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創業點子」文章

從 Techmeme 看新聞業的兩個未來:編輯力和影響力

July 13th, 2010

自從搬回台灣之後,馬不停蹄的拜訪了許多「傳統媒體業」(報紙、雜誌、廣告) 的先進。發現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大概還是都圍繞在一個重點:iPad 來臨,我們的未來在哪裡?

網路革命

但是如果你仔細想想,這個問題其實本身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為什麼?因為 iPad 它基本上就是一個「行動上網裝置」,除了在「互動經驗」上稍有不同,說穿了他其實就是網路的一個縮影。而說到網路革命,更不是從昨天才開始的,老早就已經超過 15 年的時間了。所以如果一個媒體到今天還沒有釐清自己在網路上到底是什麼定位,自己的網路策略到底是什麼,那談什麼 iPad 不 iPad,基本上是沒有意思的。

這就有點像大家都已經在改用行動電話了,你卻還在想怎麼把家用電話的機子做得像手機一點,看看能不能混過去一樣。如果不能從根本認定網路將成為此後資訊的最主要來源,從根本擁抱網路,那麼其他的事情說穿了也是白搭。(關於雜誌的 iPad 策略,也可以參考先前寫的「親愛的出版社, 我要的不是雜誌 iPad 化啊!」一文。)

媒體人的優勢

不過一旦你準備好了擁抱網路,其實你是有很多優勢的,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編輯力和影響力。網路背後代表的是一個資訊的爆炸,所以人們需要的是某個人,或是某個服務,幫他們把資料整理好,讓他們可以更輕鬆的消化。

其中一個好例子就是由 MMDays (FridayWednesday) 所開發的「新語 Newspeak」服務,透過計算一則新聞在社群媒體上被分享的熱度,來幫讀者找出重要的訊息。

而另外一個我比較關心的發展,是比新語在更進一步,也是傳統媒體可以使得上力的,像 Techmeme 這樣的「人機合作」新模式。

從編輯力到影響力

Techmeme 是由前任英特爾工程師蓋博‧李維拉 (Gabe Rivera) 在 2005 所創。一開始,蓋博只是想透過工作之餘,開發一套演算法,來幫大家整理出每天重要的新聞。過了兩三年,在蓋博不斷的精進之下,Techmeme 的演算法總算稍有成績,所以這個服務也開始見到北美創業人的採用。

但是蓋博發現光是機器永遠是不夠的,他的網站推薦的文章,總是不能十分的精準。於是終於在 2008 年底的時候,他下了一個非常重大的決定,就是幫 Techmeme 這個服務加入了一雙編輯,「人工智慧」達不到的地方,他決定靠「工人智慧」來解決。結果文章推薦的品質大大的提升,而之後發生的事,就像大家常說的,都是歷史了。

今日的 Techmeme,已經發展到有 5 位編輯的規模。由於文章的準確度極高,已經變成了北美科技人賴以為生的新聞資訊來源。很多人甚至常說只要靠 Techmeme 和 Hacker News,就不會錯過任何科技圈的重要消息。

而這樣強大的編輯力,當然也帶來了強大的影響力。在北美的科技部落圈,擠進 Techmeme,已經成為很多人寫作的重點之一。另外,Techmeme Leaderboard 更是大家看一個部落格影響力的重要指標。

在科技圈成功之後,Techmeme 把同樣的模式帶到了其他的領域,像是政治、媒體等,也獲得了不少的採用。

不過最最重要的是,到了今天,紐約時報也終於承認了 Techmeme 模式的強大,不得不給他一篇非常正面的報導

你可以成為 Techmeme

也就是說,在美國,由於資訊爆炸,新聞網站已經逐漸失去的他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 Techmeme 這類型的「新聞彙整 (News Aggregator)」網站。說得更狠一點,就是紐約時報在網路新聞這個領域,已經玩輸了原生媒體,往後只能任由像 Techmeme 這些服務,來主宰誰會看到 NY Times 或其他來源產生的新聞。

所以說,各位報社,你還要繼續把紐約時報當成你們的領頭羊,等著看他們有什麼網路策略,然後再來決定你要走的路嗎?還是你要把握你的編輯力優勢,趁現在趕快把他拿來做成一個彙整服務網站,去提供人們一個最有效的新聞來源管道呢?

無論如何,我相信類似 Techmeme 這樣的「內容入口」,絕對是網路新聞和數位內容未來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我們也將會看到許多的創新在這個領域發生。有興趣用類似主題創業的朋友,也歡迎跟我聯絡。(還有 Friday 和 Wednesday,你們還不趕快出來創業,變成台灣的 Gabe。)

另外,7 月份 Jamie’s Startup Mixer 將在本周四 (7/15) 6:30 於香檳登場,詳情請見 Facebook 活動頁面,到時候見。

(Photo via NY Times)

Google Me 只是另一個山寨版 Facebook 嗎?

July 9th, 2010

話說兩個禮拜前 Yahoo 台灣的老查 (@bestguy) 請了包括我、FridayfOx 在內的一群部落客去喝咖啡,順便花了一些時間,非常誠懇的跟我們介紹了 Yahoo 圈圈 (Pulse) 的整個來龍去脈,和 Yahoo 的策略思考。(這個事件可以參考 fOx 在 Inside 貼出的文章)

Social 的下一步:差異化的 Graph

而接下來的 QA 時間,也就像 fOx 說的一樣,就看我和 Friday 從各種不同的角度,開始對老查展開質詢。不過,我進去的時候對於 Yahoo 能正確執行 “social” 這個策略只有 10% 的信心,出來的時候大概變成了 40%。原因是老查給了我一個很明確,也很有區隔的市場定位 ─ 圈圈將會先是「Yahoo 的 Facebook」 (你可以想像每一個 Yahoo 頻道都會變成它上面的一個 App)。

另外,他們也有清楚的看到 Social 的未來,或說 Web 3.0 的下一步,也就是把每個人不只有一個 “Social Graph (人際圖譜)” 這件事情,搬上網路來。

Facebook 的一個圖譜策略

FB 的中心策略是「用一個圖譜統一天下 (One Graph to Rule It All)」,不過這樣的事情在現實生活是不存在的,或者說這樣的模型是「現實生活的過度簡化」─ 每個人都有各種不同親疏遠近,不同因緣際會的社交圈,所以之前才會鬧出那麼多隱私權等問題。他們之前也有試著推動所謂「朋友清單」的方式,讓使用者把朋友歸類,方便設定不同的溝通邏輯和隱私權。不過事實證明這對一般的使用者而言太複雜,所以在上次的大改版之後,他們便把這個功能藏到了床鋪底下。

這些關 Google Me 什麼事?

然後接下來的兩個星期,沒有人再提關於圈圈或是 Pulse 的任何事情,但是關於 Google 正在加緊開發 Facebook 的直接競爭對手,暫時定名為 “Google Me” 的消息塵囂直上甚囂塵上 (事實證明 Yahoo 真的很衰)。Google 準備正面迎擊 FB 這樣刺激的消息,當然也讓市場上出現各式各樣的揣測。

直到昨天,Google 的「社交首腦 (Head of Social)」保羅‧亞當斯 (Paul Adams) 終於出聲了,他在網路上丟出了一個長達 216 頁的投影片,裡面居然沒有技術、沒有平台、沒有該怎麼整合,只有清楚的描繪出 Google (至少是 Paul 的 UX 團隊) 這段時間對使用者的 social 行為,深入研究所得到的心得。(投影片我貼在最下面)

這有什麼了不起?

這樣的事情對於一個長期技術主導的 Google,是非常非常稀奇的。因為他們終於領悟到,Social 其實跟技術幾乎一點關係也沒有,Social 的重點是服務、是使用經驗、是行銷、是給消費者滿足的感覺

所以,雖然 Buzz 的殷鑑不遠,但是從這樣的一個訊息,我們看到 Google 正在走向對的道路,就像 Yahoo 一樣。也就是說,無論是 Google Me 或是 Yahoo 圈圈,都將會在 Graph 上創造出差異化,在使用經驗上去創新,而不再被整合、技術等細節所綁架。

但,選擇了對的方向,也不代表他們就能夠成功。Yahoo 這些年來的人才流失,Google 優秀工程團隊的驕傲和以「產生搜尋」作為終極指標的企業文化,都將成為他們追逐 Social 的絆腳石。

至於 Web 3.0 新創團隊,你們從這裡可以看到,鐵達尼號轉向的困難。雖然看到了冰山,他們不一定能夠即時閃避。但從這些巨人的舉動,我們可以更確定整個 Social 產業的走向。也就是說,使用者是需要更多 Social 網路服務,去滿足他們現實生活中不同社交圈的需求的。剩下的,就是和巨人比執行力了。

而人生,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刺激的事情呢?

親愛的出版社,我要的不是雜誌 iPad 化啊!

June 3rd, 2010

幾經波折,WIRED 雜誌的 iPad 版,終於上架了。初期的銷量還算勉勉強強,可惜這個由 WIRED 外包給 Adobe 執行的專案歷經好幾次砍掉重練 (原本是用 Flash 技術,結果被賈伯擋下),現在大概很難損益兩平。不過如果不是這樣的特殊情況,或許 WIRED for iPad 有機會幫雜誌社賺點小錢。問題是,這樣算是成功模式嗎?如果你是雜誌社的話,應該趕快做個類似的東西嗎?

多媒體光碟 2.0

如果你問問“看”過這本“雜誌” (或說“玩”過這個“應用”) 的人,他會跟你說好炫,動畫、3D、圖片,點來點去,然後你再問他雜誌報導了什麼?呃… 這個… 哦… 皮克斯的玩具總動員。

你看出問題在哪裡了嗎?對!這就像一部特效絢麗的動作電影一樣,製作成本高昂,可惜本末倒置讓畫面勝過了情節,到最後只剩下感官的刺激,卻沒有給人留下任何啟發,任何有效資訊的傳達

況且這件事情,我們早在 15 年前就嘗試過了,當初他叫做“多媒體光碟”,每本雜誌後面都會附一張,讓你可以“延伸閱讀”,看影片、圖片、聽專訪,結果呢?雜誌業並沒有因此就得救啊。

再說動畫、圖片、點來點去,這些東西真的很酷嗎?答案是一點也不,在網路的世界早就已經玩了十幾年了。以現行的環境,基本上只需要一個簡單網誌平台,再加上簡單的客製化,就可以達到 WIRED for iPad 99.99% 的效果。

即時、有效的資訊才是重點

所以千萬別搞錯了,數位化不是拿著你的實體雜誌,想辦法把他變成電子檔,再加上一些絢爛的動畫,然後就算成功交差。數位化背後的真正涵義,是打破實體的框架,擁抱網路的優勢。當雜誌都已經變成了電子版,誰規定你只能一個月出一次?誰規定每個讀者看到的東西都是一樣的?誰規定你內容一定要是自家撰寫的?

數位化的真正涵義,不僅僅是出版內容的改變,而是你整個出版流程都要跟著改變,就好像當初 24 小時新聞台,給新聞報導帶來的改革一樣。

你終究必須擁抱網路

也就是說,WIRED for iPad 這樣的模式短期之內會賺一點小錢,但是絕對不是雜誌業的長久之道。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你還是必須要改變原本的工作習慣,你還是必須要擁抱網路。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麼不從現在就開始呢?

(Pic via kirtanpatel@flickr under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