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2015的文章

創業 CEO / 管理工時不如管理工質

July 7th, 2015

Taiwan 40 hours per week work hours

在「創業 CEO」系列,我們討論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往往都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政府近日修改勞基法,將原先的雙週 84 小時規定,降低為每週 40 小時,亦即單週減少 2 小時,並明訂每月加班不得超過 54 小時。

不少官員、記者都表示將有 800 萬人受惠,是廣大工作者的勝利。

但說實在,這邏輯根本完全與時代脫節。

在工業革命為主的 20 世紀,多數人在工廠裡進行製造相關的勞力密集工作,為了保護國民健康,政府因此用法律去限制超時工作、過度加班,以免企業為了短期利益,過度操勞工人,犧牲了他們的長期體質,以及國家未來的競爭力。

來到 21 世紀,工業革命進入尾聲,自動化革命快速崛起,勞動工作正快速被機器所取代。

鴻海日前發佈三年內七成人力將改由機器執行,正式宣告工廠全面自動化時代到來。Google 的自動駕駛車、軟銀的 Pepper 家務機器人等的陸續上市,也暗示服務業工作很快接著被取代。

腦力密集取代勞力密集

因此,在本世紀,多數人類所從事的工作,勢必陸續往食物鏈上層移動,去設計控制這些機器的軟體、硬體,而不是跟他們比賽勞動 ─ 無論在能源消耗、效率、精準、持久、工安,人類絕大多數時候無法與機器人競爭。

與傳統勞力工作不同的,是知識工作並不需要一個固定的環境。最明顯的例子是在咖啡館、高鐵等候區等場所,永遠都有人在用電腦、平板,更新文件、回覆 Emails。事實上,現在的我,正利用等候小孩上課的空檔,在體育館旁休息區完成這篇文章。

不僅地點自由,現代知識工作者的時間也是自由的。或者說,我們根本無法控制工作的時間,因為大腦的運作,並沒有所謂開始與結束。

再以本文為例,為了決定該寫什麼題目,過去幾週我利用許多空檔,Google 資料、探索方向,一天當中,不少念頭在腦中閃過,思考後又放下,回去專注在日常的會議、其他的工作。直到今天早上,醞釀已久的主意與線索,突然在閱讀某則新聞時連成一線,讓我得到了今天這篇文章的靈感。

這樣的工作過程,根本無法定義什麼時候是上班,什麼時候又是下班,甚至也無法追蹤到底用了多少時間在今天這篇文章的醞釀之上。

而所有新時代的腦力密集工作,基本上都有類似的結構。因此,所謂的每週上班 40 小時,每月不能加班超過 54 小時,根本是一個與時代脫節的無意義規定。

更有甚者,與體力不同的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腦力越是使用,越是進步,也就是說,限制知識工作者的加班時數 (如果能夠的話),基本上是對國家長期競爭力的一種傷害,而不是保護。

時代改變,恐龍法律背後的謬誤邏輯,短時間內或許很難跟上改變,但今日的企業主管,至少可以先換掉自己的腦袋。

以下是我建議的基本心態重組:

1. 管理品質,不要管理工時

不要再把同仁們留在公司的時間長短,作為一種對公司貢獻的衡量。相反的,應該要去積極建立對作品品質的衡量方法,來正確彰顯他們的貢獻 ─ 我知道這很難,但用工時替代是錯的。

2. 獎勵效率,不要獎勵勞苦

停止稱讚花很多時間辛苦做事,卻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的同仁。相反的,很快達成工作成效的同仁,送他們假期作為回饋。

3. 大量增加知識分享活動

知識的複製是免費的,但得到對的知識,卻會讓同仁工作效率大幅提昇。如同剛才描述,知識工作需要長時間的靈感收集、累積,因此增加知識分享活動,可以大大提昇同仁揉合出好作品的機率。

4. 投入比進入重要

熱忱是激發一個知識工作者日思夜想,產生最大能量的最重要引擎,因此找到對公司有高度認同感,在團隊中有高度歸屬感,對所屬專案有高度興趣,能得到高度成就感的同仁,才是重點。

時代早已改變,管理的基本邏輯也得跟著改變。別再用明朝勞工的劍,殺清朝狀元的官了各位。

___

歡迎訂閱我的 MR JAMIE 電子報

(本文編輯後刊登於《30》; Photo via new0)

不改善義和團教育,台灣沒有未來

July 2nd, 2015

Classroom

台灣正面對一個恐怕是史上最嚴重的經濟結構,同時也是社會結構問題。再不改善,不僅無法恢復過去的高成長,連青年、甚至整個國家的未來,都將會被斷送。

GDP 成長積弱不振

2011 開始的過去五年,當世界從金融海嘯的震撼走出,東南各主要國家 GDP 以 5-8% 加速成長的同時:

GDP Growth, Southeast Asia Countries, 2008-2014

台灣的 GDP 成長卻連保三都有問題:

Taiwan GDP Growth, 2003-2015

與此同時,我們觀察到極度嚴重的青年失業問題。這恐怕是史上首次,在世界經濟大好時,台灣卻有這樣的問題。

Taiwan youth employment rates 1993-2015

把這些線索連在一起,我們就得到了我想表達的結構性問題。

GDP,也就是國內生產毛額的成長,仰賴的是提昇國內生產者的平均效率,或是提昇參與生產的人民數量。當我們有高達數十萬體力、腦力正值顛峰的青年無法加入生產,僅仰賴效率的提升,GDP 成長當然很難超前。

問題出在哪裡?

再細究更底層的原因,為什麼這些受到國家長達 16、20 年教育補助栽培的青年,到了該加入經濟活動,對社會總體生產做出貢獻的年紀,他們卻只能枯坐家中啃老?先排除少數根本不想就業的,對於其他多數失業青年而言,這現象有兩種可能的解釋:

  1. 業界沒有足夠的人才需求
  2. 他們沒有符合業界的需求

業界需求旺盛

第一個解釋,我認為有足夠證據證明它不成立。

業界對於人才的需求,其實非常旺盛。不僅電商業界正在經歷史上最大人才荒,估計未來 5 年將有 20 萬人才缺口

詹宏志:未來五年電商人力缺口達20萬人

金融業積極發展 Bank 3.0、電信業發展 OTT、新聞業發展新媒體、旅遊業加速發展 OTA 線上旅行社,零售業積極轉型 O2O,都亟需人才。

Ctrip Recruiting Drive

學用落差不斷惡化

因此第二個解釋,也就是這些失業年輕人受到的訓練,不符合時代需求,較為接近真實。

很多人說,廢除技職體系是問題,但更大的問題,其實是教育的內容根本沒跟上產業的變化。

當業界最大的成長動能來自網路,上面乘載的電子商務、遊戲、廣告等垂直,尤其是智慧手機普及後帶動的行動商務、行動支付、手機遊戲、行動廣告,多以每年 20 – 150% 在快速成長,亟需 App 開發、使用者體驗、大數據等軟體人才,電商商品企劃、社群、網路廣告等經營人才,來因應這個成長的同時,台灣的教育課程與科系,完全沒有跟著改變。

當現代化網路公司,平均有 50% 員工是軟體人才,台灣大學的系所學生人數分配,也完全沒有跟著調整。

當網路興起,價值產生的主要引擎從上個世紀的資本、勞力,轉換為本世紀的知識,以及以知識為基礎的創造、跨領域整合,台灣的教育基本邏輯,卻還停留在重複力的訓練。

我贊成教育「不完全」應該服務產業,但現今的教育,是「完全不」服務產業界。這樣的邏輯,是以偏概全,本末倒置的。

反觀美國,為了因應世界的巨大轉變,近年來積極改革教育,從小學開始學習軟體與創新,連總統都學會寫程式

Obama Codes

這讓我回想起工業革命時代,當外國已經在發展蒸汽機、洋槍洋砲,我們卻堅持金鐘罩、義和拳、鐵布衫才是王道。

後來發生什麼事?中國的 GDP 從佔世界三分之一,一路衰退到只剩 2-3%。直到 1978 年終於醒來,進行改革開放,至今花了 37 年,也只回到過去一半的水準。

World GDP Share

醒醒吧,教育部!

醒醒吧,台灣各大學、中學、小學的校長!

醒醒吧,台灣的師長!

醒醒吧,每一位同學!

時代已經變了,再不跟著改變,我們不會有未來!

___

歡迎在 Facebook 上追蹤 MR JAMIE,收聽更多我的觀察與想法

(Photo via pagedooley, CC License; Graphs via BOI, tsjh301, 天下KPCB)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