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execution’

創業 CEO / 方向比速度重要

November 25th, 2015

Amazing weight loss of Izero Lee, COO, KKBOX

在「創業 CEO」系列,我們探討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往往都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KKBOX 營運長李明哲靠走路和慢跑,1 年甩掉逾 58 公斤肥肉,他接受《蘋果》專訪時說:「速度只是數字,方向正確、平衡發展、永續經營更重要」,不但是他經營企業的理念,也是減重成功的秘訣。

我的朋友,KKBOX 營運長 Izero (李明哲) 昨天登上了蘋果日報的財經版,為的不是 KKBOX 的股價表現,而是他個人在過去這一年多來,體重大跌 58 公斤的驚人故事。

在旁默默觀察他的這段神奇旅程,我非常喜歡他下的結論:速度只是數字,方向正確、平衡發展、永續經營更重要。

非常簡單的觀念,但卻也是我在輔導創業 CEO 時,最常看到的失誤之一。今天的文章,除了祝賀 Izero,並且鼓勵他再接再厲之外,就讓我們用他提出的這個觀念,來聊聊幾個最常見的案例。

MVP

四年下來,Lean Startup 的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已經是創業圈普遍使用的詞彙。但事實是 MVP 是一個極難的涅槃,因為簡單 (Minimum) 與有用 (Viable) 在多數情況下,是兩個互斥的概念 ─ 簡單往往代表減少功能,而有用往往代表增加功能。

如果 MVP 要真的簡單又有用,那它必須要減少所有不必要功能,只留下少數的核心功能。這是極難的取捨,因此我們往往看到新創團隊做出一個簡單的產品,但沒有太多的可用性。或是做出了一個過於完整的產品,而完全失去了做 MVP 快速測試市場的精神。

或者用兩天前我在 Twitter 上看到的這則推文,也能夠很輕易的圖示。一個 MVP 應該是具備核心的可用性、爽度、價值,以及可行性,就像右邊一樣,但很多創業團隊的 MVP,僅僅是做到了可行性,就像左邊一樣。

所以 MVP 的重點,並不是做出來的速度、成本,而是在最小曝險下,去測試市場對我們「核心價值主張」的反應。所以核心主張是什麼,如何測試這些「方向」才是重點,而不是開發的「速度」。

品牌

講到品牌,許多創業 CEO 會把它的「知名度」與「價值」混為一談,其實也是類似的道理。

這個迷思其實很容易打破,在台灣,HTC 的知名度絕對不亞於 Apple、Samsung,但它的銷售量、品牌價值,卻遠遠落後於後他們。所以,品牌知名度,換言之,它在人們心中擴散的「速度」不是重點,品牌的價值,也就是它在人們心中擴散的「方向」,才是重點。

組織

在公司業績快速成長的過程,部門與組織往往經常需要跟著變動。很多時候,我看到創業 CEO 會過度專注於追上這個成長,胡亂把「溫體」往「問題」裡丟 [1],讓錯的人在錯的位置上,最後反而種下未來衰敗的苦果。

當然,組織成長的速度很重要,但組織成長的方向還更重要,堅持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雖然有時必須因為尋找而稍稍減慢速度,但把時間拉長,這時間的投資幾乎必定是正向的報酬率。

募資

在募資時,新手創業 CEO 也容易有類似的迷思,過分重視投資人給的金額、估值、條件、DD 的速度 [2],而不夠重視選擇真正能帶來長期價值的股東。因此,在募資期間,你經常聽到創業者抱怨過程很冗長。而在擁有股東半年、一年之後,你又會聽到他們抱怨跟當初想的、談的不一樣。

說穿了,這其實是個令人哭笑不得的悲劇,假設他在募資的過程,能夠不要急著拿錢,而是更有耐心的去選好股東,那後面的問題發生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所以,募資的速度不是重點,募資的方向才是重點。

社群媒體

最後,在社群媒體發言時,很多創業 CEO 也容易會犯下偏重速度過於方向的錯誤,換言之,為了取得更多的「讚」,過分裝模作樣、譁眾取寵,甚至語出偏鋒。這或許會加快你個人品牌走紅的速度,但不一定會帶你去你想去的地方。有太多的例子,創業 CEO 或許在社群媒體上常常收到數百、數千個讚,但這些能量,卻無法轉化為他的公司在合作機會、業務推廣,或是招募上更多、更優質的機會。因此,在經營社群媒體、個人品牌的時候,同樣的道理,方向還是比速度重要。

堅持做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更受歡迎的自己,終有一天,大家會看到。

創業者偏好行動,但 CEO 更重視方向

結論就是,創業者必定是偏好行動的,但轉身成為 CEO,就要更重視方向。

藉由 Izero 故事的啟發,與大家共勉。

___

歡迎在 Facebook 上追蹤我分享的每日精選國際新聞

[1] 英文所謂 “Throwing warm bodies at a problem”

[2] Due Diligence = 投資前的盡責調查

(Photo via Apple Daily)

創業 CEO / 創造危機

December 23rd, 2014

Burning match

在「創業 CEO」系列,我們討論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往往都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危機使人團結、專注,更有效率的工作。身為領導者,適時的創造危機,是讓團隊齊心齊力,確實執行組織需要的關鍵任務,重要的方法。

要創造危機,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選項。

外部死期

向客戶、媒體記者掛保證,公司會在某個日期前達到某個里程碑,是許多領導者常用的方法。由於這件事關乎公司整體的顏面,甚至還會產生罰金,往往可以讓團隊產生相當大的危機意識。還記得嗎?Steve Jobs 站上台去發表第一代 iPhone 的前一晚,工程師們都還在為它除蟲。但正由於這個記者會非發生不可,它為蘋果上下創造了專注前進的動力。

創造假想敵

同樣的道理,當外部有一個前代拳王,已經佔據了極大的市場,隨時可能醒過來跟你競爭,或是有一個後起之秀,正以極快速度前進,馬上就要趕上、超越你時,也會讓公司產生很大的危機意識。當你覺得同事意志開始渙散,或許就是在全員會議把鎂光燈照向某個假想敵的時候。

內部競爭

當面對像是新產品研發等必須秘密進行的工作,無法靠著外部承諾來加壓時,有些 CEO 會直接在公司內創造競爭。同樣是 Apple 的例子,當初組了兩個團隊,一個由 iPod 的系統出發,另一個由多點觸碰出發,同時去發展他們認為最棒的 iPhone,最終再由 Steve Jobs 定奪。

雖然名為內部競爭,但它不需要是你死我活的零和遊戲。舉例來說,當 CEO 在每週五的 All-Hands / Town Hall Meeting 獎勵做出極優異貢獻的小組,這也會讓其他人想要起而效尤。

扮演嚴父

無法利用內、外部來產生壓力的時候,領導者往往必須自己扮演那個壓力來源。當然,這會讓你不能繼續跟同事們麻吉麻吉,但為了組織的偉大,領導者常常也必須做出一些犧牲。

週期性危機

最後,優秀的領導者會在公司內部創造恰到好處的週期韻律,讓全體不斷朝著一個又一個的里程碑大步邁進。最著名的例子就是 Gordon Moore 的「摩爾定律」,它讓 Intel 上下持續 40 年維持高轉速的運行。

___

歡迎訂閱 MR JAMIE 電子報

(Photo emiliokuffer, CC License)

創業 CEO:為公司打造「作業系統」

September 23rd, 2013

Police Forces

在每週一次的「創業 CEO」系列,我們討論一個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一位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創業公司,往往都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作業系統 (OS / Operating System) 是一組軟體,用來管理電腦硬體資源並且提供電腦軟體共通的服務。作業系統是一個電腦系統中必備的系統軟體元件,應用程式通常需要作業系統才能運行。(Source: Wikipedia)

在 Matt Blumberg 的新書 Startup CEO: A Field Guide to Scaling Up Your Business 中關於 Execution 的一部,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概念,他用「Company Operating System」去形容一個企業的核心營運流程,並鼓勵創業 CEO 們用心去建造一個一流的作業系統。

對於學軟體出身的我來說,這是非常啟發人的比喻。你可以把公司的各種硬體與設備看作底層,然後建造一組 Operating System 去控管並協調這些資源的使用。你也可以把公司的工作團隊看作中間層,在那之上再建立一組高階的作業平台以確保上層的策略、目標,能夠被中間層的同仁確實執行,且同仁與同仁間的整合、溝通,能夠順利的發生。OS 必須給每個軟體足夠的作業權限,也必須做好錯誤的處理,這些也是公司營運中關鍵的活動。

此外,雖然上層的應用程式千奇百怪,一個作業系統的工作方式卻是固定且可預期的。同樣的道理,一個新創公司可能常常需要調整它的業務內容,但不代表它不能夠有一個經常性的作業流程。事實上,幾億年的日出日落、春夏秋冬演化下來,「固定韻律」早已深深寫入我們的 DNA 中。在可預期的環境下,多數人的工作表現往往比不可預期之下來得好很多 ── 這也是 20 Mile March 背後重要的精神之一。

如果一個軟體作業系統有 Program Execution、Memory Management、Multitasking 等核心功能,一個 Company OS 又該有哪些關鍵功能呢?Matt 提出了幾個他多年經驗下來的結晶:

  • 重大會議行事曆 ── 季董事會、年度策略會議等這些會大幅影響公司走向的會議時間,應該提前讓團隊知道,讓大家可以有正確的預期
  • 統一的關鍵溝通格式 ── 統一的溝通格式讓大家可以專注在被溝通的內容,而不是浪費時間在解讀,甚至誤解上
  • 透明的重大決議 ── 在每次董事會、策略會議後,除了絕對機密的內容外,CEO 應該向全公司清楚報告這些決議的內容與前因後果,確定所有人都明白了解公司的走向
  • 清楚定義核心領導團隊與決策流程 ── 應該要讓所有人明確的知道核心領導團隊的組成 (在 Eric Schmidt 時期的 Google 這個核心團隊就叫做 Operating Committee),並且了解他的部門所歸屬的領導成員,因此當他對公司的策略與方向有想法,才能知道該去找誰聊聊
  • 嚴格執行「開門」政策 ── 就像作業系統必須要回應每個在執行中的程式一樣,核心領導團隊也必須回應每一個需要解答的同仁
  • 單一化的資訊系統與作業流程 ── 不要讓同仁的生產力浪費在工具的適應與除錯上,無論是傳統或是雲端的資訊系統,選擇一個不錯的,然後確保全公司都能夠妥善的使用,或者說在工具的選擇上,單一化所得到的生產力提昇,往往大過多元化所帶來的好處

當然,這些是 Matt 為 Return Path 所建造的核心作業程序。你的公司因為商業模式與企業文化的不同,應該還需要有所增刪。但無論如何,用作業系統去思考營運流程的建立,的確讓一切都變得有趣了起來呢。

___

歡迎訂閱 MR JAMIE 電子報

(Photo via police_mad_liam,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