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huffpost’

關於「新聞業未來」的五個謊言

April 13th, 2011

從開始寫這個網誌以來,「新聞業的未來」就是我們最常討論的話題之一。為什麼我這麼的關心這個議題?因為新聞業背後代表的是訊息、知識的傳遞,如果它能夠更有效率的存在,那人們也就能夠更有效率的取得訊息和知識,這對於一個社會的進步和轉型更知識密集的產業發展 (網路業就是其中一個),扮演著非常重要的關鍵角色。

目前為止,這個的未來到底在哪裡,大家還講不準。我認為它將和數位化、網路化、電子商務息息相關,但是也有許多人持不同的看法。但無論如何,有許多似是而非的理論,和新聞業的未來是沒關連的。Washington Post (華盛頓郵報) 上週刊登了一篇「Five myths about the future of journalism」的流言終結者文章,我認為非常值得大家參考。按照慣例,我鼓勵你去讀讀原文,下面是我用我的話去解釋:

老牌媒體正在失去觀眾

沒錯,2010 年開始,網路的確已經正式取代報紙,成為美國的讀者最主要的新聞來源。台灣雖然沒有類似的統計,但我猜相去不遠。但是說「傳統媒體」因此已經打輸這場戰爭的人,卻是大錯特錯。北美最大的 25 個新聞網站,只有 2 個不是傳統媒體經營。台灣名列 Top 100 的聯合新聞網、蘋果日報、中時電子報、NOWnews、自由電子報,也都是「老牌」。當然傳統品牌經營的數位媒體是有成本優勢還是劣勢,這是另一個話題。但是人們絕對是習慣的動物,當他們改變閱讀平台,第一個還是找他們最習慣的那些媒體品牌。

等到廣告預算都移到線上,媒體就會得救

2010 除了是數位閱讀取代紙本的一年,也是線上廣告超越印刷的一年,這點無論是北美還是台灣,都是一樣。但是線上媒體並沒有因此而獲得救贖,因為他們大多還是卡在 CPM (橫幅廣告) 模式,但是移到網路的廣告預算,卻往往會去尋找更有效率的 CPC、CPA 等模式。在北美,Google 的關鍵字廣告就吃掉了整體線上廣告的一半,在台灣,奇摩、Google、Facebook 等的 CPC 廣告加起來應該也有 1/3 以上。所以從舊媒體變身為一個新媒體,如果你沒辦法同時更新你的商業模式,那即使再多的廣告量移至線上, 你也只能眼巴巴的望著。

內容才是王道

「做出人們想要看的內容」是 20 世紀的媒體哲學,到了新時代,不好意思,它已經不適用。第一、內容不一定要是自家的;第二、它只是聚眾的管道。所以更重要的,你必須要去了解閱讀這些內容的人們 — 也就是你的社群,他們的行為、喜好、購買計畫,這樣你才有可能獲利。Google 就是最好的例子,它的內容都是別人家的,卻能夠從使用行為中挖掘消費者的購買慾望,適時提供相關廣告,因此才能夠這麼有效的獲利。如果說媒體的未來無法和電子商務脫離關係,那你唯有知道誰會想要買什麼,才有可能勝出。至於付費牆,事實證明它只會殺了你忠實的社群

全球報業都在下滑

事實上不然,過去五年,全球報紙的發行量是上揚 5% 的。當然台灣這邊的確是下滑大約 5-10%,日本也有 8%,但是一年 1-2% 的衰退其實也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糟,2010 台灣報紙的整體廣告量甚至還是逆勢成長的趨勢 — 擺脫 08/09 的金融海嘯。不過如果你是一個傳統媒體,也不能因此就鬆懈,無論如何它還是一個面臨強烈挑戰的行業,趕快趁現在手頭比較鬆,投資未來,讓自己有機會成功的轉型,是絕對必要的。

你應該要專移注意力到小範圍地方新聞

過去 5 年,大家把「小範圍地方新聞」 (Hyperlocal News) 喻為媒體的未來,說因為科技的發達,我們終於可以實現各鄉鎮市都有自己媒體的烏托邦。理論上聽起來很合理,但實務上事情卻沒有這麼簡單 — 第一、超小地方的讀者自然也是超小眾;第二、製作超小地方新聞的成本並無法有效壓低。所以怎麼算這都是一盤賠錢生意,當然有很多人想到把工作外包給使用者,但是當每個人都已經被資訊爆炸埋沒時,過濾雜訊還是一個問題。所以或許有一天我們真的能擁有這個東西 (當人工智慧可以自己發掘、報新聞時),但是這個未來絕對不是最近。

以上,就是今天的五個新聞業流言終結者。而如果你創業的主題是數位媒體、社群媒體,那與其看這些鐵達尼號如何掙扎著轉彎,我會建議你多研究 Huffington Post 和 TechCrunch 是怎麼成功的。

PS. 下星期五 (4/22) 6:30pm,2011 #4 appWorks Startup Mixer 將在 BCDog Cafe 舉行,請圈起你的行事曆,Facebook 活動頁明天就公布。

(Image via 37244380@flickr under CC license)

如何利用 Facebook 的高成長 (二):HuffPost 整合案例

August 18th, 2009

這篇文章可以說是稍早寫的 如何利用 Facebook 的高成長 的延伸實作篇。而選在這個時間點撰寫主要有兩個原因:

1.) 今天 (8/17) 美國網路第一大報 Huffington Post 正式發表高度整合 Facebook Connect 的 HuffPost Social News,獲得非常好的評價,也是 Jamie 看過眾多 FB Connect 整合裡面做得最接近我理想的,證實了 FB 的開放平台的確是創業家可以大大採用的好資源。

2.) Facebook 上周在台灣狂掃 32 萬新會員,只花了兩個禮拜就從 100 萬總會員來到 150 萬,照這樣的趨勢,應該不消幾個月就會取代無名成為台灣社群第一站。這樣的發展將大大改變台灣內容網站的生態,因為不像無名的封閉系統,FB 是開放的,而網站們應該要趕緊抓住機會好好利用.

為什麼要整合 FB Connect?

對一個獨立的內容網站而言,整合 Facebook Connect,等於是接上一個現成的會員及會員間朋友關係的資料庫。換句話說,與其整合可以大大減少使用者加入你網站的”進入成本” — 其中最大的一環是不用再去多記一組帳號密碼,以及減少成為會員後更麻煩的邀請/蒐尋朋友的步驟。當然一個內容網站也可以不管使用者間的朋友關係,但是趨勢是如果能把這樣的社交網路匯入進來,進而開發一些有用的加值功能,會大大增加你網站的”黏度”,提供給會員更多的價值,也才夠有機會能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 HuffPost 與 FB Connect 的整合到底有什麼利害的地方,又有什麼我們可以學習之處.

註冊流程的整合

HuffPost 整合了 FB Connect 後的基本註冊流程超簡單,就是一步,滑鼠點兩下,Connect with Facebook, 然後確定,就完成了一個會員帳號的新增。Jamie 以前雖然常常閱讀 HuffPost,但是一直覺得懶得再多註冊一個網站,有了 FB Connect 之後,加上 Social News 的功能,點兩下當然就變成了一個很輕鬆而且讓我願意去做的事情.

詢問詳細會員資料及偏好

如果你的網站不需要 FB 能提供以外的會員其他資料,基本上做到上一步就可以了,不過 HuffPost 接下來又多了一頁詳細資料的填寫,使用者可以跳過,但是顯示這頁面可以讓你增加會員的素質 (減少空帳號),也可以減少對於 FB 的依賴度 (萬一有一天 FB 當機了/倒掉了).

這裡有趣的地方是他跟會員要 email 帳號,如果不填寫的話就透過 FB Message 跟你溝通。HuffPost 會有這個動作的原因是 FB Message 有量的限制而把會員溝通依附在其他網站也有風險所以這個動作 Jamie 建議大家不妨採用.

再來 HuffPost 確認了會員的通知偏好,Jamie 覺得也是很有禮貌也很重要的步驟.

要求 FB 特別存取權

這一步就是 HuffPost 的 FB Connect 整合最特別的地方,首先由於 Jamie 第一步的時候沒有給 HuffPost 我的 email,所以 Facebook 先叫我確認 HuffPost 可以寄 FB Message 給我.

再來就是 Social News 整合最厲害的一個部分,HuffPost 跟我要求讀取我的 FB 首頁跟塗鴉牆的能力,當 HuffPost 有了這些存取權,等於把 FB 的最核心的功能搬到了自己的網站上讓我可以不用離開 HuffPost就可以看到 FB 朋友的新消息 這樣一來不但大大增加了 HuffPost 的黏度跟價值,也等於取代了某些 FB 存在的地位.

發布塗鴉牆新聞

最後 HuffPost 詢問我要不要在我的塗鴉牆發布一則新聞,讓我的朋友們知道我加入了 Social News。這個步驟是打廣告的好機會,也是值得參考的.

整合 FB 後的新功能

完成了註冊相關程序後,使用者被帶進 HuffPost Social News 首頁。由於整合了 FB,這個首頁有許多有別於一般新聞網站的有趣內容,像是 FB 一樣的最新動態列表,讓你可以快速得之朋友們最近看了哪些新聞,有什麼熱門的話題,還有你的朋友列表,以及你的朋友動態的統計等等。當然許多新聞網站都有針對所有會員做類似的功能,但是當你看到是你的朋友間累積資料,這個時候一則熱門變得不讀不可,許多人留言的新聞也會讓你更想加入話題。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說整合社交網路可以大大提升網站價值的原因.

而當你在 HuffPost 閱讀個別新聞的時候,右方則多出了下面這個模組,一樣可以讓你看到在你的朋友圈裡面最熱門的新聞,或是打開隱形模式,不要讓大家知道你在看什麼。(上下二圖來自: AllThingsD)

結論

當然像 HuffPost 這樣去整合 FB Connect 是很不錯的開始,但是網站有了 FB 塗鴉牆和朋友圈的存取能力後,能做出來的有趣功能還有非常多,例如: 將內容推薦給可能有興趣朋友,或是透過朋友間的互動/競爭提升使用率等等。希望這一篇文章有讓你更了解如何 Connect with Facebook,甚至激發你的想像,也希望能看到越來越多的中文網站多多去開採 FB 上豐富的許多資源,給我們更多有趣的功能。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