很奇怪就是一直搞不出什麼屁來,仔細研究之下,才發現原因出在成員的價值觀和溝通不良上面,白白浪費了每個人身上的好功夫。

所以在找夥伴時,除了能力,我覺得大家必須要同樣重視「人」這個原素。傳統的面試方式,其實很難讓你看清楚一個人,所以你必須要用一些新的方法。Mixer Labs 的 Elad Gil 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他們公司如何徵才的文章,我在裡面發掘了一個是很重要的「看人」方法:

啤酒測試

每一個 Mixer Labs 有興趣邀請加入的人,他們都會帶他去吃個晚飯、喝點小酒,確認這個人和 Mixer Labs 團隊的文化是契合的。有一次,一個非常非常強的工程師,大概是他們面試過最強的,在幾杯黃湯下肚後,居然講出了一些種族歧視的話,這讓 Mixer 最後決定不要雇用他。

這個方法其實 appWorks 也用過,當我們在找 Associate 時,就請了幾個我們覺得不錯的應徵者去參加 Startup Mixer,看看他們跟創業者們的互動,是不是能夠融入我們所屬的社群。這個過程也幫助我們最後找到了 Joan,將近一年後,事實證明是非常正確的選擇。

所以,我想無論是 Arvin 的看 documents 方法或是 Mixer 的啤酒測試,我看到的是他們對「人」的重視,事實上,大多的時候,「人」是比「才」還重要的。這個問題,我覺得值得大家好好的去想想。而如果你有什麼其他的好方法,也歡迎你留言跟我們分享。

(Image via brandoncwarren, CC license)

最棒的程式碼,不是程式碼

June 9th, 2011

上次聊過工程師的生產力不應該用程式碼來衡量,因為他們的極致生產力,是在少寫幾行程式,而不是在多寫幾行程式。今天剛好又看到兩篇文章,可以用不同的面向延伸、解釋這件事情。

首先,是一位跑去日本教英文老師的前任軟體工程師,發現了寫程式和學語言間的共通性,他說:

這些工程師往往可以輕鬆的通過面試,但當他們真正開始工作,卻讓人大失所望。我讀了很多關於這個問題的研究,但當我越看它,就越發現這些「殘障工程師」,就好像我的英語學生一樣。他們有 5,000 字的詞彙,書裡面的每一個文法都背得滾瓜爛熟,但是就是說不出一句話。

我的理論是,程式其實就跟寫作沒什麼兩樣。多數的程式概念上一點都不難 (跟你想的不一樣),我們搞不好的原因往往只是寫作能力太差。大部分的工程師根本就不是「流暢」的語言使用者,也沒有努力想要讓自己變得流暢。他們不去多讀讀他人的程式,看不懂也不會使用「成語」,更不會「用程式語言來思考」。這些人寫出來的程式很糟,因為他們根本就是電腦語言的三歲小孩,卻試著要寫一本小說。

所以如果你是工程師,多讀讀別人的程式碼,是很重要的,就跟學習寫作一樣。

相反的,如果你的程式想要讓人家讀懂,那 documentation 是非常重要的。GitHub 工程師 Zach Holman 發表了一篇非常棒的文章,詳細解釋了為什麼你要寫文件,怎麼寫。

  1. Documentation 是個人的 — 相信我,你以後一定會回來改這些程式,如果要讓未來的自己更快進入狀況,把事情搞定,今天請你務必把東西寫清楚。
  2. Documentation 是清楚的 — 如果你不把你推出去的程式碼講清楚,那根本是在幫自己找麻煩,以後一定會出現一堆 bugs、困惑的同事,最後搞得自己更累而已。
  3. Documentation 是可以測試的 — 因為你必須要把程式的邏輯解釋清楚,這讓你重新思考自己的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符合原始精神,有沒有更好的方式。為了不在寫文件時陷入無法解釋的難關,這也迫使你簡化每一個功能,把一個複雜的東西切成好幾個功能。
  4. Documentation 是可以比較版本的 — 好的文件可以讓版本間的比較更容易,也讓團隊合作更有效率。
  5. Documentation 是行銷 — 透過好的文件,可以讓下載你軟體的人更容易開始使用,這也大大提升了轉換率。
  6. Documentation 讓你在床上表現更棒 — 這點 Zach 還在驗證,不過他認為建立好的文件讓你很酷,這應該對自信會有幫助。

以上,希望這些觀念可以幫助你們更了解工程師、效率和生產力之間的關係,加油!

(Image via zooboing, CC license)

書上沒寫的領導守則

June 1st, 2011

這個世界上的「管理學」有兩種:一種,是真的帶過團隊、管過公司的領導人分享的實戰經驗;另一種,是學校老師、管理顧問在一旁觀察、然後自行「研發」出來的理論。我沒有說哪裡種比較好,只能說書店裡的管理叢書很多,但是來自真正有帶過兵、打過仗的人的卻非常少。更重要的是好的管理觀念大多是很精簡的,問題是一本書沒有個幾百頁出版社又不會讓你發行,所以即使是來自實戰者的大作,我認為往往只要抓住重點就可以。

今天要分享的就是年營業額 250 億美元,全球員工多達 72,000 人的美國軍用設備大廠 Raytheon 的董事長兼 CEO Bill Swanson (比爾‧史萬生) 所稱「書上沒寫」的管理守則。這些守則很多不是他發明的,事實上,他為了把這些守則寫成一本小冊子還陷入了一些麻煩。但無論如何 Bill 在過去 39 年來在 Raytheon 一路從基層爬到今天的位置,所以我認為這些觀念是不是原創一點都不重要,反而是它們經歷過 Bill 幾十年的實際測試,事實證明是真的有用的觀念和方法才是重點。

按照慣例,有空的人去讀讀原文,以下是我選出認為對創業者重要的,有些並加上自己的意見:

  1. 學會說「我不知道」 — 如果正確使用,你應該會經常說這句話
  2. 「出來」比「進去」難很多 — 看看伊拉克「反恐」戰爭就知道
  3. 如果沒有人批評你,那表示你沒做出什麼事
  4. 試著找出這個世界「缺少了什麼」,大多數的人只看到如何改進既有的東西 — 你沒忘記跑得比較快的馬吧?
  5. 找一個你可以把事實跟他說的夥伴 — 你不能選擇親人,但是可以選擇共同創辦人
  6. 常常檢視你們在做的事情,然後確定帶來的價值是你們想要的,千萬不要陷入「慣性作用」中 — 還記得 KCI 嗎?
  7. 無論是個多小的任務,你都要全力以赴
  8. 堅持到底常常是勝敗的關鍵,最差的就是開了很多專案,然後通通草草執行
  9. 要把一件事情做好,不要等其他人的進度,去追著他們,確定他們會如期完成他們的部分
  10. 你必須要重複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一直到成功說服其他人加入你,或是被說服為止
  11. 溝通必須要「言簡意賅」– 相信我,這是最重要的技能,需要不斷的練習
  12. 養成抓住最核心重點的習慣,任何事情都應該要能用 30 秒快速解釋
  13. 努力確定團隊裡的所有人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或是應該如何預期,千萬避免突如其來的噩耗
  14. 千萬別隨意跟其他人的上司抱怨,一封 CC 他老闆的 email 是非常非常嚴重的事情
  15. 當與外界溝通的時候,記住,你代表著你公司的形象!!!
  16. 當碰到緊急情況時,冷靜才是最重要的技能
  17. 養成習慣作快速且乾脆的決策 — 你只需要 70% 的準確率
  18. 你只會留下 1/3 你讀過的,1/2 你聽過的,但是你會記得 100% 的感受 — 用感性、認同的方式引導團隊更有效果
  19. 一個對你很好,但是對服務生很兇的人,不是一個好人
  20. 千萬別忘了幽默
  21. 請一定要玩得很開心,你的夥伴、客戶,都會被你影響

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

(Image via cobalt, CC license)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