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本網誌: Facebook, Google+, 電子報, RSS

創業者,請讓我幫助你

April 23rd, 2014

Jamy Lin, i-Part at AppWorks Speaker Series

久等了,AppWorks Accelerator Class #9 現在正式開始接受申請。

申請期間從現在起至 2014 年 6 月 9 日為止,這次仍然要招收 25 支最有潛力的創業團隊,免費進駐 AppWorks 半年,接受我們最用心的輔導。

誰該來申請?

四年、八屆下來,我們幫助了超過 150 個新創團隊,近 400 位創業者。根據過往的經驗,我認為有以下需求的創業者,最能從 AppWorks 得到價值:

  • 有初期商業模式,但需要調整成更能規模化的結構,並取得資本與關鍵夥伴的支持
  • 有產品,但需要更多尋找 Product-Market Fit 的線索,以及好的行銷觀念、方法
  • 有硬體產業背景,想要發展軟硬整合產品,需要取得網路行銷與軟體的 Know-How
  • 有傳統產業背景,想要發展電子商務,需要取得網路產業的 Know-How 與夥伴
  • 小團隊在外創業,對於市場資訊、行銷、公關、人才招募等常力有未逮
  • 厭倦創業的孤獨,想要有一群能夠理解你處境的創業者朋友

AppWorks 如何幫助你?

在 AppWorks,你主要可以得到以下五種人的幫助:

  1. AppWorks 合夥人
    • 從 AW#9 開始,每個進駐 AppWorks 的新創團隊都會有一位主要負責合夥人
    • 創業團隊通常透過 Office Hours 得到合夥人的一對一顧問
    • 曾經擔任蕃薯藤營運長的 Nice (程九如) 主要提供創業策略、態度與市場知識
    • 生醫電子博士 IC (詹益鑑) 主要提供軟硬整合相關輔導
    • 有 11 年創投經驗的 Joseph (詹德弘) 主要協助創業團隊規劃財務與募資
    • 我通常幫助創業者思考產品、行銷、策略、合作夥伴,以及提供產業情報
  2. AppWorks Mentors
    • AppWorks 約有 30 位 Mentors,都是網路業界第一線的頂尖創業者
    • 每週三早上的 Speaker Series,都會有一位 Mentor 來演講,分享他的創業歷程
    • 在第二個月的 Insider Day 活動中,許多 Mentor 將會勾選他有興趣輔導的團隊
    • 與 Mentor 配對後,創業者即可以私下與他預約 Office Hours
    • 未配對的 Mentor,AppWorks 仍可以協助創業者預約會議
  3. AppWorks Network
    • AppWorks 校友網路約有 150 個新創公司,350 位創業者
    • 網路的垂直領域,幾乎都有 AppWorks 校友正在其中營運,可供請教
    • AppWorks 校友組織了 appPublisher、Smart Things 等俱樂部,每月聚會交流
    • 在 AppWorks 社團內貼文要求介紹關鍵夥伴,或是打聽產業資訊,通常在 24 小時內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答案
  4. AppWorks Fund 的投資人
    • 本善基金投資人包括國泰金控、群聯電子、聯合報系,以及 CID (華威國際) 等
    • 國泰金控有銀行、保險、證券等業務單位可合作,也可提供信用卡收單等服務
    • 群聯電子是全球 SSD/eMMC 大廠,與許多 AppWorks 軟硬整合團隊有合作
    • 聯合報系旗下有媒體、電子商務,可以提供公關與業務等支持
    • CID 華威國際是台灣頂尖的創投機構,可以提供最專業的資本市場接軌
  5. AppWorks 平台夥伴
    • 包括 Amazon Web Services、Microsoft、Kii 與中華電信等
    • AWS 透過 AWS Activate 計畫提供每支 AppWorks 團隊數千美元的免費 Credit
    • AWS 同時也透過 AWS Clinic 每兩月派系統架構師駐點提供 Office Hours
    • Microsoft 提供 Windows 8 開發機、Azure 雲端平台等
    • Kii 提供 Kii Cloud 雲端平台
    • 中華電信提供 Hi Cloud 雲端平台,並提供 AppWorks 團隊相當高額的免費 Credit
    • 另有 Google、Facebook 等平台夥伴不定期舉辦 Workshops

這些對於創業者非常有幫助的夥伴,都是我們過去四年花了非常大的努力,一個一個的拉到 AppWorks 生態系裡面,因此進到 AppWorks 的創業團隊,可以不用重複同樣的力氣。

更多加入 AppWorks 的好處,與 AW#9 的詳細申請資訊,可以在 AppWorks Accelerator 的介紹頁面裡找到。

誠摯的歡迎你提出申請,讓我與 AppWorks 有機會幫助你。

 

三四五對不起七八,但你不必對不起自己

April 22nd, 2014

Sunflower

那些二、三十歲的七八年級台灣年輕人,對目前台灣掌握權力及財富的三、四、五年級生早已極度不滿,過去這些七、八年級生一直活在上一輩的陰影中,也容忍了社會對他們汙名化的描述,而現在他們對台灣的現行體制已經徹底失望,決定要起身行動,作出改變

何飛鵬:七八顛覆三四五

如果這次的太陽花運動展現了任何事情,那就是傳統媒體、工商團體等社會資源雖掌握在三、四、五手上,但網路足以與之抗衡,甚至徹底顛覆他們,且三四五完全無力招架。

我深深認為,要改變台灣現狀,幫年輕人找到舞台,為這個社會注入新的正向能量,找到未來的國際競爭力,發展網路相關產業是重要的關鍵。

網路的顛覆才剛開始

很多人會說,網路不是已經發展很久了。的確如此,但以宏觀的角度去看,這個產業對人類社會的顛覆,才剛剛開始而已。舉例來說,台灣每年的零售總額有 3.5 兆左右,雖然電子商務行之有年,但也僅僅佔這個數字的 8-10% 而已。過去電商被 PC 綁在桌面,但現在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它終於有機會無時無刻、隨時隨地的進入我們的生活。

想像 20 年後的世界,所有交易勢必全面電子化,而電商在其中將扮演關鍵的核心的角色。也就是說,即使台灣的零售未來都不成長,電子商務 20 年內將有 10 倍的成長空間。今天台灣的電商產業能夠支持 PCHome、Yahoo 購物中心、Momo 購物等至少 3 家年營收百億等級的企業,明天這個數字可能要增加到 30 家。

電商正在取代貿易的地位

此外,過去人們靠著貿易來流通全球的商品,但現在人們靠著電商去買外國的東西。過去貿易強大的國家,可以產生大額的出超,貢獻經濟成長。現在開始電商強大的國家,才能夠有這樣的地位。因此過去許多三四五提著一卡皮箱做跨國貿易,找到了他們的舞台,也貢獻了台灣的經濟奇蹟。但現在的七八,舞台將從皮箱換成電腦,事業將從貿易喚為全球性的電子商務。

加入網路產業

當然加入網路產業不是解決年輕人問題的唯一解,也不是幫台灣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但我認為,對這些從小生長在數位世界的年輕人來說,網路是一個更容易發揮、更能彰顯你們能力的舞台,也是一個三四五的控制與陰影非常薄弱的地方。

的確,國家、社會、世代對不起我們的年輕人,但年輕人不必對不起自己。當整個世代都聰明的選擇自己人生的道路,那麼大家集合在一起的力量就能顛覆這個囚犯困境。

在加入網路產業之前,如果你興趣多了解這裡面的機會,這個星期六 (4/26),AppWorks 將與台大創意創業學程共同主辦「2014 夏季新創公司正職 /  實習媒合會」,共有 48 家新創公司將提供超過 150 個工作機會,其中包含 28 家 AppWorks 畢業的網路企業,都可以在那裡一網打盡。

NTU CEP Job Fair

此外,AppWorks 的求才專區中,也有我們投資的網路公司的最新徵才資訊。

改變世代的命運,從每一個人開始,用網路的力量,給三四五一點顏色瞧瞧吧,各位!

___

歡迎在 Facebook 上追蹤更多我的觀點

(Photo via graceshome, CC License)

創業 CEO:你就是公司 80% 的文化

April 21st, 2014

Flocking Behaviors

歡迎來到每週一刊出的「創業 CEO」系列,在這裡,我們討論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往往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當創辦人說一句話,它就像石頭被丟進水塘將掀起漣漪一樣,會造成同仁們立刻開始重複這句話。在 Facebook,當 Mark Zuckerberg 說了些什麼,第二天這些話就會被刻在牆上。(變成內部奉行的圭臬的意思)

–Molly Graham, Culture and Employment Branding, Facebook (2008-2010)

2008 年到 2010 年在 Facebook 協助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建立內部價值觀的「文化與雇主品牌」負責人 Molly Graham,近期在一場演講中分享了她所參與這段 FB 從 400 人快速成長為數千人,同時在過程中建立起 Hacker 等核心文化的經驗,以及從中學到的心得。那是一篇相當值得所有創業 CEO 投資 15 分鐘細讀的文章,以下是我讀完的一些心得。

階段一:建築在創辦人形象之上的文化

創辦人的一舉一動,都會像漣漪、鞭子一樣被放大,對組織文化造成巨大的影響。所以創業 CEO 必須要了解自己,有意識的散發價值觀,最後才能形塑一個長期、優質的企業文化。

Graham 提出了要了解自己,創辦人可以先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1. 我的優點是什麼?
  2. 我的強項是什麼?
  3. 是什麼讓我與眾不同?
  4. 關於身邊的人,我重視的是什麼?
  5. 當我想到我的朋友,他們有哪些共通的特質?
  6. 人們怎麼樣的特質會讓我抓狂?
  7. 我如何做最佳的決策?(想想最近做的一些有好結果的決策,它們是如何被決定的?)
  8. 我的弱點是什麼?

先有了自我的認知,接下來才能去檢討哪些東西要積極的讓它形成公司的 DNA,哪些缺點則要改善,避免它影響同仁的價值觀。我尤其喜歡 Graham 說的這句:「身為一個創辦人,讓你與眾不同的事情,會變成你公司的競爭優勢。」

階段二:把形容詞變成故事

當你希望灌輸給組織某個 DNA,用一堆老掉牙的形容詞是無法達成任務的。因此與其說我們要有效率的工作,不如說我們要動作快到弄壞東西也沒關係。與其說我們注重誠信,不如說我們開除任何無法嚴守誠信的人。與其說我們鼓勵創新,不如說我們給你 20% 的時間,去嘗試任何你認為有意義的發明。接著,當創業過程開始出現相關的案例,創辦人要確保這些故事被放大、流傳,則久而久之,DNA 才有機會開始有機的擴散。

階段三:把故事再變成對話

文化不是死的東西,隨著公司成長,價值觀也必須跟著調整。當員工、夥伴、客戶的數量變多,公司也必須變得穩重、讓人可以信賴。改變不會自己發生,尤其當組織已經形成了某種文化。因此這時創辦人必須再站出來,提出問題,展開對話,協助組織的 DNA 再升級。

結論就是,永無止盡的追求進步,是創業世界裡的天則,從產品到文化,都是一樣。

___

歡迎訂閱我的每日創業精選 Flipboard 雜誌

(Graph via davegray,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