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2011的文章

從 Google+ 看「網路觀察家的判決」

September 22nd, 2011

Google+ 終於在昨天開放給全世界了,不僅如此,還同時加入了G+ 搜尋手機 Hangout (多人視訊會議) 兩個重要功能,決心要和 Facebook 一較高下。而且 Google 很明顯怕你沒發現,居然在首頁加上了一個大箭頭,真是無所不用奇襲要讓你開始用 G+。(倒是我原本還真的沒發現,因為自從用了 Chrome 之後,再也看不到 Google 首頁了。)

台灣這邊不愧是 Google+ 大國,網誌、社群媒體圈一片歡聲讚好,也感覺到有很多使用者因此加入,開始嘗試圈人的樂趣 — 我昨天一天被圈的次數,大概比之前一個星期加起來還要多。

可是美國的情況就沒有那麼樂觀,不僅報導稀稀落落,甚至還有部落客酸 Google+「比死城還要死城」。但也因此,Seesmic 和 Le Web 的創辦人 Loic Le Meur 跳出來寫了一篇很棒的評論:The Influencers Verdict: the Google+ example

他說一般而言,產品上線後,你會經歷以下的過程:

  1. 蜜月期 — 產品剛上線時,運氣好的話,你會收到一些部落客的評論。Google+ 是件大事,所以當初每個人都寫了很多文章討論。
  2. 冷卻期 — 大部分的評論家開始忘記你,直到你有一些強而有力的數據來證明你自己為止。可能會有一兩個「名人」繼續大量使用你的服務 (Google+ 有范范、許茹芸),然和有一些忠實的粉絲留了下來。
  3. 死亡之谷 — 接下來,你會開始經歷一段非常長、非常長 (至少感覺起來) 的低成長時期,有時候甚至是負成長。這是真正考驗你的決心的時候,因為你會開始收到「觀察家的判決」– 那些一開始吹捧你的專家,現在突然又跟全世界宣判你的死刑,像那篇說 Google+ 比死城還死的文章。你和團隊的士氣會非常低落,似乎所有人都在和你作對,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一樣。
  4. 走出低谷 (或是真的死亡) — 就在這個同時,你的產品也正在從「早期使用者」的圈圈,往「主流消費者」區塊移動。早期使用者因此開始感到無聊,也才會批判你的產品。但這不代表這東西不會被大眾所接受,事實上,消費者要的東西往往比你想得還要簡單。但一個團隊能不能撐過這個時期,尤其是一個「小時了了」(一出發就受到很多關注) 的團隊,是創業過程最大的考驗。只有時間能證明你的產品會不會被市場接受,或是你能不能根據主流市場的回饋,修改出更符合他們需要的東西。但大多失敗的團隊,就是在這個時候放棄了創業這件事。

也就是說,「網路觀察家」的話一點也不重要,你必須要專注的是收集真正「目標消費者」的回饋,正確的分析這些數據,然後從那邊 pivot 出他們最想要的產品。而創業,不過就是如此而已。

沒錯,創業的道路常常是很孤獨的,所以你需要一群夥伴陪你一起度過。第四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歡迎你加入我們。

(image via geoliv, cc license)

「貨櫃」如何徹底的改變了這個世界

September 21st, 2011

常常到處看到的「貨櫃」,直覺會以為它已經是很老的發明了。但其實不然,貨櫃第一次上船,也才是 1958 年的事情。但從此之後,這個「小東西」卻徹底了改變了這個世界。

在貨櫃之前,東西被放在他們自己的箱子裡面搬運。這有很多缺點,第一,不規模化 — 上船、下船都得搬幾百、幾千個箱子。第二,人員成本高 — 因為箱子規格多變化,沒辦法用機具搬運。第三,容易有損失 — 以前水手、搬運工人很習慣的從運送的貨物裡面「抽稅」。

所以北美路地運輸大亨 Keith Tantlinger 和 Malcolm McLean 在 1950 年代決定要改善這件事情,因為他們客人的貨物漸漸不只是要送到美洲,而是需要運到全世界,並且運費必須越低越好。所以他們把一些運輸業已經在用的不銹鋼箱子,加上了鎖和堆疊用的固定裝置,結果,造成了一個巨大的革命。

不僅貨物運行全球的成本大幅降低了幾十倍至幾百倍,並且真的讓全世界變得沒有距離 — 海運的成本基本上跟港口與港口間遠近已經沒什麼關係。這,間接的讓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享受全世界的貨物,促進了大多數人們的生活品質。有人甚至主張貨櫃帶來的革命,比拿掉關稅的「自由貿易」來得大好幾倍

Tantlinger 和 McLean 當初只是想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和提供客戶更好的服務罷了。但從那邊,他們徹底的改變了全世界人的生活。你永遠不知道你做的一件小事、解決的一個小問題,背後會有多大的蝴蝶效應。但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現在開始嘗試

Hack it, and you will know.

第四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歡迎你的加入。

(image via oneeighteen, cc license)

台灣需要下一個 Facebook… 嗎?

September 20th, 2011

回台灣之後,我經常受邀參加各種官方、半官方的座談會、研討會,除了最新流行的「我們如何成為亞太 Apps 研發中心?」之外,常常討論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如何培養出下一個 Facebook?」。

他們的邏輯通常很簡單:其實我們有很多創業者在做下一個 Facebook,只可惜欠缺好的「行銷」– 這些人通常搞不懂行銷跟推銷的差異,所以我們只要辦很多活動,然後帶他們去美國參加 DEMO Show,這樣就有機會可以養出下一個 Facebook。

美國 DEMO Show 的問題

殊不知,Facebook 從來沒參加過 DEMO Show。事實上,99% 矽谷成功的創業公司,都沒有參加過 DEMO Show。沒參加過活動,那他們是如何成功的?靠做出使用者想要的好產品,再加上網路上效率最高的病毒CPA 兩種行銷管道。

「巷子內」的網路創業就是這麼一回事,台灣的 Lativ 在 5 年內突破 10 億營收、神來也在 2 年內突破數億營業額,靠的都是同一套。但可惜這些想要「引導」網路業的人,往往卻是不懂網路業的外行人,所以才會以為到處參加比賽、上電視新聞、買奇摩首頁廣告、導流量或是辦大型活動是有用的。那些,從網路創業者的角度看,都是「轉換率」極低,投資報酬率往往為負的行銷通路。

下一個 Facebook

不過更重要的問題是,「台灣到底有沒有資格養出下一個 Facebook?」答案當然是沒有,小島天生就沒資格做「平台」,因為你的人口基數小,沒能力影響其他國家的文化。再說大多台灣人的視野也不夠國際,沒能力了解其他社會的喜好。

那,這表示我們的網路產業沒有希望了嗎?當然不是,其實要擁有一個好的網路產業,你根本不需要做出下一個平台。事實上,這個道理在大多的產業都行得通。台灣以前並沒有擁有全世界的 3C 通路,但卻能做出賣到全世界的電腦、周邊。蘋果也沒有擁有全世界的電信公司,但它的 iPhone 還是賣到全世界。所以發展殺手應用 (Killer Apps) 對台灣而言是對的策略,因為它符合我們需要的以小博大的特性。

殺手應用型產業

但發展殺手應用型產業比起發展平台,不是對經濟的貢獻度低很多?答案恰恰相反。最新的數據顯示,Facebook 應用經濟圈,2011 年總共將為美國創造約 235,000 個工作,以及 157 億美金的產值。相對的,Facebook 平台本身創造的工作量約為 4,000 個,2011 年的營收約為 35 億美金。也就是說,無論是創造工作或是創造產值的能力,應用經濟圈都將比平台來得大上許多 — 這點很合理,因為這些 Web 3.0 平台往往抽 30% 的稅,所以應用產生的產值當然比平台高很多。

而 Facebook 應用經濟圈,並沒有任何國家限定。所以如果根據使用者比率和消費水準保守估計,台灣光是發展 Facebook 應用經濟圈的年產值潛力,就高達 8.32 億美金,相當於 241 億台幣。因此將創造的工作數量,也超過 10,000 個。而這些數字,其實很多已經實現。更重要的是,這還是不計算出口潛力的情況。

所以發展「平台」,夢雖然很美,但其實殺手應用才是真正的產值、就業機會所在,也才是小國應該要專注的產業型態。因此,我雖然不贊同許多官方推動「App 經濟」的外行手法,但相較於「發展下一個 Facebook」的春秋大夢,衝刺「殺手應用生態圈」的確是比較務實,也比較令人期待的新方向。

而如果你是想要做出全世界人使用 Killer Apps 的創業人?第四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歡迎你的加入。

(image via prospere,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