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super angel’

微電影、微創業、微創投…

October 8th, 2012

如果你有注意到,最近開始流行起「微」這個字,除了「微網誌」、「微博」、「微信」,還出現了「微電影」、「微創業」,甚至是「微創投」等等字眼 (可惜,「微軟」始終沒有再次流行)。

產品名稱不論,如果你仔細思考這裡面許多字的含意,你會發現是很偏差的形容。例如:微電影,它其實不是電影,反而往往是一個 5-10 分鐘講商品或品牌故事的短片,所謂「內容行銷」,所以你不但不需要買門票,也不會約女孩子說:「來我家看微電影吧!」這樣的東西不應該用「電影」形容,因為它的使用體驗跟電影一點相似度也沒有,比較好的名稱應該是「巨廣告」,因為對消費者而言,它其實比較像是新世代的廣告。

「微創業」也是一個非常偏頗的詞彙,它的意思是說由於雲端、自由軟體、社群行銷、App Stores 等「基礎建設」日趨成熟,現代網路創業者所需要的創始資金非常小,相較於「四大慘業」,他們嘗試創業的成本簡直就像零頭,所以用「微」字來形容這樣的創業活動。這樣的說法的確沒有錯,但可惜的是它往往讓人誤以為現代網路創業的創業成果也很「微小」,那就大錯特錯。無論從神來也、東京著衣、Lativ 到育駿,這些公司證明的都是網路可以讓創業者用很少的資本,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創造出數百萬客戶,年營收,甚至年毛利值數十億規模的企業。這樣的成果不但一點也不微小,反而是有巨大資本效率的創業活動,換成「高效創業」,我覺得是更好的形容。

而神來也、東京著衣、Lativ、育駿這些公司能夠用很小的資本,創造巨大的創業成果,正是因為「資本密集」的工業革命時代正在落日,取而代之的是「知識密集」的軟體革命時代。既然新創公司不需要太大的資本,那提供新創公司資本的「創投」也得縮水。所以近來,美國出現了越來越多 US$ 10-50M 規模的小基金,在台灣,appWorks 管理的 3.2 億「本善基金」也比傳統創投動輒 30-50 億的基金規模來得少了許多。當然,你可以稱呼我們為「微創投」,但光那樣說,就太小看了新一代的創業投資者。

既然新時代的網路創業者,需要的不是大量「資本」,而是大量「知識」,那新時代的創業投資者,最主要提供的資源,當然也要從 $$ 變成 Know-how。所以你看到從 Paul Graham, Dave McClure 到 Mike Maples,這些新 VC 的背景都不是金融行業,反而都是在網路創過業,然後回過頭來教年輕人如何提昇成功的機率 — 沒錯,我所謂的「球員轉教練」。而這樣的新創投,根本不該叫做「微創投」,他們真正的名稱應該是「超級天使」。

所以說穿了,微電影、微創業、微創投,根本都是站在舊產業的觀點,用舊的思維,去解讀新世界發展,因此所產生的詞彙。當然名字不重要,重點是身為創業者,你必須要抓住到底是什麼正在改變,而在這個改變中你又能夠抓住什麼機會。

共勉之。

___

給你資金,又給你 Know-how 的第六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正在接受申請,歡迎加入我們

(Photo via da100fotos, CC License)

你該增資多少錢?

July 5th, 2011

自從交給 Richi 我們的第一筆投資以來,短短的一年半的時間裡面,appWorks 已經參與了超過 10 家網路創業公司的增資活動。到此為止,我們可以開始看到一些常常出現的課題。

這其中我最常得到的,就是:

Jamie, 請問我該募多少錢?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你需要多少錢」。但是簡單也不簡單,因為「你需要多少錢」這個涵式之中存在著太多個因子,你必須要先把其中幾個固定下來,才能得到比較接近的答案。

2x 成長預算表

首先,建立一個三年的預算表,假設公司組織每年線性成長 100% — 也就是說如果你現在有 2 個人,那 6 個月後再加一個人,再 6 個月後再加一個人;接著把其它的費用 (房租、水電、雜費) 用一些合理的線性假設填入。如果你還沒有營收,那假設到了第三年底才會達到單月損益兩平,從那裡往前保守的推估營收成長的速度 — 可以用線性或是加速。如果你已經有營收,那假設第二年底損益兩平。如此,你應該可以得出整個公司每個月的現金流量以及現金水位等數字。

為什麼是 2x?你在做的是消費者網路公司,從 10 萬個使用者開始,公司一年合理的成長大約是 10 倍,而要支應如此的用量成長,你的組織大約要成長 1.5-3 倍,如此才是一個高度可規模化的公司。如果使用者數成長 10 倍,你的公司必須要成長超過 5 倍,那你的生意模式有明顯的問題。

18 個月

接著,看看接下來的 18-24 個月,你至少需要多少現金才能支應你的 2x 組織成長,這就是你應該要增資的數字。

為什麼是 18 個月?因為每次增資大概需要 3-6 個月的時間,如果你只募 12 個月的存糧,那表示半年後你又要開始忙增資了,這是頗浪費生產力的工作方式。為什麼不是 36 個月?因為如果你的公司使用者數真的按照每年 10x 的速度成長,那 36 個月後你的價值應該已經成長了 10-100x,你用現在的價值去募 36 個月後需要用到的資金,這會犧牲太多原始股東的權益。

20%

接著,看看你公司目前已經有的資本額,用這個去反推新發行 20% 股票 (也就是原始股數的 25%) 來募上面的金額,隱含的股價/公司價值大約是多少。如果這個價格高得離譜 (在台灣,還沒有營收到公司很難超過 NT$ 20 一股,還沒獲利的上限大約是 NT$ 40 一股;在美國/中國,數字大約是 US$ 10M 和 100M),那你可能要先辦一輪公司內增資,才能把價格壓下來。

需求/供給

然後用上面的這個數字和成長計畫,你可以開始看創投/天使接洽,當然每一個個別的增資案最後都還是供給和需求的平衡 (投資人在找什麼?)。如果你能找到好幾個 VC 有興趣,那最後成交的金額很有可能達到甚至超過你原先的目標。如果只有一個創投有興趣,那協商的過程你就比較弱勢。

增資只是過程

最後,再提醒大家一次,和創投增資,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不是目的本身,千萬別因為增資成功就鬆懈,也別為了找不到錢就氣餒。另外,千萬別搞錯了,每個 VC 的錢帶來的價值都不一樣。如果你有選擇的話,請非常謹慎的做好你的功課,嚴選你的投資人。好的 VC 可以增加你好幾倍的生產力,不好的投資人比一顆老鼠屎還糟糕

以上,希望可以幫助你更容易知道你該募資多少錢。Happy hacking, everyone!

歡迎在 Google+ 加入我

(本篇文章的靈感來自 A VC, image via noahwesley, CC license)

創投,是服務業!

April 19th, 2011

最近在和申請第三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的團隊們面談,由於申請件數眾多 — 總共有 78 隊,我們又想要跟每一個團隊都有機會聊聊,於是每天下午都是滿滿的面談時間,午餐之後立刻開始,一路到晚上七、八點才結束。雖然每次跑完這場馬拉松之後身體都很疲累,但是精神卻是非常的飽滿,因為這些對話的內容極度有意義,除了可以給我們很多關於創業、網路的啟發,也讓我們越來越了解創業團隊都在想什麼、都需要什麼。

剛好昨天我在紐約的創投朋友 Fred Wilson (佛萊德‧威爾遜) 在他的網誌上發表了一篇「Recycling Capital」 ,他說:

有人跟我說美國的創業、創投活動是讓全世界羨慕的。如果這是真的話,那這些其他國家應該要好好研究的,是美國創業家如何「再利用資本」。大型創投或許對我們的科技產業貢獻良多,但是這一切都是從創業家和天使 (早期投資人) 開始的。因為絕大多數的 VC 不會在創業第一年投資你,所以新創公司必須要去找別的資金來源,而這就是美國創業文化如此成功的秘密。是 Andy Bechtolsheim (一位成功的創業家) 寫了第一張 10 萬美元的支票給 Google, 也是 Peter Theil, Mark Pincus, Reid Hoffman 和 Sean Parker 這幾個成功的創業人最早支持 Facebook。這些創業家從先前的成功中賺到錢,立即「再利用」這些資本,把它投入創業圈子。是的,這些投資或許會有挺好的回報。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創業團隊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了援手。

沒錯,重點是在創業團隊最需要幫忙時候,挺身而出。為什麼?因為創投是服務業,不是金融業。因為創投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幫助創業團隊成功。因為唯有團隊們成功,創投才有機會成功。近幾年來有太多的 VC 陷入了「算豆子」的陷阱,把創投當作金融業在經營,花很多的時間計算財務、股權,卻沒有在其他地方好好協助團隊們成功。你說,這不是全世界晚期創投都在做的事?不,Fred 的 Union Square Ventures 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們是中晚期創投,但也是全美國表現最好的創投,IRR 是驚人的 >50%。觀察 Fred 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就是讓創投回到「服務業」的本質。

而這也是一年多前我們四個創業人聚在一起設立 appWorks 的用意,我們要再利用資本,當你們的超級天使,在你最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因為我們知道唯有這麼做,才能有一天讓台灣的科技、創業、創投,再度在世界上發光發亮。所以,我再說一次:創投,是服務業!

PS. 四月份 appWorks Startup Mixer 來了,本周五 (4/22) 6:30 在 BCDog Cafe,趕快去報名吧

(Image via allaboutgeorge@flickr under CC license)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