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practical training’

創業的曲線加速

August 20th, 2014

Business Representative Learning Curve

我常常會建議想要創辦網路公司,卻沒有在這個產業工作過的人,先去加入一家好的網路公司,學習個兩、三年,再出來創業。

之前,我都是從「產業知識」與「商譽」這兩個關鍵資源的取得成本來解釋這個策略。

產業知識

網路雖然可以稱為一個行業,但它事實上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行業。網路之下是科技,而之上則搭載了媒體、通路、娛樂、服務等種種行業的數位化、去中間化。因此,它繼承了科技對於精準的嚴格要求、媒體的快速變化、通路的最後一哩戰爭、娛樂的大好大壞,以及服務的會員經營等諸多特性,再加上網路獨有大量數據的取得、分析與應用,以及 20 年下來的發展歷程,讓全部 Know-How 被迫不斷被融合、重新發明、重新使用,漸漸造就了今天這個超級錯綜的結構。

因此,如果沒有實際在這個行業裡待過,要從零開始創業,在創業的過程中想辦法全面取得這些前緣的產業知識,並且能夠化為實際策略與操作方法,事實上是非常困難,取得成本也是非常高的 (常常需要在錯誤中學習)。而相反的,去一家已經有些成績、規模又不會太大的網路公司上班,反而是取得這些關鍵行業知識比較低成本的方式 (還有人付你薪水)。

商譽

另一方面,要創辦一家成功的網路公司,往往需要非常多上下游協力廠商的幫忙,例如:雲端平台的佈署、關鍵第三方技術的整合、人才招募、廣告投放、通路選擇。身為名不見經傳又缺乏資源的新創公司,往往很難取得第一流協力廠商的信任與支持。

反過來說,如果先在一家頗具商譽的網路公司上班,在過程中努力去替優質合作夥伴創造雙贏,累積自身的商譽,那麼有天出來創業,絕對可以得到較多的支持。

速度

但除了產業知識與商譽之外,有一個角度我一直沒有很好的模型去解釋,那就是速度,或者說達到終點的速度。今天意外在 KKBOX 營運長 Izero (李明哲) 的 Facebook 分享中,讓我看到了這張很棒的圖,剛好可以拿來解釋這個道理。

011029gd60v8xyam6quvvs

你看,假設 X 軸是創業的進度,而 Y 軸是個人產業知識與商譽的積累。如果三個條件差不多的社會新鮮人,A 直接開始創業 (斜線),B 先到網路公司上班一陣子後再出來創業 (曲線),而 C 則是去大公司上班了十年才出來創業 (直角)。

從表面上看,一開始 A 的創業進度是領先的,因為 B 跟 C 都是去別人的公司歷練。但 B 經過了曲線加速,一旦出來創業,他到達終點的時間很有可能比 A 還要快上許多。至於在大公司待太久的 C,雖然很快比 A 與 B 累積了更多的知識與商譽,但由於太晚出來,到達成功的時間卻是最久的。

當然這不是一個完全精準的模型,但它相當程度描繪了我想表達的意念,直接開始創業,不僅是成本較高、成功機率較低的創業方式,也很有可能不是最快「到點」的方式。

因此,對於絕大多數想創業人卻缺乏網路產業歷練的新鮮人來說,先去一家優質的網路公司學習一陣子,實在是比較好的選擇。

___

2014 夏季 AppWorks Startups 聯合大徵才仍在熱烈進行中

歡迎在 Twitter 上追蹤我

(Graph via lucgaloppin, CC License)

幸福體操

August 14th, 2014

Very Fortunate

如果問我創業 15 年,最重要的收穫是什麼?我大概會說我領悟了幸福是種心境,而心境是可以訓練的。

停止抱怨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經常抱怨的人,通常也是最不幸的人。不只因為他們心境中有過多負面的能量,也因為他們一次又一次的抱怨,不斷加深、加大了悲慘的印象,使得他們更加的不幸。心理影響生理,生理也會影響心理,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得先從可控制的生理行為開始。

不浪費時間幻想

幻想事成之後的景象、名利、地位很容易,但現實是多數事情隱含機運,因此失敗比率遠大過成功。即便成功,狀況恐怕也不是你想像。期望落空卻往往會打擊心境,所以不要庸人自擾,是比較好的策略。

從小成功開始

把一件大事分成很多小事,然後一步步達到里程碑,從中得到成就感與動力。比起三個月都在做同一件事情、永遠沒有盡頭的感覺,每個禮拜都有進度的狀態可以讓你的心理更踏實正面。

減少物質

物質是心境的海洛因,同樣劑量只能短期見效。一旦上癮,胃口只會越撐越大。在生活中減少物質,或是刻意弄壞對物質的胃口,是我常用的策略。

允許碰撞

80% 的時間,我專注在計畫中的工作上。而 20% 的時間,我會刻意拿去投資在沒有明確短期價值的邀約上。這些碰撞常常只是有趣,但少數時候,卻會意外帶來很大收穫。由於沒有期待,反而通通都變成了幸運。

讀書

謙虛是正向思考的核心,而讀書則是謙虛的養分。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什麼,書讀得越多的人,越了解自己的不足。

欣賞

無論在哪裡,總是有值得欣賞的人、事、物。同事的細心、貼心,活動的佈置、主持,賣場的體驗、設計,建築的巧思,這世界上有太多值得品嚐的環節,把注意力移到上面,心境自然開始正向。

運動

運動會促進腦內啡的分泌,讓心情更愉悅。健康的身體,也會讓你更有信心。

失馬是福

最後,理性去分析每個失敗的嘗試,把它們提供的教訓,衍生出的機會,通通都寫下來。這會幫助你擁抱事物的不預期性,漸漸得到永遠正向的思考力。

以上,是我這些年下來領悟的幸運體操,與大家分享。

___

2014 夏季 AppWorks Startups 聯合大徵才進行中

歡迎來 Facebook 上與我們碰撞

(Inspired by AVC, Photo via kiuko, CC License)

Ask Jamie #13:大學畢業生創業,該做什麼事前準備?

March 5th, 2014

Jamie Lin 林之晨

Ask Jamie: 你提出問題,我整理成文章,與所有讀者分享

很多人問我 Jamie 你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答案很其實很簡單,除了 5 點到 8 點讀文章與寫網誌外,9 點進到公司後幾乎是連續開會到晚上 7、8 點,最誇張的時候一天可能有近 20 個會。接著偶爾有晚餐活動,否則通常是收工回家。

這麼多會是在開什麼?最常做的是與 AppWorks Accelerator 正在輔導的創業者們 Office Hour,協助解決他們的各種疑難雜症。另外也常常要與其他創投、AWS、Facebook 等平台提供者,以及電信商、通路、媒體等各種掌握策略資源的夥伴們交流,用「團購」的優勢幫我們這 150 家嗷嗷待哺的新創企業取得各種營養大補帖。

另外就是每一季季中開始的一個月 (以第一季為例就是二月中到三月中),會是董事會的旺季。我們投資的企業們首先要先開會,檢討上一季的執行成果,並且擬定下一季的策略方向。接著我們負責管理的基金也要召開董事會,由我們彙整後向投資人們報告,他們的資金被投資到哪些潛力新創企業,這些企業近期又有如何優秀的表現。

當然這些會議都是有必要的,而且與創業者開會往往相當有效率,討論的內容也相當有實質意義,不過開太多我還是會渾身不舒服。大概天性是一個工程師,我還是比較享受安靜坐在電腦前面工作的時刻。

Pegster Asked: 大學畢業生創業,該做什麼事前準備?

Hi Jamie!

你好,我是一位香港大學生,主修市場學,今年停學一年到外地工作,希望能在這一年找到未來的方向。我就讀的大學可算是香港中最優秀的,可是我一直都沒打算畢業後留在香港工作。香港的商業氣氛過份濃,很多畢業生都加入大企業工作,一輩子為別人工作。

我在這個稍稍落後的國家裹找到更多發展的機會, 而我看到自己在這邊的 impact 會更大。2 個月之前我認識了一位好朋友,他年紀輕輕已擁有自己的公司,他也曾表示過想我加入他的團隊,幫他引入外地投資人及 expand 他的公司。這裹的人英語說得不太好,國際視野也不廣,但近來很多外地人注資,經濟發展迅速,而我能夠在國際關係方面助他一把,所以在這裹工作對我非常吸引!

然而我對這邊的了解並不夠深,在這裏開創自己的事業並非容易。我是 marketing major,對引入 foreign investment 的事一竅不通。如果能在畢業後工作一兩年後再加入他的團隊會比較釨嗎?但我肯定自己不想在香港工作…

你能分享一下大學畢業生在創業 / run a business 前應作什麼準備嗎?

謝謝!

Pegster

Dear Pegster,

恭喜你跨出了勇敢的一步,光是敢自己一個人去異鄉闖趟,你已經勝過許多留在舒適圈裡的人了。

創業很難完全準備好再出發,但如果能先練些基本功,對成功機率的確有很大幫助的。商業畢竟是一個極度競爭的世界,數千年運行下來早已形成了許多明規則、淺規則,而且仍在不斷的變化當中。在這個複雜的體系裡與大家合作、競爭,需要熟稔溝通、協商、領導、策略、管理、行銷、業務、營運、財務、法務等等各種重要的觀念與技能。這些知識與能力都是需要繳不少「學費」,也就是時間、練習與機會成本,才能真正精通的。所以如果自己頂著鋼盔就出來闖,一開始不但會因為技不如人而使成功機率渺茫,在學習的過程中所有成本也得自己負擔,其實是不太划算的。

所以我常常建議年輕人先到別人的 Startup 去練功,尤其是要越級挑戰,才能在最低機會成本的情況下快速、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創業相關知識與技能,加速成為一個有實力的創業者。

不過實務上,事情也沒有這麼單純。首先,如果你看到的是一個巨大的 Paradigm Shift,像是你所處在的快速成長經濟體,那麼時間可能是不等人的。等你花個三、五年準備好,浪頭大概早就跑遠了。所以你要在抓住機會與累積實力之間,找到自己的平衡。一個好方法是找到比你強許多的人一起來抓這個浪,那麼你不但可以在過程中學習,也不會錯過一個大好機會。

另一方面,我也看過不少人懷著創業的心去企業上班練功,結果很快結了婚、生了小孩,又買了房子,當場陷入了無法抽身的窘境。不過話說回來,這不代表他沒有得到屬於自己人生的財富,創業畢竟不是幸福的唯一途徑。

以上,希望對你有些幫助。

Jamie

PS. 本來聽你說「稍稍落後的國家」且「英語說得不太好,國際視野也不廣」以為是在講台灣,後來又說「近來很多外地人注資,經濟發展迅速」那肯定不是台灣了,哈哈哈!

___

歡迎在 Google+ 上追蹤我的創業分享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