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的文章

幹嘛把 iPad 用果汁機打碎?

September 14th, 2010

今天本來應該要寫寫去參觀 DEMO China 決賽的心得,不過有收看我的 live tweeting 的人就知道,真是乏善可陳。團隊們顯然是「無備而來」,很多人似乎不知道只有六分鐘,準備了 300 張投影片,講到一半被喊停,居然相當錯愕。還有些人連投影片都沒帶,站上去就說:「我來演講的。」 (當然這也有可能是非常棒的創意,可惜他們演講的功力…)。更詭譎的是整場下來幾乎沒有 Live Demo,參賽者的筆電還常常在換場的時候不聽使喚,再加上觀眾的手機全都沒有關靜音,你可以自己想想整個「Show」的臨場感。所以,關於 DEMO China 總決賽,我決定請大家參考我的 live tweets 和《數位時代》上 Vista 的報導,我就不在這裡浪費大家的時間。

而今天要講的,是我一直想提的另一件事情,就是所謂的「病毒影片」(viral videos)。在聊之前,先請大家看看史上最受歡迎的病毒影片系列「Will It Blend」中的最新一支「iPad 篇」。

沒錯,基本上就是一個果汁機公司,很 kuso (搞笑) 的把一台 iPad 放到他們的機器裡面去打,然後「似乎」證明了果汁機很強力。結果這樣的影片果然在網路上大受歡迎,網友瘋狂轉寄,從 4 月上架以來,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已經累積了 862 萬人次觀看。而且這也不是 Blendtec 第一次做出這種事情來,在這之前,他們已經打碎了 iPhone 4iPhone 3G、連最早的 iPhone 2G 也沒放過,還有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東西

「這有什麼了不起?不過就是很多人看影片而已。」你說。

非常了不起,而且是從很多層面上來說。

免費行銷

由於網友的熱情轉寄,以 Blendtec 為例,101 支影片總共得到 136,389,500 人次的收看 (對! 你沒看錯,一億多次)。以北美 $30 CPM 的影片廣告費率來算,Blendtec 等於省下了美金 400 多萬的廣告費用,相當於一家營業額 1 億美金企業的年度預算,但是 Blendtec 不花一毛錢就達到了效果。

建立社群

而除了吸引來目光,這些影片更幫 Blendtec 找到了一群忠實的粉絲。在 Youtube 上,他們的頻道有高達 32.5 萬訂戶,名列 Youtube 百大頻道。而在 Facebook 上,也有 5 萬多的粉絲。一旦 Blendtec 製作新的影片,這些人不但會準時收看,更會成為病毒行銷的最好種子,把影片散播到網路的每個角落,讓 Blendtec 的行銷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升品牌

這麼多網民的收看和加入社群,也幫助了 Blendtec 在短短的五年內,從默默無名,躍升成為北美的果汁機前五大品牌。從 Google Trends 的搜尋熱度來看,雖然還沒有老字號的 Oster 和 Cuisinart 那麼受歡迎,不過也隨著病毒影片的散播,出現了好幾個爆衝的波段。

增加銷售

不過最重要的是,無論是廣告還是病毒影片,任何的行銷活動到最後都必須要能夠影響消費者的決策,那才算是值得投資,而這也是我覺得「Will It Blend」這個系列病毒影片最成功的地方。

首先,自從開始病毒行銷以來,Blendtec 便長期佔據 Amazon.com 的銷售排行榜。另外,從公布的數據來看,銷售更是因此上升了 5 倍。還有,Blendtec 的機器每台售價高達美金 400 元,大約是同類產品的 5-10 倍。也就是說,這些影片建立了消費者對 Blendtec 果汁機的專業印象,讓他們願意付出 5-10 倍的價錢購買。你說,世界上還有比這些病毒影片更值得投資的行銷活動嗎?

所以,這些影片有什麼了不起,我跟你說,非常了不起。

PS. 預告:九月號的 appWorks Startup Mixer 來囉!這次還是會在 Marquee 舉行,9/23 (四) 6:30 PM,趕快到 Facebook 活動頁報名吧!

網路、收視率與新聞

September 9th, 2010

等一下 8:30 要下樓去參加 DEMO China,所以今天的文章會比較簡單扼要,但是昨天晚上看到幾篇文章,不吐不快。

話說紐約時報 (New York Times) 周末刊出了一篇文章,基本上在說網路的「即時回饋」特性 — 也就是編輯台能夠知道每篇文章帶來的流量,給美國報社帶來很多困擾,大家都要用許多方式,去平衡「帶來流量」和編輯台的「獨立性」,對於「報導什麼新聞」帶來的影響。然後又說有同業開始放棄堅持新聞的中立性,讓流量來引導他們報導的方向,這種趨勢長期會威脅到新聞業的價值。

但是其實紐約時報錯了,網路根本不是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為了迎合收視率,也有即時反饋的電視,早就滿滿都是社會新聞 — 不要以為這是台灣獨有的,美國也是一樣。甚至為了多賣幾份,許多報紙也早就滿滿的社會新聞 — 美國也很有多。為了多賣幾本雜誌,只好多寫一些明星的八卦 — 不要懷疑,美國廣告收入最高的全都是 US Weekly 這類八卦周刊。

更重要的是,會這樣去指控網路,是這些人不懂網路。和傳統媒體被「收視率」、「銷量」這樣的單一指標綁架的情況相比,網路化根本就是比較好的選擇,理由是:

  1. 你會知道一篇文章的平均停留時間、讀者讀到哪裡離開 — 所以標題聳動,但是內容沒料的東西,再也無法濫竽充數
  2. 你可以讓讀者按讚 — 因為看過不代表喜歡
  3. 你可以知道文章被推薦、分享的次數 — 比流量更好的指標
  4. 你可以看到讀者的留言、與他們互動 — 「文章品質」最終極的指標,因為他是「質化」的,而不是量化的
  5. 你可以知道一篇文章帶來讀者之後,他們又讀了些什麼 — 往往一個比較輕鬆的「引言」可以讓他們接著去讀更深入的文章
  6. 你會知道如何偏門的文章,都會有讀者 — 由於網路的數據是母體本身,而不是抽樣,所以幾乎不會發生收視率=0% 的情況,即使是 0.0000000000001%,他都能夠被記錄下來,更不會有什麼白痴的「信心水準」、「標準差」問題。
  7. 你可以知道每個讀者的喜好、長期的閱讀習慣 — 這和船過水無痕的流量恰恰相反,你知道的是真實讀者對真實文章的反應,和學習、成長的過程

以上,就是我在短短的 15 分鐘之內,馬上就可以想到的 7 個,和傳統「媒介」相比,網路能為「新聞編輯」帶來的好處。不要懷疑,我絕對有漏掉,你可以留言幫我補充。我得出發去 DEMO China,你可以在我的 Twitter 看到我的 “live tweeting” 實況轉播,那邊見。

(Pic via shavar@flickr under CC license)

上海能,台北能不能?

September 8th, 2010

這幾天和資策會在上海參訪,主要是想要多了解這邊的創業環境,順便也和這邊的網路人交交朋友。星期一下午去參觀了位於張江高科技園區 (有點類似我們的竹科) 裡面的張江孵化器 (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創新育成中心) ,昨天一整天則是在資策會和《創業邦》合辦的「兩岸網路創業高峰論壇」上,聽聽這邊的創業、創投人的最新想法,順便也把 appWorks 育成計畫的一些心得和他們分享。

張江怎麼孵?孵什麼?

「張江孵化器」是設在張江高科技園區裡面共 10 個創新育成中心的總稱,這 10 個空間又依照產業類別被分成六大類,其中網路業被分在所謂「綜合類」裡面。負責這些中心營運的是張江孵化器管理公司,他是一個由張江集團 100% 持股的轉投資公司,而張江集團又是這邊的「國資」(100% 政府轉投資) 企業,所以說這些育成中心可以說是這邊的國營機構。目前這十個中心共有 250 家企業進駐,我算了算其中大約有 20 家左右的網路公司。

不過就和台灣大多數的育成中心一樣,當被問到網路業的孵化成功案例,其實張江是乏善可陳的。但是在架構上,我認為他們還是有一些可以學習的地方。首先,張江集團本身是一個國有的開發公司 — 就像當年的中華開發一樣,所以投資賺錢,是公司的主要任務。因此除了孵化器,集團內也設有創投機構 (張江創投),可以投資參與育成的團隊。如此一來,育成中心的營運大可以用「投資報酬最大化」為目標,而不是在做「校友福利」或是非要「損益兩平」,更能和創業團隊本身的成功與否綁在一起。

另外,在這邊進駐孵化器的創業團隊,前幾年的租金是由國家補助。雖然概念上和台灣的育成中心補捐助計畫類似,但是補助的對象從中心轉到了團隊。我認為補助團隊的結構是比較好的,如此一來各育成中心會更把團隊當成客戶,把團隊服務好,他們才收得到房租。

最後,是張江的人透漏在這邊育成的企業,有 70% 以上都是由「海歸」人士創立,這和台灣的創業情況也很不同。台灣近幾年來出國留學的學生越來越少,就算出國回來的也不會選擇創業,這對新創企業與國際接軌,以及將來行銷全球的能力,都有負面的影響。

十年內將超越美國的網路業

而昨天一天的網路高峰會下來,我有好多感想,不過其中只有一個最重要,那就是中國的網路業將會在十年內超越美國。他們除了有市場 — 上網人口目前已達 4 億,更重要的是有人才的供應,無論是海歸的創業人,或是本地的工程師,有很多創投資金在背後,更已經有非常關鍵的網路生態圈。

而這邊的創業人,很多的網站都已經有好幾千萬會員,但他們一開口還是「用戶的需求」、「讓用戶來告訴你怎麼走」,這點也是讓我非常敬佩的。整天下來,幾乎沒有人談技術、談產品、談創新,大家談的都是服務怎麼做好、用怎樣的商業模式去解決用戶的需求、生意怎麼最佳化,完全抓住了精實創業的精髓,是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

除此之外,我觀察到這些網路公司大老闆,不管現在再怎麼成功,也都還保有對網路業的瞬息萬變,所持有的戒慎恐懼態度。他們都知道自己當初是怎麼從後面追上來的,將來就有可能會有其他創業團隊用一樣的方式打敗他們。這點常常連美國的成功網路公司都做不到,例如 Yahoo 的 CEO 卡羅‧巴茲 (Carol Bartz) 就常常對 Facebook 表現出不屑的態度

台灣團隊的機會

而中國網路業的蓬勃,我認為台灣團隊在其中不是沒有機會。台灣目前在許多方面仍有文化上的優勢,例如音樂、電視、設計、時尚、美妝等等,如何把這些「軟體」和網路服務結合,甚至是跨到其他媒體,用文化來提供價值、產生更好的服務,是台灣團隊要研究的題目。最好的例子就是昨天談到 Fashion Guide 在中國跨足電視節目的模式,Frost & Sullivan 的 IT 顧問王煜全下的結論 —  FG 是一個把台灣比較領先的美妝文化輸出到大陸市場的平台。

無論如何,非常感謝這次資策會辦的行程,我自己覺得收穫非常非常的豐富。除了以上整理的感想之外,我也有在我的 Twitter 上用 “live tweeting” 記錄寫下我的一些心得,歡迎大家收看。今天要出發去蘇州的 DEMO China,到時候再幫大家整理我的所見所聞,過兩天見。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