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determination’

創業 CEO:是紀律,更是決心

January 7th, 2013

MacRangers Highland Game Team

勝利等待著那個人,那個所有東西都在對的位置上的人 — 人們稱這叫運氣。失敗是註定的,對於那個忽略要抓住時間未雨稠繆的人 — 這則叫做壞運。–Roald Amundsen (史上第一個征服南極的探險隊長)

歡迎來到「創業 CEO」系列,在這個系列中,我們討論一個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一位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創業公司,往往都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過年的幾天連假把 How the Might Fall 溫習了一次,因為要接著讀 Jim Collins 的新作,人稱 How the Mighty Fall 下半部的:Great by Choice

(這本書其實也推出一年多了,只是我一直沒有時間看。中文版倒是還沒出現,不過根據遠流的習慣,我猜應該會翻成「選擇成為 A+」之類的。)

Great by Choice 這本書研究的研究方法與 Collins 的成名作 Good to Great 很像,都是基於「類 A/B 測試」– 找出一對對當初非常相似的公司,然後去研究後來命運大不同的因子。只是相較於 Good to Great,Great by Choice 的篩選條件多出了「震盪」的經濟與產業環境。也就是說,如果 Good to Great 研究的是偉大企業與其領導人共通的特質,那 Great by Choice 就是更進一步去解析那些在極度惡劣的環境中還能夠產生出 10 倍於市場的超人成果企業與他們的 CEO。

「在極度惡劣環境中產生 10 倍於對手的成果,這不就是我在找的創業 CEO?」

就是因為這樣的懷疑,我終於下定決心撥出時間給 Collins 的這本書,而目前讀到 60% 的感想,是這本書的確在寫的就是創業者。

根據 Collins 的分析,除了高人一等的 Level 5 Ambition (第五級野心),這些所謂「10 倍者」擁有以下三個重要的共通特質:

  • Fanatic Discipline 狂熱的紀律
  • Empirical Creativity 實證的創造
  • Productive Paranoia 有生產力的神經質

這些特質,其實也是我常在最厲害的創業者身上看到的。所以,當然我還是鼓勵你去看 Great by Choice 這本書,不過在中文版出現之前,我想,我們可以藉著創業 CEO 這個系列,好好的來討論一下這些特質,以及 Great by Choice 裡面種種值得我們學習的觀念及教訓。

Fanatic Discipline 狂熱的紀律

在 Collins 的研究裡面,這些「10 倍者」都有非常高度的紀律,高到近乎狂熱的程度。但這裡的紀律不是 SOP (標準作業程序),不是一板一眼,不是品質控管,更不是賞罰分明。這裡的紀律是「準備的紀律」,為了打勝仗,在關鍵決戰到來之前,不斷的訓練、磨練自己,即使已經大幅領先對手,還是沒有絲毫放鬆的那種紀律,那種狂熱的紀律。

一般的紀律專注在「規矩」本身,一旦一個 SOP 在公司內被頒佈,那無論如何都要嚴格被要求,不管這個規矩是不是已經不合時宜,或是在特定的情況並不適用。相反的,「10 倍者」的紀律專注在「目標」,然後再從那邊倒推出要達到目標所需要的種種手段,也就是所謂的策略與戰術。他們的紀律在於一旦目標設定,則無論如何都要達到,而他們的狂熱則是無論如何辛苦的準備與訓練,無論是別人如何不願意嘗試的事情,都阻止不了他們。因為他們的眼睛鎖定在目標上面,所以身心怎麼辛苦,道路如何曲折,誰也不能阻止他們近乎瘋狂的去追求要達到那個目標。

而這也就是真正的創業者與多數人不一樣的地方,Collins 叫它 Fanatic Discipline,我則叫它 Determination,也就是決心

當一個創業 CEO 在與團隊相處的每分每秒,都讓全體上下感受到他無論如何都要達到那個目標的決心,則久而久之,整個公司也會開始往那個方向動起來,而一切的策略與戰術,也會幾乎自動的往那個方向開始對齊。Collins 舉了一個很棒的例子:美國以客戶滿意至上、活力、快樂、靈活、戰鬥等企業文化聞名的西南航空,剛好是這次的 10X 公司其中一家。有一次,西南與對手 Stevens 航空出現了一個行銷標語權的爭議,但雙方居然不是上法院互告,相反的,西南的創辦人答應與對方的董事長去體育館,在雙方數百位員工的加油聲下,兩人用比腕力的方式決定誰可以擁有這個標語。西南的創辦人 Kelleher 最終輸掉了這場比賽,但他的員工卻全部都體會到當 Kelleher 說西南的企業文化是活力、快樂、戰鬥時,他是認真的。

而這,就是創業者的紀律,一種對執著於目標,狂熱的做任何事情去達到的紀律。

___

一天中的種種觀察,我常分享在 Facebook,歡迎收聽

(Photo via fouquier, CC License)

Pinterest「爆紅」,的嗎?

March 16th, 2012

這兩三個月來,逛到哪裡,似乎都會看到 Pinterest 的影子。但說實在,即使在網路圈子內,甚至到了半年前,大多數人也都沒有聽過 Pinterest。於是乎,就有了一種感覺,似乎 Pinterest 是在這短短的時間內爆紅的,真的是這樣嗎?

CNN 昨天訪問了 Pinterest 的共同創辦人Ben Silbermann,講到他們新的 Profile Pages,以及即將推出的 iPad 版本。但這篇故事最最值得參考的,是 Pinterest 「爆紅」的過程:

Silbermann 與一些朋友們在 2009 年末推出了 Pinterest。在那時,「即時文字新聞」(a.k.a. Twitter) 當紅,一些「觀察家」們都認為貼圖板註定會失敗。

上線 9 個月後,Pinterest 的使用者還不到 10,000 人。

Silbermann 說:「我想我大概親自寫 emails 給了前面 5,000 個使用者,我甚至給他們我的手機,跟他們去喝咖啡聊天。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不放棄,說穿了只是因為我覺得告訴大家『我搞砸了』,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

小但穩定的成長,和對產品的堅信,讓 Silbermann 的團隊繼續向前進。即使到了 2011 年的夏天,Silbermann 跟幾個工程師朋友,還是在一間小公寓裡面搞著他們的 Pinterest。不久後他們才在市場上找到突破 (PMF),接著一些科技網誌才開始報導這個故事。

所以,沒錯,Pinterest 花了不到 6 個月的時間「爆紅」,可是在那之前,他們已經先走過了整整 2 年的孤獨歲月,恐怖的死亡之谷。回到 1 年多前,如果你是 Silbermann,當網站已經上線 9 個月,還只有 1 萬個使用者,你能夠堅信下去,不要放棄嗎?

這,才是創業最難的地方。從結果看過去,每個「爆紅」的故事看起來都很容易。但從出發點往後看,這些能在全世界與他作對時堅持下去,不斷嘗試,努力的進步的團隊,都是非常非常偉大的,因為他們做到了絕大多數人做不到的事情。

沒錯,你的產品明天就會「爆紅」,只是在明天前,請先咬緊牙根忍過三年吧!

第五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已經開始申請

為什麼賣鞋的 Kenneth Cole 卻登記成一家電影公司?

September 27th, 2011

從我紐約的家往南走,往我最喜歡的法式小餐館吃 Brunch 的路上,會經過著名的精品皮鞋設計品牌「Kenneth Cole」的紐約總部。但總讓我好奇的是,這總部招牌上寫的是「Kenneth Cole Productions」,而不是「Kenneth Cole & Company」或是「Kenneth Cole Design Studio」什麼的。奇怪通常只有影片節目製作公司才會用 Productions 這樣的名號,但 Kenneth Cole 是做鞋子的,又不是拍電影出身的,怎麼會取這種名字?

今天早上才知道,原來這背後,是一段有血有淚的創業故事

時序拉回到 1982 年,Kenneth Cole 剛剛創業。他的公司有辦法製作出高級的皮鞋,但卻苦無有效方式推廣 — 不,那時候並沒有粉絲頁,大家也還沒有客戶開發的觀念。他想開店,但曼哈頓 (Manhattan) 的租金實在太貴,並不是一個創業者可以負擔得起的。當他還在苦惱時,一個消息傳來 — 紐約的 Market Week (有點類似現在的消費展) 即將要在 Hilton Hotel 開辦,Kenneth Cole 於是興奮的趕快去報名。

但事實證明這還是一條死路,Market Week 的攤位算起來比店鋪的租金還貴,根本不是給創業者去的。但 Kenneth Cole 決定他不要就這樣放棄,相反的,他要 hack 這個活動。卯起來,KC 去租了一台 13 公尺長的巨型卡車,他計畫要把鞋子放在車廂裡面,然後把車子停在 Hilton Hotel 的路邊,讓參加 Market Week 的消費者都能夠順便上他的卡車參觀選購精美的 Kenneth Cole 皮鞋。

問題是這下子換紐約市政府不准,他們說交通法規明文規定,你不能把卡車停在路邊那麼久。都已經到了這個地步,KC 當然不依。調查之下,他發現有兩種情況是可以的。首先,如果你是電信公司要維修線路,這個,KC 當然沒辦法辦到。但下一個條件,他發現,如果你是電影公司,有拍攝許可,就可以把製作卡車停在路邊。

沒錯,KC 決定一不做,二不休。他先把公司改名為 Kenneth Cole Productions,並登記成為電影公司,然後再去跟文化局申請拍攝「The Birth of a Shoe Company」電影。到了 Market Week 當天,他大大方方的把卡車開到 Hilton Hotel 旁邊,市政府不但沒有阻擋他,還派了兩名 NYPD (紐約市警察) 幫他在現場管理秩序。

最後的結果?KC 在 3 天內賣出了 40,000 雙精美的皮鞋,賺到了第一桶金,並且往最後遍佈全球、市值高達 2 億美金的 Kenneth Cole 時尚巨擘,成功的跨出了第一步。

好吧!其實這個故事沒有血也沒有淚,但是除了 Hack Everything,KC 也幫我們再次證明了:創業 = 大公司的相反,和要成功,最重要的其實是決心

你是真正的 Hacker,不屈不撓的創業者嗎?第四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歡迎你的加入。

(image via Google Streetview)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