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創業 CEO」文章

創業 CEO:成為頂尖領導人,從學樣開始

May 5th, 2014

Tomato Man

歡迎來到每週一刊出的「創業 CEO」系列,在這裡,我們討論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往往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四年來,AppWorks 每週三都會固定舉辦 Speaker Series,並邀請一位頂尖創業家來演講,包括愛情公寓共同創辦人暨總經理林志銘 (Jamy)、巴哈姆特創辦人暨執行長陳建弘 (Sega)、創業家兄弟的郭書齊 (Jerry)、神來也的江永祥 (Mike) 等等,都曾是我們的座上賓。

上百場演講聽下來,我發現這些成功的網路企業領導者,都有些共同的特質:他們都很成熟穩重、很會說故事、能客觀的分析自己的事業、對於產業的脈動有很高的掌握,也很用功在學做一個更好的領導者。

我常常在想,除了邀請他們來演講 (一對多)、並且讓他們成為年輕 CEO 們的 Mentors (一對一) 之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讓 AppWorks 輔導的創業 CEO 們更有效的向他們學習,成為更優秀的領導者。這個週末我在複習 TED,看到 Amy Cuddy 著名的 Fake It Until You Become It,突然有了一個很大的領悟。

年輕 CEO 應該要試著模仿這些成熟領導人的風範,來加速他們成為更優秀的領導者。

我知道這道理乍聽之下很膚淺,但背後事實上有更深的涵義。

組織是一個市場

組織是一個市場,而公司的 Vision 是你想要這個市場買單的東西,則領導人的行為就是產品本身,也就是行銷本身。每個網路公司從事的行業或許有很大的差別,但裡面的組織構造其實大同小異。仔細思考,這些頂尖創業家為什麼會有類似的特質,當然是因為透過這些特質能最有效的領導網路公司。也就是說,這些領導人是已經達到 Product-Market Fit 的產品,而且在管理與領導上面並沒有專利限制你仿效,大家面對的 TA 更是完全切割 (管理不同的組織),因此沒有不見賢思齊的道理。

人腦的反饋機制

另一方面,人腦的設計是,當你有意識的從事某些行為,而能從中不斷獲得正向反饋,則久而久之這些行為就會逐漸變成直覺的反射。因此,一開始你仿效成熟創業家,由於他們的行為是有 Product-Market Fit 的,不難想像其中的許多行為也會在你的組織得到正向回饋,久而久之,這些行為就會逐漸烙印進你的脊髓,讓你從本質上蛻變成更優秀的創業者。

擷取各家精華

最後,雖然頂尖的創業家都有些共同的特質,但他們的風格也會有細微的差異。當你多方觀察、嘗試仿效久了,就會開始有能力分辨這些細微差距背後的邏輯,以及哪些對於你的組織與 Vision 有幫助,而哪些不適合。到了那個時候,你就跨越了 Good Artists Copy 的階段,進入到 Great Artists Steal 的境界,成為擁有自己風格的優秀領導人。

___

歡迎所有創業 CEO 來 AppWorks Accelerator 跟我們一起學領導

AppWorks Demo Day #8 將在 5/21 (三) 登場

(Photo via accionesurbanas, CC License)

創業 CEO:讓創投幫你做大事

April 28th, 2014

Giant Chair

歡迎來到每週一刊出的「創業 CEO」系列,在這裡,我們討論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往往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一家新創公司除了要做對很多小事,有時候還需要完成幾個像是併購、挖角、從桌面 Pivot 到行動等極關鍵的大事,才能不斷維持在領先群的地位。創業 CEO 當然都是聰明又有執行力的領導者,但是遇到這些之前從來沒碰過的大事,還是需要老手提供寶貴的經驗。這時公司董事會中如果有老練的創投、天使、相關產業 CEO 擔任的獨立董事,甚至是外來的資深經理人,就有機會適時提供 CEO 關鍵的協助。

關於一個好 VC 能夠幫創業 CEO 做什麼大事,Data Collective VC 合夥人 Mike Driscoll 昨天在 TechCrunch 上發表了一篇 Five Hard Things That Great VCs Do,相當值得參考,而以下則是我個人的觀察。

聚焦真正重要的策略

好不容易把重要的董事們聚在一起開會,如果浪費時間在營運細節的報告與回顧,那實在可惜。董事會的時間最該投資的地方,是協助 CEO 檢視並擬定好的中、長期策略。當然要協助 CEO 擬定策略,董事們必須要對公司的營運狀況有好的掌握。一個好方法是 CEO 可以把營運報告投影片提前寄出給董事們 (我的經驗是至少三天前),然後在正式會議時便可假設所有人都已詳細讀完報告,只需用 5-10 分鐘簡單回顧重點,接著剩下的大多數時間會議便可聚焦在更有價值的策略討論之上。

贏得 A 咖高階經理

創投每天的工作就是與創業者面談,因此對於高階人才的接觸與辨識,通常比創業者經驗豐富,在鎖定契合的經理人上,能夠給 CEO 很多幫助。另一方面,對於知名度較低的新創公司,有一家高知名度的創投幫你背書,也能讓高階經理人更有信心。最後,真正聰明的高階經理人都知道,當他與一家創投所投資的企業合作愉快,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好機會自動送上門來。

介紹關鍵夥伴

同樣的道理,在打開關鍵客戶、供應商等合作夥伴的大門上,創投跨產業積累的人脈,往往也能適時派上用場。過去四年,我幾乎天天都要寄出幾封介紹信,幫 AppWorks 投資的 CEO 們串連適合的夥伴。這些年來最得意的作品,是協助 EZTABLE 贏得了包括西華在內的好幾個重要餐飲夥伴,也協助了 PubGame創業家兄弟CHOCOLABSFandora 等團隊引入了非常關鍵的策略性投資人。

併購

當新創公司發展到某個規模,如果想要加速團隊、市場的拓展,併購幾乎是有機成長以外唯一的方法。當然併購是一門很高的藝術,無論是目標找尋、結構設計、過程中的處理,以及併購後的整合等等,都需要很細膩的策劃與執行。身為創投,這是另一個我們常常比團隊更有機會參與的工作,也因此往往能提供極大的協助。

推薦專攻某業務的律師、會計師

就像工程師的術業有專攻一樣,律師、會計師,也各自有他們專精的領域。當公司需要增資、設計海外結構、簽重大合作契約、保護智慧財產、併購等等時候,都會需要找到對該領域最有經驗的律師、會計師來協助,而由於創投經常有跨投資組合與他們合作的經驗,這又是另一個我們能協助創業者的地方。

設計管理、營運體系

當然不是每個創投都有厚實的營運底子,但如果你的創投曾在相關產業當過執行長或高階經理人,則他的營運經驗將會對你的體系設計有莫大的幫助。在 AppWorks,我的合夥人 Nice (程九如) 是這方面的專家,他曾在 Yam 天空擔任營運長,帶領過上百人團隊,因此包括 EZTABLE 在內等多個我們投資的團隊,都是在他的協助下不斷去精鍊他們營運。

扮演魏徵的角色

創業者都有當局者迷的時候,尤其當大勢已經在改變,在原來軌道運行過久的團隊不一定能感覺到。好創投的觸角很廣,很有可能比創業者更早能感受到世界的改變,也由於身為董事的角色,更能夠直接的提醒 CEO,是時候面對殘酷的現實。

___

歡迎來 AppWorks Accelerator 讓我幫助你

(Photo via noeljenkins, CC License)

 

創業 CEO:你就是公司 80% 的文化

April 21st, 2014

Flocking Behaviors

歡迎來到每週一刊出的「創業 CEO」系列,在這裡,我們討論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往往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當創辦人說一句話,它就像石頭被丟進水塘將掀起漣漪一樣,會造成同仁們立刻開始重複這句話。在 Facebook,當 Mark Zuckerberg 說了些什麼,第二天這些話就會被刻在牆上。(變成內部奉行的圭臬的意思)

–Molly Graham, Culture and Employment Branding, Facebook (2008-2010)

2008 年到 2010 年在 Facebook 協助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建立內部價值觀的「文化與雇主品牌」負責人 Molly Graham,近期在一場演講中分享了她所參與這段 FB 從 400 人快速成長為數千人,同時在過程中建立起 Hacker 等核心文化的經驗,以及從中學到的心得。那是一篇相當值得所有創業 CEO 投資 15 分鐘細讀的文章,以下是我讀完的一些心得。

階段一:建築在創辦人形象之上的文化

創辦人的一舉一動,都會像漣漪、鞭子一樣被放大,對組織文化造成巨大的影響。所以創業 CEO 必須要了解自己,有意識的散發價值觀,最後才能形塑一個長期、優質的企業文化。

Graham 提出了要了解自己,創辦人可以先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1. 我的優點是什麼?
  2. 我的強項是什麼?
  3. 是什麼讓我與眾不同?
  4. 關於身邊的人,我重視的是什麼?
  5. 當我想到我的朋友,他們有哪些共通的特質?
  6. 人們怎麼樣的特質會讓我抓狂?
  7. 我如何做最佳的決策?(想想最近做的一些有好結果的決策,它們是如何被決定的?)
  8. 我的弱點是什麼?

先有了自我的認知,接下來才能去檢討哪些東西要積極的讓它形成公司的 DNA,哪些缺點則要改善,避免它影響同仁的價值觀。我尤其喜歡 Graham 說的這句:「身為一個創辦人,讓你與眾不同的事情,會變成你公司的競爭優勢。」

階段二:把形容詞變成故事

當你希望灌輸給組織某個 DNA,用一堆老掉牙的形容詞是無法達成任務的。因此與其說我們要有效率的工作,不如說我們要動作快到弄壞東西也沒關係。與其說我們注重誠信,不如說我們開除任何無法嚴守誠信的人。與其說我們鼓勵創新,不如說我們給你 20% 的時間,去嘗試任何你認為有意義的發明。接著,當創業過程開始出現相關的案例,創辦人要確保這些故事被放大、流傳,則久而久之,DNA 才有機會開始有機的擴散。

階段三:把故事再變成對話

文化不是死的東西,隨著公司成長,價值觀也必須跟著調整。當員工、夥伴、客戶的數量變多,公司也必須變得穩重、讓人可以信賴。改變不會自己發生,尤其當組織已經形成了某種文化。因此這時創辦人必須再站出來,提出問題,展開對話,協助組織的 DNA 再升級。

結論就是,永無止盡的追求進步,是創業世界裡的天則,從產品到文化,都是一樣。

___

歡迎訂閱我的每日創業精選 Flipboard 雜誌

(Graph via davegray,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