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iOS’

你的 App 要如何被發現?

November 25th, 2011

接連兩個晚上主講《30雜誌》舉辦的「行銷3.0 — 上班族行動 App 完全行銷」活動,第一堂講「App 產品企劃」,先把所有壓箱寶的好案例全部拿出來分享。第二堂講「App 產品行銷」,也就是你做好的 App 要如何讓人發現。這其實是我從未講過的題目,剛好也趁這個機會把所有的資料整理了一遍,於是有了這組新的投影片

沒有機會來參加的人,除了欣賞我那些沒什麼字的投影片之外,下面特別幫你們整理了一些重點:

衝排行

在 iOS 上,衝 App Store 名次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不是因為下載量 (名次是下載數量的函數,別搞錯了因果),而是因為「主戰場」在那裡 — 不喜歡動大腦、衝動消費的族群,都是看排行榜下載的。所以要抓到這個 TA (Target Audience),那你非得想辦法衝到排行榜上。

廣告

廣告可簡單分為免費和付費兩種 (廢話)。免費廣告包括「母雞帶小雞」、自家網站、粉絲頁、交換版位等等。記住 Web-to-Mobile 的轉換率比想像中低很多,所以能夠用 Mobile-to-Mobile 的方式宣傳是最好的。付費廣告非常的貴,一個 CPC (Cost per Click) 大約要 NT$ 5-20,一般大約每 10 個點擊會有一個下載,所以換算成 CPA (Cost per Acquisition) 就是 NT$ 50-200。衝上排行榜前 5 名大約要 1,000 次下載左右,所以如果全部都用買的,就要高達 NT$ 5-20 萬一天,大多數情況是不敷成本的。

限時免費

iOS 上有一個特別的「限時免費」生態圈,當一個 App 本來要錢,突然變成免費,那就會有一群追蹤這個降價活動的網站、Apps 主動幫你宣傳,所以必要時候可以試試這個行銷工具。

病毒行銷

Mobile App 的病毒行銷其實非常有效,朋友見面的時候最喜歡討論的就是有什麼好玩的 Apps。所以記得名稱一定要好念好記,否則使用者想幫你宣傳都沒辦法。Facebook 邀請比起 Web 上面的力道大約只有 30%,反而通訊錄是更有效的邀請機制,但是必須要先確認使用者的電話號碼,會大大提升新用戶進入門檻。目前沒有最棒的解答,大家必須要視需求選用。

最後,記住大多數的 Apps 其實根本不是 Apps,而必須是你整體網路策略的其中一環。下載也只是開啟你跟消費者關係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留下、使用、拉朋友,才一個完整的循環。加油!

還有更多問題,今天 (11/25) 6:30pm 可以到 appWorks Startup Mixer #10 @ Marsala 來找我。

App Internet 革命

October 21st, 2011

Apple 公布最新一季的財報,3 個月賣出了破紀錄的 3,500 萬台 iDevices (iPhone, iPad & iPods)。Google 公布最新數字,全球有 1.9 億支 Android 已經被啟用。大家很興奮「智慧型手機」、「行動裝置」革命終於來到,我卻隱隱感覺到另一件更重大的事情正在發生,我們所熟知的「網路」,即將經歷另一次大幅度的轉變。

1960-1995: The Original “App Internet”

在瀏覽器普及之前,也就是 80 和 90 年代前期,網際網路其實存在了好一陣子。那時候的「上網」,代表好多不同的意思 — 如果要上 BBS,就要用 Telnet 軟體;要抓檔案,就用 FTP 軟體;要找人聊天,那去 IRC 頻道;找文件,那就用 Gopher;要收發 Emails、要即時通訊… 每件事情都有一種自己的「Apps」,而這些 Apps 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 —  它們的背後都是 Internet。

1995-2010: The “Web Internet”

90 年代中期,Windows 95、Netscape、Internet Explorer  的相繼出現,帶來了瀏覽器的普及,讓「Internet」發生了第一次的大革命。大多數的使用者,從這時候才開始接觸網路,那之後的 15 年,Internet 漸漸和 Web/HTTP 劃上了等號。上網,漸漸的就只是打開瀏覽器,搜尋/輸入網址/點選我的最愛,接著和「Websites/Web Apps」互動。

2010-2020: The New “App Internet”

但近幾年來,由於 iOS/Android 等「智慧裝置」的普及,鐘擺又漸漸從瀏覽器主導的 Internet,盪回 Apps 主導的 Internet。使用這些裝置的人們,花越來越少時間在 PC 上面,也花越來越少時間在 Browser 上面,而他們「上網」的主要通路,漸漸的又變成了 Apps。

也就是說,有很大的可能,再過 10 年、甚至是 5 年後,瀏覽器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將變得非常不重要。很有可能到那時候,當我們想到「Web」,會好像我們現在想到「PTT」或是「MSN」一樣 — 你還是偶爾會用它,但已經不是不能沒有它了。光想到這一點,我就開始打冷顫,當你想到我們現在所熟知的 URL, SEO, Referrals, Pageviews… 這些東西,很快都將成為「歷史」,這,是很恐怖的體會。

無論如何,這個世界正在以你想像不到的速度改變著。在這過程中,行動緩慢的大企業將越來越難維持領先,而靈活、應變能力好的創業者,將會有數不盡的機會。我們很幸運,生在這個動盪的大時代,一個屬於我們的時代。

Update: 有些留言者顯然誤會了。這篇文章的重點,是通路的改變,不是背後技術的變革。消費者跟你接觸的管道,正在從「打瀏覽器、連到你的網站」,變成「打開桌面、點選你的 App」;他們發現你的管道,正在從 SEO/入口網站,變成「App Store/Android Market」。這跟背後的技術無關,而是智慧型裝置普及後,消費者行為的改變。

(image via laihiu, cc license)

設計,不是美化 — 2011 台北設計大展的爛設計

September 26th, 2011

我上班的路上,每天都會經過「2011 台北世界設計展」的看板,那天剛好要幫一本聊設計的書寫推薦序,所以等紅綠燈的時候就順手拿起手機,想看看這個展的的網站有什麼好設計。首先,這個 2011designexpo.com.tw 的 SEO 非常差,無論你 Google 的是「設計展」還是「台北設計展」,第一名的網站都被「城市通」搶走了。(事實證明要查「設計展」,而且 2011designexpo.com.tw 仍舊不是第一名。)

好不容易從 CityTalk 那裡連回到 2011 Taipei World Design Expo 的網站,結果手機出現的畫面是這樣:

沒錯,空的,白的,什麼也沒有。不信邪,可能是手機壞掉了,拿起 iPad 再試,結果呢?

沒錯,更大一片空白。這就讓我好奇了,是「設計大展」,所以有什麼我這麻瓜悟不透的好設計嗎?到了公司,趕快打開電腦連上去。迎接我的,是一個下載將近 1 分鐘的 Flash…

「原來是 Flash,難怪 iOS 上打不開…」我心中暗唸著,「不過這東西下載這麼久,應該是什麼了不起的設計吧?」等著等著,好不容易,這隻三頭章魚猴子終於跑到了 100%,結果會發生什麼事情呢?你們可以自己去看看

沒錯,一個兩秒鐘的開場動畫,葉子和羽毛打個叉,就這樣。為了一個沒意義的兩秒動畫,這個網站不惜讓你等超過黃金 10 秒,也不惜讓你在 iPhone 和 iPad 上,都不能使用他們的網站。我傻眼,然後呢…?無論我怎麼點那個葉子和羽毛,這個 Flash 就只是這樣而已。

想不到,真的讓我想不到,原來 Enter 在網頁的下方。沒錯,我的視窗沒有放到最大,所以 Enter 就被隱藏起來了。進去之後,這個網站還有一大堆狗屁不通的爛設計。不過我想光這個開場動畫,你大概就可以想像我想講的。想像那些手拿 iPhone 的設計師,專程前來台灣看展,結果連上這樣一個官方網站,我個人認為這個 epic fail(ure) 足以媲美總統府的 700 萬玩具

這幾年,官方一直在講什麼「文創」、「軟實力」,然後不停的辦活動、蓋園區、搞經費。但光從這樣一個網站,就可以看到他們有多麼不了解「設計」,和它與跟「美化」的不同。這真的是一種文化的問題,設計,是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的,需要長期的思考培養、實作練習。而這些人,卻以為掛上一個「產業」,然後把錢倒進去,這一切就會像灌漿水泥一樣自然成形。如果文化真的這麼容易養成,就好了。

想設計出好網站、好 Apps 嗎?第四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歡迎你加入我們。

(images via 2011designexpo.com.tw)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