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strategy’

管理回饋 ─ 避免越跟人聊,越不知所措

July 31st, 2013

Mentoring

前幾天一位剛從 appWorks 育成計畫畢業的創業者來找我聊天,坐下來第一句話就是:「Jamie 我好苦惱。」問他怎麼了,原來是 Demo Day 之後好多潛在合作夥伴、投資人、前輩找他去聊天,每個人都很喜歡他在做的事情。但聊到接下來要走的方向,每個人都給他不一樣的意見。A 說他該往東,B 又說往西才是最有潛力的,每個人的說法聽起來都很有道理,搞得他非常迷惘。

「這件事沒有正確答案。」我劈頭就說 ── 當然,他看起來又更迷惘了。

但事實上它真的沒有正確答案。路線的選擇,也就是市場策略的選擇,當然是無法事先知道結果的。如果給你這個建議的 Mentor 本身是業界很有經驗的前輩,那或許他的預測會準一些,但還是很難超過一半的機率  ── 穩賺不賠的生意人家自己做就好了,沒必要介紹給你。況且除了市場之外,還有「能力」與「熱忱」這兩個因子 (請參考創業金三角)。如果這是一個你沒有熱忱的方向,或是你的團隊 DNA 無法勝任的策略,那講再多也是白搭。

所以你必須要能夠判斷聽什麼,不聽什麼。

Fred Wilson 前幾天的 Mentor/Investor Whiplash 給了我靈感,簡單來說,就是用 Strategy-Execute-Think 循環去追蹤每個 Mentor 給你的意見。我把 Fred 的主意延伸成以下的 4 階段方法:

1) 開一個 Google Spreadsheet 然後開始追蹤每條 Mentor 給你的建議,把它們加上「產品」、「市場」、「業務」、「管理」、「財務」等等分類,寫下你覺得這個策略的優點與缺點在哪裡,並且幫它打上一個分數。

2) 放一個欄位記錄這些人是「業內」還是「業外人士」,是不是「創投」。再放一個欄位記錄「折扣」── 業外人士的意見要先打折,創投的意見往往要打更多折。

創投常常說你的東西市場太小、太 Local、不夠 Global,事實上是因為他們只能投有規模的東西,因此想盡辦法逼你去做大,這樣他們才有機會參與。大多創投也缺乏實際的創業經驗,因此沒有「時間」這樣的概念。他們不知道今天先在 Local 成功,明天才有機會變成 Regional,接著很久很久以後或許能成為 Global ── Facebook 從小小的哈佛校園開始,花了整整兩年的時間,也只是散佈到了全美國的大學而已。成為「全球性」平台,那是 08、09 年,創業近 5 年後的事情了。

3) 從 1 & 2 整理出「加權分數」高的策略,再從中選擇你真心相信、有能力做到的去執行。執行後當然還要聆聽市場的聲音,再不斷的修正 ── 如果發現市場與 Mentor 的意見相左,那通常應該以市場的意見為準。

4) 每隔半年或一年,回去看看那些你當初沒有採用的策略,讀讀你原先寫下的優缺點,與給他們的分數,想想自己當初的判斷是正確還是錯誤,如此重複可以校正你判斷的能力。

這似乎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工作循環,不過還要試試看才知道其中的優缺。我從今天開始會來實際使用,將來有什麼新的心得,再與大家分享。

___

歡迎追蹤我在 Google+ 分享的創業新知

(Photo via ptital, CC License)

創業 CEO:好策略與壞策略

May 6th, 2013

Strategizing

歡迎來到「創業 CEO」系列,在這個系列中,我們討論一個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一位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創業公司,往往都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A good strategy has an essential logical structure that I call the kernel. The kernel of a strategy contains three elements: a diagnosis, a guiding policy and coherent action. –Good Strategy Bad Strategy, Richard P. Rumelt

最近在朋友的介紹下,開始讀起了 UCLA Anderson School 策略大師 Richard P. Rumelt 兩年前的作品「Good Strategy Bad Strategy」,我發現這本書解答了一個困擾我很久的問題,那就是如何確切的告訴創業 CEO 們,他們想要執行的到底是一個「好策略」還是「壞策略」。

Vision > Strategy > Tactics

當然所謂的「好策略」,必定是執行後極有可能會產生好結果的策略。但所謂的「壞策略」,卻往往不是「顯然會有壞結果」的策略 — 這種東西根本不用討論,早就被殺掉了。所謂的「壞策略」,往往根本連策略都稱不上。這些計畫通常犯了模糊不清、本末倒置、目標設定有問題,或是執行成果與目標間關係薄弱等問題。

然後我發現天下文化近期也推出了這本書的中文版 –《好策略壞策略》,因此我決定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未來幾週我們將利用這個專欄,舉行每週一次的「Good Strategy Bad Strategy 線上讀書會」。每個星期一我會分享我讀完某章節後的感想,然後我也鼓勵大家留言分享你們的心得。

我希望這個討論能夠讓我們都更了解什麼是好策略,也幫助所有創業 CEO 成為更好的策略思考者。

而今天的第一次讀書會,就讓我先與大家分享看完序章 Introduction — Overwhelming Obstacles 的一些心得 (我看的是英文版,中文是我自己翻譯的,應該會跟天下文化的中譯版有些出入):

好策略幾乎永遠看起來極度簡單明顯,不需要一份厚厚的 PowerPoint 投影片來解釋

好的策略必須是能夠被確切執行的,如果一個策略太過複雜,那往往沒辦法成功的被執行,則那跟一個壞策略基本上沒什麼兩樣

策略工作的核心永遠是一樣的:挖掘一個「狀況」的關鍵因子,接著設計一個方法,來組織且聚焦行動,用以處理這些因子

策略是一個方法、一個 How,而這個 How 必須要有一個目的。這個目的往往是要去面對、處理一個正在醞釀、發展狀況,在商業的世界,這個狀況通常是一個市場板塊的位移,一個程度不等的 Paradigm Shift。所以先充分了解這個狀況非常重要,尤其是狀況中的關鍵因子。舉例來說,當今的線上遊戲產業,正在從 Online/Web Gaming 位移到 App Gaming,而這個位移的關鍵因子包括了玩家數量大幅提昇、遊戲供給數也大幅提昇、但缺乏有效的推廣渠道,以及玩家玩遊戲的時間地點變化等等。了解了這些關鍵因子,才能夠有效的設計一個方法來處理這些變化。

策略無法是一個有用的概念,如果它只是「成功」的同義字。它也無法是有用的工具,如果它被與「野心」、「決心」、「啟發的領導風範」或是「創新」混為一談。野心是追求卓越的動力與能量,決心是投入與勇氣,創新是發現並且建造新的做事方法,而啟發的領導風範是誘發人們去為了自己或組織的利益有所犧牲。而策略,應該是回應野心與創新,選出道路,定義領導力與決心必須如何被應用、為何被應用以及用在哪裡。

所以以上就是讀完 Good Strategy Bad Strategy 序章,我的一些分享。如果也有在讀者本書的人,歡迎提出本章中你們喜歡的段落以及感想。下星期,我們將討論第一章 Good Strategy is Unexpected 與第二章 Discovering Power,到時見。

前往 Good Strategy Bad Strategy 線上讀書會 #2

___

歡迎加入第七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和我們輔導的創業 CEO 們一起學習策略思考

(Photo via andreasnilsson1976, CC License)

Amazon 為何花 1.5 億美金買下閱讀社群 GoodReads?

April 3rd, 2013

GoodReads

2007 年初創立,六年來積累了 1,600 萬會員,3.6 億個書籍資料,每月超過 1.4 億頁瀏覽,並且成長還在加速的閱讀社群 GoodReads,日前決定以 1.5 億美金的價位,正式出嫁給賣書起家的網路零售巨擘 Amazon。

Amazon 負責 Kindle Content 的副總 Russ Grandinetti 接受採訪時表示,Amazon 的策略是「First, do no harm」,會讓 GoodReads 像 Zappos 和 IMDB 一樣,成為 Amazon 集團下的子公司之一,未來一切以 GoodReads 社群的利益為優先考量。GoodReads 創辦人 Otis Chandler 則表示 GoodReads 將會與 Amazon 做一些整合,例如方便的匯入 Kindle 藏書清單,並且讓使用者在 GoodReads 網站上點擊書籍就可以直接開啟 Kindle Cloud Reader 開始閱讀等等方便功能。

聽起來 Amazon 花錢買下 GoodReads,不但不像 Apple 買 Ping/Siri 一般把它整合至 iTunes/iOS 平台上,反而要讓 GoodReads 繼續維持獨立運行,而且甚至要提供 GoodReads 各種武器,讓 GR 變成更棒的閱讀社群。

當然事情沒有這麼簡單,Amazon 畢竟不是一家慈善事業。簡單分析 Amazon 賣電子書的價值鏈,你就會知道 GoodReads 的戰略地位有多麼重要:

買書人 → 閱讀裝置 → 閱讀軟體 → 榜單/推薦清單 → 書店 → 出版者 → 作者

對 Amazon 來說,要更有效率的把書賣給買書人,在這條價值鏈上,他們必須要主導每個項目,否則就要讓它成為完全競爭市場。從右到左,作者幾乎是完全競爭市場,出版者傳統來說有六大出版社,但 Amazon 也積極介入出版業務,並且鼓勵作者自行出版。

書店來說,無論是電子書或是實體書,Amazon 都處於相當主導的地位。但那之後的閱讀裝置、軟體、推薦清單等區塊,戰局對 Amazon 來說就非常緊張。

在 PC 的世界,裝置是完全競爭的。但到了 Mobile,尤其是 Tablet 的世界,變成了由 Apple 與 Google 兩家公司在主導,這對 Amazon 是一個極大的威脅,因此它推出 Kindle 閱讀器,而且幾乎用賠錢的方式賣,為的當然不是嘉惠讀者,而是想辦法迫使 Tablet 市場價格越低,競爭越激烈越好。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在閱讀軟體上,Amazon 這些年來積極的在各種平台上都推出了免費版的 Kindle 軟體,為的就是把這個戰場也拉入完全競爭的領域。

最後,在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很深的榜單與推薦清單上,是 Amazon 最弱的一環,因為在 Tablet 上,Apple 的 iBooks 與 Google 的 Play Books 短時間內都不會把 Amazon 的榜單與推薦清單納入。在 PC 上,Amazon.com 原先佔有非常優勢的地位,但 GoodReads 的飛速崛起嚴重威脅了 Amazon 在這個領域霸主的地位。

GoodReads Alexa

所以 Amazon 必須要把 GoodReads 買下來,鞏固自己在 PC 書籍價值鏈的地位,並且想辦法乘著 GoodReads 獨立的力量,擠入 iPad 與 Android Pad 的電子書價值鏈。所以 Amazon 不能過分更改 GoodReads 的獨立性與成功模式 — 一旦改錯了,不但不能達到它要的結果,萬一把 GoodReads 改壞了,又讓另一個閱讀社群又冒出來,那 Amazon 這個併購就是白忙一場。

當然 Amazon 必須要把它的顧客,也就是買書人服務好,但企業決策的背後,同時間往往有很多策略與邏輯在發生,希望這個案例有幫助你思考。

___

關於商業策略的種種觀察,我常分享在 Facebook,歡迎收聽

(Images via GoodReads, Alexa)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