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Facebook’

價值 1 億美金的 Pivot — Chegg 的創業故事

July 12th, 2012

觀察北美成功的網路公司,往往會有兩個共同點:第一,公司成功時的商業模式,往往與創業初期有很大的差異。第二,這些公司從創業到成功的過程中,往往有好幾次「瀕死」的經驗。

首先我們得定義「成功」。有些創業者把掛牌上市或是完成一輪增資視為「成功」,但在我看來,那些都只是企業成長過程中的里程碑,並不能算是真正的經營目標。一個企業要算是成功,那必須是在市場上取得好的成績,也就是真正能夠開始獲利,並且一步步建立競爭門檻,再透過這個門檻來維持獲利的穩定成長。

會提出這樣的觀點倒不是商人的圖利,而是想點出一個現代網路公司的本質,其實是一個「知識型」的組織。網路 CEO 們最喜歡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每天到了晚上,當員工們都回家休息之後,公司的資產也幾乎歸零。當然這個說法有些誇大,但它也凸顯了員工們對一個網路公司的重要性。畢竟「人」才是新知識的創造者,而一個網路公司無論從產品開發、更新、行銷或是商業模式,都需要靠著員工們的集體智慧,才能不斷改良精進。

也就是說,「人」才是一個網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他們的價值遠遠超過其他資產的總和。因此,作為一個這樣的「知識密集」企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吸引好人才、並且留住這些好人才。而人才要如何吸引、留住呢?除了靠高瞻的企業願景與使命,當然還要搭配薪資、分紅以及員工配股,來獎勵他們的辛苦付出,讓員工們都能有優渥的生活條件,才能把心思都放在協助企業創造長期、健康的商業模式上。

這些薪資、分紅以及股票,在一個早期公司中,通常是靠著創投或是上市所得的資金來支持,但這樣入不敷出的財務結構明顯是無法長久的。所以長期而言,企業必須在市場上找到健康的獲利成長,而且這個成長必須要比吸引、留住員工所需要的總費用成長來得快上許多,如此才能形成一個正向循環,讓企業的獲利能力隨著員工的增加而提升。注意這樣的成長在經濟學上稱為「邊際效益」遞增的狀態,而在財務上則稱該企業擁有「Operating Leverage (經營槓桿)」,指的都是同樣的一件事情。

也就是說,一個網路公司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吸引並留住好人才,而財務上的健全,是達到該目標最重要的方法。一旦企業能夠吸引、留住好人才,它的獲利能力將會更提升,因此又能夠吸引更多、更好的人才,於是人才與財務形成了所謂正向循環,如此生生不息,直到成為所屬市場的最大企業,無法再成長為止。

所以在我的定義中,能夠找到這樣「有槓桿」的商業模式,並且成功拓展規模的企業,才能算上真正的創業成功。而如果找不到這樣的商業模式,那就必須要不斷的尋找,一直到找到為止。

我很喜歡舉的例子是北美「大學教科書出租」網站的巨人 Chegg。 Chegg 從 2007 年開始提供教科書出租的服務,第一年營業額是美金 40 萬元,第二年成長至 900 萬,第三年 5,000 萬,到了第四年已經突破每年 1 億美金的關卡。

但事實上,在從事出租教科書服務之前,Chegg 其實早已存在了 6 年,並且從 2001 年創業以後,就一直在經營「線上校園分類廣告」的業務。原先這是一門尚可的生意,可惜從 2004 年開始刮起的 Facebook 旋風,徹底的改變了大學生的網路使用習慣。到了 2007 年,當 Facebook 正式宣布跨入校園分類廣告市場時,Chegg 知道他們是輸定了。盤算一下,銀行裡的現金只剩四個月,Chegg 的兩位創辦人決定賭上一把,試試看「出租教科書」,這樣的商業模式是否可行。

一開始,他們先把網站做出來,但是由於現金所剩無幾,他們決定先不把書進貨來囤放。相反的,一旦有使用者決定在他們的網站下訂借書,這時 Chegg 的創辦人再趕緊拿著自己的信用卡,到 Amazon 去訂書,並且讓 Amazon 直接把書寄到這位使用者家中。

使用者當然感到很困惑,畢竟他們當初是跟 Chegg 訂書的,而不是 Amazon。但 Chegg 的創辦人很機伶,他們告訴會員們這是他們把物流服務外包給 Amazon 處理,出了一些問題。就這樣,他們用最少的資源,找到了一個比原先「校園分類」利潤更高、經營槓桿也更高的服務,在四個月的現金用完前,證實了市場需要「出租教科書」服務,也因此 Chegg 得以向創投募得更多資金,逐漸把公司建造成一個該「教科書出租」領域的霸主。

___

除了網誌,我每天也會在 Google+ 跟大家聊天,歡迎加入我們

(本篇文章編輯後,刊登在《大學生雜誌》)

Facebook 的真正挑戰者,其實不是 Google+

July 4th, 2012

Facebook 的真正對手,其實是 WhatsApp、Viber 與 Line — 昨天 Line 在東京舉行的記者會,也證明了他們有這樣的野心。或許你會認為這有點扯,這些「傳訊息」用的 Apps 離要挑戰 Facebook,其實還很遠。但這也正是「破壞式創新」發生的最重要關鍵 — 一開始,這些競爭對手看起來一點都不像對手。

這些「挑戰者」往往從非常拙劣、簡化的產品出發,一開始只是在解決一些早期採用者的小問題。然而漸漸的,隨著他們把產品越做越好,低階、中階、高階,甚至是超高階的市場,一個個的被他們打破、重新發明。Facebook 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一開始,他們只是一個非常簡化的大學生個人檔案頁面,解決的只是哈佛校園沒有製作學生名冊這個問題。

Facebook in 2004

但從那邊,他們漸漸的擴張到常春藤的 13 所學校,然後是全美大學校園。他們首先取代了「BBS」、「照片分享」、「傳訊息」等用途,接著做出了「News Feed」取代了「社交新聞」、「社交書籤」的需要,然後又添加了「即時聊天」而取代了「MSN Messenger」。接著他們開放給所有人加入,並且化身為平台讓 App 開發商進駐,這兩個躍進組合起來,創造了橫掃全球的「Social Gaming」運動,並且把紅極一時、產值數十億美金的「Online Game」產業打得落花流水。而現在,他們又開始主打「Promoted Stories」式廣告,準備要破壞全球的廣告市場。

這前後花了 Facebook 共 8 年的時間,所以大家有點忘了,當 Facebook 還是一個新進市場的挑戰者時,他們的產品看起來是如何的拙劣。但我相信 Facebook 自己不會忘記,他們這些年來是如何一步步破壞各個市場的,所以當 Mobile Social 興起,他們的第一步是先試著適應,一旦發現不行,接著便開始收購。幾個月前,他們剛花重金買下了 Instagram,但我相信 Facebook 在 Mobile Social 的布局,絕對不會只到這裡。畢竟 WhatsApp 的日訊息量,已經到達了 10 億則的天文數字,而 Viber 的 5,000 萬下載、Line 的 4,500 萬活躍用戶數量,也都跨過了關鍵的門檻。

最後打敗 Sony 隨身聽的不是 Panasonic 隨身聽,而是 Apple 的 iPod,結果打敗 PC 的也不是 Mac,而是 Apple 的 iPad,而現在看起來不可一世的 Facebook,打敗它的,很有可能就是 Mobile Social 上的破壞創新份子。

___

歡迎在 Facebook 收聽我的創業分享

(Images via Wikipedia, TheGeeksClub)

「活躍粉絲」才是重點

June 21st, 2012

延續這幾天的「通路先行」話題,我認為要把這個策略做好,新創團隊不但要一邊開發產品,一邊經營社群媒體,並且往往不能只經營一種,而是必須多管齊下,也就是網誌、Facebook 粉絲團、Google+、Twitter… 都要投資時間 (當然更重要的是心思)。這就有點像噴射機只有一顆引擎飛不快,社群媒體如果只經營一個通道,成長往往是非常緩慢。因此剛起步的團隊,必須要學會用多個社群媒體管線,分別去吸引新的目標客戶,然後再把這些新粉絲從一個管道傳遞給另一個管道,才能讓更多人願意留下來,漸漸創造出一個生生不息的循環

所以除了一直講到的網誌,你必須要有二號、三號成長引擎。而在台灣,Facebook 粉絲團幾乎就是每個人必備的 Engine #2。在 80 支 appWorks 團隊裡面,若要講到最會經營 Facebook 粉絲團的,那非 GoodLife 好生活莫屬。他們的社群經營了 2 年多,目前為止已經累積了 26 萬個粉絲,並且有超過 40%,也就是 11 萬人是「活躍」的 (正在談論這個粉絲頁 or 「Talking About This」) — 當然「Talking About This」不完全是「活躍粉絲」最好的代表,它也有可能是「活躍的 (非按讚) 粉絲」,但是在沒有更好的公開數據下,我們先暫時拿這個數字來逼近「活躍粉絲」討論。

我一直覺得 GoodLife 的「Talking About This %」(以下簡稱「TAT%」) 是很誇張的數字,因為我自己粉絲團的 TAT% 最高也就只有 10%。但之前我一直不知道 GoodLife 的粉絲數字到底有多誇張,直到昨天在《動腦》的網站上看到了這篇「從通用汽車撤銷臉書廣告 談粉絲頁經營」。

文章的最後,凱絡媒體的蘇桓愷與蔡宛均,整理了台灣最大的 10 個品牌 FB 社群,以及他們的活躍人數。你可以看到,7-Eleven 雖然有傲視全台的 174 萬粉絲,但 TAT% 卻僅僅 1.7%,換算起來就是 3 萬人。第二、第三名的星巴克與全家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實質 TAT 人數都在 3 萬人以下。而第 4 名至第 8 名更慘,號稱幾十萬粉絲,Talking About This 的卻只有幾千人。這裡面唯一的例外是 KKBOX,35 萬粉絲,但達到 4.3 萬人 Talking About This。

這時候,如果我們回頭過來看 GoodLfe 的數字,你就知道有多誇張了。沒錯,他們的 Talking About This 的人數是 11 萬人,不僅遠遠超過 KKBOX 的 4.3 萬,根本快跟台灣前十大粉絲團的活躍人數加起來一樣多了。所以很多人問我 GoodLife 網站的流量、營業額,為什麼在過去的兩年有這麼漂亮的成長,其實秘密就在這裡,他們專注在經營的是「活躍粉絲」,而不是能看不能吃的「殭屍粉絲」。

這中間的不同,是一旦粉絲從「活躍」變成了「殭屍」,你的更新訊息從此也就消失在他的 Facebook 首頁,幾乎永遠不得翻身,等同於一個無效的名單。但大企業、大品牌們不 care,因為老闆只會要求行銷部門去衝「粉絲」,於是 Marketing 也就直接把這個當作 KPI 外包出去。久而久之,當然養出了一堆空有會員數,沒有太多實質效益的蚊子館。

但你是在創業,不能不了解這中間的差異。所以當他們只在乎數量,你就必須要兼顧品質,除了把粉絲吸引進來,還要天天分享有用的資訊,來讓目標客戶愛上你,成為你的長期活躍會員。GoodLife 只花了 (平均) 不到半個人力,就做到了今天的成績,你呢?

提醒:6 月號「TO Startup Mixer 想像力就是你的行銷力」因颱風,已經延期至 6/28 (四) 6:30PM,詳情請見活動頁面 (Graph via 動腦 via 凱絡媒體週報)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