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content’

真正的數位匯流:內容與電子商務

September 11th, 2012

大約從 1995 年左右,就陸續有人在討論所謂「數位匯流」,說有一天電話、電視、音響、電腦與遊戲機,將會整合成一個裝置。事實上這件事情早就發生了,iPhone 就是這樣的裝置。但這件事情也還沒發生,因為在客廳,你還是需要一個 50  吋的螢幕和一組 6.1 聲道喇叭,好好去享受你的影音。iPhone 或許可以接上這些周邊,但總不能每次老爸的電話一響,大家看到一半的電影就要暫停吧?

所以數位載具會匯流,每個裝置都可以兼當另一個裝置使用。但那大概不代表每個人都只買一個數位裝置,事實上,在不同的使用情境之下,我們還是會需要很不一樣的數位裝置 — 光是螢幕大小就有好多種選項,音響效果、攝影機,都需要不同的配套。所以數位匯流比較像是「iCloud」,也就是說所有的裝置會存取同一個遠端資料庫,讓你的數位生活可以完全同步,隨時、無縫的切換使用情境。

但除了「載具」的匯流,我更關心的是另一個數位匯流,一個網路商業模式的匯流,或者更明確的說,「內容」與「電子商務」的匯流。

一開始的網路業,是遵守著實體的界線切分的。搞媒體的人就搞媒體,賣東西的人就賣東西。也跟實體一樣,賣東西的人賺了錢,就去跟內容網站買廣告,導更多的人流來。這個世界基本上遵守著這樣的架構運行了 15 年,直到有些人開始發現這條界線有很大的問題。

先是經營內容的人,他們發現雖然電子商務大賺錢 (在台灣一年的產值超過 4000 億),但願意分給他們的廣告預算卻是窮酸的可憐 (在台灣一年只有 100 億)。與其等著他們來下廣告,既然我們本來就有使用者,何不自己開始賣東西。所以你看到 UDNFashionGuideBabyHome巴哈姆特,這些媒體、社群網站,紛紛開始搞起自己的電商業務。

接著是零售的人,他們發現經營內容也沒有想像中的難,尤其在社群媒體興起之後,既然如此,與其完全靠向別人買人流,我何不自己也經營一個社群,所以冒出現了像是 MamibuyFandoraWomanyPinkoi 這些既是內容、又是電商的新物種。

也就是說未來的網路創業者,不能只會做一件事情。你必須要懂用好的內容與好的社群,吸引一批忠實的目標用戶,然後再透過他們喜歡的商品與服務,與他們交換價值,賺到你的財富

我認為那是更重要的數位匯流,因為它打破了原有世界的運作方式,從中間,將會有更強的商業物種被產生,那對創業者來說,是最令人興奮的事情。

___

有人在玩新浪微博的嗎?

(Graph via garyhayes, CC License)

媒體金字塔的崩解

December 6th, 2011

Seth Godin 在他的網誌上聊到「媒體金字塔的崩解」,我不確定這個金字塔是 Seth 還是別人發明的,但它的架構相當清楚明白。有助於我們思考正在發生的媒體大革命,和未來的世界會是什麼樣的長相。以下是用我的角度去解讀他的觀點,並揉入了一些我自己的想法。

這個金字塔的最下面是「免費內容」。免費內容基本上任人取用,主要是為了吸引關注,但後面也往往帶有商業模式,例如廣告、內容導購等等。舉凡電影預告、廣播節目、大多數新聞網站,都是免費的領域。

再來是「大眾內容」,這是工業革命下「量產」的結果。所以 100 多台有線電視一個月只要 600 元、一張 CD 只賣 300 元、書本 200 元、報紙甚至只要 15 元。價格壓低的結果讓大眾媒體成為是過去這個世紀以來最重要的主流媒體。

限量內容」相較於「大眾」來得貴,是大多數人無法輕鬆負擔的,例如一張 3,000 元國家音樂聽的演奏門票、要價上萬元的記憶/心靈成長課程,或是會費十幾萬的股市老師傳真服務。

最後,是「獨特內容」,像是張大千的名畫、邀請陶喆專程來尾牙獻唱,和律師、投資銀行的顧問服務,都是極度稀有且極度獨特、個人化的內容。

這個金字塔的生態本來相當平衡,但自從過去 16 年網路和社群媒體發生以後,它出現了極大的轉變。

  1. 媒體下放:Web 2.0 運動把出版工具給了每一個人,所以現在每個消費者都是內容的生產者。只要你想,每個人都可以辦報 (網誌)、出書 (電子書)、發專輯 (MP3)、拍電影 (YouTube)。這讓內容的消費者有了無窮的選擇,也讓原本的內容生產者突然面對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競爭。
  2. 影響力更重要:因為每個人每天都面對看不完的內容,所以一個內容生產者能不能得到消費者的關注,甚至進而影響他的購買決策顯得更為重要。你不能再像以往一般只專注在「內容」,而必須要去想內容要產生什麼效果
  3. 邊際成本歸零:網路讓大多內容的傳輸費用降為零,所以每多一個人使用,你幾乎沒有任何成本。

這些改變對「大眾內容」產生了巨大的打擊,因為無論在質和量上面,「免費」區塊現在都可以提供很好的替代品。因此,越來越少人買書、越來越少人看報紙、CD 更是幾乎已經要絕版。但消費者口袋裡多出來的錢,他們並沒有拿去存起來。相對的,他們會往金字塔的上方移動。所以周邊商品、演唱會門票越賣越多,人們也開始更關注音樂會和劇場。

而更大的問題出在現行的大眾區塊,這裡面大多數從業人員的工作其實是圍繞在「發行」– 印刷、派送、銷售、倉儲。這些工作在未來的 10 年內將會陸續消失,所以如果你是這些人,現在你要想的,是該怎麼往金字塔的兩邊移動

媒體大革命發生的很慢,但千萬不要懷疑,它正在來到,而且不會回頭。

(Image via Seth Godin’s Blog)

為什麼 Facebook 會打敗 Google?

December 16th, 2009

Super Size Me

昨天北美科技網誌 TechCrunch 的主編麥可‧阿靈頓 (Michael Arrington) 寫了一篇名為”精緻內容之死 (The End of Hand-Crafted Content)“的文章,談到目前線上文字的趨勢,也開始出現美國人的速食文化,逐漸從較有深度的報導,轉移到像 Demand Media 這樣的文字工廠模式。以量取勝的結果造成網路上充斥著膚淺的內容無用的垃圾資訊。(關於 Demand Media 的更多報導,可以參閱 Mr.6 的文章)

其實網路上充滿著垃圾,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早在 03-04 年網誌開始流行之前,各種奇奇怪怪的網站,早就佈滿了這條資訊高速公路。但是一直以來,在 Google 神奇的演算法輔助之下,我們還可以在茫茫網海中,過濾無用的網站,到達我們需要去的地方。

於是大家越來越依賴 Google,Google 也成為各網站越來越重要的流量來源。在實體,人潮等於錢潮,在網路,流量也等於廣告量,所以想當然耳,大家便開始研究要怎麼讓 Google 更注意到自己的網站,也就有了所謂”搜尋引擎最佳化 (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的出現。而除了循規蹈矩的 SEO,當然也就有人會試著走暗的,鑽漏洞,誘拐善良的搜尋引擎,所以就有了”搜尋引擎雜碎 (Search Engine Spammer)“的出現。

Google 和這些”雜碎”的戰爭持續了好幾年,Spammer 不斷的發明新招,Google 也不斷的更新演算法抵擋,大概都是 Google 在兵來將擋,佔上風的地位。直到最近,我覺得這些人終於要戰勝了。原因在於他們領悟了一個重點,演算法再強也沒辦法分辨好內容與壞內容間的差別。所以像 Demand Media,美國線上 (AOL) 的豐田計畫,還有 Mahalo 等這些網站,便靠著便雇用大量的作者瘋狂的寫作製作近乎垃圾的內容成功的從 Google 吸取到可觀的流量並產生不少的營收

Google 或許還會試著頑強的抵抗,但是機器要真的讀懂人類的文字,還能夠判斷高下,大概不是幾年功夫就可以完成的。

那我們怎麼辦?  就要這樣被垃圾淹沒嗎?  你說。

當然不是。幸運的是,當機器沒辦法信任的時候我們還有朋友

就這麼剛好,當搜尋引擎這個技術快要失去功效的時候,我們也有了像 Facebook,噗浪這些社群工具的興起。機器沒辦法分辨文章的品質,但是我們的人類朋友們可以,而這些新興的社群工具,剛好可以幫我們把朋友的喜好,傳達給我們。

所以當你登入 Facebook 首頁時,你看到的動態匯總 (News Feed),是把你朋友們推薦的內容優先顯示的。當你想要找特定的資訊,你可以透過 FB 的搜尋引擎,檢索朋友張貼的動態。另外,當你閱讀網誌的時候,也可以看到文章被推薦到 FB,噗浪等服務的次數 (像本文右邊的 f Share 或是最後的 funP 按鈕),藉此推測文章受歡迎的程度。

也就是說,社群平台的興起讓個人取代機器開始幫其他人建立網頁索引過濾劣質內容。而就這樣,集合全體網民的力量,我們可以把好內容找出來,讓壞內容不再佔據我們的目光。

當然,Google 還是會有它存在的價值,以 Facebook 的商業模式,在短期內也很難跟 Google 在營收上一較高下。但是大家會越來越注意社群網路上的資訊因此減少對搜尋的依賴這是必然的趨勢 — 想想你最近開 Facebook 的次數和 Google 的次數。所以 Facebook 雖然不會讓 Google 完全垮台,但是社群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 (Mind Share),會越來越無法取代,是無庸置疑的。或許本篇的標題是簡化,但是在優質內容發現,和使用者忠誠度上,Facebook 會,或說其實已經打敗 Google 了。

(Photo via TechCrunch)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