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web 3.0’

網路應用的 10 個黃金定律 (完整影音版)

March 31st, 2010

還記得一個月前寫的“網路應用的 10 個黃金定律”嗎?這篇文章後來獲得了熱烈的迴響,不但被分享至 Facebook 高達 120 次,也獲得天下雜誌的採用

之後我一直跟 Fred 要演講的整個影片,想讓大家得到更完整的內容。終於在一個月後的今天,主辦單位 FOWA 把影片分享了出來,也貼出了整個演講內容的文字版

有興趣練練聽力的人,我鼓勵你們把整個演講看完,會有不少額外的收穫,尤其是後面的問答時間,Fred 解釋了新一代網路公司該如何做行銷,也是非常好的參考。至於原先的十個黃金定律,我想應該要有下面的幾個補充 (怎麼好像蔣公,還補述民生主義育樂兩篇咧):

軟體已成媒體

這是本來的“性格”一項,但細聽演講的內容,才發現 Fred 提出這一點,更重要的是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觀察到網路應用越來越像媒體,必須要有品牌、有故事,可以被“消費”,因而有這樣的闡述,是非常獨到的見解。

Personal 的另一個含意

Personal 在英文裡面除了個人化、客制化以外,還有“與某人息息相關的”意思,例如:This time it’s personal.  就該翻作“這次可是事關個人名譽”。所以 Fred 此處用 personal 其實是一個雙關語,除了指你的應用應該可以個人化之外,還指要讓人家會放感情,覺得榮辱與共。他舉出 Meetup.com 改首頁時,上千人留言反對為例子。我覺得 Facebook 每次改版就出現的抗議聲浪,也是很好的驗證,大家是真的在意,才會出現這樣激烈的反應,這也表示你的應用真的成功了。

先弄個社群起來吧!

March 30th, 2010

經過 14 小時的飛行,我又回到了紐約,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把這邊的事情都結束,然後全家遷移回台灣。我想,等我 60 歲的時候回頭看,這或許會是這輩子最關鍵的抉擇。我大概不會有李國鼎、張忠謀先生們偉大,但我很確定的是,到時候的“網路業”,會是經濟的中流砥柱,就和現在的晶圓代工一樣。而我,可以很驕傲的跟孫子們說,這是阿公和一群朋友一起打拼的結果。而一群朋友,一個社群,正是這一切的關鍵。

沒社群不行

這趟回去碰了很多創業中的朋友,最常聽到的問題就是“我的網站做好了,但是人家不來用,現在怎麼辦?轉換跑道嗎?還是砸大錢打廣告?”

這種網路創業的方式,我都稱他作 Web 1.0 式 — 當初架一個網站的確需要相當久的時間,而且大家用撥接上網以分計費,也沒有時間跟你瞎耗,所以等到網站做好再來宣傳,是有他的必要性的。

不過經過了 10 年的突飛猛進,Web 3.0 式的網路創業可是大不同。現在開一個 FB 專頁只需要十分鐘的時間,架一個簡單的網誌也不花你半小時。更重要的是,使用者隨時都在上網,連搭捷運的時候眼睛都離不開他的智慧手機,說找不到人,是騙人的。

提供有用的資訊

無論你最後選的是 FB 頁還是網誌,架好了一個訊息廣播站,再來就是要定時發送有用的資訊。為了你要開發的產品正在大量測試類似網站嗎?那就分享你的心得吧!讀了一篇好網誌?那就寫寫感想吧!畫了一張網頁設計的草稿?還不趕快貼出來請大家評評理。

這個過程一開始會比較辛苦,但卻是非常重要的。當你不斷地分享與你正在開發的服務相關的訊息,久而久之,你便累積了一個會對這樣一個產品會感到興趣的社群。那等到你的產品可以上線,這些人不就是完美的先期採用者。況且他們已經和你互動了好一陣子,更能了解產品設計的概念,也更能夠提供你有效的反饋。

來個星光大道

有了這樣的ㄧ個社群,除了互動,也別忘了讓他們參與產品開發的每一個過程。其實這就是超級星光大道,或是任何一個競賽節目厲害的地方,我稱他作“母愛效應”。當你讓觀眾參與,看著一個路人經過改造、單挑、團體賽、票選、抗壓賽、總決賽,一步步變成一個獨當一面的明星,那中間除了熟悉感之外,還會產生許多的化學變化 — 疼惜、支持、驕傲、與有榮焉等等。這樣同甘共苦的過程,是任何行銷宣傳都無法取代的,也是你吸引一群忠實支持者的唯一管道。

今天就開始

這兩天很多人跟我恭喜上星期四的 Startup Mixer 辦得很成功,來了很多人。更重要的是,大家在活動中碰到了很多創業同好,有了精彩的討論。如果你問我怎麼辦到的,其實我也是從寫寫網誌,更新 FB 頁開始的。在 Web 3.0 的時代,累積一個社群,真的沒有那麼難,重點就是去執行而已。所以,別再找藉口了,今天就去做吧!

(Pic via fotopakismo@flickr under CC License)

網路應用的 10 個黃金定律

February 26th, 2010

我在紐約的創投朋友,佛萊德‧威爾遜 (Fred Wilson) 前幾天在邁阿密為「網路應用的未來 (Future of Web Apps)」研討會,給了一場名為「網路應用的 10 個黃金定律 (The Ten Golden Principles for Successful Web Apps)」的演講,內容簡單且扼要,把未來幾年的 Web 3.0 時代,網路應用應該要具備的特色,非常精確且完整的描述出來。英文還不錯的人,我建議你們直接到上面的連結去閱讀,懶得看英文的人,我在下面簡單翻譯、解釋並加上我個人的註解。有什麼覺得不清楚的地方,歡迎你們提出來討論。

速度 (Speed)

速度是所有“功能”裡面最重要的一項。重度使用者 (Power User) 或許可以稍為體諒你的網站反應稍慢,但是如果你能夠把速度提升到連阿媽都可以忍受,那不是皆大歡喜?試著用 Pingdom (一個不錯的網站監測工具) 去監視和改善網站的速度,Firebug 裡面的 Network Monitor 也很有用。

立即見效 (Instant Utility)

如果你的服務需要花一個小時去安裝、設定,沒有人會用。Facebook App 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只要點一下,就可以開始用。多利用 Facebook Connect 等工具來匯入使用者資料,讓他們越快上手越好。

性格 (Voice)

賦予你的網站一個性格,這是建立品牌的一個部分。雖然大家很討厭看到“痞客狐頭殼壞去了”的畫面,但是至少他讓使用者覺得痞客有特色。

簡單為上策 (Less is More)

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專注在一個簡單的問題上面,然後再慢慢加功能。一開始就弄得太複雜,只會累了自己,也撐壞了使用者的胃口。

平台化 (Programmable)

開放 API,讓其他人可以加入開發的行列,你的服務會進步的更快,也變得更好用。

個人化 (Personal)

讓你的使用者可以把產品變成客制化,上傳內容,漸漸的變成他們生活的一部份。讓他們擁有一個次網域 (sub-domain) 或一個個人網址,擁有自己的網頁,提供給他們統計分析的資料 (這點 foursquare 做得很好) 等等。

特殊網址 (Unique URL)

每一個頁面、每一個物件,都給他們一個特殊的網址。網址是網路上最重要的識別證,有了網址才可以搜尋、分享、加書籤、寫相關網誌等等,沒有了網址,你就等於把自己置身在網路的共榮圈之外。

搜尋引擎和社群媒體最佳化 (SEO / SMO)

Google 和 Facebook 是目前網路上最夯的流量來源,所以讓你的網站符合他們的需求,你就會有免費的午餐可以吃。如果使用者喜歡分享內容到 FB 上,那就提供給他們 FB 按鈕吧!

乾淨 (Clean)

太多的選項只會讓人不知道要選什麼,學學蘋果的 80/20 設計哲學,按鈕越少越好,讓使用者可以專注在內容上面。

好玩 (Playful)

用像支援行動裝置、匯入朋友清單、得分、升級、排名等等方法,來讓你的服務更有趣,使用者就會越想用。

PS. 第一屆 appWorks Ventures 育成計畫 已開放申請

(photo via zdnet)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