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internet media’

內容與信任

May 1st, 2013

open vs. curated, over content quality distribution

「網路上的內容不值得信任」– 這是父親常常跟我抱怨的一句話。有趣的是,自從高中買了數據機之後,網路就一直是我最主要的資訊來源,上面哪些內容值得參考,哪些內容看看就好,事實上已經訓練成一種本能。但一直很難跟父親解釋「網路」與「傳統」的差別,直到前陣子 Seth Godin 這篇「Most people, most of the time (the perfect crowd fallacy)」給了我靈感。

首先假設內容的品質與數量呈現鐘形的常態分布,大多數的內容都是一般般,只有極少數的比例是品質極高。傳統的大眾內容 (橘色區塊),策略是用「編輯」的力量去找出高品質的作者,並且透過編修他產出的內容,來達到最高品質的內容供給。這個模型天生有些難處,首先是內容的「版面」有限,因此很多品質不錯的作者勢必會被錯過。再來它講求「專業」,所以把創作當做副業的人很難擠入供應鍊中。這些狀況都還好,問題最大的是「編輯」的主觀,和因此產生的誤判,結果是很多品質不佳的作品反而會被發行 — 你看一年有多少賠錢的書、音樂、電視節目、電影出現在市場上。

相對的,自從有了網路出現,由於版位是無限的,沒有「編輯」在篩選內容,也沒有要求「專業」的作者才能參與,它鼓勵了很多新的創作者出來貢獻內容 (綠色區塊),也因此內容的量遠遠超過傳統媒體的供給。因為少了編輯的篩選,很多品質低劣的內容的確被放上了網路,但也因為大大降低了進入門檻,網路同時也讓許多高品質但先前缺乏出口的內容被張貼了出來 — 眾多熱門網誌、Wikipedia、Flickr、YouTube 上的精選影片,都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我不反對網路上充斥著低劣的作者,沒有價值的內容,因為它缺乏「專業編輯」的預先篩選。但把篩選外包給專業編輯,也不過是人類社會近 500 年來的新發明。在資訊供給有限,一般人很難判斷訊息品質的年代,由專業編輯預先做過 Quality Control,對人類社會的確有很大的貢獻。

但我們已經不在資訊供給有限的年代,在網路的世界,只要你有心,幾乎每個議題你都可以找到更多的資料來協助你判斷。所以學著把挖掘、吸收消化、綜合比較、主觀判斷的能力收回來,我認為,是在這個新世界生存更重要的能力。

___

幾個人自己創業,常常漏掉重要資訊?歡迎加入第七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讓這個 300 人的創業社群作為你的後盾

數位革命:無關「載體」,是「轉速」換了

March 23rd, 2012

在實體的世界,由於成本、空間等種種限制,幾十、幾百、幾千年下來,我們給了很多事情適當的週期。遠方的親人,每年在過年的時候見一次面。流行的服飾,每三個月當季節轉換時推出新的款式。水電瓦斯各種費用,每月月底時收取一次。商業雜誌,每個星期出刊一本。報紙新聞,每天早上印出一份。

久而久之,我們以為這些韻律是固定的東西。所以當數位革命來臨,成本、空間的限制被一一打破,我們卻忘了把週期也一起改變 — 雜誌電子化了,卻還是每月推出一刊;新聞放上網路,卻只每天上稿兩次。剛開始大家都沒弄清楚狀況,所以這麼做看起來也還好。但不久之後,我們開始發現事情很不對勁。有些人以為是消費者變了,開始責難、放棄市場。有些人則領悟到那是更深層的東西,強迫自己開始適應的新世界的韻律。

他們開始以每天、每小時,甚至是每分鐘為單位運轉,產品、服務的推出頻率也跟著加快腳步。從近幾年來大成功的「新媒體」– Huffington Post、TechCrunch、Mashable,到勢如破竹的新服飾品牌 — Zara、H&M、Lativ,都是最好的例子。

從 2007 年推出以來,蘋果賣出 iPhone 的速度,遠遠超過史上任何科技產品被市場接受的速度。從 2010 年開始,蘋果賣出 iPad 的速度又遠遠快過 iPhone。當世界的變化如此的快,你的反應速度也必須更快。一年一次的計畫、一季一次的業績、一月一次的結算、一週一次的會議,很有可能通通要被淘汰、換檔、升級。

數位革命不是載體的改變,不「只」是載體的改變,她更是生活節奏的改變,而且永遠不會回頭。你必須要適應這個超快轉速,而且是從根本的組織行為和工作方法開始。唯有如此,你才有任何機會追上這個新世界、新市場。

第五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已經開始申請

(Photo via andycpics, CC License; Graph via Asymco)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