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總體市場」文章

這些不是 Apps…

November 17th, 2011

繼續昨天的「製造業思維」話題,前兩天在信箱裡收到了一封我在行動軟體 OEM 公司上班朋友寄來的信:

Dear Jamie,

My customers are looking for some apps: Spotify, Napster, Rhapsody, Sirius XM, Vimeo, NBA, HBO GO, Twitter. Do your companies build similar apps?

XXX

先說,我跟這個朋友很好,而他也只是在幫他的客戶找解決方案,所以這整件事情並沒有誰對誰錯。但我想要點出的是當你發現硬體產業這麼方便的把「Component Sourcing」(找零件) 的方法直接套在找 Apps 上,這會讓人非常擔心他們對「網路產業」的理解程度,和他們能不能真的好好利用一個 App Ecosystem 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這些不是 Apps

首先,上面提到的這些根本不是 Apps。Spotify, Napster, Rhapsody, Sirius XM, Vimeo, NBA 和 HBO GO 都是「內容服務」,Twitter 則是「社群服務」,它們只是透過 Mobile Apps 來當作其中一個接觸消費者的管道。除了 Apps,這些服務都有自己的網站,Sirius XM 甚至有「衛星收音機」服務,而 NBA 更是有「實體運動比賽」,Twitter 則有自己的生態圈。簡單的用一個「App」就框住這個服務,就好像說 7-Eleven 的一家門市就是它的全部一樣。

更不是 Components

更重要的是,這些「S-Apps」(Services as Apps — 偽裝成 Apps 的網路服務) 也不是 Components。零件包在你的手機裡面,對於消費者而言是隱形的,但 S-Apps 卻是站在你手機前面,天天與消費者互動。很多時候,他們甚至忘了在用的是哪一支手機,因為 Apps 的體驗都是一樣的。Apps 的壽命也比你的裝置長,消費者每兩年換一次手機,但是拿到新機的第一件事情,一定是裝上 Facebook、WhatsApp、Viber、Skype、Google+、Twitter 等這些他們慣用的服務。不相信你可以試試看賣給消費者一支不支援 Facebook 的手機,看看你賣得動賣不動。

獨特的服務

而或許對你來說,同種類的 Apps 「看」起來都差不多 — Facebook & Google+, Twitter & Weibo, Kindle & iBooks, Spotify & KKBox,反正功能都大同小異。但你必須要知道,對於消費者來說,這些都是獨特、不同的服務 — 否則 Google+ 也不用這麼辛苦說服大家拋棄 Facebook 了 (你可以想像 Google 如果說:來嘛,改用 Google+ 嘛,反正和 Facebook 都是差不多的啊!– 這行銷方式有可能會 work 嗎?)。所以「Similar Apps」的這個說法更是令人心寒,因為那是對於消費者需求的一種漠視,一種把每個服務間的差異性直接和 component 間的差異性劃上等號的驕傲心態。

而這,就是我最擔心的。我們的整個產業、整個社會,埋頭在「製造思維」中,卻沒有發現這個世界已經變了。科技業其實早已不再是科技業,網路的蓬勃發展,早已讓科技變成躲在幕後,輔助服務提供的管道 — 請問,今天還有任何消費者是為了「使用尖端科技」而買電腦的嗎?當然沒有。他們買電腦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上網。

因此,說穿了,所謂的 Mobile Internet 或是 App Economy,其實只不過是「零售、服務業網路化」的最新一個章節罷了。所以各位,別再想 Apps 了,在那之前,想想消費者需要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服務吧。

(Image via jorgeq82, CC License)

台灣真正需要的轉型:製造導向→市場導向

November 16th, 2011

Google 的執行董事長 Eric Schmidt 上周旋風來台,在《天下雜誌》的安排下給了一個半小時的演講,接著與施振榮先生進行了一場近 1 小時的對談。這場演講和會談的內容,是炒老梗還是炒新聞,Schmidt 這時候來台灣做這件事,到底是什麼目的,大家已經有很多討論,我也就不再贅述。

今天我更想討論的是昨天晚上 Jeremy Yuan 在 TechOrange 貼出的文章:施密特真的想說的是:台灣軟體轉型應該要更積極?

文章中,Jeremy 說到:

老實說,我很驚訝,面對施密特,台灣這裡的對談者會是施振榮。在發展硬體品牌上,施先生絕對擁有相當崇高的開創性地位,但是面對新的網路世界,他承認臉書或是 Google+其實更屬於他的孩子或孫子輩的產物。除了施先生之外,台灣沒有其他可以和施密特談網路發展的人嗎?

不談施先生當天的回應, 我其實懷疑更關鍵的問題是,台灣媒體沒有網路業的分析的能力。

沒錯,回來台灣一年半,我發現台灣最嚴重的問題,是產業、創投、媒體和社會的「數位落差」– 大多數人對網路業無法理解、無法分析、無法化為己用的程度,已經到了讓人擔心的程度。

不,網路不是科技的延伸

由於台灣在硬體的強勢,於是有一種氛圍,讓大家方便的把網路想像成這裡製造的科技產品的延伸,所以施振榮先生只要專心做電腦,至於 Facebook/Google+,留給他的兒子、孫子去用就可以了。但這種邏輯的謬誤,就像建設公司把新光三越視為是大樓的延伸,水泥公司把公路交通視為是高速公路的延伸一樣,從根本,就搞錯了產業的分別。

網路不是馬,它是一台車子

但網路究竟是什麼,它其實很難比喻。就像 Henry Ford 當初無法向只懂騎馬的消費者說明車子是什麼一樣,網路,對大多數人而言,是前所未見的東西。網路是媒體、也是通路,它是工廠、但也是市場,是生產者聚集的地方、卻也是消費者聚集的地方。它是溝通工具、卻也是交易工具。它讓你接受資訊,卻也讓你發布資訊。它讓你作銷售,卻也能做客服。它是什麼?是人類史上從來沒有發生過的東西,網路,它就是網路。

消費版塊的快速位移

更重要的是,網路開始普及的 16 年來,越來越多消費者不再「騎馬」了,他們越來越依賴「網路」這台車子,從新聞/資訊來源、溝通工具、購買行為、甚至是社交行為、個人品牌,通通一個個被搬上了網路。於是種種「馬產業」,一個個開始下滑。他們不是不想掙扎,但很可惜的,把馬做成「馬車」,一點幫助也沒有。

不懂市場

但更深究原因,我認為是幾十年來,台灣的產業 (甚至是包括媒體) 長久處在「產銷分工」的架構下。大家太習慣有外國客戶 (總編輯) 來跟我們說「消費者」要的是什麼,太習慣只要做到 spec 比別人好,價錢比別人平,產品就會賣的簡單邏輯。至於到底是哪些消費者在買我們的產品、買了之後做什麼用、用了多久、以後還會不會買、會不會跟他的朋友推薦,好像不干我們的事情一樣。

問題是,這些種種對消費市場、消費心理的理解、解構、重組、利用、優化,正是網路產業的核心,也是網路公司賴以生存,甚至是決定勝敗的關鍵。說穿了,網路業根本不是科技業,網路業是利用科技去探索消費者內心的渴望,再推出產品、服務去滿足這些渴望的消費產品行業。Twitter 就是最好的例子,從純粹的角度,它一點也不「創新」,一點「技術門檻」也沒有,但因為它滿足了消費者追蹤名人的渴望,因此得到了全球 2 億用戶的熱烈使用。

所以如果你用製造業的腦袋,整天只想著規格、產能、良率、成本、BOM 表,怎麼可能有辦法理解網路?我們可以聊再多軟體、聊再多 App 經濟圈,但直到大多數科技人、媒體朋友,能夠換一個「市場導向」的大腦前,這些對話大概也只是雞同鴨講罷了。

老話一句:別再悶著頭做產品了,在那之前,先好好去了解消費者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吧!

(Image via sudhamshu, CC License)

時報商學院【趨勢講堂】第五、六講 — Netflix 的 Pivot 與台灣的 App 經濟圈發展

November 11th, 2011

最近和時報出版旗下「時報商學院」在進行一個新的實驗,他們固定每兩周來找我聊天一次,由主編鄭真發問任何關於創業、網路、軟體的主題,然後我們就這樣閒聊一個小時。回去之後,他們會把側拍的影片剪輯成容易容易消化的版本。我們想這樣累積了一段時間後,再看看能不能產出更有趣的東西。

第五講:Netflix 的 Pivot 和它與媒體行業的關係

這一集我們聊聊 Netflix 近來在執行的 Pivot,為什麼會造成股價當場躺平。從那裡我們又檢討了「股東 (Stockholder) 價值最大化」這個 MBA 的核心觀念,以及它與「Stakeholder」 價值最大化的不同。接著又延伸到了傳統媒體網路化,所面對的種種問題。

第六講:台灣該如何發展 App 經濟圈

這一集我們聊到了台灣發展 App 經濟圈,有什麼優勢、有什麼劣勢、需要什麼幫助。一般大學的育成中心,有什麼結構上的問題,為什麼沒辦法有效的幫助這些創業者。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