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Ecosystem’

AppWorks 的真正價值

May 27th, 2015

AppWorks Accelerator

近期 AppWorks 正在招收 AppWorks Accelerator Class #11 團隊,因此我常在文章後附上短語邀請大家來申請,結果收到很多讀者來信詢問關於申請的問題。我想今天讓我用一篇文章,把 AppWorks Accelerator 介紹得更清楚。

什麼是 AppWorks Accelerator?

AppWorks Accelerator 是一個為期半年的免費創業加速計畫,每屆招收 25 支最具潛力的新創團隊加入。

加入之後,半年的時間內,你可以無限制的使用 AppWorks 位在台北市信義區的 250 坪辦公空間,享用人體工學座椅、高速無線網路、影印傳真、會議室等設施,完全沒有人數、時間的上限。

此外,每個星期都會有以下的固定活動安排:

  • Monday Weekly Demo ─ 向同學們更新你的進度,取得回饋
  • Training Tuesday ─ 學習 App 發佈、數據分析、廣告優化等網路業關鍵能力
  • Wednesday Speaker Series ─ 邀請一位成功創業家來分享他的經驗
  • Friday Happy Hour ─ 星期五傍晚的啤酒、比薩派對

以及以下經常舉辦的活動:

  • Office Hours ─ 與 AppWorks Partners、Mentors 進行一對一顧問
  • Workshops ─ Amazon AWS、Google、Facebook 等平台原廠提供的教育訓練
  • Reunions ─ 邀請先前畢業的校友創業家們回娘家,分享他們的經驗

還有最重要的兩個里程碑:

  • Mentor Day ─ 向 40 位 AppWorks Mentors 介紹你的產品,贏得他們的幫助
  • Demo Day ─ 向 1,000 位投資人、媒體、業界代表介紹,贏得合作機會

以上的服務,對於加入 AppWorks 的團隊完全免費,不硬性要求任何股權、未來營收、優先投資的回饋。[1]

但免費得到上述這些服務、機會,我認為,不是 AppWorks 的真正價值。

對於創業者而言,AppWorks 的真正價值是:

不再孤獨

幾個人在外面創業,事實上是很孤獨的。不僅顧客、合作夥伴經常忽略你的存在,身邊的親朋好友,也往往無法理解你正經歷的壓力與痛苦。在 AppWorks,所有同學校友、Mentors、AppWorks Partners,通通都是創業者。大家不會因為你還沒成功,就瞧不起你,更會在你低潮失意的時候,拉你一把。

靈感

AppWorks 校友網路累積有 226 個團隊,大家都在電子商務、遊戲、廣告、行動、物聯網、O2O 服務等各種垂直領域努力尋求突破。當一個團隊在他的垂直找到了一個有效方法,往往就會立刻成為其他校友的靈感,可以拿來稍稍變形後,應用在各自的垂直上面。

同儕壓力

有運動經驗的人就知道,有同儕在旁邊可以互相比較時,最能激起自身潛力。在 AppWorks,無論你在任何領域,都有不少一流的團隊可以彼此砥礪。[2] 我們的經驗是,這是讓許多 AppWorks 創業者們每天醒來更努力積極的最重要原因。

開門

當創業者要拓展業務時,最常發生的事情就是不得其門而入。直接暴力 Cold Call,不但難以找到關鍵的決策者,找到之後也不容易贏得對方信任。AppWorks 的 450 位校友網路,在這個時候就可以適時扮演綠色通道的角色。無論你的目標是哪家企業,幾乎都找到 AppWorks 的校友、校友的朋友,曾經、或正在該企業工作,提供你好的內部資訊,以及最珍貴的直接介紹。

平台資源

每個加入 AppWorks 的新創團隊,都會得到價值上千萬台幣的 Amazon AWS、Google Cloud、Microsoft Azure / BizSpark、PayPal、IBM SoftLayer、UserVoice 等等平台提供的免費資源。這不是 AppWorks 厲害,而是集合大家力量的結果。事實是這些大廠雖然都想吸引快速成長的新創來使用,但一個小團隊在外面,很難被他們注意到。當 AppWorks 集合了大家的力量,就能跟這些企業談一個統一的 Package,最終讓每個校友都能享受到這些福利。

人才

新創團隊徵才,非常、非常沒有效率。通常主動聯絡 100 位 104 求職者,才能有幾位來面試。面試 20、30 位,也才能有 1 位來上班。換句話說,必須耗費數百小時,才能得到一位人才。在 AppWorks,我們花很多力氣幫 AppWorks Startups 解決這個問題,不僅定期舉辦線上聯合大徵才,也定期與台大、政大等一流學府舉辦新創專場的徵才博覽會,大大降低新創團隊沒有專職 HR 人員的求才痛苦。

募資

最後,新創團隊找創投,也是極度沒有效率的事情。要大量的與創投認識、交流,花很多時間互相理解,最終才能得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投資人。在 AppWorks,除了我們自己就可以扮演你的投資人,在 Demo Day,你也可以大量的認識創投。此外,你也可以從 450 位校友與這些創投互動、合作的經驗,去更了解他們,更早、更準確的判斷,他們與你的適合度。

誠意推薦你加入 AppWorks

因此,如果你在創業 (或是想要創業),AppWorks 這個生態系,就是為了你而建造的。我誠意的推薦你來加入,也期待能在過程中,給你最大的幫助。

開始申請 AppWorks Accelerator Class #11

___

[1] 你一定會問,那 AppWorks 賺什麼錢?AppWorks 的商業模式是傳統的創投,目前管理共新台幣 18.2 億的創投基金,每年可收取固定的 2.0-2.5% 管理費用,以及投資回收後的約 20% 績效獎金。我們用管理費產生的現金流去支持 AppWorks Accelerator,只要 Accelerator 能產生出少數 IPO-able (有機會掛牌上市) 的企業,且因為在加速過程中與 AppWorks 建立起的信任,願意讓 AppWorks Funds 投資,則最終產生出來的獲利,就會讓創投基金股東們願意繼續支持 AppWorks,讓 AppWorks Accelerator 可以生生不息的免費提供下去。

[2] 尤其是當畢業後繼續留在 AppWorks Coworking Space

創業巨大成功的關鍵

May 7th, 2014

When the moon brakes down

要創辦一家長期成功的偉大企業非常難,有多難?在北美,每年約有 1,500 百家新創科技公司得到創投的投資,但最後能跨越 IPO 門檻卻只有 8-10 家。換句話說,即使是得到創投支持的一流創業者,最後能達到上市這個里程碑的也不過 0.7%。

所以除了團隊本身很強,且能夠得到資本的支持外,從創業到偉大之間,還存在著巨大的落差必須被弭平。十多年自己創業,並且觀察別人創業下來,我認為以下幾個要素是弭平這個巨大落差最重要的關鍵:

1. 年份

就像紅酒要好喝,年份往往比酒廠重要一樣 (註),每個創業題目也都有它的最佳年份。科技的突破、環境的成熟、市場的開放 –– 所謂的 Paradigm Shifts,總會突然讓某種產品與商業模式的成功機率激增。1980 前後幾年是 PC 相關創業最好的年份、2004 前後是社群與智慧手機,在台灣還有平台電商、2005 是視頻、2008 是社群遊戲與垂直電商、2009 是團購與閃購、2010 是行動社群、2012 是行動遊戲,而這兩年則是行動電商。

理論上在某個題目成熟的幾年前提早開始是沒有問題的,如果你能在外海省吃儉用蹲著等到浪來。只可惜創業者通常也是沒耐心者,因此往往在 Paradigm Shift 大幅發生前就把資源耗盡,或是過分投入在一個錯的方向上,導致浪來時無法快速轉向,最後把先機白白送給後進者 –– 在 2007 之前遙遙領先,卻在接下來三年把寶座拱手讓給 iOS & Android 的 Windows Phone 就是最好的例子。

2. 中心思想

在某個題目成熟的年份一起出發追逐它的同梯,最終只會有一組拔得頭籌。團隊的組成與規模能隨著成長與時俱進,做事有方法且效率高是最基本的。但能夠登峰造極的團隊,我認為背後真正的差別在於一個超凡且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中心思想」。Amazon 的中心思想是用 7-10 年的時間做別人做不來的事、Google 是不做邪惡之事並整理全球的資料供眾人取用、Apple 是做科技界的 Mercedes-Benz。

有了優異的中心思想,才能吸引到價值觀相投的人才,逐漸孕育出一組能長期獲勝的企業 DNA,因此最終有機會偉大。

3. 環境

在生物學上,同樣的 DNA 到了不同的環境,就會有不同的表現。在企業組織上,我認為也是一樣的邏輯。好的中心思想能幫你吸引價值觀類似的高手與合作夥伴,但如果所處的生態系缺少這些物種,那麼中心思想再好也是白搭。另一方面,如果環境中有強而有力的競爭對手,或是隨時可能來襲的既得利益者,那也會激發優秀團隊更多的潛能。這也是為什麼 Facebook 要大老遠從 Boston 搬到矽谷的原因,如果當年 Mark Zuckerberg 沒有孟母三遷,今天的社群王者恐怕不會是他。

4. 一口氣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團隊,更沒有完美的創業歷程。幾乎可以保證的,每條成功道路上一定會出現好幾個重大挫折,考驗著挑戰者的決心。絕大多數心臟小的人的確會放棄,但少數沒有放棄的人,我的經驗是,並不只是心臟比較大顆。沒有放棄的人,往往是一口氣嚥不下去。讀讀他們的故事,你會發現一定有像是小時候窮被親戚瞧不起、到都市念書淪為次等公民、前份工作的成績不被董事會重視,甚至是創業之初受到了大傢伙的侮辱這些劇情。而那口必須要爭的氣,就是支撐他們遇神殺神,見佛殺佛,不斷前進下去的真正動力。

5. 鐘擺

雖然不會有完美的組織,但一個組織不能停止追求完美。有時候,進步是把成功經驗在組織內擴散,而另一些時候,進步需要靠失敗的震撼,讓組織在教訓中成長。能夠出類拔萃的企業,我認為,領導者勢必充分掌握了鐘擺原理,能夠有節奏的施以炙燄與寒冰,從中淬鍊出組織越來越高的鋼性。

6. 再創業

無論年份再好,執行再成功,一個題目總有到頂的時候。優秀的創業者能夠做到一個題目的冠軍,但頂尖創業家在聲勢正好之時,早已經開始二度、三度創業。無論是 Facebook 的行動大 Pivot、Google 的 Android 策略,都是他們能繼續偉大很久的原因。

___

除了不能給你一口氣之外,歡迎來 AppWorks Accelerator 找其他五個關鍵要素

註:1. 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年份的影響已經較不顯著;2. 對於請酒、送酒的人,品牌與價格當然就很重要,因此會有那麼貴卻沒有好喝多少的紅酒存在

(Photo via robbie73, CC License)

這些不是 Apps…

November 17th, 2011

繼續昨天的「製造業思維」話題,前兩天在信箱裡收到了一封我在行動軟體 OEM 公司上班朋友寄來的信:

Dear Jamie,

My customers are looking for some apps: Spotify, Napster, Rhapsody, Sirius XM, Vimeo, NBA, HBO GO, Twitter. Do your companies build similar apps?

XXX

先說,我跟這個朋友很好,而他也只是在幫他的客戶找解決方案,所以這整件事情並沒有誰對誰錯。但我想要點出的是當你發現硬體產業這麼方便的把「Component Sourcing」(找零件) 的方法直接套在找 Apps 上,這會讓人非常擔心他們對「網路產業」的理解程度,和他們能不能真的好好利用一個 App Ecosystem 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這些不是 Apps

首先,上面提到的這些根本不是 Apps。Spotify, Napster, Rhapsody, Sirius XM, Vimeo, NBA 和 HBO GO 都是「內容服務」,Twitter 則是「社群服務」,它們只是透過 Mobile Apps 來當作其中一個接觸消費者的管道。除了 Apps,這些服務都有自己的網站,Sirius XM 甚至有「衛星收音機」服務,而 NBA 更是有「實體運動比賽」,Twitter 則有自己的生態圈。簡單的用一個「App」就框住這個服務,就好像說 7-Eleven 的一家門市就是它的全部一樣。

更不是 Components

更重要的是,這些「S-Apps」(Services as Apps — 偽裝成 Apps 的網路服務) 也不是 Components。零件包在你的手機裡面,對於消費者而言是隱形的,但 S-Apps 卻是站在你手機前面,天天與消費者互動。很多時候,他們甚至忘了在用的是哪一支手機,因為 Apps 的體驗都是一樣的。Apps 的壽命也比你的裝置長,消費者每兩年換一次手機,但是拿到新機的第一件事情,一定是裝上 Facebook、WhatsApp、Viber、Skype、Google+、Twitter 等這些他們慣用的服務。不相信你可以試試看賣給消費者一支不支援 Facebook 的手機,看看你賣得動賣不動。

獨特的服務

而或許對你來說,同種類的 Apps 「看」起來都差不多 — Facebook & Google+, Twitter & Weibo, Kindle & iBooks, Spotify & KKBox,反正功能都大同小異。但你必須要知道,對於消費者來說,這些都是獨特、不同的服務 — 否則 Google+ 也不用這麼辛苦說服大家拋棄 Facebook 了 (你可以想像 Google 如果說:來嘛,改用 Google+ 嘛,反正和 Facebook 都是差不多的啊!– 這行銷方式有可能會 work 嗎?)。所以「Similar Apps」的這個說法更是令人心寒,因為那是對於消費者需求的一種漠視,一種把每個服務間的差異性直接和 component 間的差異性劃上等號的驕傲心態。

而這,就是我最擔心的。我們的整個產業、整個社會,埋頭在「製造思維」中,卻沒有發現這個世界已經變了。科技業其實早已不再是科技業,網路的蓬勃發展,早已讓科技變成躲在幕後,輔助服務提供的管道 — 請問,今天還有任何消費者是為了「使用尖端科技」而買電腦的嗎?當然沒有。他們買電腦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上網。

因此,說穿了,所謂的 Mobile Internet 或是 App Economy,其實只不過是「零售、服務業網路化」的最新一個章節罷了。所以各位,別再想 Apps 了,在那之前,想想消費者需要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服務吧。

(Image via jorgeq82,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