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品味」文章

品味:《賈伯斯》

September 25th, 2013

Jobs Ashton Kutcher

昨天晚上在 GameApe 創辦人 Luke (徐人強) 的邀請下,欣賞了《賈伯斯》的電影特映。

這是一部相當有野心的電影,從 Steve Jobs 的大學歲月開始描繪他的人生軌跡,一路到 1997 年重返 Apple,2001 年推出第一代 iPod,為蘋果開啟新時代的那一刻為止。

Jobs Official Trailer

當然要很感謝 GampeApe 舉辦這次特映會,讓我有機會搶先看到這部重要的電影。不過兩個小時下來,我的感想是可惜,一部講 Apple 故事的電影,卻沒有吸收到 Jobs 精神最重要的精髓。

很明顯的,這部片子從一開始的 TA 設定就有問題。這樣一部電影的 TA 可能有兩種:少數的「蘋果迷」與絕大多數「有興趣看看 Jobs 傳奇」的人,而兩種 TA 想要看到的劇情顯然是相當不同的。《賈伯斯》犯的第一個毛病,就是做了一台 iMac Pro,想用一部電影滿足兩種人的需求,難度太高,也顯然沒有辦法達到那個目標。

舉例來說,在描述 Steve Jobs 重返 Apple 的過程時,導演花了近 5 分鐘的時間交代他與 Jonathan Ive 一見如故的經過。這段故事本身對於果粉來說是很有意義的,但如果你是非果粉的觀眾,應該會覺得一頭霧水,花了這麼多時間把 Ive 這個角色介紹出場,但接下來的故事裡卻完全沒有任何他的橋段,簡直是莫名其妙的安排。

但對於果粉來說,這部電影又太過強調「模仿秀」與灑狗血的台詞。短短 2 個小時內,編劇幾乎把所有 Steve Jobs 名言都塞入對話裡面,再加上 Ashton Kutcher 誇張的模仿,過分超越真實的整體感覺反而讓它成了「全民大悶鍋」,很難讓人認真去體會故事背後想傳達的意念。

事實上,為了校正對 Steve Jobs 的印象,回家後我還特地找出了 1997 年他在 WWDC 登台的片段,顯然與 Kutcher 在電影中的詮釋有極大的差異:

Apple’s WWDC 1997

當然這部片子還是有一些小亮點。Jobs 先拿到 50 台 Apple I 訂單再回頭想辦法製造的故事,非常的 Lean Startup。好幾個講 Mike Markkula 試圖教導 Jobs 去平衡自身熱情與股東利益的橋段,也是所有創業者都會面對的課題。蘋果「企業化」後 Jobs 與共同創辦人 Steve Wozniak 漸行漸遠,Woz 因為無法適應而離開那段故事,我認為詮釋得相當好,也是創業過來人都會有的經歷。

無論如何,《賈伯斯》應該是所有科技創業者都會想看看的電影,有沒有需要花一筆錢去電影院欣賞,我想大家可以依據自己的預算決定。但看之前如果你別抱著太高的期望值,或許能從種種關於 Jobs 成長歷程的描繪中,得到一些創業的啟發。

___

歡迎在 Facebook 上追蹤我的分享

(Image Source)

品味:Nate Silver 的《精準預測》

September 6th, 2013

精準預測

歡迎來到每週一次的「品味」專欄,在這裡,我分享我所看到的種種美好。

2008 年美國大選,Nate Silver 以精準預測 50 州中共 49 州的總統選舉勝負,並且完全命中全 35 席參議員當選人而一戰成名,成為北美政治圈炙手可熱的分析大師。但在那之前,他專精的並不是政治,而是棒球。事實上,Nate 對於統計與預測的研究也不僅止於球與票,舉凡氣象、地震等諸多值得用數據去深究的領域,他都有所涉獵。

2012 年,Nate 出版 The Signal and The Noise 分享他如何處理這些看似非常不同的領域,用清楚的模型與哲學去拆解它們,抓住事件發展的脈絡。 The Signal and The Noise 一出,立刻在北美熱賣,同時登上紐約時報與 Amazon 的年度暢銷榜。而事隔一年,我們終於可以在台灣享受到它的繁體中文版《精準預測》。

在三采的邀請下,我有這個榮幸幫這本相當有時代意義的大作寫了篇中文推薦序,今天的品味專欄,就跟你們分享這本值得大家用心體會的好書。

揭開「預測」的神祕面紗

文 / 林之晨

在紐約大學史騰商學院攻讀 MBA 時,我的統計學教授送了一句我永生難忘的話,他說:「無論統計的結果如何,如果你沒辦法找到它背後的道理,那就代表這次的分析出了問題。」

換句話說,統計是一種用來印證道理──也就是事物間因果關係──的工具。當事物之間有某種因果時,統計可以協助你發現並且驗證這樣的關係,進一步預測這個因果再次發生的機率。相反的,如果事物之間缺乏真實的因果,則無論時統計之後得到任何結論,也只是數學上的巧合罷了。

讀 Nate Silver 的這本《精準預測》,讓我不斷想起了教授的話。

雖然一般公認 Nate 是數據分析與統計模型的專家,但在這書裡他一路從統計原理講到金融海嘯、棒球、氣象、地震、失業率、傳染性疾病、運動賭盤、西洋棋、德州撲克、市場原理乃至於全球暖化,每一個領域除了關鍵的資料與圖表,他幾乎都能夠明白的闡述「為什麼」這些資料有因果意義,甚至常常進一步去分析造成這些因果背後的人性。

用 Nate 自己的方式形容,他在這本跨越多個時空,厚重且實在的分析報告大彙整裡面,充分展現了他的「狼性」,也就是跨學科、大膽找尋新方法、自我批判,並且以實徵為主的思考與工作方式 (請參照第二章)。

至於為什麼我們該花時間學習 Nate 的工作方式,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網路與各式連網裝置──包括你手中的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的普及,正在帶來前所未有的數據供給成長──僅僅在過去兩年內,我們所產生的資料量就佔據了人類史上所有資料量的 90%。

因此,就像 Nate 說的一樣,當你需要預測某個事件在未來再次發生的機率,尤其當這件事將會攸關國家安全、民眾健康、經濟發展、或是企業存亡等關鍵狀況時,從茫茫資料海中抽絲剝繭,找到那些關鍵指標的能力,將顯得越來越為重要。

在這樣的一個時代,Nate Silver 的這本《精準預測》更顯得重要,這裡面充滿著現代知識工作者必須了解的種種數據分析觀念與實務技巧,非常值得每個人用心的體會、學習,並且實踐。

延伸觀賞:Nate Silver at Google

___

生活中遇見的美好,我常分享在 Instagram,歡迎追蹤

(Image via 博客來)

品味:找回妳那自信的笑容

August 30th, 2013

Peek-A-Boo

歡迎來到每週一次的「品味」專欄,在這裡,我分享我所看到的種種美好。

Real Beauty Sketches 後,美國多芬近期又推出了一支 Camera Shy 影片,同樣在網路上獲得相當大的迴響。Camera Shy 的訴求很簡單,小時候的我們,總是充滿著自信,非常懂得享受人生。但曾幾何時,隨著年齡,我們卻遺失了那份從容,有些人甚至連面對相機鏡頭時都要顯得彆扭,因此,透過一個影片,Dove 想提醒我們找回當初的自己。

現在,就請大家花一分鐘的時間,欣賞一下這支 Camera Shy:

Dove Camera Shy 

同樣是告訴女人們要愛自己,與上次的 Sketches 比起來,這次 Camera Shy 多了一份俏皮,讓人看完後心情比較輕鬆。仔細品味這支影片,首先是巧妙的選曲。Peek-A-Boo 是美國人喜歡與小 Baby 玩的遊戲,有點類似躲貓貓,大人會把臉先遮用手起來,然後突然打開,有時候會搏得小嬰兒的一笑。用這句歌詞來點出大人自己反而把 Peek-A-Boo 從遊戲變成了習慣,相當有意境。

此外,這首由爵士女歌手 Rose Murphy 於 1998 年出版的歌曲,本來的意思是在調戲情人,這次影片裡用到的歌詞是:

Peek-a-boo I see you
Sitting in the corner looking kind of blue
Don’t you try to hide from you know who
Peek-a-boo peek-a-boo I see you
Peek-a-boo I’ll kiss you
Keep you out of
Make a blue
Silly to be shy with you know who
Peek-a-boo peek-a-boo I kiss you
Peek-a-boo I love you
Better make your mind up that you love me too
‘Cause you’re gonna marry you know who
Peek-a-boo peek-a-boo I love you
Peek-a-boo peek-a-boo I love you…

像這樣的詞句,傳統上應該是用在男性對女性的調情,但歌曲由女主唱俏皮的歌聲來詮釋,事實上有著濃濃的女性主義意味。這次 Dove 的影片,又把它拿來用在女生提醒女生要愛自己的情境,更是非常巧妙的運用。

此外,如果你注意影片的鋪陳,也非常有層次感。導演從青春期的白人女孩開始,慢慢延伸到同年齡其他種族的女性,接著帶到節日、畢業典禮,之後躺在床上意味著正在與情侶交往中,然後到了廚房、嬰兒房、生日、家中,意味著成為了母親,最後再用幾個鏡頭抓取了祖母們的反應,前後 40 秒的時間,巧妙堆疊出了各個年齡層、各個種族、各種身分的女性閃躲相機的景象。

接著鏡頭一轉,白畫面上突然一句「When did you stop thinking you’re beautiful?」,之後劇情急轉直上,好幾個三、五歲小女孩正在大笑著享受自己,做出了一個漂亮的大對比。

一陣熱鬧過後,節奏慢下來,臉上掛著純真微笑,相當有自信的可愛小女孩緩緩抬起頭,影片也結束在這令人心嚮往之的一幕。

短短一分鐘的影片,Dove 不但提出了一個相當有意義的訴求,也實際透過非常細膩的說故事手法,把意涵完全表現出來,難怪這支影片能在網路上獲得這麼大的迴響,我認為值得大家欣賞、學習。

___

生活中遇見的美好,我常分享在 Instagram,歡迎追蹤

(Source: TV Commercials Songs)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