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總體市場」文章

不肖廠商欺騙消費者,該罰?

September 26th, 2013

林志玲代言

今早讀到 NY Times 上一則 Give Yourself 5 Stars? Online, It Might Cost You,我想值得拿出來與大家討論。

這篇報導寫到紐約市當局經過一年的調查,揪出了 19 家雇用網路寫手在 Google、Yelp、Citysearch 與 Yahoo 等網站撰寫不實評論的企業,並且裁定開罰美金 35 萬元。報導並引用了紐約州檢查總長 Eric T. Schneiderman 的發言:

我們查到的行為甚至比傳統的不實廣告還要糟糕。當你看到一個看板廣告,你可以明顯的知道它是一則付費廣告,但在 Yelp 或是 Citysearch 上面,你以為你看到的是真實的消費者意見,那讓 (雇用寫手) 這樣的行為更是容易矇騙 (消費者)… 令人難過的是,必須通過長期的監督,包括由當局與點評網站本身,才能確認某些企業停止對他們的客戶說謊,即便他們宣稱自己服務這些客戶。

這故事聽起來並不新奇,因為同樣正義凜然、消費者權益至上的論述,我們太常在台灣官員的口中聽到。

但這件事情背後有些弔詭的邏輯,我認為值得一起來好好思索一下。

首先,你得先了解這新台幣 1,000 萬的罰款聽起來很多,但事實上是完全不洽當的。19 家 35 萬美金,相當於每家不到 2 萬元,在紐約就是雇用一個基層員工四個月的費用,所以即使對象是中小企業,這個罰款也不是什麼大錢。再來,以紐約司法單位的人事成本,一組人馬一年調查下來,成本絕對遠遠高過 35 萬美金,所以執行這個業務對當地居民而言是社會成本的淨損失。

更重要的是,在這之前所有受到該 19 家企業「矇騙」而「損失」的消費者,並不會因為這個罰款而得到任何補償。在這之後,絕大多數消費者也不會知道這 19 家企業以往有如此「不實」的商業行為。最後,就像文章中說的,當局越抓,廠商的招式就越進化,只會讓消費者更防不勝防。

這帶我們回到我今天想要討論的點,那就是在網路時代,這樣的執法態度與方式是否還合宜。

首先,我們得先想想傳統上我們為何會依賴政府去執行許多消費者保護的業務。在理想的世界裡面,當一個廠商從事不實的商業行為,消費者之間會互相通報,因此我們不需要做任何事情,這家企業就會自動因為不堪虧損而從市場消失。事實上,以往當人們的生活限縮在一個個小鎮時,那是一個非常接近這樣理想的社會。

但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等「大眾媒體」的出現改變了這個平衡,當廠商可以買到這些強力的宣傳管道,他們開始擁有了巨大的發言優勢,大到可以覆蓋民眾的聲音。現代民眾因為生活繁忙而減少的互動,更是讓事情惡化。因此在那樣的時代,我們需要仰賴另一個組織,更有效率的去阻止、打壓廠商的不實行為。自然的,代表公權力的政府就成了最好的外包對象。在那個時空背景之下,政府出手開罰雖然會有主觀判斷失準的風險,也不一定能夠真的迫使不肖廠商退場,但在沒有更好的辦法之下,是當時最適切的解決方案。

而當網路日益普及的今日,媒體生態事實上又大幅改變了。在網路社群上,消費者所擁有的發言管道、聲量與影響力都大幅上升,再加上大眾媒體的式微,結果造成了廠商發言優勢的消失,甚至是淪為劣勢。也因此,廠商必須要收買、假扮成消費者,試圖利用這樣的方式去重新取得聲量。

但這樣的行為是無法長久的,無論是 Google、Facebook 還是 Yelp,每個網路媒體最在意的就是自身的信用,所以即使在沒有人出手干預之下,他們早就會為了不被惡質廠商拖下水,不斷進行自我審查與掃蕩活動。Google 一天到晚打擊黑帽 SEO、Facebook 刪假帳號,都是為了這樣的原因。

當然,他們同樣會面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問題,但如果掌握所有資料的平台業者都沒辦法清掃的角落,用政府的力量去做當然不可能有更高的效率,也因此才會有像紐約市這樣的狀況出現。

所以,在網路改寫媒體秩序的新世界,我認為政府應該減少用傳統高成本、低效益的執法方式去舉發不良廠商。這新的時代,我們應該改用更能 Leverage 網路與社群媒體的策略,舉例來說,同樣的成本,花在宣導民眾更踴躍向平台檢舉不實行銷資訊,發揮的效果絕對比原先大上許多。

無論如何,讓大家知道哪些廠商廣告不實,別再去當冤大頭,才是保護消費者真正的重點啊。

___

當然,用不實廣告欺騙民眾有時候是政府本身,不過那又是另一篇文章了…

公視新聞 —  學者:ECFA 短片有創意 效果有限

歡迎在 Google+ 上追蹤我

(Photo via lge, CC License)

思考 iPhone 5S/5C 的市場策略

September 11th, 2013

iPhone 5S Touch ID

沒有意外的,Apple 於昨晚的發表會上公布了兩支新手機 ── iPhone 5C 與 iPhone 5S,目前為止媒體的反應都頗為正面。但同一時間,AAPL 股價並沒有任何慶祝行情,發表會開始前突然大洩 2.5%,而在發表會後的盤後交易也還在繼續下探。

換句話說,媒體對新 iPhone 的功能組合相當看好,但資本市場對 iPhone 5S/5C 將會為 Apple 財務狀況所帶來的助益卻不太看好。我想這個狀況值得我們花些時間探討。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這次的發表會,我會建議你先欣賞一遍,或者掃過 TechCrunch 的 Live Blog,再來讀這篇文章,會比較了解我的思考基礎。

iPhone 5S 與 5C 的比較

Apple iPhone 5S/5C Comparison Chart

在我看來,iPhone 5S 與 5C 在特色上有五個主要的不同點,包括:外殼、Touch ID 指紋掃描、CPU、動態記錄處理器,以及色溫閃光燈,其中尤其 Touch ID 與 True Tone 我認為是非常大的賣點。

在定價策略上,在五大特色上扣分的 5C 在北美的合約價 5S 低了美金 $100 元,16GB 的入手價是 $99。在香港,空機的價格則是 HK$ 4,688,換算成台幣也就是約 NT$ 17,900。

Touch ID

Touch ID

在 Apple 這次發表的所有特色中,Touch ID 是我最欣賞的。對使用者而言,它解決了包括螢幕解鎖、App Store 購買等多個麻煩的密碼輸入過程。觸碰 Home Button 對使用者而言也是一個非常習慣、非常直覺的動作,無需另外教育。從影片看來,Touch ID 比傳統的指紋掃描更為靈活,不強求「全指紋」的 ID,只需要手指某部分的紋路就可以完成解鎖。最後,在外觀上,Touch ID 也巧妙的隱藏在 Home Button 裡面,一點也沒有破壞外觀的整體性。

除了對使用者的價值,Touch ID 同時也是個非常聰明的競爭策略。指紋掃描雖然不是什麼新技術,但應用在智慧手機上卻要非常高度的軟硬整合,所以如果它變成消費者普遍想要的功能,則 Android 陣營要追上將會相當的辛苦。

True Tone Flash

True Tone Flash

True Tone Flash 則是另一個非常令人激賞的新配備,它解決了傳統 LED 閃光燈由於色溫的限制,總是無法拍出好照片的問題。這也是需要高度的軟硬整合,以及強大的影像運算引擎,這兩者都會讓消費相機廠商追趕得非常辛苦。

M7 Motion Coprocessor

iPhone 5S 還內建了 M7 Motion Coprocessor,會在背景不斷的記錄使用者的運動狀態,並且開放 API 給 Apps 使用這些資料。這會讓蘋果對它使用者的活動情境有更高的掌握,但同時間包括 Misfit Shine 在內許多穿戴式感測器,都得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

免費贈送 iWork、iMovie、iPhoto

此外,顯然是受到 Google 免費的 Docs、QuickOffice 等生產力 Apps 的壓力,Apple 這次也把原來最高要賣 $19.99,五個加起來總共 70 元美金的軟體開始隨新機免費附贈,我認為這也是相當有殺傷力的策略選擇,而最重要受傷的應該是微軟。

定價策略

不過,這次 Apple 做出了這麼多個犀利的產品策略選擇,我認為最後卻敗在了一個半調子的定價策略。

如果 iPhone 5C 存在的意義是要幫助 Apple 向下延展至中階的市場,則它的價格實在訂的太高。當然,在北美市場,100 美金的入手價已經比 iPhone 5S 的 200 美金低上一半,但事實上以北美的生活水平,我認為這 100 元的價差幾乎不會影響消費者的決策。相反的,他們更有可能因為「不需要」5S 的種種進階功能,反而讓 Apple 少賺了 100 美金的營業額。

事實上,如果考慮到 32 GB 5C 與 16 GB 5S 的價格是一樣的,那又會更讓市場對 5S 與其嶄新功能的價值感到困惑。

當然 5c 的定價策略背後是有原因的,蘋果不可能讓它的新手機起賣合約價是 0 元,所以 99 元是唯一合理的選擇,再加上北美 450 元的電信商補貼,所以 iPhone 5C 的空機價就變成了 549 美金,也因此換算成台幣就是約 18,000。

回到空機市場,16GB 5C 換算成台幣的要價將高達 $17,900 左右 ,這相對於小米這些競爭者簡直沒辦法在同一個區間比較。也因此,5C 最後很有可能會侵蝕更多 5S 的銷量,而沒辦法打擊到太多中階的競爭對手。且蘋果讓 5C 早 5S 一個禮拜上市的決定,我認為也會讓 5C 侵蝕 5S 的情況更為顯著。

當然目前為止我們還不知道 5C 與 5S 的毛利空間,但從兩者間的差異來看,5C 的毛利大概很難比 5S 為高。

所以,綜合以上的種種因素,我想大概可以解釋這次發表會後,會呈現媒體普遍正面,但資本市場卻反應負面的結果。當然 5S 與 5C 最終的銷售狀況還需要觀察,不過希望今天的分析有提供給你一些值得思考的點。

___

歡迎在 Facebook 追蹤我的分享

(Photos via Apple)

網路興起帶來的「人才微笑曲線」

August 28th, 2013

Human Capital Smiling Curve

紐約時報社論近日刊出 MIT 經濟學教授的一篇「How Technology Wrecks the Middle Class」,翻成中文就是科技如何造成中產階級的沈淪,非常值得所有人深思。

這個現象用施振榮先生的「微笑曲線」最容易解釋,因此我隨手畫下了上面這張圖。要了解這張圖,我們得先看看在現代網路與科技普及之前,20 世紀工業革命的年代,市場對於人才的需求狀況。

Human Capital Demand during Industrial Revolution

位於最左上的,是需求量最大,但單位產值 (通常會反應在時薪) 最低的重複性勞動,例如:生產線上的作業員、零售店員等等。緊接著是單位產值稍高,需求量稍低的多樣性勞動,例如:工頭、工廠領班、倉儲揀貨員等等工作。接著是辦公室裡面的基層,需求再更少的文書作業人員,例如:業務助理、總機、行銷專員、零售結帳人員等等。最後是需求最少,但單位產值最高,位於最右下方的各種「設計」人員,例如:產品設計、程式設計、創意總監、行銷總監、業務總監等等。(原來「勞動」的相對應該是「腦力」,但這些高階白領事實上並不是不動手的,他們必須把想法化諸為商品、軟體、文件、計畫、活動等「實物」,因此我決定把這樣的活動稱為「設計」。)

工業科技的發達與勞動成本的逐漸上升,首先大量減少了「重複性勞動」人才的需求,這些工作在現在與未來將陸續被被機器取代。但機器的特色是它們很能夠做邏輯性、重複性的事務,但暫時無法克服多樣性的工作內容,再加上網路的發達,所以繞過了多樣性勞動,它們接著開始接管「重複性文書」的工作,因此創造了所謂的「人才微笑曲線」。

像 Amazon、阿里巴巴、PCHome 等「電子商務」公司就是最好的例子,這些現代化 EC 企業裡面幾乎只有「多樣性勞動」與「設計」兩種人才。在前端的是程式、行銷、商品等廣義的設計人員,他們主要的工作是靠著思考與落實不斷讓網站系統、推廣活動與商品組合維持在最佳狀態。在後端的是倉儲內揀貨、出貨,以及在 Call Center 的客服人員,他們主要的工作是滿足 (Fullfill) 多變性的顧客需求。前端設計人才的工作表現會大幅影響企業的價值產出,因此他們的單位薪資相對高很多。後端的多樣性勞動對企業的產值影響較小,可取代性大,因此他們的單位薪資也相較低很多。

而一般零售普遍的店員、結帳人員、業務助理、商品助理等重複性勞動與文書人才的需求,在現代化電子商務企業中大大的減少。如果再看 Google、Facebook、愛情公寓、Candy Crunsh (King.com) 這類的「純網路」公司,那狀況又要比電子商務企業還要更極端,它們完全不需要揀貨與出貨人員,有些甚至連客服人員都省下了。

這就是網路普及,電子商務興起之下,人才市場正在發生的巨大質變。如果你是網路企業,必須認知到廣義的「設計」人才將會持續短缺,必須要早點著手建立組織內的培訓能力。如果你是人才,不希望以「勞動」為職,則必須好好思考往哪一種設計領域發展,才能在微笑曲線下的新人才市場,佔有好的一席之地。

___

歡迎在 Facebook 追蹤我的網路產業觀察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