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2010的文章

上海能,台北能不能?

September 8th, 2010

這幾天和資策會在上海參訪,主要是想要多了解這邊的創業環境,順便也和這邊的網路人交交朋友。星期一下午去參觀了位於張江高科技園區 (有點類似我們的竹科) 裡面的張江孵化器 (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創新育成中心) ,昨天一整天則是在資策會和《創業邦》合辦的「兩岸網路創業高峰論壇」上,聽聽這邊的創業、創投人的最新想法,順便也把 appWorks 育成計畫的一些心得和他們分享。

張江怎麼孵?孵什麼?

「張江孵化器」是設在張江高科技園區裡面共 10 個創新育成中心的總稱,這 10 個空間又依照產業類別被分成六大類,其中網路業被分在所謂「綜合類」裡面。負責這些中心營運的是張江孵化器管理公司,他是一個由張江集團 100% 持股的轉投資公司,而張江集團又是這邊的「國資」(100% 政府轉投資) 企業,所以說這些育成中心可以說是這邊的國營機構。目前這十個中心共有 250 家企業進駐,我算了算其中大約有 20 家左右的網路公司。

不過就和台灣大多數的育成中心一樣,當被問到網路業的孵化成功案例,其實張江是乏善可陳的。但是在架構上,我認為他們還是有一些可以學習的地方。首先,張江集團本身是一個國有的開發公司 — 就像當年的中華開發一樣,所以投資賺錢,是公司的主要任務。因此除了孵化器,集團內也設有創投機構 (張江創投),可以投資參與育成的團隊。如此一來,育成中心的營運大可以用「投資報酬最大化」為目標,而不是在做「校友福利」或是非要「損益兩平」,更能和創業團隊本身的成功與否綁在一起。

另外,在這邊進駐孵化器的創業團隊,前幾年的租金是由國家補助。雖然概念上和台灣的育成中心補捐助計畫類似,但是補助的對象從中心轉到了團隊。我認為補助團隊的結構是比較好的,如此一來各育成中心會更把團隊當成客戶,把團隊服務好,他們才收得到房租。

最後,是張江的人透漏在這邊育成的企業,有 70% 以上都是由「海歸」人士創立,這和台灣的創業情況也很不同。台灣近幾年來出國留學的學生越來越少,就算出國回來的也不會選擇創業,這對新創企業與國際接軌,以及將來行銷全球的能力,都有負面的影響。

十年內將超越美國的網路業

而昨天一天的網路高峰會下來,我有好多感想,不過其中只有一個最重要,那就是中國的網路業將會在十年內超越美國。他們除了有市場 — 上網人口目前已達 4 億,更重要的是有人才的供應,無論是海歸的創業人,或是本地的工程師,有很多創投資金在背後,更已經有非常關鍵的網路生態圈。

而這邊的創業人,很多的網站都已經有好幾千萬會員,但他們一開口還是「用戶的需求」、「讓用戶來告訴你怎麼走」,這點也是讓我非常敬佩的。整天下來,幾乎沒有人談技術、談產品、談創新,大家談的都是服務怎麼做好、用怎樣的商業模式去解決用戶的需求、生意怎麼最佳化,完全抓住了精實創業的精髓,是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

除此之外,我觀察到這些網路公司大老闆,不管現在再怎麼成功,也都還保有對網路業的瞬息萬變,所持有的戒慎恐懼態度。他們都知道自己當初是怎麼從後面追上來的,將來就有可能會有其他創業團隊用一樣的方式打敗他們。這點常常連美國的成功網路公司都做不到,例如 Yahoo 的 CEO 卡羅‧巴茲 (Carol Bartz) 就常常對 Facebook 表現出不屑的態度

台灣團隊的機會

而中國網路業的蓬勃,我認為台灣團隊在其中不是沒有機會。台灣目前在許多方面仍有文化上的優勢,例如音樂、電視、設計、時尚、美妝等等,如何把這些「軟體」和網路服務結合,甚至是跨到其他媒體,用文化來提供價值、產生更好的服務,是台灣團隊要研究的題目。最好的例子就是昨天談到 Fashion Guide 在中國跨足電視節目的模式,Frost & Sullivan 的 IT 顧問王煜全下的結論 —  FG 是一個把台灣比較領先的美妝文化輸出到大陸市場的平台。

無論如何,非常感謝這次資策會辦的行程,我自己覺得收穫非常非常的豐富。除了以上整理的感想之外,我也有在我的 Twitter 上用 “live tweeting” 記錄寫下我的一些心得,歡迎大家收看。今天要出發去蘇州的 DEMO China,到時候再幫大家整理我的所見所聞,過兩天見。

appWorks Demo Day #1 之後,給團隊的一封信

September 6th, 2010

如同大家知道的,appWorks 在上周五舉辦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Demo Day。在 5 位裁判和 10+ 位出席的貴賓前面,11 個參與第一屆育成計畫的團隊輪番上陣,要在短短的 6 分鐘之內,用最簡潔有力的方式介紹他們的團隊、產品、市場,並進行 Live Demo,然後再一一回答評審的問題。

由於是第一次舉辦,其實先前我還有些替他們擔心,也怕現場出什麼狀況,影響他們的表現。不過整個活動在 Joan 的細心安排下,一個下午幾乎沒有出任何狀況,非常圓滿的結束。更重要的是,11 個團隊三個月來的努力成果,受到了在場所有朋友的一致讚賞,而我們幾位合夥人就像看著兒女考上狀元的父母一樣,非常的驕傲,也非常的與有榮焉。

由於接著馬上就來上海出差,於是昨天深夜寫了下面這封信鼓勵他們,也在這邊和大家分享。

– – – – – –

各位 appWorks 的創業夥伴,

恭喜你們!

上周五的 Demo Day,你們每一隊都表現的超級好,所有參與的裁判和貴賓,都跟我們表示他們非常驚艷,我們覺得非常與有榮焉,也非常的替你們感到驕傲。

我不知道你們自己有沒有感覺到,但我觀察你們在 appWorks 的這 3 個月,成長的幅度是非常的驚人的。我甚至可以很有信心的說,你們目前的成熟度,可以媲美在外面獨自闖蕩半年、一年以上的團隊。也就是說,我們把在外面要花 3-4 倍時間才能夠吸收到的經驗和功力,幫你們壓縮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內修練完畢。而且如果你仔細想想,這其實大多不是我們的功勞,而是你們中的每個一人,用心的參與、用心的分享、用心的互相幫助、互相學習,所換來的結果。也就是因為你們每一個人的參與,其他人在創業這條道路可以走得更順利,也更有機會成功。相對的,你們每一個人,也都應該感謝其他團隊給你們這麼多的價值和啟發,讓你們有這麼快速的成長。

而這樣一個花錢也買不到、非常難能可貴、欣欣向榮的創業社群,也正是我創辦 appWorks 育成計畫最想看到的結果。所以我也要謝謝你們,幫我實現了這個夢想。

這個星期開始,是你們在 appWorks 六個月育成計畫的後半段。經過了前面三個月的實驗、調整,每個團隊在產品策略上都有了比較明確的方向。接下來的三個月,我們要專注在把產品推向市場,接受最直接的考驗。這將會是一個很刺激的過程,也將會是最多學習發生的階段,我希望你們準備好了。

無論如何,再次恭喜你們這麼勇敢克服我給你們的挑戰,請給自己一些掌聲。

不過,創業之路才剛開始,革命離成功還有些距離。各位 appWorks 創業人們,接下來我們還要更努力,加油!

Jamie 於上海, 9/5/2010

雜誌的問題

September 3rd, 2010

因為協助撰寫文章的關係,Vista 非常客氣的寄贈了一本熱騰騰的九月號《數位時代》給我。昨天中午一時興起,便帶著一起去頂呱呱吃午餐。我必須先要承認我有一陣子沒買數位時代了,想當 (1999) 年創辦碩網的時候,我可是從第一期就開始珍藏,每一本的內容都反複咀嚼,奉為圭臬。或許是 02 年搬到上海,或許是 04 年又搬去紐約,曾幾何時,我跟這本雜誌居然已經變得如此陌生。

到了頂呱呱,點了兩支炸雞腿、一塊辣雞塊、大杯紅茶雪泥,還有最重要的呱呱包,找了個地方坐下來,接著開始非常不熟練的左手翻雜誌,右手吃炸雞 — 我也必須承認我很久沒有一邊翻雜誌一邊吃飯了,通常都是一邊用手機上網。

這麼大一本雜誌,我又吃的很快,應該可以陪我啃完這些東西吧?我心想…

結果不然,20 分鐘過去,呱呱包我還有半個,雜誌卻只剩最後一頁廣告了。我有點驚訝,並不是說期待一本雜誌可以讓我消磨 2 個小時,但是一本數位時代,理論上裡面滿滿的都是我有興趣的東西,居然比一本壹週刊還沒有「棟逃」。

我趕緊回頭去翻翻我到底看了什麼,沒看了什麼,這本雜誌為什麼只有 20 分鐘的壽命,更重要的是,我得到了什麼,下次還會想再看嗎?

我看了什麼?沒看了什麼?

我數了數,在這本共 178 頁的雜誌中,扣除約 50 頁的廣告,也就是 130 頁的內容中,我大概只看了約 30 頁 — 包括「編者的話」、何先生的「幕光之城的啟示」、「吉恩立縱橫線上遊戲市場」、「eGov Insides 系列座談會」(因為我有列席)、「介面光電搶搭觸碰熱潮」、「Flipboard 引爆社群媒體熱潮」(因為我有被採訪)、「開店平台經營模式分析」、「盧希鵬 x 林坤正」、「陽光陳建銘」和「不畏失敗陳一舟」,共十篇。

回頭看看這些內容,我發現大多是數位時代「獨有」的,非新聞性質的,偏採訪、評論、對談類別的。也就是說,我有興趣的資訊,是先前沒看過的新東西、新觀點。至於其他許多所謂的「新聞資訊」,當一本月刊出來的時候,對我們這些每天在網路上吸收資訊的人來說,都是舊聞了。而另外的一些主題,則可以簡單的歸類在我沒有興趣的東西裡面。

雜誌的問題

也就是說,在這本 180 頁的雜誌中,只有 1/6 是對我有意義的內容。其他的 150 頁,不但是浪費紙張、浪費墨水、浪費運輸成本、也浪費了廠商的廣告預算 (沒錯,我略過了每一則廣告,也沒有對任何曝光留下印象)。現在問題來了,如果下個月 Vista 沒有送我雜誌,我還會願意花 $150 買這本書嗎?答案大概是不願意。雖然我選讀的這些內容有些新意,但說穿了只是讓我更了解ㄧ些人物的管道,其實並沒有給我非常多啟發。而要多認識這些人,其實也不一定要透過某本雜誌。

但是,如果數位時代把這些內容通通都放到網路上,你問我願意花 $25 買這些內容嗎?我給你的答案絕對是肯定的。而且如此一來,我可以不用特地走到 7-11 去買雜誌,不用多花 $125 的冤枉錢。更重要的是,對數位時代來說,不但可以省去多印一本雜誌、多運一本雜誌、多回收一本雜誌的成本,還可以多出了 $25 元的利潤,這很有可能是高過賣一本實體雜誌的利潤。

所以,雜誌有什麼問題?答案是他是死的、僵化的、齊頭式平等的,而數位閱讀則是恰恰相反,他是自由的、奔放的、可以隨著個人喜好變化的。親愛的出版社,你們發現了嗎?

(Pic via st3f4n@flickr under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