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總體市場」文章

Instagram:Facebook 的 YouTube 時刻

April 10th, 2012

全美媒體昨天晚上完全陷入瘋狂,因為 Facebook 突然宣布以 10 億美金的天價買下了 Instagram,一個非常受歡迎的行動照片分享 App (中文參考 Inside)。這個消息令人震驚的有好多面相,首先,去年六月 Facebook 才被挖出正在做自己的 Photo App,而且所有的畫面都被貼了出來,但這個 App 後來並沒有正式出爐,現在看來也將永遠胎死腹中。

再來,Instagram 上周四才在 Sequoia 主投下,以美金 5 億的估值做了一輪 5,000 萬的增資 — 沒錯,這些幸運的傢伙在四天內就賺了 2 倍,而且換來的是一堆即將 IPO 的 Facebook 股票。這表示在增資前 Instagram 就正在跑「雙軌策略」(Dual Track),只是剛好兩條列車幾乎在同一個時間到達終點。

最後,Mark Zuckerberg 也親自在他的個人塗鴉牆宣布這個消息,並且強調未來他會讓 Instagram 獨立運行,同時灌注以 Facebook 的力量讓這個 App 更成功。聽起來很耳熟,沒錯,就像 Google 當初買了 YouTube 一樣。仔細想想,這兩個案件有非常多的共同點:

  • 都是第一次買 10 億美金以上的公司
  • 都是第一次還買已經有一堆使用者的服務 (Instagram 估計有超過 3 千萬)
  • 被買的都很燒錢,且短時間內不可能賺錢
  • Google Video 與 Facebook App 都 (還) 沒有輸很多
  • 都讓買的人可以在新領域成為穩固的領先者
  • 未來都將維持獨立運作
  • 買來的服務與母體有強大的加乘效應

以 Google 的紀錄來說,2006 年的 YouTube 的一役宣告了「Google 企業」的到來,那之後 Google 就很少靠自己的力量生出強大的產品,除了 Chrome 以外,近年來 Google 的「全壘打」多半是靠買來的:Android、DoubleClick、AdMob、Google Voice (Gizmo5)… etc.

雖然 Mark Zuckerberg 在他的宣言上說 Facebook 將來應該不太會做出類似的購買,甚至有可能完全不會,但我倒認為有些門檻跨過去了就回不來。當整個組織發現有些東西用買的比自己做快,而且外面較 Lean 的團隊創新能力也較強時,你只能把它買下來或等著被取代,這是一個沒辦法抗拒的驅動力。

接著你就想到在 Mobile Social 方面,據說用戶破億且不斷成長的 Whatsapp,又是另一個威脅著 Facebook 地位的創新者,或許他們就是下一個目標。當然,由 CjinTempo 出品的台灣之光,剛剛突破 20 萬下載Cubie Messenger,也在這場追逐當中。

第五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申請即將截止

Facebook IPO 來了!

March 31st, 2012

二月一號,當台灣這邊大家還在享受過年的氣氛時,Facebook 卻在北美資本市場投下了一顆震撼彈──沒錯,社交巨人要上市了。這個消息一出,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所有公開、非公開的資料、數字都已經被拿出來的徹底翻過、查過、算過、分析過。正反雙方最大的辯論:Facebook 到底值不值 1,000 億美金。

反方的主要論點是 Facebook 的成長已經趨緩,也太過依賴平台上的社交遊戲獲利,而且靠 Banner Ads 的商業模式不太像大家熟悉的 Google,反而更像垂垂老矣的 Yahoo。況且人們最喜歡用 Facebook 來分享照片,一天甚至平均要上傳多達 2.5 億張,但是在這個成本高昂的活動上,Facebook 卻沒有任何的營利模式。

正方的論點也很有趣,首先,他們認為「上 Facebook」已經成為現代人的生活習慣。事實上,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有高達 42% 的 Facebook 會員每週要使用六天以上。Facebook 的廣告也不完全是看板廣告,除了大多採用類似 Google 的 CPC (Cost Per Click) 點擊式收費以外,它還能針對使用者的性別、年齡、興趣、所在位置,甚至是服務的公司等等資料做精準行銷。

另外,Facebook 的股票和投票權都還有過半在創業團隊手上,也是大家辯論的一個重點。分析師們把這看做是風險,認為股東們將無法有效的「監督」Facebook 的經營,但也有投資人認為權力集中將有助於 Facebook 更快的創新、變形,去適應變動越來越快速的市場。

以上的這些討論當然都很棒,不過要了解 Facebook 的股票到底有沒有那個價值,我更喜歡從「供需面」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畢竟這個世界上的「超級科技公司」,每隔十年左右才會出現一家,所以它的供給是非常稀有的,也因此資本市場在面對這樣的商品,所表現出來的反應也很類似。

Facebook 在 2011 年的營業額是 37.1 億美金,淨利則有 10 億──你不覺得很驚訝,Facebook 居然這麼會賺錢嗎?我當初看到財報的時候有點嚇到。回到重點,假設我們用這兩個數字去計算 Facebook 的估值乘數,你會發現他們的市值營收比約為 27 倍,而本益比則為 100 倍。這兩個數字或許聽起來有點高,但是跟歷史上的「超級科技公司」比起來呢?

1980 年,當時的超級科技公司蘋果電腦上市,價值 19 億美金,換算成市值營收比是 25 倍,本益比則是 102 倍。1996 年,當時的超級新星是 Yahoo,上市價值是 8.48 億美金,市值營收比 652 倍,本益比則是無限大 — 公司根本還沒賺錢。2004 年 Google 上市,價值 230 億美金,與營收比是 15.7 倍,本益比則是高達 219 倍。

從這樣的角度看過去,你就會了解到 Facebook 的 1,000 億市值,其實也不算太貴。事實上,雖然有人說 Facebook 的模式不如 Google,但與當年的 Google 相比,Facebook 的營運效率其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以上市前一年來說,2003 年的 Google 營運淨利率是 23%,但是 2011 年的 Facebook 營運淨利率卻高達 47%,是 Google 的兩倍有餘。

無論如何,這個十年的最大科技 IPO 終於來了,無論你喜歡或不喜歡 Facebook,它絕對會是我們需要持續追蹤的重大科技巨獸。

Facebook 在 IPO,有為者亦若是 — 第五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正在接受申請

4/6 (五) 1pm appWorks Demo Day #4 — 歡迎一起來 Party!

(Photo via wiredphotostream, CC License; 本文編輯後,刊登在 2012.3 月的《創新發現誌》)

數位革命:無關「載體」,是「轉速」換了

March 23rd, 2012

在實體的世界,由於成本、空間等種種限制,幾十、幾百、幾千年下來,我們給了很多事情適當的週期。遠方的親人,每年在過年的時候見一次面。流行的服飾,每三個月當季節轉換時推出新的款式。水電瓦斯各種費用,每月月底時收取一次。商業雜誌,每個星期出刊一本。報紙新聞,每天早上印出一份。

久而久之,我們以為這些韻律是固定的東西。所以當數位革命來臨,成本、空間的限制被一一打破,我們卻忘了把週期也一起改變 — 雜誌電子化了,卻還是每月推出一刊;新聞放上網路,卻只每天上稿兩次。剛開始大家都沒弄清楚狀況,所以這麼做看起來也還好。但不久之後,我們開始發現事情很不對勁。有些人以為是消費者變了,開始責難、放棄市場。有些人則領悟到那是更深層的東西,強迫自己開始適應的新世界的韻律。

他們開始以每天、每小時,甚至是每分鐘為單位運轉,產品、服務的推出頻率也跟著加快腳步。從近幾年來大成功的「新媒體」– Huffington Post、TechCrunch、Mashable,到勢如破竹的新服飾品牌 — Zara、H&M、Lativ,都是最好的例子。

從 2007 年推出以來,蘋果賣出 iPhone 的速度,遠遠超過史上任何科技產品被市場接受的速度。從 2010 年開始,蘋果賣出 iPad 的速度又遠遠快過 iPhone。當世界的變化如此的快,你的反應速度也必須更快。一年一次的計畫、一季一次的業績、一月一次的結算、一週一次的會議,很有可能通通要被淘汰、換檔、升級。

數位革命不是載體的改變,不「只」是載體的改變,她更是生活節奏的改變,而且永遠不會回頭。你必須要適應這個超快轉速,而且是從根本的組織行為和工作方法開始。唯有如此,你才有任何機會追上這個新世界、新市場。

第五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已經開始申請

(Photo via andycpics, CC License; Graph via Asymco)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