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MVP’

你必須開一個網誌,現在

March 30th, 2011

關於經營一個網誌有多重要,為什麼重要,其實我已經寫過了,也一直不斷強調。但是我發現大多的創業人,還是沒有在做這件事情。其實經營一個網誌,根本是精實創業最重要的實踐,尤其當你在創的是網路業。但是沒關係,你們不做我就繼續喊,看看今天能不能喊動你們的懶屁股。

剛好前兩天我的雙胞胎哥哥 Mark Suster 也寫了一篇「Why Startups Need to Blog」,又給了我不少靈感 (我好像快要變成他在華文世界的經紀人了),所以今天,我們就再來看看為什麼你需要一個網誌,要如何經營一個網誌。按照慣例,英文不錯的人,我鼓勵你先去讀讀原文。

接著,首先,我們來看看除了我已經講過的以外,寫網誌還有什麼好處:

精實創業?網誌就是你第一個 MVP

精實創業是從「客戶開發」開始的,你必須要用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 去和潛在顧客接觸,從過程中學到市場的喜好。聽起來很玄?一點也不。MVP 的精神其實超簡單 — 就是花最少的力氣,去獲得最多的學習。所以要做 MVP,那還有什麼比寫網誌更容易的?你有 100 個創業的好主意,不知道哪一個最有市場潛力?沒問題,全部都把它寫在網誌上,看看讀者有什麼反應,不就得了。

Templating 的概念

現代化的網誌平台,像是 WordPress,有很多非常先進的 Templating (模板) 概念,例如:第三方主題 (Themes)、目錄 (Menus)、完全獨立的 CSS、媒體櫃 (Gallery)、統一的相片縮放 (Photo Resize)、獨立的留言系統、第三方插件 (Plugins)、小工具 (Widgets) 等等。當你要開發一個的網路應用時,這些概念都可以被拿來參考,幫助你做出一個更符合內部 (團隊成員間)、外部 (使用者間) 分工的系統。想要了解這些概念?還有什麼比親自使用還更容易深入的?

SEO / SMO

如果說 Web 3.0 的最重要行銷管道是 Search, Social & Mobile,那除了開發一個行動應用之外,你必須要了解 SEO (搜尋引擎最佳化) 和 SMO (社群媒體最佳化) 如何做,因為這些是你最好的免費流量來源。經營一個網誌,為了要吸引來讀者,你就會逼著自己去了解,而等到真的產品上線,這些工具就會派上用場。

測試、建立品牌

既然精實創業講求的是客戶開發,在還沒有產品前就先找到顧客。另一方面,「品牌/形象」則可以被視為企業產品組合的其中一環,那你可不可以在還有沒公司之前,就開始測試、發展品牌?當然可以。如何做?網誌就是你最好的途徑。

說真的,網誌的好處是講不完,我當然也可以繼續寫下去,但是我希望到此為止,我已經說服了你。況且我發現大家喜歡我的文章長短適中 (你看,又是一個寫網誌學到的精神)。所以,你既然已經決定要開始了,就讓我們來看看你應該怎麼做。

你該寫什麼

記住,網誌不是你的心情日記,所以不用拿來寫今天天氣好好,昨天解了一個好難的 bug。網誌是你的 MVP,是拿來吸引潛在顧客、建立初期品牌、知名度的,所以你應該要專注在「他們可能有興趣的事物上」。當然,什麼是他們有興趣的事情,這是需要摸索的,而且你越寫,就會越了解他們有興趣的事情,比他們還了解,變成這個產業的專家,那才是你要的結果。EZTABLE 為餐飲業寫的 EZTABLE Ideas 網誌,就是最好的例子。

真誠為上

不要一天到晚都在講自己公司、產品、團隊有多好,別人有多爛,老王賣瓜的東西一點市場也沒有。當這些人的朋友,真誠的提供他們有興趣、有用的資訊,即使這些資訊是來自有點像是競爭對手的其他公司。當你去別人的網站留言時,千萬不要開口就是「我也有寫一篇相關的文章」,先參與討論,最後再視情況提供連結。網路上的讀者都是很敏感的,你是不是有誠意,一看就知道,搞太多手段,最後只會被厭惡。

歡迎自由取閱

網路上很多人在偷文章,我看到好多作者都因此忿忿不平。你打不過他們的,反正你又不是要靠寫網誌賺錢,還不如讓這些人當你免費的宣傳管道。我的每一篇文章裡面至少埋入 2-3 個連回本網誌的連結,偷吧,盡量偷吧,你們越偷,我的讀者就越多。

多去別人家作客

當你寫到一定的程度,就會開始有人來邀稿、客座。千萬一定要答應,別管什麼稿費不稿費的,記住,你寫網誌不是為了賺錢。除此之外,也可以主動出擊,像是 InsideTechOrangeMMDays,也都是你很好的投稿對象。

以上,期待看到你們的網誌。如果開了,歡迎留言讓大家知道 — 本社群最活躍的留言者之一 Mac 前陣子就開了一個麥樹仁投資社群網站 (Makssin),馬上就吸引了很多人去討論,你看,是不是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難。

(image via dbarefoot@flickr under CC license)

Reid Hoffman: 創造偉大公司的 10 個定律

March 25th, 2011

講到矽谷創業家,Reid Hoffman (瑞‧哈夫曼) 又是另一號傳奇人物。他是超級成功的付費平台 PayPal 的創辦核心成員,從草創初期任董事,到後來跳下去一起做,一路幫 PayPal 談下 Visa、Mastercard、eBay 等重要合作夥伴,到最後上市、再被 eBay 買掉,Hoffman 才功成身退。

不過創業是會上癮的,所以一個正牌的創業家當然不會就此打住,2003 年,離開 eBay 不久,Hoffman 又創了現在超級成功、今年即將要掛牌上市的商務社交網站 LinkedIn,然後又一路陪著 LinkedIn 過關斬將,直到 2009 確定稱霸商務社交垂直後,他才退任董事長,並且加入矽谷老字號創投 Greylock 成為合夥人,並因此出任 Zynga、Mozilla, SixApart 等重要網路公司的董事。創投之外,Hoffman 也是出名的愛幫助創業後進,更是非常活躍的天使,投資過 80 家網路公司,其中包括 Facebook、Digg、Aviary 這些響噹噹的新創公司。

所以,當 Reid Hoffman 這麼成功的創業家、投資人說話時,大家當然要趕快把耳朵豎起來聽。前兩天,他寫了一篇「Ten Entrepreneurship Rules for Building Massive Companies」,裡面非常多道理,我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意見,幫大家整理如下:

定律一:找到那個「破壞性」的改變

當你準備要創業時,應該要看看周圍,然後想想有什麼事情以前是不可能的,現在變成可能了。當 Hoffman 創辦 LinkedIn 時,大家都不看好網路,唯獨他看準了人們以後都將會有一個線上履歷表,這是不可能變成了可能的大好破壞機會。換做現今的網路業,你要想的是行動、平板、社交這些大環境的改變

定律二:想很大

不管你是在追求一個大市場還是一個利基市場 (niche),創業要花的力氣、辛苦都是差不多的,所以你應該要想大一點。當然想再大還是要從小處開始,但是千萬不要讓你的想像力限制了你能夠到達的地方。從一開始,就朝著全球制霸的最高目標前進吧!

定律三:你需要很多夥伴

一般人幻想中的創業,就是一個天才的工程師加上一個超棒的 idea,其實這跟事實相反。你需要一組實力堅強、但是非常互補的共同創辦人 (co-founders)、你需要 5-10 個顧問 (最好是創過業的人)、你需要投資人、你需要合作夥伴。簡單來說,你需要一整個網路,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創立 appWorks 育成計畫的原因。(我有提過我們已經育成了 24 家網路公司嗎?)

定律四:A 計畫和 B 計畫

你的創業計畫絕對不是線性的,如果途中發現另一個更好的機會,你們能不能好好把握?如果事實證明現在嘗試的東西沒有人要,那又要怎麼辦?這些,都是你必須要想清楚的。

定律五:靈活,但又堅持的

你會聽到很多不同的聲音,有些人會叫你堅持,有些人會叫你放棄。你必須要懂得自己判斷這些數據點,哪些是信號,哪些是雜訊,你必須懂得如何去分析每一個意見之中的邏輯,從邏輯中吸取精華,而不是傻傻的跟著別人的結論走。

定律六:快點推出產品 — 第一版必須要讓你感到丟臉

Hoffman 的第一次創業 Socialnet.com 和我們第一次做 Sosauce.com 犯了完全一樣的錯誤,我們都花了 9 個月才推出產品,因為我們都覺得第一版要盡善盡美,根本就是最錯誤的決定。你會發現使用者在意的東西跟你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而且一開始推出就有太多功能,只會讓他們困惑。所以請你快點把產品推出去,最好是一個你會覺得丟臉的東西 (這其實是 Bill Gates 發明的說法)。不過我也發現這一點,很難很難說服第一次創業的人,他們往往只能親身經歷過一次,才會明白這個道理。

定律七:自信,但不是自負

對於你的理想,要有一些自信,但絕對不是盲目的自負。請不斷的用數據、夥伴們的回饋,來印證你的假設。如果發現不對,趕快想要怎麼 pivot。有創意的人常常不小心就變成藝術家,陷入在自己的世界裡面,這是非常危險的。

定律八:一流的產品很重要,但是一流的通路更重要

太多創業人懷著「做出來,客戶就會來」(Build it, they will come.) 的美妙幻想。大錯特錯,你必須要從第一天就開始經營「通路」,也就是我們說的「客戶開發」。在 Web 3.0 時代,你的通路就是 Social, Mobile, Search。消費者每天有那麼多的訊息要消化,如果你不把自己放到他們的眼前,別傻了,他們根本不可能找到你。

定律九:非常小心的經營企業文化,尤其是早期員工

前面的 10 個員工,會決定你企業的文化。別小看文化,它對整個組織生產效率的影響高達 3-5 倍,所以請你從第一天就非常小心的經營。用心的去想什麼樣的事情會鼓勵生產力,什麼樣的事情則是相反,然後設計一種架構來鼓勵前者,去除後者。最近聽到最好的例子是愛情公寓的辦公室是鋪地毯的,每個人進去都要脫鞋,因為他們想要讓員工有回家的感覺,因此提升向心力。沒錯, 你連這麼小的事情都要用心,我常說的:A good entrepreneur hacks, everything.

定律十:所有的創業定律都只是原則,不是法則

不要不分青紅皂白的就追隨別人跟你說的定律,要釐清中間的邏輯,然後再化為己用。這些定律都只是大方向,絕對不是鐵則。況且身為一個創業家,你的任務就是破壞原來的世界,所以過程中你會創造更新、更好的定律。

以上,就是 Hoffman 的創業十大定律,希望能給你們一些啟發。

再次預告,今天 (3/25) 晚上 6:30,我們將會在 BCDog Cafe 舉辦本月份的 appWorks Startup Mixer,歡迎來跟在場的 200 個創業人、創投一起聊聊心得 (還記得定律三嗎?),還有一、兩隊的名額可以上台自我介紹,趕快去報名

網路創業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絕對不只是做出一個受歡迎的產品而已,從人脈、夥伴、市場、策略、行銷、通路,你都需要一個專業的組織在你背後支持你。歡迎加入已經有 24 個創業團隊的 appWorks 家族,第三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即將截止申請,詳情請見 appWorks 網站,或是線上申請書。期待看到你們的加入!

(Image via joi@flickr under CC license)

Bill Gross: 你必須要比對手強 10 倍

March 22nd, 2011

要說到網路創業育成Bill Gross (比爾‧葛洛斯) 和他的 Idealab 大概是我們這個領域的始祖。Bill 自己本身也是一個傳奇人物,在 Web 1.0 時代,他創辦了 GoTo.com,也就是後來被 Yahoo! 用 16.3 億美元天價買走的 Overture。Bill 和 Overture 有什麼重要的?現在的創業人大多已經不知道,當年就是他們,發明了現在每年幫 Google 產生 96% 營收的 CPC 商業模式 (AdWords & AdSense)。而這個價值上兆,可以說是網路發展 16 年來最最值錢的超級 idea,其實是 Bill 從實體黃頁的商業模式衍生而來的。

雖然說早期的商業模式選擇,讓 Google 成為最後的大贏家,而不是 Overture,但是 Bill Gross 也沒有就此停住。在 GoTo.com 之後,他又創造了 CitySearch,沒錯,也就是 Yelp 還沒出現之前,最受歡迎的餐廳評論網站,並且成功的賣給了 IAC。然後 Bill 發現自己有一種超人的嗅覺,常常可以聞到很有潛力的商業模式,於是他決定創造 Idealab。

從 1996 年開始至今,Idealab 已經育成了 75 家公司,其中有 8 個成功掛牌上市,35 家被買走,成功退場率奇高無比,其中還有 5 家是超過 10 億美元的全壘打。上禮拜,Bill 去上了 Mark Suster (馬克‧薩斯特) 主持的 This Week in VC 節目接受訪問,兩個人暢談了一個多小時,內容的知識含量超高,英文程度不錯的人,我鼓勵你們把整個影片看完 (貼在文章的最後面)。以下是一些重點整理:

  • 失敗非常的重要,每個人都可以從過程中學到太多教訓。但是如果冒險失敗的結果,代表你會受到懲罰,那人們就不會嘗試。所以應該要創造一個文化,一個環境,讓冒險是被尊敬、被鼓勵的。
  • 大多的好主意都來自於創辦人嘗試解決自己本身碰到的問題 — Brin 和 Page 當初因為市面上的搜尋引擎不準確而創造 Google、Mark Zuckerberg 因為哈佛沒有學生通訊錄而創造 Facebook、Jack Dorsey 因為要更容易發群組簡訊而創造 Twitter。
  • 「你必須要嘗試創造一個比競爭對手強 10 倍的產品,並不是因為你真的必須要比他們強 10 倍,不要忘了他們也在進步,所以到最後你可能會比他們強 3 倍,那你才有機會獲勝。」真的,如果你有試過說服客戶你比競爭對手強 50%,你就知道強 3 倍有多麼的重要了。
  • 早在人們還沒喊出 Lean Startup 之前,Bill 就已經在做 MVP 了。在 90 年代,Bill 就開始給創辦人 25 萬美金去做一個快速的嘗試,然後讓市場決定這個產品要不要留下來。
  • 太多創業者把精神放在「公司所有權」、「控制」、「過半」這些事情上面,要知道,創業是一個「0 與 1」的世界 — 你不然就是什麼都沒有,不然就是大成功。所以把自己圍繞在會幫助你成功的人旁邊,比斤斤計較那幾個 % 還來得重要多了。有某些投資人真的能夠給你非常實質的幫助,當然不是每一個,或許只有 20%,但是找到這些人對你來說非常重要。(當然,真的會幫助你成功的投資人,也不會跟你斤斤計較那幾個 %)
  • 如果你計畫要收費,那就早一點嘗試,否則你會被「使用量」的成長所蒙蔽,進而以為你的產品有很多「隱含」的價值。

以上,希望對正在創業的你們,能夠帶來一些啟發。

每一個勇於冒險的創業人,都是我們的英雄。為了讓你們沒有後顧之憂的去嘗試,我們創造了 appWorks,至今已育成了 24 個創業團隊。第三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已經開放申請,詳情請見 appWorks 網站,或是線上申請書。期待看到你們的加入!

(Image via rsepulveda@flickr under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