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總體市場」文章

第一億個 App 什麼時候會出現?

March 19th, 2013

Google Nexus 4

當 Apple 的 App Store 與 Google 的 Play Market (當初叫 Android Market) 陸續在 2008 降臨在這個世界,從此為我們帶來了這個名為 A-P-P 的狂潮。短短四年,在這兩個最主要市集上累積的 Apps 數量,儼然已經跨越了 100 萬的規模門檻。

如果說在「桌面上網」,最主要的使用情境是透過瀏覽器去連接到各個網站,那麼在「行動上網」,取而代之的就是透過 App 去使用各種服務 — 是的,在手機上,我們極少打開瀏覽器去連到 www.facebook.com,因為只要輕輕一碰 Facebook App,就能達到一樣的目的。也就是說,App 之於行動上網,就像是網站之於桌面上網一樣。

所以要預測行動上網的發展,那麼研究一下當年桌面的發展歷史,或許有些蛛絲馬跡可以追尋。

第一代的大眾化瀏覽器 Mosaic 在 1993 年推出,到了 1997 年,剛好也是四年的時間,這個世界就累積了 100 萬個網站。到了 2000 年,也就是再過三年,網站的數量來達了 1,000 萬個。接著到了 2010 年,人類社會突破了 1 億個網站的超級門檻。而時至 2013 年的今日,活躍網站的數量則來到 2 億之譜,並且已經開始出現成長停滯的現象。

Web Server Growth

(via Netcraft)

也就是說,網站的發展花了 17 年時間突破了「億級」的規模門檻,接著隨著下一代科技,也就是 Apps 的普及,開始走入高原時期。我想,類似的情況應該也會發生在 App 這個當代,即將成為主流的上網科技之上。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 2013 年的今日,一個 App 製作的時間與成本,大約與 1998 年時相當,都在台幣數萬到數十萬元之譜。這個成本相較於 2008 動輒百萬的價位,已經大幅的下降,這點也跟當年網站的成本下降非常相像。

更重要的是,到了 2000 年,已經沒有一個企業或是品牌會懷疑擁有一個網站的必要性。而時至今日,擁有一到多個服務客戶與員工的 Apps,也是多數企業都在規劃與開始執行的項目。從這些邏輯去看,這次 App 的發展比起當年的網站產業,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大約到了 2015 的時候,我們可以期待第 1,000 萬個 App 出現在這個世界,而到了 2025 年左右,第一億個 App 很有可能會來到。

或許你已經覺得 Apps 很多,不知道要從何選起,但相信我,我們在 1997 年時對於眼前的 100 萬個網站,也曾經有過類似的感想。

___

一天一錠,效果一定,歡迎訂閱 MR JAMIE 電子報

(本文編輯後刊登於《APP 情報誌》; photo via anieto2k, CC License)

Facebook 的大隱憂:它的利益跟廣告主非常衝突

March 14th, 2013

War and Conflict

當兩個組織合作,其中 A 組織想要得到的利益與 B 組織想得到的利益相衝突時,這種情況我們叫做「Conflict of Interest」– 當然上述的組織也可以換為個人。

最典型的 Conflict of Interest 是你與任何賺「手續費」的代理人之間的關係。舉例來說,你買賣股票是想要獲得投資報酬,所以只需要在「必要情況」時交易,越少越好。但你的股票營業員幫你買賣股票,他是在賺每筆交易固定比率的手續費,所以他希望你多多交易,越常越好。這是非常衝突的兩個利益,所以你會發現每次打電話給營業員時,尤其是一些不肖的營業員,他都不斷的提供你各種大小道消息,表面上當然是在幫你找投資機會,但隱含的意思是他是希望你多多交易,這樣他才能贏得更多的手續費。(當然也有很多優質營業員知道生意要做長線,不會這麼殺雞取卵,這裡的例子只是要指出雙方利益的衝突。)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共同基金。你買共同基金是為了有人幫你代管投資,累積退休基金,所以想要獲得的是長期投資報酬,越高越好。但基金經理人幫你代操基金,為的是每年 1% 的管理費,因此他需要的是基金規模,越大越好。表面上看起來,這兩者沒有衝突,如果他投資越成功,基金規模就越大,則管理費也越高。

但事實上,這兩者間隱含了不少衝突。首先,再厲害的公開市場股票型基金經理人,很少有長期年化報酬率超過 12% 的。普通的經理人,能夠有 8% 就很不錯。而且這是一個寡頭長尾的 Power Law 世界,因此要從 8% 變成 12%,他必須比別人拼命 2-3 倍。但你想他拼死拼活,好不容易把 8% 的變成了 12%,但到了年底結算,一支 1 億的共同基金,他也只是多賺 1.12 * 1% – 1.08 * 1% = 4 萬的管理費,那也太辛苦。

有沒有另一個可以更輕鬆的大幅提升管理費的方法?當然有,就是吸引更多客戶把錢放到基金裡面。只要基金報酬還可以,再用力打廣告,與銀行建立代銷關係,如果一年能讓多一倍的人把錢放進來,則基金規模從 1 億變成了 2 億,他的管理費自然也就多了 100 萬。兩者相比,如果他是高度在意自己利益的基金經理人,當然會花更多的時間在「推銷」他的基金上,而不是管理他的投資組合上。更重要的,當基金規模大到一定程度,將會出現「規模不經濟」因而降低投資報酬率的現象,問題是對經理人來說,多出來的管理費與犧牲掉的一點點報酬,哪個重要?很多人會選擇前者。

再來,台灣有很多所謂的「育成中心」,它們存在的目的就是跟你收取每月一次的水電租金,這與你希望「創業成功」的目的 — 不管是有大量、會重複購買的顧客,或是股票上市 — 當然不是一致的。因此這些育成中心的經理人並不會想盡辦法幫你大成功,因為無論你是大成功還是苟延殘喘,只要能夠按月付出租金,對他們而言都沒有太大差別 — 不過他們的確會很怕你倒閉,因為倒閉就付不出租金了。所以你會發現他們花很多時間在幫助那些失敗邊緣的人避免失敗,而不是幫助成功的團隊更加成功 — 因為一旦太成功,你就搬出去了!

Facebook 的 Conflict of Interest

了解了 Conflict of Interest,我們就可以來解釋 Facebook 的問題。

自從半年多以前,許多社群媒體經理都開始感受到在 Facebook 上經營粉絲團越來越難,雖然粉絲人數還有緩慢增加,但從 Facebook 來的流量卻不斷在減少。探究原因,因為 Facebook 修改了 EdgeRank 公式,讓每則粉絲團故事得到的自然曝光量大幅減少。你想要更多曝光,沒問題,請給錢推廣你的故事。

這是一個有點奇怪的利益結構,廣告主買廣告是想要曝光與點擊,而媒體賣曝光是想要賺廣告費。理論上應該是交換價值、各取所需,但在 Facebook 現行的遊戲規則下,為了賺取更多的廣告費用,那會驅使 Facebook 去減少廣告主的自然曝光數量,來促使你下更多的預算以得到需要的曝光。也就是說當你有更多的預算可以給 Facebook,那並不會驅使他們給你更多的自然曝光量,相反的,那只會驅使他們給你更少的自然曝光量,然後用付費曝光來把你的廣告預算消耗完畢。

而這也會影響到使用者的利益,當我明明對某個品牌有高度的興趣,因此訂閱了它的粉絲團,想要收到更新訊息,但現在因為 Facebook 要調整自然曝光的關係,我可能不會收到我感興趣的訊息,這也是非常詭異的結果。

接著 Facebook 還把這個規則套用到了「朋友與朋友」間的訊息傳遞,也就是說你平常的更新,只有少數朋友看得到,當你要讓所有的朋友都看到,你必須要花錢增加曝光。這又讓 Facebook 的利益與大多數 Facebook 使用者的利益變成衝突 — 你上 Facebook 是希望看到多點朋友的消息,但 Facebook 為了促進大家買廣告,卻要讓你少看到朋友的訊息。

相較之下,Google AdWords 廣告的遊戲規則,廣告主、使用者與平台的利益就顯得比較一致。廣告主希望買到點擊,Google 則希望賣出點擊。所以當廣告主的預算越多,每點擊出價越高,Google 就會給他越好的版位,越多的自然曝光,希望能夠幫你把點擊創造出來。如果這些曝光沒辦法換成點擊,則 Google 也沒辦法跟廣告主收錢,所以它只能繼續嘗試其他的排列組合,好幫廣告主把點擊創造出來。更重要的,由於廣告與搜尋結果是分開的,Google 不會刻意改變網站的搜尋結果排名,或是讓使用者找不到某個網站,因此來促使廣告主下更多的廣告預算。

當然 Facebook 是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必須要產生利潤才能維持股價,維持股價才能讓員工的選擇權有價值,也才能讓員工持續的為公司付出,這是 Facebook 與員工間對齊利益的方法。但相對的,如果它的利益長期是與廣告主、使用者打架的,則這門生意似乎很難變成超級成功。

從這個角度看過去,我們也可以再度體會為什麼 Google 是一家超級厲害的公司,因為即使要賺錢,Google 也能夠用一個三贏的模式來長期實現。

創業過程很重要的是商業模式的設計,希望今天的 Conflict of Interest 討論,有幫助到你思考如何把所有人的利益,通通都對在同一個方向上。

___

歡迎在 Twitter 上追蹤我的碎碎唸

(Inspired by BetaBeat; Photo via imcomkorea, CC License)

工業革命進入尾聲,市場革命正要開始

March 5th, 2013

Mark Zuckerberg at Startup School

二十世紀是人類大躍進的 100 年,這個躍進的過程主要由生產端的「工業革命」所驅動。工業技術與資訊科技的進步造就了生產效率的不斷提昇,再加上資源的大量開採,我們得以用越來越低的成本,生產越來越多的商品。

衣服就是最好的例子,我的曾祖母是 1908 年出生的,她說年輕的時候物資缺乏,衣服都是自已找布來縫,每個人只有幾件,破了再補,補了再穿。到我了我母親年輕的時代,開始出現量產,尤其是尼龍塑膠製的衣服,但售價仍是昂貴,每個人到過年時可能買個一、兩件新衣服。到了我們這一代,量產的衣服很多便宜到跟便當差不多錢,每季買個幾件衣服,每年買十數件甚至是數十件的大有人在。

工業革命帶來了 100 倍以上的成本下降,也創造了 100 倍以上的銷量增加。

但種種跡象顯示這個革命已經走到了尾聲。原物料方面,石油、金屬、能源等我們賴以製造的資源開採量越來越難增加,因此導致價格也開始震盪走高。而中國等「世界工廠」本身經濟開始富裕後,產線上作業員的成本也無法再更進一步壓低,甚至開始有反漲的現象。

也就是說,過去一百年來工業革命藉由不斷降低成本來增加銷量的公式,已經接近地球的物理極限,未來要再出現十倍、百倍的突破,需要有驚人的科技躍進 — 節能或許是個方向,但一座工廠要省下 10 倍的電力是非常困難的。

但也就在工業革命進入尾聲的同時,另一個革命正在興起。這個革命不是透過「Cost Down」去壓低「既有產品」的生產成本,所謂「下放式創新」與「效率式創新」,接著經由「降價」來創造市場價值。這個革命是透過在真實的市場裡面實驗、測試、修改,從那裡挖掘出人們內心深處的渴求,創造出新的產品種類與新的價值訴求,用「Value Up」來帶給人們全新的價值。

這場革命從軟體開始,無論是 Google, Facebook 還是各式各樣的網路服務,都帶給消費者許多全新的價值。近來它開始蔓延到硬體,從 Kickstarter 到 Indiegogo,每天有無數個新品種的商品,在消費者明確指名購買下被生產出來。

市場革命的背後是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那就是過去 20 年來「全民大上網」這個運動。有史以來第一次,我們可以如此大規模並且即時的了解消費者的各種行為與需求,因此能夠從那邊創造出來的新產品、新服務與新市場價值,當然非常龐大。

工業革命帶來了科技的普及,因此讓所有人都可以上網、隨時上網,讓提供網路服務變得非常便宜,也讓各式小量生產製造變得可能。這些供應端的 Paradigm Shift 完成,現在反過來將造成市場端的革命。

這就是我們所處在的時代。

___

歡迎在 Google+ 上加入我們的討論

(Inspired by VentureHacks; Photo via scobleizer,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