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本網誌: Facebook, Google+, 電子報, RSS

創業 CEO:超凡領導者的中心思想

March 3rd, 2014

Walt Disney & Mickey Mouse

歡迎來到每週一刊出的「創業 CEO」系列,在這裡,我們討論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往往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幾年前,我訪問了多位這世上最成功的 CEO,為了挖掘他們的管理秘方。我發現,這些「第一中的第一」,常常都懷抱著以下這八個中心思想。

因為朋友的轉貼,偶然看到了 Inc. 雜誌 Sales Source 專欄作者 Geoffrey James 兩年前分享的這篇 8 Core Beliefs of Extraordinary Bosses,我認為非常值得所有創業 CEO 細讀,以下補充我讀完之後的一些感想。

1. 商業是一個生態,不是一個戰場

我懷疑是教育的問題,讓新手管理者直覺的以為這是一場零和遊戲,而競爭的手段就是打擊對手。但真實的商業世界其實很少出現零和,創業者尤其經常在一個成長產業工作,比的是誰更能贏得新客戶芳心,而不用像政客一樣玩芭樂比爛的遊戲

我認識最優秀的 CEO,往往也是最樂於與業界交流,大家共同競爭市場的同時,也共同維護整體產業的長期健康的領導者。這樣的中心思想也會反應在組織內部,他們非常努力的維護企業文化,讓部門、同仁間維持良性的競爭。

2. 企業是個社群,不是個機器

我認識的平凡領導人往往迷信制度、SOP 與 KPI,而我認識的優秀領導者,則對人性有深刻的見解,並且很用心的建造他想要的企業文化,同時精心設計遊戲規則,讓每個人在其中得到最棒的發揮。

3. 管理是服務,不是控制

平凡管理者把人當做機器,有自主性的好人才因此被逼走,而留下來的人又無法達到他的要求,最後陷入惡性循環。優秀的領導人做 360 Marketing,把同仁當做他的其中一個 TA,用引導、影響來激發他們最棒的表現。

4. 員工是同儕,不是小孩

這點我從另一個角度看。平凡領導者無法吸引到優秀人才,也害怕有人功高震主,只好屈就他不欣賞,也不信任的員工。優秀領導人不僅能夠吸引到比他還強的人,也有辦法尊重、信任他們,因此不需要把他們當做小孩。

5. 激勵來自於 Vision,不是恐懼

中國自古傳下來的帝王術,也是很多台灣企業領導者愛用的,是表現得陰晴不定、玩弄偏愛,適時加上罰站等懲罰,好讓部屬懼怕你。過去這對於亞洲受傳統威權教育出來的員工可能有效,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年輕人越來越多受到的是愛的教育,加上網路與知識的普及,恐怕越來越容易被人家看穿。新的時代,用 Vision 讓同仁們有歸屬感、方向感,反而應該是優秀領導人最有 Leverage 的方法。

6. 改變等於成長,而非痛苦

我的觀察是當平凡的領導者想要建造一個永遠有效的系統,優異的領導者早已認知到這是一個動態的組織,需要透過不斷調整,並適時運用鐘擺效應,才能讓組織在現時現刻,呈現前進所需要的樣貌。

7. 科技帶來權力下放,而非自動化

至少在短期之內,科技只能自動化已知的商業模式,但無法探索未知的商業模式。當世界變動如此迅速,連 Google、Facebook 這麼成功的企業都需要不斷調整自己,那麼過分強調自動化,只會讓你卡在既有的世界裡面。優秀的領導人會透過科技把權力下放,讓同仁們都成為創業家,那麼當世界變化,這個組織才有能力不斷找到出路。

8. 工作應該是愉悅的,不是煎熬

平庸的管理者把員工當做機器、下屬,用恐懼去控制他們,好人才都被逼走,而留下的人只好忍受煎熬。優秀的管理者當然不會公司陷入這種惡性循環,用 Vision 去引導同仁,建立好的文化,工作環境當然是愉悅的,工作本身也是讓人有成就感的。

逼近超凡

當然,讀完這 8 個中心思想,我第一個反應是它們幾乎不可能全部同時實現,原因不只是領導人自己本身的信仰,還有在現實世界組織優質團隊,面對的是時間、成本等因素的無情限制。因此我認為 Extraordinary 這個字用得極好,因為如果能夠達到,那真的可謂超凡。但回頭想想,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建造一家偉大的企業,那麼用盡所有力氣,在領導與組織上去不斷逼近超凡,當然是必要的功課。

___

歡迎訂閱我的每日創業精選 Flipboard 雜誌

(Thanks, Hawk.  Photo via expressmonorail, CC License)

Ask Jamie #12:實習生如何創造改變?

February 26th, 2014

Jamie Lin 林之晨

Ask Jamie: 你提出問題,我整理成文章,與所有讀者分享

歡迎來到本週的 Ask Jamie。

今天下午 AppWorks 投資,經營生活市集好魚網好吃宅配網等垂直電商網站的創業家兄弟將舉辦上櫃輔導簽約記者會,預計今年底前可以登陸興櫃,明年轉為上櫃,正式成為一家 IPO 網路公司。創業家兄弟不但將成為 AppWorks 投資的新創企業中最快達到這個里程碑的,2012 年 5 月才設立的他們甚至有機會挑戰 Lycos 在 96 年創下的全球網路公司最速 IPO 紀錄。

無論如何,這對於台灣的網路產業都是大好消息。有越來越多成功故事,就能吸引越來越棒的人才投入這個產業,形成一個正向循環,台灣才有機會成為東南亞網路產業的領頭羊,並擠身世界一流的 Internet 聚落。

在這裡恭喜四位共同創辦人 Jerry、Andy、Cindy 與 Kelly,預祝他們 IPO 之旅一帆風順,事業再上一層樓。

Beryl Asked: 實習生該不該對公司提出建議?

你好 Jamie,

新年快樂

我現在是大三的學生,在一間新創一年的公司實習,我很喜歡這間公司的理念,也很尊重這邊的上司。不過有時候對於他們做事的方式會感覺到太過隨便,比較沒有規劃。但是因為很喜歡這邊又非常希望可以做到更好,不知道該不該提出意見或想法,但畢竟自己也只是實習生,不知道這樣適不適當。如果有時間的話希望可以聽聽你的意見,謝謝你。

Beryl

Dear Beryl,

新年快樂!

首先,恭喜你加入了一間你可以認同的公司。這聽起或許沒什麼大不了,但事實是在這個社會上,多數人並沒有像你一樣的福份。他們多半卡在不太認同的公司裡面,否則就是為錢犧牲,否則就是想騎驢找馬,但卻缺乏改變的勇氣。

我猜大概也是因為你能認同這公司的理念,才會積極的想要建議他們改善工作方法。你的問題的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任何好的組織,都應該能廣納所有成員的建議。但這不代表所有成員的建議,對組織而言都是好建議。

所以我認為你的問題應該改寫成:我該如何提出對這家公司而言,真的能夠改善它運作的建議?

要提出有用的建議,首先你必須先了解「現狀」為什麼存在。找時間跟你的團隊成員聊聊,問他們為什麼這件事情現在是這麼執行的,它的前因後果是什麼,流程的設計考量的又是什麼。接著去找部門主管喝杯咖啡,問問從他從管理的角度,這個業務流程為什麼會是這樣的設計,目標是什麼,成本的限制與風險控管等的考量是什麼。

把這些資料都收集好後,就可以坐下來好好想想,現有的流程是不是這個時空背景下的最佳解,或者你可以規劃出更好的方法,在不增加 (甚至是降低) 成本的前提下,讓流程可以更有效率的被執行,達到更棒的結果,或是讓風險可以得到更好的控管。

接著你可以把計畫用簡單明白的字句寫成報告,先讓團隊成員們看看,取得他們的回饋,並且用這些回饋進一步改善你的計畫。畢竟他們會是實際被這個流程影響的人,如果他們不認同新的工作方法,即使主管同意實施了,也會在組織內碰到相當的阻力。

一旦計畫改進到同仁都買單了,就是時候拿去向主管報告了。當然,他聽完後還是可能會有意見。但由於你已經做了非常多的功課,這時你將可以跟他深入的討論計畫哪裡有欠周全,再繼續改善,直到它得到主管的認同,並且願意真的下去實施。那時候,你的新方法將會真的被公司採用,而且是一個上到主管,下到同仁,都會認同的新方法。此外,他們也會對你過程中的細膩留下深刻的印象。

講這麼多,我想表達的是,在人類組織內進行一個改革,需要的不只是「對事」的處理,還需要相當程度「對人」的處理。人都是有情緒、慣性、舒適圈的,因此一個大改變很難短期內發生,卻不遭受到阻力。所以你需要透過一個細膩的流程,透過討論、引導,讓大家在過程中對新方法買單。

當然,你在講的可能是一件很小的事情,那麼我給的方法就會有點牛刀殺雞。但無論如何,實習的過程不只是學做事,也是在學做人。思考怎麼改善事情的同時,還要練習在職場上當一個好隊友,才能為你將來的職業生涯,做最好的事前準備。

Good luck!

Jamie

___

歡迎在 Facebook 上收聽更多我的分享

行動電商有什麼不同?

February 25th, 2014

Shopping with Phone

今年的農曆年相當特別,除了甲午戰爭 120 週年與我自己的本命年,也發生了另一件頗有歷史意義的事 ── 這個我經營了四年,每年服務約 300 萬讀者的網誌,第一次發生來自行動的七日訪客均數,由下往上穿透了來自桌面的訪客均數,形成了一個黃金交叉。

這是什麼意思?意思是從今以後,當我服務各位讀者,必須逐漸以行動,也就是智慧手機與平板的瀏覽體驗為優先考量,而桌面的瀏覽體驗,只能作為次要考量。

這聽起來或許只是順序的改變,但背後的意義事實上是非常的巨大。自從 1994 年瀏覽器開始普及以來,Desktop Web 一直是上網的主流型態,然而在 iPhone 與 Android 出現的 7 年之後,Desktop Web 長達 20 年的霸業終於接近了盡頭。

未來這一、兩年,多數網站都將陸續觀察到 Mobile 取代 Desktop,成為接觸人們的主流型態 ── 事實上,根據之前分享過的 eMarketer 的統計,在美國成人之間,2013 年中這個黃金交叉就已經發生

既然消費者都往 Mobile 移動,那麼零售,也就是電子商務也必須逐水草而居。但要做 M-Commerce,可不是把 E-Commerce 網站改成小螢幕適合瀏覽就可以的。

與 EC 相比,要做 MC,到底應該注意哪些重要的差異呢?

1. 輸入困難

在行動裝置上,目前為止輸入的方便性還是比 PC 差上許多,因此無論是會員登入、付款方式、寄送資訊,都必須要更體貼使用者的不便,盡量記憶資料,減少輸入,才能讓消費體驗更好,也提昇賣家的轉換率。

2. 效能有限

行動裝置不僅螢幕小,跟 PC 相比,無論是行動上網頻寬、處理器、記憶體,往往都還輸上一截,因此 Mobile Web 與 App 的設計,必須要更輕薄短小,不能像桌面 EC 那樣包山包海,才能讓消費者能夠有好的購物體驗。

3. 個人化

在 Desktop Web 上,我們通常假設使用者隨時可能用公用電腦登入,因此在安全性的設計上,往往採取比較嚴謹的把關,有些網站甚至要求要輸入安全碼才能登入。但來到 Mobile,由於手機與平板通常比較私人的物品,因此在設計的出發點上可以更把使用者默認為特定個人,那麼就可以提供更親密也更方便的服務,像是免登入、免密碼等等。

4. App 化

在行動的世界,使用者多數時間是花在 App 上,而只有很少數時間是用在 Mobile Web。原生 App 有效能佳、可呼叫硬體功能較多、可以透過背景更新,以及最最關鍵的推播 (Push Notification) 能力等等優勢,對電商而言是 Mobile Web 難以取代的。

5. 流量來源大不同

在 Desktop Web 上,EC 往往依賴關鍵字廣告與社群行銷兩大主要方式取得流量,但來到 Mobile App 世界,要改成透過 Google Play、App Store、原生廣告,以及 LINE 這類移動通訊軟體等方式取得客戶,這些新的邏輯都必須重新適應。

6. 與實體的交織

在桌面的世界,由於電腦被綁在家裡、學校、辦公室等固定的位置,EC 與實體零售幾乎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但來到了 MC 的世界,消費者可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使用你的網路購物服務。在這樣的世界,擁有實體店面的賣家要懂得利用 MC 來延伸觸角,適時把客人導引至店內。所有人也必須考慮當消費者處於競爭對手的店面,你要如何說服他轉而向你下單。這些虛實交織的情境都是過往 Desktop EC 所不熟悉的,也是所有人正在嘗試找到最適方案的。

結論

再過五到十年,MC 很有可能將超越 Desktop EC,成為主流的網路購物型態。由於這中間本質的差異,新的成功者可能會被造就,而無法適應者可能遭到淘汰。每當典範轉移發生,就是創業者顛覆的機會。接下來電商將再次進入大航海時代,它會如何發展,有什麼樣的創新,很讓我期待。

(本文的一個版本發表在台灣經貿網; Photo via jasonahowie,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