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Search’

你的 TA 到底在哪裡?

December 6th, 2012

搞清楚了你的 Target Audience 是誰,把他們的年齡、性別、收入、居住地區、有什麼興趣、處在什麼狀態、有什麼問題等等「輪廓」描繪出來後,你還必須要知道這些人都在哪裡逗留 — 你得先能夠找到你的 TA,然後才有機會把他們拉到你的新網站上。

網路上人們會主動去閒晃的地方,大略可以分為四個大類:

Search (搜尋)

當人們在找資料、找答案的時候,他們會主動的去 Google 等搜尋引擎,用關鍵字來檢索。這就是你必須了解 TA 有什麼興趣的原因,因為要從 Google 上拉 TA,你並沒有辦法用年齡或是性別來定義他們 — 很多時候,連 Google 自己也不清楚他的使用者是什麼年齡、什麼性別。所以在 Search 這個大項,你必須要透過 TA 有興趣的東西,也就是「關鍵字」,來分辨,並且抓住他們。這也是為什麼你要買 AdWords 這類「關鍵字廣告」,以及針對某些關鍵字做 SEO (搜尋引擎最佳化) 的原因,因為這樣的工作會幫助你抓到你針對的 TA。

News (新聞)

當人們想要知道世界上發生了什麼事情時,他們會來到自己喜歡的新聞網站閱覽資訊 — 當然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是透過了朋友在 Facebook 等社群網站的分享,來到了新聞類的網站。但無論如何,人們花很多時間在新聞類型的網站上吸收新知,這是無庸置疑的。每個新聞類的網站,都有自己的 TA 族群 — 無論他們是用性別、年齡,還是興趣去區分,所以要在 News 裡面找到你的 TA,你必須要針對的是目標受眾與你相似的新聞媒體,而要做到更精準的推廣,你甚至要以一篇文章為單位去圈住 TA — 畢竟即使是在某個特定的新聞網站上,人們還是會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文章閱讀。在新聞類的網站找 TA,除了要知道他們會讀哪些新聞外,你還必須要動作非常快,因為絕大多數新聞的閱覽量都是在第一個 24 小時內發生,所以如果你沒有抓住黃金時間,即使出現了一篇完全符合你 TA 興趣的文章,你還是有可能錯過抓住他們的好機會。

Social (社群)

Social 又可以分為 1% 發言、99% 閱覽的「內容型網站」,10% 發言、90% 閱覽的「討論區型網站」,以及 50% 發言、50% 閱覽的「社交網站」– 舉例來說,我的網誌、YouTube 都算是內容型網站,巴哈姆特FashionGuide 則是討論區型,而 Facebook 就是典型的社交網站。這些網站自己的 TA,越「左邊」就越集中,越「右邊」就越發散,因此要拉你的 TA,你必須要先把與你「TA 關連度」高的每個 Social 類網站,通通表列出來,然後再依據各個網站的子類別,以及實際經營情況,找出鎖定 TA 的方法,例如當你找出與你 TA 關連度最高的 10 個部落客,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找他們合作撰寫開箱文或是體驗文。而在 Facebook,除了做精準廣告投放之外,你還可以經營自己的粉絲團,或是去找與你 TA 關連度高的粉絲團合作。

Mobile (行動)

最後,現代的消費者,除了睡覺與在「桌機」面前的時間之外,通常就是掛在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之上,所以 Mobile 也是另一個你必須要突破的 TA 逗留處。注意 Mobile 雖然是一個大類,但它基本上包含了上列全部,然後再加上一些額外的規則。而這些額外的規則至少包括了:A) 你需要知道與你 TA 關連度高的 Apps 有哪些,然後想辦法與他們合作;B) 像是 WeChat、Whatsapp、LINE、Cubie Messenger、Instagram 等這類的「Mobile Social」平台,又是另一個你要經營的通路;C) 別忘了智慧手機還是手機,所以傳統的簡訊、電話拉 TA 很多時候仍然管用;D) 如果你要在 Mobile 上拉 TA,那最好確保你的網站是有針對小螢幕最佳化過的,否則好不容易把 TA 拉到你的網站,卻讓他們發現你的網站在手機上很難使用,那是很丟臉的。

所以以上,就是當你確認了要針對的 TA 是誰之後,還必須要去弄清楚的「他們在哪裡」這個問題,希望對你們思考推廣策略,能夠有一些幫助。再次提醒,這些工作最好在你悶著頭開發產品之前,就已經完成初步的調查,而有些能夠先做的事情,例如粉絲團,也應該要先開始經營 — 沒錯,就是我所謂的「通路先行」。

___

更多關於設定 TA 與如何吸引他們的知識,也可以在「Jamie 流行銷」裡找到。

(Photo via thomashawk, CC License)

Google 小心,DuckDuckGo 來了

February 17th, 2012

自從 2005 左右,當 Yahoo 花了近 20 億美金連續買了 Inktomi 和 Overture 兩個搜尋公司,整合了三年卻遲遲無法挑戰 Google 的霸業之後,「搜尋」這場遊戲就被視為結束了。後來即使微軟又花了 55 億做出 Bing,接著還和 Yahoo Search 的流量整併,但合起來的搜尋量也只有 30% 的市佔率,不到 Google 的一半。大家伙們燒了這麼多錢都無法動搖 Google,那這根本是不是一場創業者可以玩的遊戲。

當然還是會有不怕死的挑戰者,其中大概只有 Wolfram Alpha 算是以「科學搜尋」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出來。剩下的勇士們無論推出時聲勢有多浩大,最後似乎都難逃彈盡援絕的命運。但這件事情到了今天早上有一些些改變,從 2008 成立以來,一直在鴨子滑水的 DuckDuckGo,居然突然傳出了已經突破一天 100 萬次的搜尋量。雖然這離 Google 的一天 3 億次搜尋還很遠,但重點是這張圖一看就知道是找到了 Product-Market Fit

這下好了,大家趕快要開始研究 DuckDuckGo 到底是怎樣找到 PMF 的?我讀了很多資料,但最終我覺得重點真的就只是搜尋結果頁面。同樣是搜尋「Jeremy Lin」,在 Google 上面 (第一張圖) 我覺得他們的假設是你已經認識林書豪,所以把他的新聞集錦放在第一位,而且每個結果的「標題」完全是照該網站的原始 <Title>,所以資訊讀起來有點辛苦,你必須要一個一個的去解讀。

到了 DuckDuckGo 上,他們先假設你不認識這個人,所以把 Wikipedia 的資訊放在最上面,接著還給你他的 “Official Site”,接著才是一些其他的資訊頁面。每個搜尋結果前面,DuckDuckGo 還放上了該網站的 Favicon (小 Logo),幫助你很簡單的用視覺去辨識這個結果的重要程度。再來,DDG 提供的其他功能也比較少,所以整個頁面看起來乾淨很多,使用的字體、色系、空間也比 Google 的現代、柔和許多。

除此之外,DDG 的搜尋結果權重,和 Google 的也有些不同。你可以看到 DuckDuckGo 比較偏好像是 Wikipedia 這類有人工編輯過的頁面,也就是在走所謂的「Curation」(篩選) 這條路線,而非 Google 那年代搜尋引擎所注重的「Coverage」(覆蓋性) 路線。 而我認為就是只是結果篩選和使用體驗這兩個點,讓 DDG 找到了 PMF,也讓他成為了 2005 年後第一個真正有機會挑戰 Google 的新創團隊。

或許,這個世界上真的沒有「無法撼動」的市場或公司,只是看你能不能看透問題出在哪裡,和能不能夠找到更有棒的方法去 hack 它,如此而已。

你必須開一個網誌,現在

March 30th, 2011

關於經營一個網誌有多重要,為什麼重要,其實我已經寫過了,也一直不斷強調。但是我發現大多的創業人,還是沒有在做這件事情。其實經營一個網誌,根本是精實創業最重要的實踐,尤其當你在創的是網路業。但是沒關係,你們不做我就繼續喊,看看今天能不能喊動你們的懶屁股。

剛好前兩天我的雙胞胎哥哥 Mark Suster 也寫了一篇「Why Startups Need to Blog」,又給了我不少靈感 (我好像快要變成他在華文世界的經紀人了),所以今天,我們就再來看看為什麼你需要一個網誌,要如何經營一個網誌。按照慣例,英文不錯的人,我鼓勵你先去讀讀原文。

接著,首先,我們來看看除了我已經講過的以外,寫網誌還有什麼好處:

精實創業?網誌就是你第一個 MVP

精實創業是從「客戶開發」開始的,你必須要用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 去和潛在顧客接觸,從過程中學到市場的喜好。聽起來很玄?一點也不。MVP 的精神其實超簡單 — 就是花最少的力氣,去獲得最多的學習。所以要做 MVP,那還有什麼比寫網誌更容易的?你有 100 個創業的好主意,不知道哪一個最有市場潛力?沒問題,全部都把它寫在網誌上,看看讀者有什麼反應,不就得了。

Templating 的概念

現代化的網誌平台,像是 WordPress,有很多非常先進的 Templating (模板) 概念,例如:第三方主題 (Themes)、目錄 (Menus)、完全獨立的 CSS、媒體櫃 (Gallery)、統一的相片縮放 (Photo Resize)、獨立的留言系統、第三方插件 (Plugins)、小工具 (Widgets) 等等。當你要開發一個的網路應用時,這些概念都可以被拿來參考,幫助你做出一個更符合內部 (團隊成員間)、外部 (使用者間) 分工的系統。想要了解這些概念?還有什麼比親自使用還更容易深入的?

SEO / SMO

如果說 Web 3.0 的最重要行銷管道是 Search, Social & Mobile,那除了開發一個行動應用之外,你必須要了解 SEO (搜尋引擎最佳化) 和 SMO (社群媒體最佳化) 如何做,因為這些是你最好的免費流量來源。經營一個網誌,為了要吸引來讀者,你就會逼著自己去了解,而等到真的產品上線,這些工具就會派上用場。

測試、建立品牌

既然精實創業講求的是客戶開發,在還沒有產品前就先找到顧客。另一方面,「品牌/形象」則可以被視為企業產品組合的其中一環,那你可不可以在還有沒公司之前,就開始測試、發展品牌?當然可以。如何做?網誌就是你最好的途徑。

說真的,網誌的好處是講不完,我當然也可以繼續寫下去,但是我希望到此為止,我已經說服了你。況且我發現大家喜歡我的文章長短適中 (你看,又是一個寫網誌學到的精神)。所以,你既然已經決定要開始了,就讓我們來看看你應該怎麼做。

你該寫什麼

記住,網誌不是你的心情日記,所以不用拿來寫今天天氣好好,昨天解了一個好難的 bug。網誌是你的 MVP,是拿來吸引潛在顧客、建立初期品牌、知名度的,所以你應該要專注在「他們可能有興趣的事物上」。當然,什麼是他們有興趣的事情,這是需要摸索的,而且你越寫,就會越了解他們有興趣的事情,比他們還了解,變成這個產業的專家,那才是你要的結果。EZTABLE 為餐飲業寫的 EZTABLE Ideas 網誌,就是最好的例子。

真誠為上

不要一天到晚都在講自己公司、產品、團隊有多好,別人有多爛,老王賣瓜的東西一點市場也沒有。當這些人的朋友,真誠的提供他們有興趣、有用的資訊,即使這些資訊是來自有點像是競爭對手的其他公司。當你去別人的網站留言時,千萬不要開口就是「我也有寫一篇相關的文章」,先參與討論,最後再視情況提供連結。網路上的讀者都是很敏感的,你是不是有誠意,一看就知道,搞太多手段,最後只會被厭惡。

歡迎自由取閱

網路上很多人在偷文章,我看到好多作者都因此忿忿不平。你打不過他們的,反正你又不是要靠寫網誌賺錢,還不如讓這些人當你免費的宣傳管道。我的每一篇文章裡面至少埋入 2-3 個連回本網誌的連結,偷吧,盡量偷吧,你們越偷,我的讀者就越多。

多去別人家作客

當你寫到一定的程度,就會開始有人來邀稿、客座。千萬一定要答應,別管什麼稿費不稿費的,記住,你寫網誌不是為了賺錢。除此之外,也可以主動出擊,像是 InsideTechOrangeMMDays,也都是你很好的投稿對象。

以上,期待看到你們的網誌。如果開了,歡迎留言讓大家知道 — 本社群最活躍的留言者之一 Mac 前陣子就開了一個麥樹仁投資社群網站 (Makssin),馬上就吸引了很多人去討論,你看,是不是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難。

(image via dbarefoot@flickr under CC license)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