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013的文章

成功創業家跟你想的不一樣

March 21st, 2013

Co-founder of Fraiche, yogurt for geeks

86% 的成功創業者認為國家與地方政府的協助一點都不重要

2009 年,在 Kauffman Foundation 的支持下,長期研究「創業」且常發表文章至 TechCrunch 的 Duke 教授 Vivek Wadhwa 等人,針對 549 個「成功」的「高成長」新創公司創辦人做了一次普查 (註),並且得到一些非常有趣的發現

以下挑出一些我覺得值得討論的數字,並且附上我的想法:

  • 90% 的成功創業者來自「中產」或「高低產 (Upper-Lower)」家庭

這與刻板印象中那個來自貧窮家庭的成功創業者有很大的不同,我想主要原因是媒體比較常渲染刻苦出身創業者的背景,相對的中產出身者的家庭就比較沒有新聞性。

  • 95% 大學畢業,47% 有碩士以上學歷

這再次與那個「輟學」創業的成功者印象相違背,即使在學制開放的美國,95% 的創業者還是有把大學完成。

  • 75% 說他們的高中在校成績是 Top 30%,52% 則是 Top 10%
  • 67% 說他們的大學在校成績是 Top 30%,37% 則是 Top 10%

如果說美國高中的成就大多可以靠「智力」,而大學的成往往必須非常用功,則看到有一半的成功創業者可以在高中擠進 Top 10%,但只剩 1/3 可以在大學做到,我想印證了創業者多是非常聰明,但是也不那麼愛念書的人。但他們的功課也不是真的很差,還是有 2/3 在大學成績可以擠進 30%。

  • 他們第一次創業的平均年齡是 40 歲,70% 創業時已經結婚,60% 已經有小孩

這又與刻板印象中那個 20 出頭的年輕小伙子有很大的不同,但與我們這 3 年輔導創業者的經驗其實非常一致。絕大多數創業畢竟是在 Hack 一個產業,所以產業內幕與成功還是有很高的正相關。另外,從我自己的經驗來說,結婚可以讓創業者比較專注在事業之上,而小孩更會讓你關心他長大後的社會,想要留給他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動力來源。

  • 73% 的成功創業者認為商務上的人脈網對他們很重要

這大概是常識,但由於它需要長期的投資,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創業者輕忽的,因此在 appWorks, 我們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幫新創企業建立最棒的商務網路。

  • 68% 認為資本的供給很重要,但只有 20% 收到創投、私募或是天使的投資
  • 在有募得創投資金的成功者裡面,96% 認為創投資金對他們很重要

即使是在創投發達的美國,創業資本的供給與需求仍有很大的缺口。但幸好成功者裡面有 80% 的沒有靠投資人的支持,代表多數人還是可以靠有機成長獲取成功。而在新興市場比快的創業者,他們往往需要創投資金的加速,因此有 96% 認為 VC 重要當然是很合理的。

  • 86% 的成功創業者認為國家與地方政府的協助一點都不重要

開創長期成功的新事業是一種極度困難的挑戰,連最厲害的高手也不敢說有超過一半的打擊率,所以要說任何單位可以協助他成功,那都是過分誇大的廣告 — 即使是像電信一樣高度管制的特許行業,拿到執照跟成功還是有很遙遠的距離。政府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把路障移除,讓環境越開放越好,剩下的必須要交由創業者自己去努力。

  • 最關鍵的成功門檻:「不敢承擔風險」有 98%,「努力與時間」有 93%, 「募資困難」是 91%,「管理能力」有 89%,「創業知識」是 84%,「產業與市場知識」有 83%,而「來自家庭叫你去正常公司上班的壓力」則有 73%

努力與時間管理能力創業/產業/市場知識都是這個網誌的老話題了。不敢承擔風險是第一名倒是很有趣,但想想也符合我的觀察 — 很多創業者雖然看似出來創業,但其實只是在接案維生,這種商業模式沒有多大風險,當然也很難變成偉大的企業。

而與上面資本供需不平衡相吻合,有 91% 的創業者認為募資是困難的,這也與台灣這邊以為「美國創投淹腳目」的刻板印象非常不同。事實上無論走到哪裡,向創投募資都不會是容易的,創業者必須要非常清楚資本市場的需求,才能有機會架構出雙贏的合作機會。

最後,不要懷疑,即使在創業發達的美國,還是有 73% 創業者的家人會要求他們回去「正常」公司上班。雖然那不是一種真正的「成功」門檻,但絕對是一種「失敗」門檻 — 一旦屈服,創業就失敗了。

所以結論就是,以大環境來說,美國創業者或許比其他地區的人幸福,但那個差距事實上也僅是 X%,而不是 X 倍的等級。所以我們當然要繼續努力去改善環境,但最終,創業是自己的事情,認清所處環境的優缺點,聰明的選擇風險與策略,善用手頭上的資源,發揮出最高的執行能力,這個方法是走到全世界,都不會改變的創業真諦。

___

網誌之外,我每天會在 Google+ 上分享許多新發現,歡迎收聽

註:報告裡面對「成功」並沒有明確的定義,但 549 個「成功創業」的研究對象確實是經過某種篩選。所謂高成長領域則定義為:太空、國防、電腦軟硬體、電器以及醫療。

(Photo via Scobleizer, CC License)

求婚為什麼一定要帶鑽戒?鑽石與感動行銷的故事

March 20th, 2013

Diamond & Engagement

電影偶像,大眾心目中浪漫的典範,將會被給予鑽石來代表他們無堅不摧的愛情… 社交名流的故事與照片將會被提供給雜誌社,內容強調名人送給他們另一半的鑽石是多麼龐大,照片則必須明顯的展示女星手上閃閃發光的寶石。–1938 年 N. W. Ayer 鑽石行銷企劃

時至今日,「求婚」幾乎已經與「鑽戒」畫上了等號。在美國,大家甚至有一個默認的淺規則 — 如果一個年輕男人沒有買一顆等值於他三個月薪水的鑽石來跟你求婚,那就表示他不夠愛你。

當然網路上都查得到,天然鑽石並不是真的稀有,只是被少數供應商所壟斷。現代科技也早就能夠重組碳鏈,創造出完美無暇的鑽石結晶。而即使在這個人造的「稀有」市場中,從礦坑挖出來的原石到消費市場,竟有高達 79% 的利潤空間 — 2011 年全球產出美金 150 億的原石,被生產成總銷售額高達 710 億的終端鑽石商品。(相較之下金幣的利潤空間約只有 10%)

Diamond Supply Chain

(via Bain)

背後利益如此龐大,產業當然很難長治久安。在過去鑽石常跟第三世界的衝突扯上關係,而近來多個產地政府也積極搶回主導權。

有趣的是,這麼多的爭議點,公開的資訊,再加上網路強大的散播能力,但這些年下來鑽石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似乎沒有受到多大的動搖。鑽石的總產值從 2005 年的 620 億美金,成長至 2011 年的 710 億。中間雖然經歷了金融海嘯的衝擊,但海嘯過後也很快的恢復回來。

Global Diamond Sales

(via Bain)

這背後支持的動力當然是大眾心中已經擁有的共識 — 鑽石是女性夢寐以求的定情之物,這造成了一個品牌效應,當你想到求婚,想到無堅不摧的愛情,就必須要用鑽石來表達。但事實上僅僅是 1930 年代,大眾並沒有這個共識。鑽石的最主要供應商 De Beers 與紐約知名廣告公司 N. W. Ayer 聯手,在過去 80 年來不斷用像這樣的影片,把這個印象透過電視影集、電影、廣告,深深的烙印在每個人的心中。

A Diamond is Forever – I Love This Woman (2004)

A Diamond Is Forever 2007 Christmas Commercial

影片中當另一半看到鑽石的那個感動到無以附加的表情,足以讓每個深愛她的男人融化。這是一個非常完美的訴求,因為為了那個無價的一刻,男人絕對願意花上一筆辛苦賺來的收入。還不只是這樣,在多少的好萊塢電影當中,女人們被洗腦教導當同伴給你看她收到的大顆訂婚鑽戒,妳應該要回報以驚訝的表情,並且告訴她她的男人是真的愛她的。

這一切的社交活動,創造了一個終極的心理循環,讓鑽石與愛、與婚姻、與存在的價值、與社會地位,緊緊的連結在一起。這個連結當然很難被打破,到那個程度,鑽石到底是不是真的稀有,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這個故事跟網路創業有什麼關係?當然有。那就是如果你想要建立起一個堅固而長久的品牌價值,那重點不是你的產品對使用者本身有多少「效益」,而是你的產品如何與人們的「社交行為」產生高度關聯,尤其是那些人們非常在意的社交行為。

仔細想想,從汽車、房子、衣服到電腦、手機,為什麼都必須講究「外觀」。從效益來看,外觀事實上是最不重要的一環 — 汽車造型再好看,對從 A 點到 B 點的效率與安全也沒多大幫助,況且車主還是最少看到自己車子外觀的人。

當然鑽石是個非常極端的例子,但我希望從這個小故事裡面,你能體會到一些「行銷」與「感動」間的關係。

___

許多關於行銷的觀察,我常分享在 Facebook,歡迎收聽

(Inspired by Priceconomics; Photo via eyermonkey, CC License)

第一億個 App 什麼時候會出現?

March 19th, 2013

Google Nexus 4

當 Apple 的 App Store 與 Google 的 Play Market (當初叫 Android Market) 陸續在 2008 降臨在這個世界,從此為我們帶來了這個名為 A-P-P 的狂潮。短短四年,在這兩個最主要市集上累積的 Apps 數量,儼然已經跨越了 100 萬的規模門檻。

如果說在「桌面上網」,最主要的使用情境是透過瀏覽器去連接到各個網站,那麼在「行動上網」,取而代之的就是透過 App 去使用各種服務 — 是的,在手機上,我們極少打開瀏覽器去連到 www.facebook.com,因為只要輕輕一碰 Facebook App,就能達到一樣的目的。也就是說,App 之於行動上網,就像是網站之於桌面上網一樣。

所以要預測行動上網的發展,那麼研究一下當年桌面的發展歷史,或許有些蛛絲馬跡可以追尋。

第一代的大眾化瀏覽器 Mosaic 在 1993 年推出,到了 1997 年,剛好也是四年的時間,這個世界就累積了 100 萬個網站。到了 2000 年,也就是再過三年,網站的數量來達了 1,000 萬個。接著到了 2010 年,人類社會突破了 1 億個網站的超級門檻。而時至 2013 年的今日,活躍網站的數量則來到 2 億之譜,並且已經開始出現成長停滯的現象。

Web Server Growth

(via Netcraft)

也就是說,網站的發展花了 17 年時間突破了「億級」的規模門檻,接著隨著下一代科技,也就是 Apps 的普及,開始走入高原時期。我想,類似的情況應該也會發生在 App 這個當代,即將成為主流的上網科技之上。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 2013 年的今日,一個 App 製作的時間與成本,大約與 1998 年時相當,都在台幣數萬到數十萬元之譜。這個成本相較於 2008 動輒百萬的價位,已經大幅的下降,這點也跟當年網站的成本下降非常相像。

更重要的是,到了 2000 年,已經沒有一個企業或是品牌會懷疑擁有一個網站的必要性。而時至今日,擁有一到多個服務客戶與員工的 Apps,也是多數企業都在規劃與開始執行的項目。從這些邏輯去看,這次 App 的發展比起當年的網站產業,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大約到了 2015 的時候,我們可以期待第 1,000 萬個 App 出現在這個世界,而到了 2025 年左右,第一億個 App 很有可能會來到。

或許你已經覺得 Apps 很多,不知道要從何選起,但相信我,我們在 1997 年時對於眼前的 100 萬個網站,也曾經有過類似的感想。

___

一天一錠,效果一定,歡迎訂閱 MR JAMIE 電子報

(本文編輯後刊登於《APP 情報誌》; photo via anieto2k, CC License)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