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eBay’

Amazon 上的一本書居然要賣 7 億台幣,怎麼回事?

April 25th, 2011

The Making of a Fly」(蒼蠅的構造) 是一本 Peter Lawrence (彼得‧羅倫斯) 寫的生物學書籍,它非常經典,是很多生物學家不時拿來參考的手邊書。不過這裡有個小問題,就是這本 1992 年出版的書,早已經絕版了。但幸好我們有 Amazon,因為在上面你幾乎可以找到任何書的二手、私人珍藏求售,是這樣的嗎?

當前陣子美國一位進化生物學教授 Michael Eisen (麥可‧艾森) 去 Amazon 找這本書,想要再多買一、兩本來給學生用,結果居然看到了上面這個畫面。沒錯,有兩家小書店還在賣這本書,但是售價高得驚人,其中一本居然要賣高達美金 220 萬。奇怪,這本書雖然絕版,但也沒有珍貴到跟一間帝寶一樣值錢。況且看看這兩個小書店的評論,都是 93% 正面,而且分別有 8,193 和 125,891 個,看起來也不像詐騙集團,為什麼他們對這本絕版書的訂價高得如此離譜?

果然叫 Prof. Mike 的人都很有研究精神 (我們 appWorks 也有一位),這位艾森教授不但沒有被天價嚇跑,反而開始好奇這件事情是怎麼演化而來的。從此那之後,他每天都回去看看這本書的售價,看有沒有什麼變化。結果第二天,220 萬那本書,居然變成了278 萬,而 173 萬那本,則變成了220 萬。到了第三天 354 萬 vs. 273 萬。到了第六天,居然已經變成了 721 萬 vs. 568 萬的天價。哇,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啊?Prof. Eisen 收集來的把這些售價都放在一個表格上,然後神奇的,他居然得到了下面的結果:

沒錯,他發現這兩家小書店,居然是採用一種自動化的「競爭標價」系統,來決定自己書的售價。Profnath 很想要把書賣出去,所以他們固定把書定價在最低價競爭對手的 99.83%,這個相當合理。現在問題來了,Bordeebook 為什麼要書定在最低標價競爭對手的 1.27 倍呢?

原來,Bordeebook 根本沒有這本書,他們只是想要把自己加到這個列表,打廣告順便增加知名度,所以故意把書賣得很貴,以確保你不會買,就算你真的買了,多了這 27% 的價格,他們去跟同業進書再賣你也綽綽有餘。所以每一小段時間,Bordeebook 就會把他們的書價提高,以確保 1.27 這個倍數,而 Profnath 的程式看到 Bordeebook 提高了,也會自動加價,以維持 99.83% 這個比率,接著兩個自動調整售價的程式就這樣一來一回,到最後把售價拱到了 2,370 萬美金的誇張程度。

到了第 10 天,Profnath 終於發現了這個錯誤,手動把售價降回 106 美元,這場鬧劇演也才就此打住。倒是這個故事,給了我很多啟示:

  1. 如果你要做自動化、競爭標價,記得加上「地板」和「屋頂」
  2. 更先進一點的話就加入「第三方機器人偵測」,如果你的對手也是用自動標價,那你就改變策略。
  3. 拍賣、二手書網站可以拿來打廣告
  4. 如果你的拍賣評價超好,你可以靠類似的方法來把評價大規模的換現金
  5. 電子商務,真的還有很多很多東西可以做

以上,希望你們喜歡這個故事,也希望你們有從中學到一些東西。

(Images via michaeleisen.org)

創業與創造就業

July 5th, 2010

說到英特爾 (Intel) 能夠達成今天的 CPU 霸業,共同創辦人安迪‧葛洛夫 (Andy Grove) 大概是其中最有貢獻的人物。很多人甚至說,當年是在葛老的堅持下,Intel 才從記憶體跨足處理器,也就是說沒有當年的葛老,根本就不會有今天英特爾。不過無論如何,從他 1987 年上任執行長至 1998 年退休為止,帶領著 Intel 在市值上成長了 450 倍,所以要說他是史上最成功的創業家之一,真的一點也不為過。 (上圖:葛老被選為時代雜誌 1997 年度人物)

所以當葛老說話時,大家當然要洗耳恭聽。上周,他就在美國商業週刊 (BusinessWeek) 發表了一篇名為「在一切都太遲之前,美國該如何創造就業機會 (How to Make an American Job Before Its Too Late)」的社論,闡述當所謂的「低技術門檻製造業」外移時,對於國家未來的創新能力,還有創造就業能力,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照慣例,這樣重要的文章,我鼓勵大家直接連過去看。不過今天除了稍微幫大家整理,我倒是有很多與葛老不同的想法和觀察,以下是我的分享。

10:1 的比率

根據葛老觀察,蘋果這些矽谷科技公司,當他們每雇用一名員工來研發創新產品,就會為負責量產的機構創造 10 個工作機會。他說過去,當製造業還在美國,投資新創公司就可以間接創造許多就業機會。但現在,當生產都已經外移至中國,這個效果已經大大降低。

創新的連貫性

另外,科技產業在創新時,往往需要先前累積下來的知識和經驗。一旦某個產業外移,長期可能會造成這樣的「組織記憶」在國家中消失,因而影響日後創新的能力。他以美國的電池產業為例,過去 30 年來的外移結果,讓他們在發展綠能所亟需的電池生產技術上,落後於世界,落入苦苦追趕的境地。

硬體 vs. 軟體

但我認為葛老問題是,他只待過硬體產業,也只能夠從硬體的角度去看事情。他舉的幾個例子,像是蘋果、戴爾電腦,最終都還是在賣硬體的。他建構出來的 model (模型) 卻沒辦法解釋像是 Google, Facebook 等這些純軟體、純網路公司,成千上萬的員工都在美國,不需要把生產外包,卻還是能夠創造出非常多的價值。

創造就業還是創造價值?

更重要的是,創業家的最重要工作在創造價值,包括為客戶、為團隊、還有為投資人。而創造就業,只是創業這個活動的副產品。葛老只單單因為現今的新創公司,無法像以往一樣為美國本土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就認為應該要改變投資創業的門檻,改變關稅結構,我認為是非常偏差的觀察。

況且今日的成功網路公司,舉凡 Google, Yahoo, eBay, Amazon 等,都能夠用更少的員工,創造出更多的市值,這不但能夠提升社會整體的生產力,也能夠因此帶動周邊服務業的就業機會,例如:金融業、房地產仲介等等,我認為是不可抹滅的。

網路業的外銷能力

而另一個葛老忽略的,是軟體/網路業超強的出口能力。我的紐約創投朋友佛萊德‧威爾遜 (Fred Wilson) 日前就在他的網誌上,公布了一個驚人的數據。雖然美國上網人口僅佔全世界的 17%,但是在全世界流量最高的 30 個網站之中,居然有高達 75% 是來自美國。

萬一為了跟美國打關稅戰爭,全世界其他國家都像中國一樣,也建立起一道萬里長城,讓「生產於國外」的網站都不能進入,那美國頓時不就失去了這個超強的優勢。從這個角度去看,為了保護製造業,會犧牲其他表現良好的產業,也是葛老所沒有料想倒的面象。

國家的任務

而要解決勞動市場的問題,長期而言,國家應該提供要給失業人士的,是再教育的能力,讓他們學習新的技能,成為當今公司需要的人才。一個國家最不需要的就是讓關稅、抵制、門檻的方式,來造成社會無謂的效能損失。

所以,葛老在本文提出的觀察和數據,是值得參考的。但他的解方,我卻完全無法認同。把「投資創業」和「創造就業」畫上等號,從出發點就有偏差,而提出用「保護主義」的關稅手法來抑制生產外包,更是讓自由經濟走回頭路,最後受害的將是消費者

很可惜,葛老是我非常尊敬的創業家,但是在創投和國家競爭力的主張上面,我無法跟他站在同一陣線。

(Pic via joshb@flickr under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