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WowPrime’

創業 CEO:專注在餐盤,而不是樓盤

January 27th, 2014

The Alleys of Kyoto

歡迎來到每週一刊出的「創業 CEO」系列,在這裡,我們討論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往往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念 MBA 的時候,美國麥當勞總公司出錢買店面、交給加盟主經營,再穩定收入房租的商業模式,是令商學生們都相當嚮往的經典案例。搬回台灣後,家裡附近從小開到大,生意非常好的三層樓麥當勞,剛好就因為與房東續約談不攏而必須關閉,更加深了我對餐廳就該擁有自己店面的印象,如此經營者永遠不會被房東關係困擾,還有機會賺到房地產增值收入。

但上週讀了王品創辦人戴勝益先生的一篇「專心開店不買店面」,點醒了我夢中人。

誘惑

3M是靠賣一張張貼紙賺錢的公司,如果讓員工知道公司買土地,一賺就好幾億元,不知道會不會手軟腳軟做不下去,公司核心價值也就消失了

當公司帳面上有多餘的現金,拿來投資所使用的房產,的確可以大幅降低營運成本,還有機會賺到增值。但試想,要是王品在 90 年代中後期這種時間點買店面,十多年後都已經漲了好幾倍,再加上貸款的 Leverage,算算可能淨賺好幾億、甚至好幾十億。相形之下餐廳一年才獲利數億,這時經理人怎麼有辦法靜下心來?一旦老闆受不了誘惑,公司裡厲害的高手也都跟著跑去搞房產,那麼本業就沒人看守,失去競爭力也只是遲早的事情。

成本劣勢

即便是房地產本身不賺錢,當營運上少了 5-10% 的房租成本,也是短多長空。短期在餐飲價格不變之下,公司的確會多賺一些錢。但這些多賺來的錢不會閒著,一般會被拿去展店、轉投資。當錢來得容易,花得也會跟著隨便。當展店與轉投資的評估變得草率,很多錢最後又會賠回去給市場。而且既然獲利能力不錯,公司上下也不會努力去追求效率的極致,最後雖然省下了房租,但管理與營運的能力又會輸給同業,造成長期的隱憂。

風險

此外,即使是房地產,也不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就連專業的房地產基金也有賠錢的時候,更何況是非本業的投資客。當公司有過多資金曝險在房產,一旦經濟轉為蕭條,財務馬上就會面臨本業、房產雙重向下壓力,大大增加週轉不靈的風險。

王品或是麥當勞

也就是說,隔行如隔山,事實上沒有一行是比較容易賺錢的。當你的本業是餐飲,則專注把客人服務好,才是長期穩健獲利的關鍵。如果某項關鍵原物料,包括土地,有價格波動的風險,則適度的財務性避險或許可以。然而一旦超越了避險而跨入投資的領域,則輕則讓團隊分心,重則為組織帶來巨大的長期風險。

你或許會問,麥當勞怎麼說?

事實上,麥當勞的核心並不是一家餐廳,而是一家用餐飲品牌吸引加盟主的土地投資、租賃公司 (註),他們非常專注在這個領域,因此達到全球一流的地位。而另一方面,王品是一家中高端餐飲連鎖,因此他們專注在提供給消費者物超所值的用餐體驗,並且靠不斷優化營運效率來維持獲利能力,而只把房地產當做避險工具,也因此能夠長期在競爭激烈的餐飲界維持龍頭的地位。

要經營好一個事業已經夠難,要同時做兩個 DNA 相左的事業更是無比的挑戰。因此,至少在企業成長到一定規模前,專注是必要的。戴先生的提醒相當實際,如果大如王品都不敢輕易離開本業,我們這些小小創業 CEO 更該有所警惕。

與大家共勉。

___

(Photo via stuckincustoms, CC License)

年輕人,你必須擁有好的價值觀 — 來向王品創辦人戴勝益先生學習

November 27th, 2012

我的體會是:一定要讓小孩走投無路,他們才會闖出屬於他們的生存之道。每次看到媒體上企業後代跑趴、泡夜店、玩名牌的新聞,我都很不以為然。我覺得這是未富先貴,這種光鮮亮麗的日子過慣了,以後怎麼可能任勞任怨、苦幹實幹?我不要我的小孩不知人間疾苦,而要讓小孩知道人間疾苦的方法,就是先讓他們過得很疾苦。–戴勝益

王品集團以及它的創辦人戴勝益先生,是近來另一個我在研究、學習的對象。雖然王品是餐飲集團,不是網路公司,但他們的管理方式卻非常有 Lean 的精神,據說,每桌客人用餐後填寫的問卷,他們當天就會掃描進電腦分析,並且擬定該分店明天要改進的地方。光是用這麼短的週期在尋求進步,就與傳統的餐飲業非常不一樣。

除此之外,同樣有一個兒子,我對戴先生給公子的教育理念,也非常的欽佩。幾個月前,為慶祝父親節,今周刊刊載了戴先生給剛進入社會兒子的一封信,內容非常讓我感動。我鼓勵大家都去把原文讀過一次,以下,則是我用自己的經驗,去闡述戴先生的九點叮嚀:

第一,會說也要會做

這是做人最基本,但也往往是最難的一部分。有很多人很會說,不會做,也有很多人只會做,不會說,但要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你的腳印,你必須要又會說,又會做。幸好說與做,都不是什麼特別難的事情,只要你願意花一萬個小時去「學說」,再花一萬個小時去學每一個你需要的「做」的能力,最終,你就會成為一位唱作俱佳的完整人格。

第二,要累積「人緣」,但不要算計「人脈」

有次記者來問我,說我怎麼經營「人脈」,我說很簡單,答案是我從來不經營人脈,只用心交朋友。所謂經營人脈,你貪圖的是日後的好處,所以你處心積慮,投資時間金錢、扮演角色,但如果最後事與願違,你將會惱羞成怒,這樣的人生實在太辛苦。相對的,交朋友,對朋友好,我不求回報,只求看到朋友的困難被解決,日子過得更順、更開心。這樣的人生,期望值永遠是正的,多好。

第三,做人處世要輕物質、重情義

老話一句:財富不是錢,財富是你想要的東西。友情、家庭、健康,都是錢買不到的,知識、領悟、思想上的進步,更是不需要錢就可以得到的無價之寶。

我看到很多優秀人才忙到睡在公司,這樣的人我是不用的,因為他連自己的小孩都很少回家看,那我怎麼知道在緊要關頭,他會不會為了功名利祿而背叛我。

第四,找到「永遠的事業」

或者說是「志業」,也就是你願意把你珍貴的人生,投資在上面的事情。31 歲那年,我找到了我的志業,那就是推動網路產業,培育下一代的社會領袖。過去三年多來,我一直在做這件事情,每天都非常興奮的起床,每天都滿足的睡著。

對我來說,最高境界就是「三業一體」,職業、事業和志業全部結合起來,這樣人生才會幸福。但創業急不來,我也是三十九歲才創業的啊!記得一句話:「成功不是第一個出發的,而是最後一個倒下的!」

第五,懂得衡量「犯錯」與「代價」間的關係

越培養創業者,我越領悟「犯錯」才是學習真正的途徑。從書本上看到、他人口中聽到的「知識」,只是在你腦海中存在的一個稀薄的事實,並不會真的讓你進步。唯有當你自己有了類似的經歷,那個體會才能深深的烙印在你的人生中,所以只要風險是可以控制的,那就趁年輕,多犯點錯吧!

第六,要學到成功的精髓,不要只學到成功的副作用

大家都喜歡討論有錢的人開名車、住豪宅、玩名表的奢華生活,但很少人去學習他們為何能有今日地位的人生態度。從郭台銘先生、張忠謀先生,乃至於戴勝益先生,他們身上都有很多值得我們效法的人生觀,而那也才是他們的成功故事裡面最有價值的一部分。

第七,學歷要永無止境

我是在創業了 5 年之後才去美國念 MBA,我認為那個經驗對我的幫助非常大,因為我可以把 5 年來 Learned by Doing 的事件與規律,轉化成一整個知識體系,一輩子受用無窮。所以雖然不一定要回學校讀書或學歷,但經歷後的整理、反思,絕對是進步最重要的工作。

第八,不要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

相信我,即使你不是故意的,被你踩過的人,絕對會記仇,而且很有可能會伺機復仇。靠著自己的力量前進,雖然比較慢,但在你不斷往上的同時,才不會有那麼多人想要把你拉下來。更重要的是,這不是一個零和的世界,兄弟登山,大家都努力向上,甚至互相拉抬,那才是真正人生的智慧

第九,永遠過庶民的生活,不過貴族的生活

小時候,我也曾經迷惘在物質中,以為享受名牌的才是好人生。但越長大,我就越發現物質越多,你只會覺得越空虛,永遠得不到滿足。相反的,我發現越追求知識,我就越能夠泰然的享受這個人生。當然,偶爾我還是會去吃點美食,但大多數的時候,光是每天吸收的新知,就能讓我夜裡滿足的睡去。

所以以上,就是我用戴先生的九個叮嚀,與大家分享我自己的經驗,希望能夠對你帶來一些啟發。

___

本週六 (12/1) 在台大有一場 2012 新創事業實習冬季媒合會,有 48 家一流的 Startups,包括 29 家 appWorks 育成的公司,會在那裡找人才,去看看吧。

(Photo via www2002x)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